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红,郝志军,许应宏,洪荣,李苑荟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囗腔科,海南 海口 57110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种植义齿已成为牙列缺损患者的一种常规修复方式[1-2]。但部分患者在采用种植义齿治疗方法后,易出现种植体周围病等并发症,且种植体周围病发病率较高,治疗及预后预测均较困难,不仅影响患者牙齿美观度,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另外,有研究[3]表明,多种危险因素均与种植体周围病相关,易造成患者口腔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并影响患者种植体稳定性,不利于患者预后。多项研究[4]表明,炎性因子在牙周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可随着患者病症程度加深,水平逐渐升高,对预测患者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病有所帮助。本研究旨在探讨种植牙早期牙周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行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观察组,同期50名牙齿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两组对象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及种植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全部纳入对象知情同意;(2)患者均为第一次进行相关治疗;(3)患者未患有其他相关口腔疾病;(4)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类疾病或无法正常沟通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患有恶性肿瘤者;(4)口腔牙齿严重缺损者;(5)患有其他感染或全身系统性疾病者。
1.2.1 收集样品 采用滤纸吸附法收集种植后第1、3、5、7天的龈沟液标本,按照16、11、26、31、36及46方式取样每位患者6颗指数牙,去除龈上菌斑,棉卷隔湿;随后使用气枪以垂直牙面角度轻吹5 s后将事先称重后的滤纸条插到袋底,直至感受到轻微阻力,防治30 s后取出;若滤纸条上存有血迹,则弃用;采用相同操作重复取样;完成后再次称重,并计算和记录先后差值;称重后,将该取样滤纸条置于Eppendorf管密封,并放置于-80 ℃环境下保存备用;取出备用滤纸条,解冻后加入0.5 mL PBS(pH 7.4)缓冲液,静置30 min后将室温条件下震荡10 min,低温3 000 rpm离心20 min,取上清液置于另一Eppendorf管中,并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备用。
1.2.2 炎性因子检测 取出备用上清液,采用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患者牙周龈沟液样本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前列腺素E2(PGE2)水平。
1.2.3 种植体周围病判断标准 包含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及种植体周围炎,其中种植体周围黏膜炎诊断标准:探诊深度≥4 mm,有出血,骨吸收<2 mm;种植体周围炎诊断标准:种植体探诊深度>4 mm,骨吸收≥2 mm,且伴有出血和/或溢脓[5]。
(1)牙周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种植后第1、3、5、7天牙周龈沟液样本中CRP、TNF-α、IL-1β、IL-6、IL-8及PGE2水平;(2)早期牙周健康状况:种植后第1、3、5、7天进行评价,包含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SPD)、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其中GI、SBI及PLI评分0~3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牙周健康程度越差;SPD超过3 mm则意味着病理性加深[6];(3)观察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病发生情况:种植后3个月植体周围病的发生率;(4)影响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单因素;(5)影响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多因素。
第1天,两组对象CRP、TNF-α、IL-1β、IL-6、IL-8及P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两组对象各炎性指标均高于第1天(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炎性指标水平第3、5及7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时间发展而有上升趋势(P<0.05)。见表2及图1。
表2 两组对象牙周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第1天,两组对象GI、SPD、SBI及PL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对照组牙周健康各指标水平与第1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健康各指标高于第1天(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牙周健康各指标水平随时间发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健康各指标水平随时间发展呈上升趋势(P<0.05)。见表3及图2。
表3 两组对象牙周健康状况比较
种植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5例,占比10.00%(5/50);发生种植体周围炎7例,占比14.00%(7/50);种植体周围病发生率为24.00%(12/50)。
根据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病,将患者分为发生组(n=12)及未发生组(n=38)。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是否吸烟、CRP、TNF-α、IL-1β、IL-6、IL-8、PGE2、SPD及PL方面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单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病作为因变量进行赋值:发生为1,未发生为0;以否吸烟、CRP、TNF-α、IL-1β、IL-6、IL-8、PGE2、SPD及PLI作为协变量进行赋值:吸烟为1,不吸烟为0。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吸烟、CRP、TNF-α及PLI水平均为影响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5。
表5 影响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病多因素分析
牙列缺损为一种常见口腔疾病,临床表现为牙齿缺失,严重影响患者牙齿美观度,并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7]。治疗牙列缺损方法较多,其中种植义齿为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8]。种植义齿虽可填补患者缺失牙齿,但易引发患者出现各项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痛苦[9]。在诸多并发症中,种植体周围病发病率较高,且会造成患者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进程[10]。
目前虽揭示种植体周围疾病的研究较多,但尚未发现可准确判断种植牙后牙周健康及预测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11-12]表明,炎性细胞因子可作为种植体周围炎症早期诊断的指标。其中CRP及TNF-α水平均会随着患者炎症反应程度加深而逐渐升高。IL-1β、IL-6及IL-8均为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之一,均为牙周免疫应答中重要炎性因子,其中IL-1β含量与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正相关,可作为敏感指标监测种植体周骨吸收;IL-6与IL-8有协同作用,可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分泌免疫球蛋白,刺激破骨细胞前体的生长和分化,促进牙槽骨的吸收,从而对患者牙周组织造成破坏[13-15]。因此,比较种植体早期周围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明确其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可为种植体周围病的早期发现、治疗及改善牙列缺损的种植修复提供可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第7天,观察组各炎性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炎性指标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大,原因可能为种植义齿后,对患者口腔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且义齿与患者牙周组织相接触,可能造成牙周组织不适,从而出现出血甚至流脓等症状,引发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上升。有研究[16]也表明,种植义齿后,患者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从而引起患者机体内炎症介质水平上升。观察组第7 天牙周健康各指标水平高于第1天,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牙周健康各指标随时间发展呈上升趋势,患者种植体周围病发生率为24.00%,说明种植义齿后,相较于正常人群,其口腔微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从而易导致患者牙周健康状态下降,原因可能为在种植义齿过程中,粘接剂应用量较为难以把控,从而可能造成粘接完成后存有大量多余粘接剂,造成种植体与基台之间存有缝隙,进而为细菌及病原体滋生提供有利条件,造成患者牙周健康状况下降,导致患者种植体周围病发生率较高[17]。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吸烟、CRP、TNF-α及PLI水平为影响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相关因素,原因可能为吸烟将造成患者口腔环境及卫生状况下降,并利于细菌及微生物滋生,从而导致患种植体周围病风险升高。CRP及TNF-α均为细胞炎性因子,当患者种植义齿与牙周组织间产生不适,引发出血等现象时,将引发患者机体发生炎症反应,从而CRP及TNF-α等炎性介质水平将随之升高;PLI可反应患者牙齿细菌聚集程度,若患者PLI水平较高,则表明患者牙周环境较差,可能存在牙齿缝隙等,从而易造成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因此应督促患者戒烟及勤漱口,以确保口腔卫生,并合理检测患者炎症介质水平,发现异常后及时做出针对性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综上,患者种植义齿后,口腔内炎性介质将上升,且口腔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同时吸烟、CRP、TNF-α及PLI水平水平高均为影响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相关因素,故应督促患者戒烟并采取针对措施降低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