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青,李碧玉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1]87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践行。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归。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其培养的学生进入传媒业界之后往往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在讲求低成本、高效益的时代,用人单位需要的是马上能够上手的劳动者,并不想付出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培训新员工。这就导致不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的选择。因此,切实推进产教融合,建立和健全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是全面提高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最佳选择。
1998年,为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国首次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的是为广播电视系统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级专业人才。二十多年来,高校为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供给侧的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作为需求侧的广播电视行业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状况。一方面,地方高校培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传媒业却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这就意味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为了化解当前产教脱节的矛盾,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念与思路。其实,产教融合早已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的指导性文件中被反复提及,只不过迄今为止还远远没有取得政策所期待的效果。
一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流于表面形式。经过多年的宣传和鼓动,不少地方高校从行政管理部门到广大教师对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基本到位。学校采取了一定的激励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有比较大的提高。但总体上,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应有的综合素质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虽然不少高校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协议,但是这些协议流于形式的多,实际付诸实施的少,进行深度交流融合的更少。
二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缺乏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机制。有些高校,因为领导个人的资源和魅力,与相关企业签订了产教融合协议,但若领导变更了,协议往往也就成为一张废纸。这种融合与合作,没有深入到学校内部人才培养的方案中,没有深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更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中。
三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受困于貌合神离的深层机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一场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运动,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革新。其牵涉面之广,前所未有。在学校内部,涉及人事、科研、教务、财务等系统;在学校外部,涉及地方政府和诸多企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多方联动、系统推进,进行刮骨疗毒式的改革。这必然涉及很多部门和个人的切身利益。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受困于传统体制机制,管理层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强硬手段去彻底改革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育人模式。在求稳思想为主的管理模式下,高校很难将产教融合的思想和理念、措施贯彻到具体的育人过程之中,也没有办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目前,关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理论研究文章,在分析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多将其归咎于学校和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以及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模糊。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应该看到,经过多年的宣传,大多数地方普通高校对办学定位的认识是非常清晰的。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早在2008年就将本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为:致力于培养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广大教师对实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为何在实际的育人过程中依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呢?
第一,学校层面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不完善。产教融合,学校是主体,是第一责任人;企业是基础;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或其他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少任课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授课方法。相比于烦琐的实践实验教学,理论教学相对简单。一些教师之所以缺少采取教学改革的勇气和责任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改革意味着重新备课,重新做课件,甚至重新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这实际上是要求教师重新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这在理论上看似可行,但实践中难以贯彻落实。这是因为,目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主要是女性教师。她们除了承受教学压力,还要承受科研、职称晋级等压力,大部分还要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起炉灶去备课、写教案、做课件,还不如沿袭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学校主管部门对此也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产教融合教学缺少长远规划,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仍然强调课堂理论教学和纯粹的学理研究成果。由于缺乏明确的激励制度、政策规定和监督机制,部分教师对推进产教融合缺乏动力。
第二,教师自身技能不足。目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既没有写广播剧、广播稿,制作广播节目的实际经验,也没有写电视剧本的实际经验,更没有策划和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经验。他们学历普遍比较高,但他们最熟悉的是理论知识,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因而在讲授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时常常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第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学生和教师最关心的是考核结果。目前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认知、熟记和掌握程度方面的考核;二是重视期末一次性考核,不能满足过程较长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需要;三是实践能力考核大多流于形式。学生广播电视编导作品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经不起检验。对教师的考核同样存在严重问题:一是重视考评课堂理论教学的质量和教师在该专业领域的理论素养;二是只要学生的总评成绩不是大面积的不及格或者大面积的优秀,学校和院系的主管人员一般不予关注。结果导致,师生不愿,也很少深入相关企业开展调研,进行广播电视产品的策划、设计和制作。
第四,联动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主体是学校,企业是基础,政府是桥梁。但就目前情形来看,地方高校对产教融合的呼声颇高,要求甚切,而企业缺乏必要的热情。这是因为,学校与企业在这种合作中的责、权、利的分配缺少明确清晰的机制,企业对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不够。任何合作总是建立在对责、权、利的合理分配的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于1842年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82在文化事业改革之前,广播电视系统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改革之后,广电系统实行企业化运作,不仅没有财政拨款,还得上交不菲的利税。在这种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利益导向就成为突出的问题。在正当利益诉求得不到保障的情势下,广电企业不愿意无偿、长期为地方高校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有效和积极的服务。即使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如果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撮合和有力推动,期待校企合作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恐怕也只是学校单方面的奢望。另外,产品的生产涉及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问题,作为精神文化艺术产品的广电产品的生产也不例外。校企的深度合作,意味着广电企业产品的策划、设计、制作等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的开放共享。在企业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情况下,让企业将关乎生存发展大计的商业秘密“奉献”出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涉及诸多方面。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实质上是一场牵涉多方利益相关主体的跨系统合作,其合作效果取决于外部主体(应用型高校外部的行业、企业和政府)和内部主体(应用型高校内部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3]摘要1基于此,完善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也应从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两方面着手。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有效推进产教融合,首先应从内部即学校发力。学校方面主要涉及党政、人事、教务和财务四个系统。
