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小辑

2023-01-03 01:04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赋诗甲骨文同学

李 雅

(岭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困难是用来克服的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高三(10)班的同学基本上不敢旷课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但是考勤记录显示,每天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迟到,晚自习迟到的人最多,包括一部分住校的同学。

今天上午,大课间时间我特地和住校的同学强调,一定要按照高三年级的要求,准时到教室晚自习,不能老是迟到。

“老师,我们做不到啊!”一个学生说。

“是啊,我们确实做不到。”不少同学附和。

“你们住在学校,宿舍与教室距离不过100米左右,为什么还会迟到?”

“我们每次都要从宿舍下来,到了教学楼这边又要走上五楼,怎么赶得到?”一个男同学说。

“为什么人家普中班的同学能做到不迟到,我们职中班的同学就做不到呢?难道他们不用从宿舍走下来,不用从教学楼一楼走上五楼?难道他们都是飞下宿舍又飞上教室的?”

学生一时无话可说。

今天晚自习时,还是有部分同学迟到。我问了原因。有同学又在夸大他们的困难:“我们要洗澡,8个人一间宿舍,轮到后面的人就只能迟到了。”

“普中班的同学也要洗澡呀,为什么人家不迟到呢?”我问。

“他们宿舍的人少。”

“普中班宿舍的人数都比我们班的少吗?”

……

“大家不要老是夸大自己的困难。谁没有困难呢?我也有。下晚自习后,我回家时要经过一座横跨铁路的几百米长的桥,那桥上还没有装好灯,我能和学校说我回家的路上太黑了,不敢来带晚自习吗?”我问学生。

“几乎每个晚自习都有老师因为家里没人看管孩子,而不得不把孩子带来学校,让孩子在办公室等到十点钟晚自习下课后再一起回家的情况。难道这些老师没有困难吗?”我继续问他们, “困难肯定是有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我说。

“困难是用来克服的!”陈国辉接着我的话说。

“国辉这话说得不错,很有哲理!从明天开始同学们一定要克服困难,按时到教室学习。大家做得到吗?”

“做得到!”

我期待他们能克服困难,从明天开始真正能够做到不迟到。

歌声响起

上午,高考体检结束时已经11点多了。组织学生体检、坐车,忙了一早上,我有点疲倦了,坐上回学校的车后又有点晕车,于是便闭目养神,不想说话。

刚开车的时候,一车的年轻人,大家有说有笑,非常热闹。在一片笑闹声中,我却迷迷糊糊的,只想快点回到学校。不知过了多久,车厢的后排响起了歌声。刚开始只是一两个同学在唱,接着是好些同学一起唱。他们唱了一首又一首。这些歌曲我第一次听,歌词虽然陌生,但旋律却很动听。尽管没有音乐的伴奏,但同学们的歌声自然、好听、富有感情。我被他们的歌声吸引住了,头脑一下子清醒过来。在歌声中,我觉得汽车开得飞快。

快要到学校时,坐在前排的莫龙胜和叶明超两人合唱了一首歌。这首歌我也第一次听,觉得很好听,便问他们歌名。莫龙胜说:“是 《光年之外》。”

午睡醒来,我又想起学生在车上唱歌的情景,动听的歌声似乎还在耳边萦绕。我发信息给莫龙胜,让他把《光年之外》这首歌发给我听听。龙胜发来了邓紫棋唱的《光年之外》,我打开一听,真的很好听。我这才发现,在殷秀梅、董文华、阎维文、廖昌永等歌唱家之外,还有人的歌声这么好听。

晚上,生活委员梁如涛打电话来跟我说同学们准备给母校捐赠物品留念一事,我顺便问他今天早上是谁在后排唱了歌。

“是黄世鸿、孔水源和陈加驰他们。”梁如涛说。

梁如涛还说:“老师,我们班不少男同学多才多艺,黄世鸿、孔水源、陈加驰等人歌唱得很好听;莫龙胜的吉他弹得很好,歌唱得也不错,他还能自弹自唱;张展宏和叶明超是舞蹈社的,舞跳得挺棒的。他们很有才华,只是平时没有机会表现而已。”

这些同学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他们能唱能跳又能弹。

于是我接着打电话给黄世鸿,让他把今天唱的几首歌发给我,原来是 《我们的天空》《醉着醒》《好心分手》《往后余生》。欣赏着这些歌曲,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

往后余生(节选)

往后余生

风雪是你

平淡是你

清贫也是你

荣华是你

心底温柔是你

目光所至

也是你

想带你去看晴空万里

想大声告诉你我为你着迷

醉着醒 (节选)

站在公交车里

抓着摇曳的手环

我的命运啊

像他一样摇摆

抬头看见那

天边的晚霞

林深时见鹿

老树陪古屋

我遇见你

却没能让你留步

清晨时见雾

青草沾雨露

这些歌曲的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动听。我一连听了几遍,觉得自己如此孤陋寡闻,这么好听的音乐怎么以前从来没有听过呢?

