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康复课程教学问题与改善策略研究

2023-01-05 05:06
黑龙江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康复职业

肖 格

(天门职业学院,湖北 天门 431700)

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康复专业教育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创新教育模式和提升教学质量是该专业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应科学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1 高职康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康复课程教学目标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够向患者和家属宣传与保健和改善身体素质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自主对功能性障碍进行评估,结合中医理疗规范对颈腰椎病等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通过与多个医院进行沟通了解到,目前康复治疗行业创新性不强,治疗师的职业能力不均衡,缺乏追求精湛技术的主动性,不重视患者间存在的差异,未形成大医精诚的责任感。目前,高职教育重视学生具备应有的技能,但对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相对欠缺,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较低,与教育的根本追求不符。高职学生的操作兴趣较高,而康复课程多为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实践教学活动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此外,康复专业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提升相应的职业素养,如医患沟通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当前的教学形式难以满足上述教学需求。因此,在开展高职教学活动时,需以培养学生形成工匠精神为目标,以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为指导,促使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1]。

2 高职康复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在课程设计中贯穿工匠精神

康复课程内容设计需依据专业调研结果,结合专业诊改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结合项目化教学形式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将课程结构分解为不同的项目,依据每个项目的既定流程,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项目的各环节中,从而高效完成项目任务。所有任务均需设置相应的情境,能够让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教师需结合具体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将匠人精神有机渗透到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获得渗透式的教育和感染。在设计课程和单元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地方医院和康复中心案例开展项目式教学,主要包括针对脑卒中、骨关节康复治疗项目的运动、语言等7个子项目和16个具体的场景任务。在场景中教师会适当渗透工匠精神,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掌握既定内容,提升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整个教学过程需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坚定的职业意识,以此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在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

2.2 加强任务驱动法在康复治疗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反复强调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时,教师需结合现实情况合理设置任务目标,使学生自主调动自身知识和技能储备完成任务,获得能力的提升。规划教学任务时需突出教学难点和核心,对重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知识内容。教师还可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例如,在“颈椎病的康复”这一内容中,教师可结合临床经验或真实案例向学生进行理论讲解。课前布置具体任务,学生先要预习既定的学科知识,初步掌握知识内容,课中教师为学生播放案例视频,让学生总结患者的症状并设计康复计划,通过这种形式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主动参与的意识,提升教学质量[3]。第二,开展合作学习。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凝聚力。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管理的有效性,促使学生顺利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可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形成了协作意识,实现相互促进与成长。

2.3 运用问题导向法开展教学

在组织康复治疗学科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能够解决哪方面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高效开展教学活动。以往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听讲,教师针对知识点进行单向的信息传输,该种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符合当前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需求。问题引导主要包括教师提问、学生自主理解和分组讨论、教师讲解和总结等关键环节,每个环节设置的学习内容和能力训练目标均有所不同。问题导向法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协作、理解和交际等方面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4]。此外,教师可将真实病例作为教学案例,通过病例导入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内容,了解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达成的康复效果。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康复方案,经过完善后用于临床,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运用辩证教学法进行专业知识教学

在康复治疗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能力尤为关键。康复治疗主要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制订康复计划,以此实现康复目标。治疗方案的制订需紧密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患者个体的身体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若使用单一模式组织康复训练,治疗效果不明显。在实施康复专业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认识到患者的独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模式[5]。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结合患者的不同康复阶段和恢复情况优化方案内容。辩证思维是独立和统一的,独立是指学生需以辩证思维衡量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恢复状态,全面提升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统一是不论针对哪种患者,即便身体和恢复情况存在差异,但方案的实施步骤也相对统一。学生制订康复计划需以功能障碍为依据,制订适合的方案内容。例如,针对肌肉损伤进行康复治疗时,不同患者的受伤部位可能不同,但需要统一运用针对肌肉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且方案实施步骤相同。运用辩证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归纳学习重点,分析所学知识内容,形成系统的康复治疗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以更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服务。

3 结语

通过实践分析,结合高职康复课程教学实际,探索了提高高职康复课程教学水平的途径,教师要重视加强康复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力,科学开展教学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康复职业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