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冲天
从年龄上讲,我仅比吴先生小8岁,但我在北大读本科和研究生时,吴先生已经在讲师的职位上教授副教授乃至教授的课程,同时还承担了指导研究生的工作。我的专业是语言学,虽然并未听过吴先生的课,但他仍然是我的师辈。
吴先生35岁时任讲师已经5年。他先是做浦江清先生的助手,那时浦先生就让他上讲台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1957年浦先生离世后,时任副校长的江隆基曾当面嘱咐他:“浦先生的课就偏劳你了!”后来他又辅助吴组缃先生。那时吴先生就讲授这段文学史中的明清小说部分,其他部分就由吴组缃先生讲授。在北大中文系,同样能够让讲师做研究生论文辅导的,当时也只有吴先生。所以20世纪80年代初,做了28年讲师的吴小如先生,直接由林庚、吴组缃教授推荐为教授。
中文系严家炎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杨天石都曾表示:吴小如为北大中文系学生编著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是最好的。杨天石先生后来还与吴先生等人合作进行《近代诗选》编选注解工作。杨先生谈到,自己长期解决不了、其他教授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都被吴小如解决了。所以他认为,吴小如是一位长期被忽视、长期被埋没的明珠。
20世纪70年代,我写了《书法论》一书,提出了一些观点,想请书法世家出身的吴先生指导并提意见。魏建功先生就推荐我与吴先生交往,而我早就了解吴先生的书法,而他父亲吴玉如的书法更有功力。从那时开始,我常去吴先生家拜访请教。他从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没有把握,便如实相告:“等我查查书再答复。”吴先生是位宽厚坦诚、学识丰厚的导师,除了请教书法等学术问题,我也感受到了吴先生的深厚才华,以及他对体弱多病妻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
吴小如先生是教授,却说自己是教书匠。沈玉成曾告诉我,吴先生说过:“如果说我有什么嗜好,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讲课。”他是戏曲内行,却说自己“玩票”,他自幼酷爱京剧,早在青少年时期即开始撰写剧评,并曾上台演出。他的书法才能更是这样,他并不多说。他赠予我的墨迹很值得欣赏,我一直珍藏着。别人告诉我,吴先生的儿子吴煜曾说:“在近30年时间里,父亲除了讲课、写书、做家务、听戏,还通临字帖460本以上。其中有一些字帖他是反复临写的。”根据临帖的记录,在他80岁以后,有的年份他甚至临写了20到30本帖。吴煜评价其父亲的字:80岁以后笔力不减,精神更长,越写越好,尤其是楷书和行书写出了自己的面貌。
他曾经说:“我不是书法家,我只是一个教书匠。”交流中他曾与我谈及,得在书法史上起一定的作用,才堪称书法家。
吴小如 草书 《止于至善》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