1.党政系统
学校顶层设计应明确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尝试“特区”办学,试点新体制机制,在师资引进、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绿色通道优先支持。党政系统的主要职责为:从宏观上制定产教融合的长远发展规划;在规划学校未来发展格局时要将产教融合的发展前景纳入其中;明确产教融合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方向、任务;明确学校各部门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的职责;建立健全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和效果的监督、评价、激励的体制和机制,营造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
2.人事和财务部门
第一,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注重引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动手能力极强的人才,因而要面向全社会,特别是企业,而不是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纯粹从事理论研究的单位引进人才。第二,在教师发展方面,要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为不同学科的教师提高专业技术素养提供平台。可以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去企业一线参与产品的设计、制作甚至推销工作,从而让他们积累丰富的经验以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第三,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方面,要改革、完善相应的制度。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人事部门都制定了针对教师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考核指标,但少将产教融合方面的绩效纳入其中。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主观能动性,应用型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明确制定针对产教融合的相关制度,将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参与产教融合的相关业绩挂钩。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在对待教师的实践作品方面存在严重的认识偏差,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只有在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档次认定、科研业绩认定等方面,同等考虑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一线教师的劳动实践价值,才能真正调动他们推动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教务部门
在切实推进产教融合方面,教务部门的作用同样举足轻重。
第一,完善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在高等学校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直接关乎将学生培养成何种形态、具备何种素质的人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严格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20如果把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比作一棵树,那么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是树根,人才培养方案是树干,教学大纲是树枝,教学方式和手段是树叶,而最终培养出的人才之花,是上述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引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少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闭门造车的结果。企业处于产品制造、市场竞争的最前沿,最了解该行业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这种环境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紧跟产业发展的潮流,让师生了解该行业的最新产业动态,就必须让该产业一线的生产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第二,要高度重视实践实习环节的教学。一是要重视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要与广播电视编导行业建立稳定长久的联系,为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二是要适当延长实践实习的时间。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实习一般都在半年甚至一年左右,但普通高校的上述两类实习的时间基本都在一个月左右。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产业与教学的融合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借鉴高职院校的经验,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实习时间应该明确规定为一个学年。三是加强对实习的监管。目前不少高校的实习流于形式,有的学生在父母开的小超市帮忙,还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去任何单位实习,只是在实习期满时找个单位写个评语应付了事。
第三,鼓励师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旨在检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科竞赛。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广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金话筒主持人比赛、其他各种类型的技能竞赛等。学校要加大对师生参与这类比赛的支持、奖励力度。
第四,学校内部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比赛评选,要提高产教融合类教学内容在比赛评审标准中的权重,要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产教融合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探索。
第五,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一是要积极引入双导师制、现代师徒制。如,长沙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媒体从业人员共同为学生授课。这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业态,也可以提高师生参与产品设计和制作的积极性。长沙学院与湖南广电集团、芒果TV、中广天择等一线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打造“现代师徒制”,培养工匠型人才。二是教师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的变化适时更新教学资料。高校普遍存在一种不良倾向,即学校的办学定位变了,但很多教师的教学文件,如讲义和PPT没有多大变化,教学手段没有多大变化。无论之前的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有多精美,只要不利于开展产教融合,都应该更新迭代,推倒重来。要坚决遏制一本教案、一套课件使用多年的不良倾向。
外因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而言,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主要涉及政府、企业两个方面的因素。
地方政府应该主动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充分激发合作办学的机制优势、名师云集的人才优势、设施齐全的硬件优势,引入多方合作模式,打造项目化、精品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长沙学院在长沙市人民政府的推动下,建立起产教融合以培养视频文创专业人才的“开放、融合、协同、共享、共赢”的政策激励和良性运行机制,主动对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和长沙“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及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学校与长沙市等各级政府签订了校地全面合作协议。近3年来,学校与湖南广电集团、中广天择、人民日报湖南分社、芒果超媒、湖南人民广播电台、草莓V视等20多家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新增横向科研课题100多项。这对推动产教融合落地起到了积极作用。
企业要从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梯队的角度,积极参与、支持地方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产教融合活动。无论是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之前还是之后,广播电视系统都是全民所有制的实体经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性质决定了这类企业有义务、有责任从统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积极参与地方高校的育人事业。当然,随着网络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推进,传媒行业不再局限于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也占据不少份额。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合格的人才队伍做支撑。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有义务、有责任加入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来。但义务和责任并不意味着无私奉献,如何利用广电系统的技术、设备、人才甚至资金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牵涉面极广,还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
总体而言,充分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情况,通过明确内部职责,激发外部力量,使得内外两个层面的机制创新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谱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