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卫生科技查新机构的发展势态及知识服务探讨

2023-01-05 02:19古想花刘瑞霞杜丽萍丰锐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查新医药卫生医学

古想花,刘瑞霞,杜丽萍,丰锐

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查新室,河南郑州 450046

科技查新(以下简称查新)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科研服务项目,它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正规查新机构出具查新报告,围绕委托人提供的需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文献检索与对比分析,作出科学结论[1]。 由于查新工作所具有的科学性、客观性、严谨性特点,多年来,在医药卫生领域,这项工作一直作为科技成果评估的重要辅助手段,在科研立项、成果鉴定、新技术引进的评审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提高了医药卫生科技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是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高级阶段[2],未来,知识服务将是知识经济社会核心的竞争手段。科技信息工作以知识信息的采集、加工和管理为主,如何在知识经济社会挖掘自身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开创科技情报研究新局面,提供更加适应时代要求的崭新知识服务,是科技信息界应该认真思考并加以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更是医药卫生查新机构面临的严峻挑战。该课题通过对我国医药卫生科技查新机构发展势态和知识服务的探讨,发掘出行业新亮点、新优势、新业态,以期为传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重要推动力作用。

1 医药卫生科技查新机构的发展脉络

1984 年,我国的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开始萌芽,国家卫健委(原国家卫生部)要求各单位在申报科研课题时需同时提供查新证明。 3 年之后,在原卫生部相关情报咨询专家的呼吁下,卫生部信息工作管理委员会成立,并着手卫生部查新咨询单位定点、制度与体系建设工作[3]。 1993 年11 月卫生部公布了首批21 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随之在多地多次举办了查新业务人员培训班、研讨班,要求查新人员及审核员必须经过统一的正规考试后,方能持证上岗。

随着查新工作的开展,《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于1996 年出台。 该《细则》 对医药卫生领域的查新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解读,规定医学情报查新人员要以高水平的文献检索技术为基础,采用多种情报研究方法对课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为医药卫生领域的科研立项、成果申报等科技活动的新颖性评价提供科学、客观的情报依据。《实施细则》还对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查新咨询单位应具备的条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查新咨询工作的机构设置、从业人员资质、查新工作需要的检索工具和有关文献、情报检索手段和设备、工作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以及收费办法、质量控制措施等。《实施细则》的公布为查新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依据,指明了道路,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工作正式步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1998 年,原卫生部又增加了第二批医药卫生查新咨询单位4 家,同一年,成立了卫生部查新咨询专家委员会。 1 年后的1999 年,再次增加第三批医药卫生查新咨询单位1 家。 至此,卫生部医药卫生查新咨询机构达到26 家。

进入到21 世纪初期,查新业务量出现井喷之势。根据现实需要,分别于2001 年、2002 年、2006 年又再次增加6 家卫生部查新机构。 2000 年,国家科技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法规,规范其行业行为,加强管理”的精神,讨论通过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并于2001 年1 月1 日起颁布实施。 在《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基础上,此次颁布的《科技查新规范》对科技查新机构、从业人员、查新咨询专家的资质、查新机构的权利和义务、查新机构的审查、法律责任等都有了明确的限定。

步入新世纪的2001 年,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 年中共十六大召开,国家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2003年开始,国务院进一步转变其政府职能,深入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基于此,国务院对已颁布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重新论证,决定逐步取消一些项目。 2003 年2月,取消了科技部的“科技查新机构业务资质认定”行政审批项目,明确今后不再对科技查新机构进行资质认定和业务培训[4]。自此,查新机构的资质认定和业务培训不再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工作依照2004 年《科技部关于全面推进科技管理依法行政的意见》通知精神,有的归属于各单位,有的归属于相应的各地市厅、局,进入到了一个无人管理或多头管理的阶段。

2 知识经济背景下医药卫生查新机构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科技查新机构的发展历程来看,大部分科技查新机构仍然是政策依赖型,对于专业性以及公益性较强的医药卫生领域来说,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的政策依赖性更强。每年的查新委托基本上来自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院校级科研管理部门的项目审批课题,而且依据政策实施的时间,查新项目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以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受理的查新项目来看, 每年的4月份左右、10~12 月期间业务最繁忙[5],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分别是各级科研课题项目申报和成果集中评审的时间。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知识服务的内容要求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目标化,而查新机构依赖其独有的信息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而出具模式化查新报告的服务方式将渐渐被边缘化,这种传统的粗犷型医药卫生查新咨询工作已很难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医药卫生查新机构服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服务模式单一

