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肖吉芳,黄兰香,邓远新,周茜
广西脑科医院精神科九病区,广西柳州 545001
高职实习护生受年龄、工作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整体的职业成熟度普遍较低[1]。 多数实习护生在实习工作期间,易因工作压力过大、护患纠纷、常面对不同疾病患者、直面死亡等因素,对自身职业选择产生怀疑,或使其责任感下降[2-3]。 所以在高职实习护生工作期间,医院需重视这一类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以提升高职实习护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效率。巴特林小组活动方式不仅能为实习护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分享环境,使实习护生在工作实习期间的不满、委屈能得到充分倾诉。同时,经组内成员的有效交流、探讨,可达较好的经验、心得分享、交流效果,对提升高职实习护生的职业责任感、护理技能等均有重要作用。所以该文主要针对巴特林小组活动在高职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论述。
第1 次为医师组建的巴林特小组活动始于1950年,是由米歇尔·巴林特和其妻子恩尼得·巴林特共同组建。米歇尔·巴林特作为精神分析师的开业医生,专注于精神分析的问题研究,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实践研究,让其意识到,多数普通医师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器官损伤症状进行治疗,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因素。 同时由于医学生的公式化和非人道学习训练方式,也导致医患关系的维持过度依赖于诊疗技巧,且发展出“远离人、集中于病”的医学观念。即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过度地将自己专注于疾病,而未真正地面对患者。因而米歇尔·巴林特希望通过组建巴林特小组来调节改善医生、患者和疾病间的关系。到目前,建立于医护人员间的巴林特小组活动已较为成熟。 一般一个巴林特小组主要由8~12 名成员构成,组长为心理治疗师,基于巴林特小组组内成员会定期展开研讨会,会议时长在90 min 左右。 由组长引导组内成员讲述近期印象较深或较典型的一段医患关系,讲述完故事后,再描述因这一段医患关系而引发出的思想、感觉、躯体感觉等。当组内成员愿意讲述的都讲述完毕后,于会议最后30 min 左右,在组长的组织下,组内成员依次对各故事事件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各自思想情感及意见建议,总结经验,帮助医护人员获得对患者及相关问题的新看法,提升医护人员面对不同患者的交流沟通技巧。 帮助医师、护士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及经历情况,使医师、护士能从患者的角度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使其能真切地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关心,有效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
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此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完成此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即为职业成熟的表现。心理学家Crites 则认为职业成熟度主要是个人对作出职业决策所需条件的知晓程度及选择的现实性和一致性程度。由于高职实习护生处于刚接触护士职业,尚未完全了解护士工作内容、工作情况及职业发展情况的起步阶段,因此高职实习护生的职业成熟度普遍较低。 除此之外,多项研究表明,高职实习护生的职业成熟度还同职业认同情况及职业选择的自主性、职业自我概念等密切相关。丁舒等[4]研究中,纳入了84 名护理学生,经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调查得,职业成熟度与职业认同总分呈正相关,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和职业自我概念是实习护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即通过提升高职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度,加强实习护生对护士护理职业的认知,能改善实习护生的职业成熟度。
目前我国中职、高职及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部分护生毕业后不愿从事护理行业,职业成熟度作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有待进一步提升[5-8]。国内学者针对高职实习护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甚少,多数是对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的调查研究。 认为专业认同感、人文关怀能力、社会支持系统、学生干部经历、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就业意向、亲属的支持程度、独立人格、适应能力、职业生命质量、自我效能感、职业自信、职业价值感、情绪智力及心理韧性等因素对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显著。该研究在查阅资料中发现诸多影响因素与心理学概念中情绪智力和自我效能感两大概念有关。 陈媛儿等[9]、王石坤等[10]的研究认为培养本科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能提高其职业成熟度。 任凯等[11]对565 名高职护生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进行调查,认为针对护生不同的实习期给予情绪疏导,引导成长,注重人文关怀的培养,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可提升职业成熟度。 冯红等[12]认为积极学业情绪能帮助本科护生从中感受愉悦的情绪体验,激发自我学习的动力,可提高职业成熟度水平。 李月婷[13]发现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可提升职业成熟度。 陈燕雅等[14]认为提升本科护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能促进护生的学习投入和自我效能感水平,进而促进其职业成熟度的提升。国内诸多学者的研究让我们对护生职业成熟度的相关因素和干预理论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相关理论的实践研究尚未有报道。秦秀宝等[15]、徐红丹等[16]在国外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发现:认知行为干预、人文科学素质教育及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可提高护生的职业成熟度。但在国内的文献中,该问题的实践研究报道很少。
