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2023-01-06 05:28张潇涵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四史历史时代

张潇涵

深刻解读“四史”对于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非凡。“四史”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剖解发展渊源和脉络,认识其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进而激发学生建立起对我国社会制度的政治認同。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从政治性、时代性和针对性三方面入手,深入探析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的新思路,有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性,增强政治认同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四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为此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挖掘历史资源,还原历史史实。新时代高校加强“四史”教育,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需要教师对历史材料进行详细了解,掌握对档案、文献、影像、实物和口述等史料的考证和运用的方法。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还原历史史实让学生深入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探索过程和思维方法。通过深入了解历史,学生对党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有真实的感受,对选择中国共产党有真切的体会,对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有深刻的领悟,对选择改革开放有确切的认知,坚定政治认同感。

其二,树立历史认同,构建精神家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史”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历史认同观可以带来政治认同的最大化。这种认同一定是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肯定性的情感归属,并会带来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信仰,这样才能更加深入人心,为教育梦添彩,为中国梦助力。由此可见,“四史”教育就像是具有整合作用的“社会黏合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讲好“四史”,就是讲好信仰,其目的在于塑造新时代青年的普遍共识,从而赢得学生对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普遍认同,增强高校学生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有助于构建其精神家园,增强其政治认同。

把握“四史”教育的时代性,拓宽国际视野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会从历史中展望未来,更需要放眼国际,把握“四史”教育的时代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汲取经验教训,涵养家国情怀。做好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教师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把握好“四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肯定进步和成就的同时,也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历史,用发展的眼光剖析历史,既要承认历史错误和曲折,也要将中国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放置于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思考,涵养家国情怀。回顾党和国家历史,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和国家历经曲折走上正确的道路,虽然历尽艰辛,但是中国共产党对经验教训进行研判和归因,党和国家最终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科学道路。随着我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党内建设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我们继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放眼国际,一些国家一味地照搬和模仿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大多迎来失败的结局,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的发展和实际情况,同时也适应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其二,立足中国实践,把握时代特征。学习“四史”,必须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开放性和发展性两大特征。以中国实际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党情、世情和国情,有益于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方案。时代在变化,理论创新也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将其中国化、时代化。在“四史”发展的进程中,前有毛泽东思想,今有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坚持理论的发展,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续写“四史”教育的新篇章。

把握“四史”教育的针对性,提升思维能力

“四史”教育不是一般的历史教学,因此需要把握“四史”教育的针对性,以此来提升高校师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辩证推演历史,领略思辨过程。教师应该辩证地看待“四史”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辩证推演的方法。例如,在讲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内容时,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逻辑,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历史进程与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可运用逻辑图(如图1所示)进行说明。要讲明为何各大救亡图存运动都失败了,唯有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比较不同阶级领导的不同运动,分析不同阶级在革命中的不同特点。教师通过辩证推演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这几条道路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让学生体验历史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逻辑。

其二,提升学生学史兴趣,着力增强问题意识。新时代高校加强“四史”教育,需要教师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和问题意识。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深加工后呈现给学生,如此一来方可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和问题意识。具体而言可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直观呈现知识,提升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二是高校教师可以将“四史”课程微课程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四史”的内容涉及面广,有些内容较抽象,平铺直叙的语言无法直接展现这些抽象的内容,有些内容又较复杂,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将这些复杂的内容在课堂上一一讲解。“四史”微课程化则使得这些难题迎刃而解。微课可以让学习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如果学生对重难点内容无法进行准确理解,可以在课后观看微课,在微课的指导下自主思考相关历史问题,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入。“四史”课程微课程化为新时代高校做好“四史”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和支撑。

全面做好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工作,关键在广大思政课教师。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科学进行“四史”教育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将“四史”教育融于其中,进而激励新时代高校学生对历史拥有正确的认知,传播优秀历史,在时代的发展中升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而更好地认知关于共产党、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将这些规律进行科学运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加强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能够在全面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四史历史时代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新历史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