依据1996 年出台的《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暂行规定实施细则》规定,全国大部分医药卫生查新机构的主要业务仍以科研立项、 成果评审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出台的政策,原来制订的医药卫生领域统一行业规范和工作标准多年未变,已不能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要。 有研究显示, 部分医药卫生查新单位除了提供科技查新服务外,还提供查收、查引、文献传递服务等,但是这些服务仍然是围绕传统的文献检索服务展开,在创新性和服务扩展、升级方面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2.2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虽然我国的医药卫生查新机构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较为规范和固定的工作流程,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查新业务的创新性发展。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生产力要素的社会,其根本任务是要将知识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医药卫生查新机构中,80%左右的查新员具有专业医学知识背景,加之经过长年累月的查新实践工作锤炼,在课题的独创性、先进性挖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现实工作中,各级医药卫生查新机构大多抱有“坐、等、靠”的态度,依然保持着“来题出报告”的基本服务模式,在主动走出去与医务人员沟通、交流上积极性不高,在进一步的课题深度参与中更加用力不足。如果这些查新员可以深入参与相关课题的知识挖掘、技术应用,相信将在知识服务的融合创新方面激发出巨大的潜力,并体现出科研院所的社会价值,对知识经济的全方位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知识经济背景下医药卫生科技查新机构转型思考

知识服务最早起源于20 世纪90 年代,是对知识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的新型服务方式,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符合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要求[6]。从技术处理方面看,知识服务其实是信息咨询和情报服务的延伸和深化,但是知识服务更强调和用户的密切联系,是一种面向用户的新型服务,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向用户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解决方案[7],具有全方位、多阶段动态服务的特点。 传统的医药卫生查新业务恰恰相反,它不是以“客户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为目标,而是以“我能做什么客户才能办什么”为出发点,是完全站在查新机构的角度来开展工作。 在通信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医药卫生查新机构以其独有的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相关图书报刊以及专业人才的优势牢牢地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主体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发展,网络的应用和熟练操作变得普及,专业数据库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变得毫无障碍,信息网络的发展让一切都有了密切的联系。 基于此,医药卫生查新机构以往引以为傲的诸多优势变得不受瞩目, 虽然客户还是会来查新,但是碍于政策要求的查新委托,不但使查新工作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还体现不出医药卫生专业查新员的知识智力优势。 因此,笔者认为医药卫生科技查新机构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转型,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在全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知识服务浪潮的推动下,搭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顺风车,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3.1 面向对象,服务创新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社会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医药卫生查新机构只有面向服务对象、面向市场,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医学情报技术、专家支持系统、决策系统等对信息进行多维度、多节点的组织管理,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得到用户的认可和尊重,使之激发知识服务的内驱力,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以及产业的优化调整。 有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首批认证的医药卫生查新机构中,53.1%的单位面向对象、面向市场的能力较弱[8]。众多的查新机构安于偏居一隅,只满足于最基本的日常业务,颇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守旧做派。

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转变工作作风。 自2020 年以来,持续开展“医学情报科技工作进医院进基层”活动。每个月主动到一个地市级、一家省直医疗机构开展医学科技情报讲座活动,围绕医务人员最关心的课题申报、医学检索、数据库使用等问题,为该省医学科研人员、规培学生免费普及科研选题、科研立项、成果申报、科技查新、数据库应用等相关的知识[9]。 截至2021 年12 月,“医学情报科技工作进医院进基层”活动共走进全省18 个地市34 家三级医院及部分省直医疗卫生机构,积极面向服务对象,面向市场,培训对象多达5 500 人次,助力该省医疗卫生科研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挖掘了医药卫生查新机构服务临床一线的知识潜能,是在查新机构职能转变中的一次积极尝试。

3.2 面向智库,模式创新

科技信息机构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供智力支持,起到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10]。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包含纷繁复杂的众多细小分支学科和深奥的专业知识。医药卫生查新机构以其独有的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可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且精准的智库服务,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进行服务模式创新,发挥智库作用。

