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职校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建构

2023-01-04 00:13刘玉洁
华东纸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消极职校职业

刘玉洁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000)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直接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也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以当前普通教育的学业评价标准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由被中高考分流和筛选“淘汰”出来的低教育成就者,他们大多在普通教育阶段经历过挫折的学习体验,所以对学校、学习的态度比较消极,缺乏学习成就感。另一方面,接受过职业教育的职校生作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深度剖析职校学生面临的角色认知困境,帮助其尽快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都至关重要。

社会角色指的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具体来说,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这些角色不仅影响个体对社会地位和社会行为模式的认知,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于自己行为结果的社会期待。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校的学生往往需要扮演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也是在企业学习技能的学徒,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习者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变,使学生明确认知到自身的价值,是职业学校在传授知识之外的另一重要工作。

1 角色期待:学校与教师对职校学生的定位

角色期待是指社会或个人对处于某个位置上的角色主体的特定期望。具体表现为一个人的行为多大水平上遵从或偏离了规定的行为标准或要求。

有过在职业学校一线工作经历的老师都不难发现,职校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与老师的配合度较低,而较低的课堂反馈也影响了教师的上课热情,久而久之,教与学双方都陷入“僵局”,降低了课堂效率。学校的严格纪律规训通常也只能表面上端正学生的行为,未能从根本上避免学生的精神“游离”。这种情况下教师的高期待,对于职校生而言并不是需要的,而会增大学生的消极学习体验,潜在强化学生对于自己的“失败者”的心里定位,而学校的低期待,也会成为学生“自我放纵”的借口,强化学生对自己的消极认知。

因此,引导职校生准确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找到成功的方向和展现自我价值的方法,学校和教师首先应从营造积极的职教舆论环境入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调整课程内容,结合榜样人物,为学生传递积极正向的职业认知和劳动观念,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更有期待,主动探求更多成功的可能。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阵地,对内应建立宽松适度的制度,让学生有探索与尝试商业想法和职业理想的机会,对外应积极向社会宣传职业教育的成果,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消极看法,营造积极的职业教育形象。

2 角色扮演:职校生对个体的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一个人对其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只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进行良好的扮演角色,作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角色行为。角色认知的清晰程度是决定其能否成功扮演角色的先决条件。以中考为代表的教育分流,把初中毕业生分成两大学生群体,普高生和职高生。在传统的观点中,普高生即意味着学业成功,而职高生则被贴上了学业失败的标签,实际上,这种社会的消极观点潜移默化的加剧了职校生的消极心态,影响职校生着的角色认知。具体来说职校生对角色认知的迷茫包括,一对学业和未来工作的迷茫。中职生入学时年龄一般为15岁左右,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自我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在选择专业时,大多是听从父母的建议,另外,由于从小生活条件安逸,使得他们对于工作舒适性的要求较高,一方面是高品质的生活期待,一方面是对专业对口就业工作岗位的不满,理想和现实的脱节,造成了职校生对于当下学习和未来生活的迷茫。二学校消极的亚文化影响职校生的角色认知。社会长期以来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不良评价,以及部分人群对于职校生的偏见,学生被这样消极的社会舆论影响,就会产生出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所说,低的评价反而使职教生表现出符合人们消极认知的行为。

3 角色失调:学校期待和学生认知之间的缝隙

角色失调是指由于角色规范发生变化、角色之间发生矛盾,使得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障碍、甚至遭遇失败,从而无法进行成功的角色扮演或完成期待的角色扮演任务。

具体到职校学生这一角色扮演主体而言,从普通教育的传统教学课堂中分流出来的学生,进入职校后将会面临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学习、职业技能大赛等多元的任务,对于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职校学生而言,由于本身缺乏正确的学习习惯和适当的学习技巧,加之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观察力等基本学习能力也相对较低,不能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加工,会进一步降低获得学习成就的可能性。

通过对职校生的实地访谈,发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比较消极,对自身评价较低,由于基础知识薄弱使得他们在理论学习时比较吃力,从而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面对学习困境时,由于缺乏主动克服困难寻求解决方案的决心,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应对,以错误消极的的角色认知形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忽,无视学习内容,漠视学习评价,轻视学习结果,形成学习效果的不理想的现象。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认清自己的角色任务。学校和教师应在结合市场用人需求的情况下,明确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真正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成效。第一,及时更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职业教育是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其内容应随社会的变化而进行及时调整和更新,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大部分时候对于教学内容只能被动接受,落后的教学内容会使得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热情。第二,强调理论学习与技能练习并重。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其教育目标不仅要教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第三,多元化教学评价。传统的以卷面考试的主导的评价形式,对于职校学生可能并不理想,学校和教师更需要结合专业特性和职业特点,如电商专业以店铺运营成效进行评价,物流管理专业以货物的出入库实操进行评价等。

4 角色建构:协调学校发展,提高学生效能

角色建构指在角色失调后,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社会角色进行适度的调适,完善角色规范,修正角色行为,从而使角色从失调回归平衡,从不适应转变为适应,使个体能够顺利完成角色扮演。对于职校的学生而言,进行角色的调适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增强对学生的期待,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发性,更要学生主动增强自己的角色认知,提升自我承担角色的内在动力。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人生价值。教师作为人才的直接培养者,更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第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需求出发,尊重学生兴趣,充分发掘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教学安排上更要考虑职校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从而转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消极态度,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第二,构建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保持期望与动力的前提下,乐学好学,增加学习正向感受,提升学习兴趣。第三,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态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自信心,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很多时候不是知识太难学不会,而是学生在还未开始学习时,就自我认为自己肯定学不会,先给了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培养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在教学评价时,也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成绩论成败”评价观,积极探索多元的评价方式,真切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收获,推动学生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定位。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不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学生对职业的价值认同。

另外,还需要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效能感,增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肯定认识,提升学习的自信心。首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自己的良师益友。良好的榜样和重要他人会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影响。职校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好自己的同伴群体,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和同路人,教师和学校更要加强引导。其次,指引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自我归因。韦纳将人们的成败归因划分为三维度六因素,他指出,如果人们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如任务难度、外界环境、努力程度等,则可以会产生一个积极的思维导向,意识到这次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自身能力而造成的,只要努力下次就会成功,因此激励自己需要再努力练习,从而增强自我效能。

任何一种角色都有其相应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职校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群体,在面临学生和学徒两种角色扮演时必然迷茫困惑,学校和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在学生陷入角色困境时,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强化学生的角色认同,帮助职校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猜你喜欢
消极职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职业写作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我爱的职业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