高三(10)班的男同学中经常有人迟到旷课,班里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大都与男同学有关,他们当中有不少同学无心向学,我经常批评甚至忍不住呵斥他们。在我的眼里,这些同学全身都是缺点。我不断变换方法与他们作“斗争”,他们依然迟到,上课依然玩手机、睡觉,我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联合家长来迫使他们遵守纪律,但收效甚微。

今天,在学生即将离开爱周高级中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他们的歌声,第一次发现某些同学原来这么有艺术细胞,第一次发现我与他们原来都是音乐的发烧友。如果早点了解学生,早点发现我与他们的共同爱好,那么我与他们之间也许就会少很多对抗,多一些理解。

感谢他们,感谢今天的一车歌声。今天的歌声让我得到启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除了批评,除了“告状”,应该还有更好的方式方法,比如听听学生的歌声、看看学生的舞蹈等。

莫卓凡的课堂

实习生莫卓凡在中山四沙小学实习,他的指导老师梁玉珍几次夸他表现得很不错。今天,观看了莫卓凡给小学四年级学生上《出塞》一课的教学视频,我发现他果真很不错。

一、特别的掌声

莫卓凡上这节课的过程中,课堂多次响起掌声。一位学生朗读完,卓凡说:“来,让我们给他一些掌声。”其他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卓凡同样会让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现在中小学提倡老师多多鼓励学生,这样的掌声,我在其他老师的课堂同样可以听到。但是,下面的掌声,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学生初步熟悉《出塞》所写的内容之后,卓凡让他们集体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首诗。学生读得很好,这时卓凡高兴地对学生说:“同学们朗读得很有感情,节奏把握得很准,请大家鼓掌,给自己一些鼓励。”让学生为自己鼓掌,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做法。这样特别的做法、特别的掌声,让我耳目一新。

二、俯身倾听

俯身倾听,是卓凡这节课做得比较多的动作。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举手向老师请教,每次卓凡都是走过去俯身倾听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学生的问题。在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有的学生声音比较小,这时,卓凡并没有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说“大声一点”,而是走到学生的身旁,俯下身去,侧耳倾听学生的回答。

三、蹲下交流

视频看到差不多一半时,我转身拿水喝。再看视频时,我发现刚刚还在给学生上课的卓凡不见了,我感到很奇怪,仔细一看,原来他正蹲在前排一个学生的旁边与他交流!此后,卓凡还两次蹲下,与他的学生进行交流。

从教学视频中可以看出,卓凡对他的学生是喜爱的,对语文教学是热爱的。

莫卓凡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他的课堂是充满爱的课堂。

执 着

3月中旬,我们开始朗读指导教学,一天18中本4班的一位同学把她的《金色花》朗读教学设计课件发给我,让我进行指导:“老师晚上好,这个是我准备在课堂上展示的PPT,请老师指教。”

“设计不错,字是不是小了一点呢?”

一会儿,她再次把她的课件发给我:“老师,这个是我修改字体后的ppt,请问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吗?”

“请问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吗?”她这一问让我多看了一眼她的名字,记住了“林咏玲”三个字。

这个月的中旬,为了参加学院举办的说课比赛,咏玲下了很多的功夫,她把自己说课的PPT发给我看,根据我的建议做了修改后再次发给我:“老师晚上好,根据您提的意见,我完善了ppt,我想麻烦老师再指点一下。”

她这次的“想麻烦再老师指点一下”让我想起她上次的“请问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吗”,我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好学而又执着的学生。

在文传学院的说课比赛中,咏玲表现不俗,她获得了特等奖。接下来,她再接再厉,修改课件,录制上课视频,争取能获得校级教学技能大赛的资格。

咏玲的字写得清秀美观,她想在提交的视频中展示自己清秀美观的板书,就选择在有黑板的大课室里录制上课视频。我提醒她,在大教室录制的视频声音效果、视觉效果可能不太好。她第一次录制的视频果真是声音效果、视觉效果不好,我建议她到微格教室录制,但咏玲为了显示她板书的优势,坚持在大教室录制上课视频。一次录制效果不好,就录两次、三次,一直录到满意的视频为止。最后她终于录到了满意的视频。看了咏玲录制的视频,我不得不佩服她的执着。