①领导层智库: 即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智库服务。省级医药卫生查新机构利用其为全省医学科研人员出具查新报告的优势,应用文献计量学或者先进的智能计算机技术,对医学科研成果进行多角度、多阶段的横向或者纵向总结、分析,得出客观且精准化的医药卫生领域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为医疗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卫生政策、调整科研计划等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近几年,我国不断有发表到国外的SCI 论文因为数据或者图片造假问题被驳回,不但影响了我国的大国形象,还易造成国际社会对我国科研能力的质疑。如果卫生行政部门能够采用医学情报机构提供的科研智库信息,加强对医院、 对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监管或者优化评价方式,或许我国科研项目低水平重复甚至于造假的问题将大大减少。

②医院层智库:即为各个医院的科研人员或研究团队提供智库服务。一线医务人员出于晋升职称的需求或者由于领导的安排,一般都有科研任务。 但他们平日里临床工作繁忙,不得不挤出时间来完成论文撰写、课题申报等科研任务。 人的精力往往都是有限的,更何况医务人员面对的都是事关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事件,时时处处都需要百分百的精力投入,不但上班时间需要临床医生的问诊、治疗,下班后也可能为患者健康考虑而随叫随到。 这样的高强度临床工作环境下,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往往会导致论文撰写质量差、课题申报无从下手,甚至有些医务人员找人代写论文,课题申报中也多存在项目低水平重复、新颖性不足的状况。

基于此,笔者认为医药卫生查新机构应该与各级医院建立密切的联系,两者进行深度的知识融合。 由查新机构派驻信息专员,即具有医学背景和专业信息管理知识的查新人员介入到医务人员或者医疗团队的研究中[11]。通过与用户进行无障碍、有效的交互沟通,了解医疗科研人员的科研难点、目标需求之后将之反馈到医药卫生查新机构的医学情报专家组或查新机构的医学专家支持系统,进行精准的医学情报搜集、整理、挖掘,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医学信息管理的关键难题,辅助其发掘出临床医疗技术的新颖点、闪光点,大大节省了医疗科研人员的宝贵时间, 提高了科研项目的质量和先进性水平。这一层面上,不单单是进行简单的文献传递,而是由查新员凭借其专业的医学情报知识和丰富的信息管理经验,将搜集到的固化的、不活跃的医学信息进行深层次重组和融合的知识挖掘,将其按照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角度的精准供给。

3.3 面向竞争,格局创新

历来,医药卫生查新机构的运转都是满足于日常性的事务工作,比如出具查新报告、简单的文献传递等[12]。又加之疏于对外宣传、交流,医药卫生查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变得近乎透明甚至于无人问津。作为伴随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情报信息机构和科研院所,它的职责本不该只是机械性的“信息搬运者”和默默无闻的扫地僧,而应该扩大格局,借助其独有的信息资源和人才、客户优势,走出安于现状的温室,走向市场的自由竞争环境中,发挥其专业的智力因素,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数字化社会大浪潮下的科研市场推动者,带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竞争情报最早来源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了新技术或者新产品发布之后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有先进理念的公司就会在此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对比、分析,尤其是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充分考虑之后再做出综合研判。由于很多企业的业务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复杂,以及公司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分配到情报部分的资金有限,导致企业内部相关的情报分析人才和相关技术欠缺,所谓的竞争情报分析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基于此,笔者认为医药卫生查新机构可以和医药企业进行合作,以查新机构的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和情报分析人才优势,向医药企业定向提供其所需的各类科研技术和产品信息,帮助企业进行科研创新和技术转化,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也可以在不断的合作中增强自己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达到双赢的效果。

除此之外,医药卫生查新机构由于常规的业务关系和各级医疗机构联系颇多,对各医院的新颖性技术和科研能力有较深入的了解,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将医药企业和医院的科研团队进行精准的匹配、关联,加快科研的研发和转化速度,助力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和实业的发展。

4 总结与展望

截至目前,我国各类查新机构不下300 家,综合查新机构占6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医药卫生查新机构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竞争激烈。 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挑战, 医药卫生查新机构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作出积极的改变。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已经展开,多种方式融合的增值知识服务模式正在成为各界所需,医药卫生查新应该立足于驱动创新发展的角度,转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高效、高质量的知识服务。

猜你喜欢
查新医药卫生医学
基于文献分析浅谈医院科技查新服务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现状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生命科学类
科技查新工作问题发现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