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对高校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用探析

2023-01-05 05:55许雄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9期
关键词:创新型志愿大学

郑 纯,许雄斌

(深圳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高等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而创新型人才是承担知识创新的群体,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今世界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但至今对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上还没有彻底解决。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1]。根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作用研究,重视高校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功能,在大学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而志愿服务在大学文化的创新营造、价值引领、形式创新等诸多层面体现出独特作用,同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实践创新等方面多维度推动大学创新教育,营造能够激发和培育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文化环境,成为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创新型人才及其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创新建立在知识的获得、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借助创新精神和动机,通过实践在特定文化氛围下实现,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中。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许多国家都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方法、制度环境等教育活动的很多环节展开探索。

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基础在于个性和谐、全面、自由的发展。而这样的基础必须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才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环境,除了要在正规的教育途径中积极营造,诸如构建一个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且内容广泛的专业课程体系;创建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储备的专业教师队伍;搭建立体化结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融合学科交叉孕育创新氛围等;也要在非正式的培养途径中完善,诸如营造正确认知自我、理性思考、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动机和浓厚专业学习兴趣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沉浸其中的大学生提供个人成长发展的空间。这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途径,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很多方面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2]。

科技创新历史告诉我们,宽松的学术环境、个人才能的发挥空间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挥至关重要。大学着力挖掘人才创新潜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创新、引导人才资源跨越式发展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人的创造性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是具备了一定条件,在合适的环境下产生出来的。创新型人才环境所强调的跨学科知识、多样化思维、创造欲望、创造氛围、实践习惯等,都离不开整个大学文化的熏陶,而倡导积极与社会对接、激发自身的创造动力和激情,实现自身价值的大学文化导向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成功欲望,有助于保障系统的构建,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

二、志愿服务对高校教育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3],其特有的育人意义在于通过多种多样形式与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助推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人格完善,通过大学教育让大学生实现学习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一)志愿服务通过大学文化建设,营造和引领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

大学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精神活动与物质形态的总和,具体讲就是大学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工作思想规范的总和,表现为学校的理念和精神、校园言论、环境、学生整体的风貌等。大学文化是构成社会文化的一种社会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大学中的体现和延伸,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引领,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创新型人才成长在文化氛围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志愿服务的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国内知名学者丁元竹提出,志愿精神是一种文化吸引的软实力、一种看不见的和谐、一种社会责任和一种生活品质。而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相互作用,将大学宗旨指向育人原点与本质,实现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志愿服务通过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营造,让大学文化以高尚的人格主体精神为核心,身心健康为前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内涵,倡导自我实现、自我培育,引导大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让大学成为孕育创新型人才的沃土。同时,志愿服务与社会实时对接与互动,实现专业学习、个体成长能够实时感知社会需求导向,透过大学文化的熏陶、导向、塑造、激励、约束功能,帮助实现、实施创新教育目标。

(二)志愿服务通过实践环节影响教育教学,从而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或心脏,承载着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任务。知识对于创造活动的作用在于通过学习新的知识,以及知识的有效运用,提升创新意识。志愿服务结合专业学习或跨学科专业知识开展的实践环节能够更好地反馈到课程知识学习中,使得知识教育在课程中必然更加关注所学知识的迁移价值和与社会需要的吻合性。这对于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志愿服务通过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环节影响高校教育教学,从而推动创新教育,将高校专业教育与社会有机联结起来,更好地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

同时,志愿服务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志愿服务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实现对大学课程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进而影响大学生课程文化随着社会发展富含创新元素,通过影响大学教育教学环节推动创新教育。大学课程对于大学文化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具有选择性和对不同文化的协调作用。大学课程文化反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文化现象,同样是大学生的学习内容,课程文化创造的方式是多渠道的。例如,教授课程的教师人格特征、教学风格、教学方式以及由此营造的师生关系等,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动机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不自觉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反之,大学生群体对课程的认同、关注、偏好风格、建议和意见又对教师群体产生相互作用,使教师不自觉地对课程进行完善、改进、创新。大学课程文化与大学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引导大学师生群体关注社会需求,同心同向推动专业领域结合社会需求创新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建立多元化知识结构,培养开发创新能力,主动培养自身对现代信息环境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的自觉性、预见性和独立性。

