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3-01-05 05:55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9期
关键词:理论课中医药思政

颜 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一、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何积极应对与适应变化,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灿烂文明中的璀璨明珠,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有着鲜明的人文理念和道德观念,这对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着无法取代的资源意义和伦理价值,中医药文化独特的人文价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医药文化进行“双融合”教学应该成为中医药院校的特色,这既践行了教育对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又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一)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的人文价值,有利于提升民族认同感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进入新时代,民族精神教育也成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医药文化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3],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印记。

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的人文价值,寻找到合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医药文化“双融合”的教学模式,既能切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渠道功能,也能有效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的人文价值,有利于塑造科学、正确的“三观”

长达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是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实践体系,它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医药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深入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烙印在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中,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

中医药文化中倡导的“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命至上、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人文价值相适应;展现的“仁、和、精、诚”“医乃仁术”的观点,同新时代培养学生有理想、有责任和有情怀发展目标相一致;强调的“天人合一、救死扶伤、大医精诚、悬壶济世、尊师重道”等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契合。因此,学习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医经典《内经》中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精神,能够帮助大学生正心修身,树立科学、正确的“三观”。

(三)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的人文价值,有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医药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1年4月,笔者对所在院校部分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就中医药专业意识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1~3年级的中医和中药两个专业。发放调查问卷377份,收回有效问卷373份,有效率98.9%。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学生不关注中医药事业,不清楚政府对中医药的相关政策,对中医药的前景不抱乐观态度。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意识淡薄的原因很多,但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对中医药文化自信不够坚定应该是其内在原因,学生在中学时期缺乏对中医药历史价值的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强化中医药的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和中医包含的人文精神,逐步改变普遍存在的中医药思维弱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等问题,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重塑中医形象,提升广大中医学生的专业自信,弘扬中医药文化,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三、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

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3%的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很有必要,但是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不明显;71.4%的学生认为采用全国统编教材,缺乏针对医科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专题和教学案例,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接纳;78.3%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医药文化的教学方式很感兴趣;40.8%的学生把是否与中医药知识融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感染力的方法之一;80.8%的学生认为教学资源不足,以教材、课件和讲稿为核心构建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需求;21.3%的学生认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亟待采取的措施是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43.8%的学生认为开放性的考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好的考核方式;38.1%的学生认为灵活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有实践意义。

为解决中医药院校面临的专业意识淡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问题,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寻找到适合中医院校学生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建设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的教学改革团队,形成“思政+中医药”的良性互动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术水平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学改革团队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师的学科背景限制,是形成“思政+中医药”良性互动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最大难题。因此,在打造教学团队的过程中,首先,加强对团队教师进行集体培训,邀请学校的中医名师讲授中医药文化课,提升团队教师的中医药文化素养,夯实中医药文化基础。其次,坚持加强教学团队的理论学习和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广泛阅读中医药古典文集,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准确构建“思政+中医药”之间的无声衔接和良性互动。最后,始终坚持传帮带和团队力量,加强对团队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定期召开研讨会和集体备课,共同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二)构建“思政+中医药”双融合教学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双融合教学改革目标

“思政+中医药”双融合教学模式着重于整合、整理和阐释中医药文化的思政元素,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医药文化之间互助互推,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4]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以人为本的医学传统,使得中医学历经两千年而不衰,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序》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南北朝的萧纲在《劝医论》中说:“天地之中,唯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於命”。此种“生命至上”的论述,在中医学中比比皆是。生命至上、以人为本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和它存在的意义。这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相一致的,把“生命至上”“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中医人格修养和至高的医德要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等内容中,既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引起学生共鸣,又能够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近代以来,中国医学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更加密切,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指引着中国传统医学变迁的走向,把中医药在近代以来的发展趋势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通过近代以来医学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呈现医学改革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系,增强课程教学案例的思想性;通过解析这些历史事件与课程理论逻辑的内在关系,明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问题认识的指导作用,增强课程教学的理论性;通过编选近代以来的医学名家的动人故事,以医学的事和医学的人,增强课程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以中医药案例为媒介,把中医药文化整合、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构建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实践教学等案例库,利用学校多维立体实景模拟的3D实践教学中心,借助虚拟资源实现情景模拟,增强了课程的体验感和感染力。如在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在3D教室观看医生救治病人的视频;请学生分享所了解的关于中医打动人心的故事或者朗读中医的一封家书,并谈谈这个故事或家书带来的感受,营造情境氛围,既起到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又强化了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可。

(三)“思政+中医药”双融合教学模式,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政+中医药”双融合的教学模式,以中医药案例为媒介,把中医药文化整合、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情景模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引导,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通过对中医药教学案例的讨论、分析,加大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和实践主题,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思政+中医药”的良性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使学生达到知、信、行的统一[5]。

结语

“思政+中医药”双融合的教学模式,依据本校中医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医药文化“双融合”的结合点,寻求到“双融合”的可行路径,挖掘中医药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最大“双融合”作用[6],切实改变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差较大、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的现状,使中医药文化核心思想价值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要素育人的育人合力,既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有效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也能逐步改变学生普遍存在的中医药思维弱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等问题。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重塑中医形象,提升广大中医学生的专业自信,弘扬中医药文化,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理论课中医药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