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学视角下英译《诗经》对中国传统男性形象的展示

2023-01-06 07:25张鑫
关键词:杨宪益译介英译

张鑫

一、引言

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重视语言转化和翻译技巧。译介学的出现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译介学将译作、译者和翻译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并置于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侧重翻译转化过程中两种文化和文学的交流、相互理解。[1]单纯从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诗经》,固然可以发现其翻译之巧妙,但从译介学的角度研究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诗经》,我们更能发现其巨大的社会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诗经》中展示的男性形象为切入点分析英译《诗经》中传统男性形象所传递的社会意义,以期为《诗经》英译研究提供借鉴。

二、英译《诗经》展示中国传统男性形象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受世界两大阵营对抗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丑化,文化传播受到抵制。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傅满洲(Fu Manchu)和陈查理(Charlie Chan)这两个“中国形象”可谓家喻户晓。傅满洲是一个集狡诈、残忍于一身的恶魔[2]258,陈查理则是温驯、缺乏男性气概的驯服家丁形象[3]。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4]改变被扭曲的国际形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其中积极外译及传播中华经典文化作品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这个时代催生的《中国文学》杂志,为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树立国家形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文学》(ChineseLiterature)是新中国第一份,也是唯一向国外系统译介中国文学艺术作品的官方刊物。它先后由中国文学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社出版,分为英、法文两个版本,先后共出版590期,译介文学作品3 000余篇,发行到世界159个国家和地区。[5]杨宪益认为,应该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驱使下,他放弃了哈佛大学的工作邀请,于1940年冬毅然回国。杨宪益与戴乃迭亲密合作,译出了一系列分量很重的大部头作品。[6]283中国文学杂志社邀请他们翻译中国古代文学精品,有计划、系统地对外译介中国文化。《诗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翻译的。杨宪益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自有一套准则,他把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并始终把雅作为最高标准。从译介学的角度看,选题背后所透露出的社会意义更为重要。《中国文学》杂志刊登的杨、戴《诗经》英译文本,关于爱恋与婚姻的诗所占比例最大,有21篇,几乎占所译总数的一半。其中,对于传统男女人物形象的描绘更是重中之重。这些诗篇的选择和翻译,很大程度上是为完成当时的时代使命服务的,目的在于展示中国传统人物的正面形象。

三、英译《诗经》对中国传统男性形象的展示

(一)传统男性勤劳形象的展示

勤劳是中国传统男性的典型形象。《诗经》中有许多描写男性勤劳形象的作品,如《豳风·七月》。这首诗共八节,第一节描述了从冬到春耕的更迭,第二节描述妇女养蚕,第三节描述纺纱织布,第四节描述狩猎,第五节描述岁末人们打扫房间,第六节描述收获果实和蔬菜,第七节描述丰收之后人们修葺房屋,第八节描述年底盛宴。我们以第一节的翻译为例进行分析。

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7]213-214

译文:In the seventh month Antares sinks in the west,/In the ninth, cloth is handed out for making clothes./In the eleventh month the wind blows keen,/In the twelfth the weather turns cold./But without a coat, with nothing warm to wear,/How can we get through the year?/ In the first month mend the ploughs, /In the second go out to work./With wives and young ones,/Taking food to the southern fields, /To please the overseer.[7]224

全诗并没有直接描述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具体的田间劳作来进行间接描述。英译本句式选择以被动句为主,突出表现人们需要干的农活之多:从春到夏,再到秋收,最后冬季庆祝一年的辛苦劳作;从年初到年尾,男子都在田地里辛勤耕耘。从诗歌中我们也可以窥见繁忙的劳作给人们带来的收获的快乐。昧旦晨兴、克勤克俭的中国男性形象跃然纸上。

(二)传统男性勇敢、爱国形象的展示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陈查理是温驯、缺乏男性气概的驯服形象,但中国男子也是血性男儿,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有展示。作为慷慨激昂的请战书,《秦风·无衣》展示了中华男儿勇敢、爱国的形象。全诗表现了秦国民众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大无畏精神。全诗共三节,采取重复迭唱的形式,每节的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层层递进,最后在结尾达到顶峰。“同袍”“同泽”“同裳”着力展现战士们的团结精神;“同仇”“偕作”“偕行”,从共同仇视敌人,到奔赴战场,突显誓死保卫领土的豪迈之情。整首诗气势如虹,高度表现士兵保家卫国的勇敢精神。下面以第一节为例进行分析。

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7]204

译文:How Can You Say You Have No Clothes?/I’ll share with you my padded robe./The king’s dispatching his troops to battle,/Let’s make ready our dagger-axes and spears./Together with you, I’ll fight our common foe.[7]207

英译本将题目《无衣》翻译为HowCanYouSayYouHaveNoClothes?采用反问句式,言辞恳切、情绪激昂。第一句英译文本重复题目的反问句,加强语气;第二句直抒胸怀,以“I”起头,突出“我”将“与子同袍”;第四句采用祈使句,语音强度比一般陈述句要强;最后一句通过主语“I”引出全句“I’ll fight our common foe ”突出同仇敌忾、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

(三)传统男性浪漫形象的展示

浪漫似乎是西方男性的代名词,与中国男性无关。其实,中国男性很有浪漫情趣。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雎》就是君子求偶的佳作,展示了中国男子浪漫的一面。作为《诗经》的首篇,亦是十五国风的首篇,《关雎》可以说是描述青年男子求偶的上好佳作,也是古往今来人们最爱引用的爱情佳句。

原文: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7]2

译文:Gentle and graceful is the girl,/Awake he longs for her and in his dreams.When the courtship has failed,/Awake he thinks of her and in his dreams./Filled with sorrowful thoughts,/He tosses about unable to sleep![7]6

“窈窕淑女”英译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Gentle and graceful is the girl. 诗中一个直白又热烈的追求“淑女”的男性形象跃然纸上。“Awake he thinks of her and in his dreams”“He tosses about unable to sleep”将一个被爱情俘获的浪漫男子形象刻画得出神入化。

四、英译《诗经》展示中国传统男性形象的意义

英译《诗经》为外国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历史的机会。英译《诗经》以其丰富的表达力,向外国展示了丰富多彩、姿态各异的中国人物形象。其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形象,《中国文学》这一对外发行的杂志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形象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该杂志翻译并介绍了《诗经》等经典文学作品,展示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思想,为外国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学文化。英文经典译本不仅可以振兴古典作品,还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在杨、戴英译的《诗经》中看到了无偏见的中国男性形象。作为中国文学最为璀璨的明珠,《诗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对其客观、公正的翻译无疑是其他国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

第二,展示中国传统人物形象。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持久的赞誉和魅力。但自19世纪以来,这种魅力就被抛弃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当时中国文化的误解导致自我克制和对外国文化的盲目崇拜。20世纪初期的西方出版物试图将胆小、怯懦、缺乏男性气概[8]214这类品格强加给中国男性,例如前文提到的傅满洲与陈查理。但在《无衣》中,我们分明看到了勇敢参加战斗的士兵,他们喊出气壮山河的战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他们无所畏惧,决心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捍卫自己的国家;在《关雎》中,我们也看到了浪漫、充满魅力的男性形象,他们勇于表达爱情,追求爱情。

猜你喜欢
杨宪益译介英译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摘要英译
重视新时期中国图书情报学的译介事业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