(三)志愿服务通过专业创新实践,完善思维结构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

志愿服务是锤炼综合素质的实践载体,通过实践有效帮助完善学生思维方式,养成思考的多样性和多角度习惯,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思维结构,推动创新教育。志愿服务通常与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创新实践相结合,需要解决的社会需求通常也是富含各种时代的挑战,而面对这些挑战,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多样灵活的思维方式、善于创新、敢于尝试才能解决挑战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大学生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释放个人潜能,激发自身的创造动力和激情,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思维系统和多样的思维结构,实现志愿服务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学生思维方式多样化的导向,奠定实现创新活动的思维基础。

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文化载体,帮助社会和大学信息互通,增加学生接触的信息量,使专业教育不再单调,引起学生对跨学科学习的兴趣,学会各个学科的思维方式[4]。通过学习,在思维方式得到训练的同时,跨学科学习还能养成学习动机和兴趣,对于为创新提供“动力系统”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理论在理念、目标和机制上高度契合,将大学教育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服务当中,将大学学科、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既有课堂内的传道、授业、解惑,又有课堂外与社会的实时同步,更好地激发学生自我成才、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群体得到智慧的启迪、文明的熏陶、知识的吸纳、道德的升华、人格的完善、就业力的提升[5-6]。

因此,志愿服务既是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智力和能力为主旨的有效补充,也是大学文化在情感意志养成、动机形成、素质提升作用的再延伸和再发展。也将个体、社会、知识这三个教育领域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大学生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有效形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三、志愿服务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思考

志愿服务通过营造和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产生特有的育人成效,有利于促进孕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和谐大学文化体系,通过与专业实践环节推动创新教育和完善大学生思维结构,将高校专业教育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对于志愿服务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本文提出以下思考。

(一)志愿服务纳入课程体系

制定高校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块中探索设置志愿服务通识选修课程、志愿服务实践的基础教育学分认可、志愿服务结合专业知识竞赛赛道和奖项等。通过高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实现专业教师群体随课程参与志愿服务专业指导,能够更好实现高等教育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的目标。同时,真正将志愿服务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奠定常态化规范,作为推动高校大学生价值导向、专业创新、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基础。

(二)志愿服务加入通专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学者李均认为,通专融合是对西方通识教育模式的超越,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表达”。通专融合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强烈的创新意识,通过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跨专业跨学院学习、多学科交流互动互通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给予大学生充分的个性化成长空间,培养创新型人才。志愿服务与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完美契合,在多学科专业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运用和实践,多维度促成创新型人才的孕育。

(三)志愿服务融入社会公益与乡村振兴

志愿服务作为获得认可的价值引领有效载体,是高校专业学术水平的有效延伸,范围涵盖教育扶贫、应急救助、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充分融入社会公益与乡村振兴后,能够激发志愿者去积累更加扎实的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更前沿的科技,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为公益事业和乡村振兴提供服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培育,在更广阔的创新实践舞台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案例:国内某高校外国语学院为实施新时代铸魂育人工程,将志愿服务融入教育教学,以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近年,探索实施志愿服务推动专业教育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与基础实践学分、专业讲座学分相结合,把志愿服务与学分认定、挑战杯、专业竞赛融合。这些举措促进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文主义情怀,辅助基础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等。

探索举措包括:创建志愿服务品牌,年均为2万多名在校本科生提供大学英语“视听说”助教志愿服务,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既定教学目标、规范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为英语考级、小语种考级、小语种入门课提供课程志愿服务,增强学生跨专业交流互动;对内承接国际专业会议会务、外籍教师及留学生交流翻译服务等,对外承接各类国际会议和国际赛事专业志愿服务,代表学校向外拓展外语志愿者队伍服务覆盖面,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结合挑战杯和专业竞赛开展偏远山区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调研等,支持志愿服务兑换基础实践学分认定。

举措施行期间,学生学业成绩、平均绩点、学业优异率明显提升,学科竞赛参与比例、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比例、专业竞赛获奖人数明显增加,实现将教学、育人、公益、实践结合在一起,有效推动大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和各类拓展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潜在的自主创新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全面发展。通过案例实践不难发现,志愿服务在大学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创新实践等方面都体现出对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创新型志愿大学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我志愿……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