张磊 陈娟 焦宏 苏岳新 李宏
骨关节损伤作为常见的骨科疾病,近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当发生骨关节损伤时,患者存在长时间临床治疗与恢复时期,其需要经一段时间的不同形式制动时期[1,2]。骨关节损伤患者制动期间存在肌肉、关节囊、韧带等相关组织生物力学、形态结构和生物化学改变,会给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4]。因此,临床需要及时对骨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方案,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机体功能障碍情况,大多骨关节损伤患者临床采用手术、物理等方式治疗,但因治疗方法及周期等问题容易发生一系列相关功能障碍,影响患者康复质量[5,6]。骨关节损伤患者发病后会存在不能忍受的疼痛感,并且,由于患者康复理疗相关观念比较单薄,患者制动期间康复干预不理想,影响预后康复[7,8]。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康复理念的提升,微波康复理疗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早期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消除机体组织水肿,加快代谢,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9]。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本院诊治的80 例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本院诊治的80 例骨关节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2~66 岁,平均年龄(43.29±5.18)岁;平均病程(2.53±0.52)个月。研究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1~65 岁,平均年龄(43.33±5.23)岁;平均病程(2.49±0.5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②临床症状等符合《骨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10]中上肢骨关节损伤相关诊断标准的患者;③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其他骨科相关疾病的患者;②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③精神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石膏等临床常规对症处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对症等常规干预,未给予患者康复处理;研究组给予微波康复理疗干预,结合患者病情及水肿消除情况进行微波理疗,1 次/d,15 min/次;结合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焦虑、紧张心理,保持积极、稳定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自信心及依从性;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给予患者肢体按摩,手法需要温柔,将患肢抬高,注意高度大于心脏,每个关节需要重复按摩60 次,2 次/d,按摩前需要进行局部热透;针对肌肉进行等长收缩等干预,固定患者,依据握力器进行收缩训练,5~10 s/次,10~20 次/组,3 组/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干预后,关节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表示显效;干预后,关节及肢体功能显著改善表示有效;干预后达不到显效及有效的标准表示无效[1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指标 干预前后的关节功能指标指标包括:腕关节掌曲、肩关节屈曲、肘关节活动度。
1.4.3 比较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 采用VAS 评分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分值0~10 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越轻微。
1.4.4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依据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分为生理职能、精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各项分值为0~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12,1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掌曲、肩关节屈曲、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腕关节掌曲活动度(46.36±2.93)°、肩关节屈曲活动度(89.12±5.39)°、肘关节活动度(86.12±5.12)°均大于对照组的(36.25±3.29)、(76.32±6.32)、(80.21±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VAS 评分(1.56±0.37)分低于对照组的(2.78±0.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精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评分(86.36±4.29)分、精力评分(85.36±5.24)分、躯体疼痛评分(85.19±5.37) 分、社会功能评分(86.34±5.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13±5.36)、(71.39±5.37)、(73.62±4.93)、(74.12±5.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骨关节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及肌肉、韧带等功能障碍等症状,其可能由外力碰撞、机体关节退行病变造成,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4,15]。对于轻微症状骨关节损伤患者,临床可选取物理干预,局部理疗、外用贴膏、热敷、药物等方案,对症状严重者需要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结合病情采用针对性康复方案,其临床周期比较长,且恢复比较慢[16,17]。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腕关节掌曲活动度(46.36±2.93)°、肩关节屈曲活动度(89.12±5.39)°、肘关节活动度(86.12±5.12)°均大于对照组的(36.25±3.29)、(76.32±6.32)、(80.21±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证实骨关节损伤患者应用微波康复理疗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指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原因考虑可能为,机体正常关节制动时间为4 周,骨关节损伤发病有一定程度挛缩,其受伤关节的制动时间是2 周,此时期发生结缔组织纤维融合,关节功能丧失,患者卧床超过1 周,其肌力降低,进而肌肉发生废用肌萎缩[18,19]。所以,临床需要给予骨关节损伤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微波康复理疗,其早期微波干预能有效改善机体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血管通透性,消除机体水肿情况,改善其新陈代谢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因子,加快患者症状恢复,改善机体关节功能情况[20]。其中,康复理疗训练中进行关节被动及主动收缩干预,给予患者经验丰富专业人员肢体按摩,针对肌肉进行等长收缩等干预,固定患者,依据握力器进行收缩训练,能有效调节机体萎缩情况,完成克服分离趋势,保持大脑在肌肉收缩状态,改善机体瘀滞及水肿状态,临床应用效果显著[21]。同时,本研究还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分析,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VAS 评分(1.56±0.37)分低于对照组的(2.78±0.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骨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微波康复理疗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分析原因考虑可能为,研究组骨关节损伤患者应用微波康复理疗治疗,结合患者病情及水肿消除进行微波处理,结合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焦虑、紧张心理,保持积极、稳定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自信心及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另外,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评分(86.36±4.29)分、精力评分(85.36±5.24)分、躯体疼痛评分(85.19±5.37)分、社会功能评分(86.34±5.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13±5.36)、(71.39±5.37)、(73.62±4.93)、(74.12±5.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微波康复理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受样本、时间等因素限制,本研究未对骨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微波康复理疗的远期效果做研究,待临床再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骨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微波康复理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指标,减少疼痛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