巴林特小组活动在国外的推广应用时间较早,相关研究文献也较多。 CD 等[17]研究中,就针对66 家115 个团体举办了巴林特小组研讨会,多数小组每隔一周展开一次会议,持续2~3年,遵从记忆中自发呈现案例形式,进行一段医患关系的讲述。 经2~3年巴林特小组活动后,实习医生与患者相处时的感受及职业自我价值感均有明显改善。Dorte 等[18]研究中,也明确提及,经3~15年的巴林特小组活动后,医师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有了明显改善,多数医师在医患关系的构建中找到了乐趣与挑战。通过定期的巴林特小组活动,讲述一段记忆较深或较典型的医患关系故事, 能帮助医师有效减轻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满意度,对提升医师各职业阶段的职业成熟度水平有重要意义。 在Cédric 等[19]研究中,纳入了362 名医学生,经巴林特小组活动、叙事医学培训、常规培训间对比得出接受巴林特小组活动干预者,其共情量表评分更高,提示巴林特小组活动能促进医学生的临床共情。 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巴林特小组活动,医师间放下生活和工作压力,轻松地分享医患关系故事,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体验与经历,能让医师更深入地了解到不同患者的故事经历和就诊情况。 在积累医患关系处理经验的同时,能让医师学会从患者角度看待一些就诊问题,对缩短医患距离,使医师真正地认知了解患者情况,提升诊疗方案的针对性有重要作用。同时,故事及情绪、心得的轻松诉说,能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宣泄埋于心底的不良情绪,对改善医师的消极情绪,提升医师作出职业决策时,所需条件的知晓程度,选择的现实性和一致性程度均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改善医护人员对自身职业的认知程度、职业态度及职业价值观,能进一步促进医护人员职业成熟度水平的提升。
巴林特小组团体活动是以案例汇报和讨论的形式展开,结合“角色扮演”或者“雕塑”的方法让小组成员从多个角度看待并分析问题,进而理解案例中各个角色的立场和感受,从而缓解医护与患者关系的一种培训模式[20-21]。相关研究报道,巴林特小组团体活动4~12 次,持续时间3~6 个月即能帮助护理人员更自信地面对复杂的临床护理工作,让其在安全、愉快的团体氛围中释放不良情绪、分享经历感受,重新评估并认识自己的个人能力,在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和心理韧性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董建俐等[21]研究中,纳入了30 名护士,并以案例汇报及讨论、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等形式展开巴林特小组活动,经12 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后,护士的情绪智力、沟通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说明巴林特小组活动对提升护士自身素质有积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护患关系的生动重塑及总结、讨论,护士能更深刻地体会、了解到案例发生的原因及患者在此段关系中的心理、情绪状态变化,能进一步提升护士的情绪智力水平,使护士更灵敏地感知到就诊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学会利用管理患者的情绪状态,以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同时,“旁观者清”,在护士讲述完相关事件内容后,由组内护士参与至具体案例的讨论、交流中,能帮助此护士对此次事件案例进行更全面、系统地分析、识别,让护士意识到此案例中自己忽视掉的细节,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其整体的护理服务水平,帮助每位护士有效掌握不同病症、不同性格特点患者的交流技巧,提升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陈翠华[22]的研究中,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了6 次巴林特小组团体活动,研究结果显示,巴林特小组活动能提升低年资护士的情绪识别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让低年资护士更精准地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使护士能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情绪管理与调解,这对提升护士的护理水平,帮助患者维持较稳定良好的就诊心态均有积极影响。 李丹[23]对门诊新护士进行3 个月的巴林特小组团体活动均可以提升护士的情绪智力,说明巴林特小组活动能达较好的干预效果,有利于为医院培养更高综合素质水平的护理服务人员,对提升医院的声誉、口碑,维持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等均有重要意义。杨海艳等[24]发现巴林特小组活动能够改善护士的心理韧性,对缓解儿科护士的疲乏程度,提升培训满意度等均有积极影响。 随护士心理承受能力、情绪状态及对患者认知程度的转变,对于具有救死扶伤这一职业特性的护士岗位,护士能有更高的职业认同感,能进一步提升护士的职业成熟度及责任心,利于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李圣芳[25]、王秦豫等[26]的研究发现巴林特小组团体活动对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巴林特小组活动对护士的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及心理韧性有显著影响,而这些因素正是护生职业成熟度的主要相关因素。高职实习护生作为护生群体中的一员,与本科护生、护士的知识结构和就业环境相似,从理论上讲,巴林特小组团体活动能有效提升其职业成熟度,但此观点需要进一步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