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挖掘具有活性的思政点

2023-01-05 05:55坚,陈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9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导向思政

王 坚,陈 艳

(云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1]。同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2](P3)。并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中明确了在基础、提高、发展阶段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交往和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指南》和《纲要》要求高校学生同时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战略需求。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不少非英语专业学生只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的交流中,不少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时力不从心,甚至不知所云。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缺乏文化常识。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对现当代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另一方面,语言表达不到位。词汇匮乏,甚至连一些基础词汇也不知道怎样用英语表达,语言组织能力欠缺,缺乏条理性,未能展现来自文化大国高校学子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一、抓住文化可比性、挖掘具有活性的思政点

基于此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反思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出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通过寻找文化之间的深层可比性才能发掘出具有活性的思政点。具有活性的思政点是指真正能够触动学生,促使学生用心感受、深入思考的文化切入点。如何确保这种文化和思想政治的隐性教学取得较为显性的效果?笔者认为课程思政教学与产出导向法相结合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抓住文化可比性,挖掘具有活性的思政点,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显性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某种文化自身发展的维度来看,那些对该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事物、事件、思想或者制度就构成了这种文化的基石,也最具活力。从横向维度看,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中的基石为保持自身文化特性提供支持,但文化间最激烈最深刻的碰撞恰恰产生于此。教师需要聚焦此处才能把握跨文化交流的精髓,抓住文化间的可比性,并且围绕这些可比性挖掘最具价值、最具活性的思想政治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升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过去和现在,不仅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还构成了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库。

二、产出导向法与课程思政深度契合

文秋芳教授2015年提出产出导向法(POA),旨在改变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重输入轻输出”“重语言知识轻交际能力”的现状。产出导向法理论基于“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育人说”的教学理念,强调“输出”的重要性,不仅将语言“输出”作为教学目标,也将其作为驱动手段。同时,将语言“输入”活动作为产出任务的促成手段[3]。产出导向法的“全人教育”理念与课程思政所倡导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相契合,都是为了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二者提供相互交融促进的基础。

基于外语课程思政内涵,大批学者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素材的甄选建言献策。其中,徐锦芬教授依据《纲要》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属性为引导和以学校特色为依托”三大原则,挖掘思想政治素材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和指导意义[4]。很明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与产出导向法是一致的。产出导向法提出“学习中心说”,强调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围绕学生需求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完成产出任务,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帮助他们完善品格塑造。要完成这一系列隐性和显性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是要把握住让学生动起来的契机。挖掘活性思政点,就是这样的一个契机[4]。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学校的培养特色、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专业背景确实能为思想政治建设带来百花齐放的可喜前景,但在思想政治素材的挖掘过程中,还应注意筛选不同文化之间的可比性。流于表面形式的思政点不仅失之牵强,还容易导致语言技能学习和思想政治培养“两张皮”的尴尬境地。教师只有深入文化机理,感受文化脉络,引领学生思考推动文化发展变化的深层动因,才能捕捉到真正触动学生内心的文化思想火花。也只有这样具有活力的思政点才能凸显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帮助青年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恰当的批判性视角,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感,坚持文化自信,同时包容欣赏其他文化。

教学设计中挖掘具有活性的思政点,并据此设计产出任务,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关键,也是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有力抓手。因此,笔者提出,通过立足于我国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基于产出导向法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在大学英语教学的驱动、促成、产出过程中抓住文化可比性,并挖掘具有活性的思政点,以学生的产出为导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性化,落实课程思想政治目标。

三、基于POA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本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要求为指导,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聚焦文化可比性,从驱动、促成、产出活动三个方面来探讨挖掘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的活性素材点的重要作用。此处选取外研社《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第二版)的第3单元“Art for art’s sake”,本单元包括三篇关于不同艺术门类的文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相关话题的音视频内容和阅读材料,并能就音乐、绘画和摄影相关话题用适当的英语口语和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楚、言之有物,并能体现一定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审辨思维能力。下面基于本单元核心文章“How we listen”展示教学设计思路。

(一)学情分析

学生英语水平为3级,位于“基础、提高、发展”三级分段的“提高”阶段。教材选材视角来自欧美国家,与中国学生文化背景有较大差异。其优势是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但其不利的一面是与学生熟悉的文化背景有隔阂,不容易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寻找中西文化关于艺术的基本观点中具有可比性的活性思政点。

(二)设定产出目标

根据产出导向法理论,在进入由“驱动—促成—产出”三个环节组成的一个教学闭环前,要先分析设定一个具体清晰的总体目标。文章“How we listen”围绕人们听音乐的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分别是感官层面、表现层面和音乐技法层面。文中的感官层指音乐的声音魅力,不需要过多引导,学生也能比较自然地认同。但文章在阐述音乐的表现层意义时,论及斯特拉文斯基的“纯音乐”观点,并且用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48个赋格主题作为论据阐述这一观点,认为音乐是一个“物体”,是一件有自我生命的东西,除了纯音乐性的存在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含义。而大部分没有学习过音乐或艺术理论的学生一般会倾向于认为音乐总是表达某种情感,因而他们理解斯特拉文斯基的这一观点都稍显吃力,用英语归纳要点时也需要一定语言准备和思路上的引导,如要进一步对该理论加以评论则需要进一步的知识拓展。由于教材内容涉及音乐知识,专业性强,对音乐的技法层未作深入,基于以上分析,应把思政点的挖掘放在第二层,即音乐的表现层比较适合。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层设置层级产出目标,激发学生表达热情,再经过充分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和信息输入使学生学习和思考,在语言层面和交际能力两个方面得到提升。具体来说,人们对音乐的表现力历来有各种不同见解。斯特拉文斯基的“纯音乐”观点显然只是一家之言,容易引起学生的不同意见。因此,聚焦于此最能发掘出可以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活性思政点。由此教学活动的产出目标设定为:学生在30分钟内写一篇200词左右,题为“The function of music”的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能体现一定跨文化思辨能力。目标设定之后,挑选与目标匹配的语料,对语料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设计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活动设计应有多个维度的思考:以语言产出的质量为导向注重全方位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反应和需求,注重增强本民族文化意识,同时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欣赏。

(三)驱动、促成、产出流程

具体教学中,驱动环节教师呈现交际场景,挑战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目的是激发学生产出的欲望,驱动学习。教师课前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设置音乐访谈形式的英语交际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访谈。由一名学生充当音乐节目主持人,采访其他作为节目嘉宾的组员对以下问题的看法:音乐有哪些类型?不同音乐有什么作用?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通过访谈为学生创设模拟真实交际场景,围绕“音乐的现实功能”这个最具活力的思政点,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思考是否存在与现实无关的“纯艺术”,同时意识到语言表达中的不足。教师可以在学生读完课文和掌握文章大意后,发布产出任务,尝试写作。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反省语言和信息储备的不足,以便在促成活动中根据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地补充增强,确保产出活动顺利完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慕课、微课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结合线上丰富教学资源,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与混合教学手段设计驱动活动[5],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视频或者微课进行学习驱动,使学生在课前提前进入语言环境。

进入促成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在“驱动”环节中的不足,利用线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其提供围绕文化可比性筛选出的阅读、视听输入材料,例如:针对文中用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阐述斯特拉文斯基的“纯音乐”观点,简要介绍中外音乐发展史,筛选中外音乐中具有现实社会历史意义,并且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曲目和音乐典故的英语或双语资料,如西方的《费加罗的婚礼》《马赛曲》《国际歌》都有深厚的现实意义,而在世界接受度高、具有影响力的《高山流水》《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龙的传人》《梁祝》等体现出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也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乐曲的文化意蕴容易触动广大学生,获得文化认同,形成具有高度活性的思政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观点和语言上得到帮助,而且能感受不同文化的吸引力,激发表达的欲望,因而有利于促进产出任务的完成。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将输入的内容消化理解后,进行归纳表达,为产出活动的顺利完成做好准备。具体说,可以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音乐有哪些作用?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音乐?然后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选取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出适当评价,引导学生分别认识音乐对个人而言能提供感官享受,还能舒缓情绪,缓解压力,催人奋进等;就社会层面而言,音乐自古就有礼乐教化的功用。针对语言素材的准备,教师可以罗列出课文和视频等材料中与主题相关的词汇短语,补充一些英语词汇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布置词汇填空或句子翻译练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一些有用的词汇。针对议论文的写作结构,教师可以结合写作模板对写作技巧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各自列出写作提纲,再让学生讲解并即时点评。演讲稿、发言提纲也可在教学平台上提交,教师可以及时检查和有针对性的进行线上指导。促成环节中,教师围绕具有高度活性的思政点分析筛选出丰富的信息和语言素材,通过环环相扣的多个“驱动—促成—产出”循环,使学生逐步接受并内化,思维活力得到激发,表达愿望受到鼓励,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为实现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的任务产出相结合提供保障。

产出活动中,学生完成总产出目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评价。此外,还可开展线下演讲比赛等方式深化产出效果。基于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重设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也是检测学生语言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想政治能力的应有之义[6](P22)。

结语

综上所述,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在教学设计中挖掘具有活性的思政点,并据此设计产出任务,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关键,也是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有力抓手。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各环节,达到思想政治输出的目的,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性化,落实课程思政目标。教师通过紧紧围绕文化可比性,分析、挖掘、选取单元思想政治主题设计总产出目标,呈现交际场景挑战学生的产出能力,提供输入材料让学生学习及评价学生产出任务,以输入带动输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潜移默化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对其他文化包容欣赏。产出导向法的运用能显而易见地呈现出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效果,助力大学英语教学践行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导向思政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偏向”不是好导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