年轻人有这种执着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未来可期

在今天之前,如果有人和我说,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与甲骨文有紧密的联系,应该让小学一年级学生接触一些甲骨文,我会十分怀疑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可是今天我看了我们的实习生冯赋诗给湛江市第十六小学一年级学生上的《江南》一课的教学录像之后,我觉得让小学一年级学生接触一些甲骨文不但可行,而且应该提倡。

冯赋诗这节课亮点不少。她上课很投入,而且像小朋友们的姐姐一样亲切温和,很有亲和力。小朋友们在冯姐姐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踊跃发言。整堂课上得既有深度又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冯赋诗的识字教学既有创意又切实可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采”字的时候,冯赋诗展出一张图片,指着图片告诉学生甲骨文“采”字是怎样来的。一听甲骨文,我心里咯噔一下:和一年级小学生提及甲骨文行得通吗?没想到小朋友们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鱼”字的时候,冯赋诗又展出一张图片,图片中画着一条鱼,还有现代汉语的“鱼”字,和甲骨文的“鱼”字。冯赋诗出示图片后,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鱼”的图画与甲骨文的相似之处,之后她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现代汉语的“鱼”字与图片中的甲骨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听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又咯噔一下:给一年级的小学生提这个问题,不是难为他们吗?

没想到一个小朋友居然回答了!他说:“甲骨文的‘鱼’有尾巴,现代汉语的‘鱼’字没有尾巴,只是下面有一横。”这个回答太出乎我的意料!完全颠覆了我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了解。

看完这节课的录像之后,我立即联系了冯赋诗。我还说了我的看法:看到你的提问设计,我觉得和小学一年级学生讲甲骨文不可行,但听了学生的回答之后,我发现识字教学中讲到甲骨文也是可行的。

我问冯赋诗:“你是怎么想到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甲骨文的呢?”

她说:“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感性的东西,图片或者甲骨文具有形象性,更能吸引他们去学习。我之前在网络上看了一些课例,在西瓜视频看了特级教师史春妍老师上的《江南》,她上这节课时就用了甲骨文象形字来教学生字。”

“你能把你看的课例链接发给我吗?”

冯赋诗发来史春妍老师上的《江南》一课的链接,我完整地看了史春妍老师这节课,发现史老师用甲骨文象形字来教学生字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识字教学的效果非常好。接着,我搜索了史春妍老师的相关报道,对她的识字教学理念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非常认同史春妍老师把甲骨文引进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理念和做法。

看完冯赋诗的教学视频,我感到很欣慰。我们年轻的实习生能够虚心学习,借鉴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让自己站在特级教师的肩膀上,未来可期!

一节好课

2022年的第一天,通过教学录像,我听了实习生李晓丹上的《伯牙鼓琴》。这是一节好课,听后我心情颇为愉悦。

李晓丹上的是《伯牙鼓琴》一文。这节课的教学可圈可点。

一、授之以渔

李晓丹用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的对联“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之后,李晓丹不急于教授新课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常用的方法——

师:“鼓”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弹。

师:同学们是如何得知的呢?

生:看注释。

师:非常好!同学们都有这个意识。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生:看注释。

师:看注释,还有呢?

生:翻字典。

师:查阅字典,还有吗?

生:联系上下文。

师:联系上下文来读古文,还有没有?

生:资料袋。

师:课文后面的资料袋。还有吗?比较重要的一点。

生:借助插图。

师:借助插图,还有没有?还有反复朗读,这是我们通常学习文言文或者古诗的一种重要方法。

接着李晓丹用PPT展出了学习方法并让学生朗读一遍。

教学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能让学生一生受用无穷的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李晓丹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在后面的教学中运用了其中的一些方法。这一教学环节很好地落实了当前所倡导的“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值得点赞。

二、衔接自然,环环相扣

听课中,我注意到,李晓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衔接自然,环环相扣。比如,板书题目后,她问学生“鼓”字是什么意思,又问学生是怎样知道的,学生说是“看注解知道的”,李晓丹接过学生的话,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解题到总结学习方法,衔接得非常自然,没有丝毫生硬的感觉。再比如,用PPT展示出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之后,她指着PPT上面“反复朗读”这一方法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从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到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学习,过渡非常自然。

三、朗读教学落到实处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李晓丹就和学生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李晓丹更是把朗读作为这节课重要的教学手段。整堂课书声琅琅,集体朗读,学生个人朗读,老师范读,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配乐诵读……形式多种多样,朗读次数达7次之多。

这几次朗读都有要求,先是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接着要求读出韵律之美,有的地方还要求学生读时要做到“声断气连”。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些朗读要求,李晓丹多次做了示范。她范读的时候,声情并茂,辅以表情动作,很有感染力,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把教学引向了更深的层次。

这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配乐诵读。学生在优美的古筝声中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他们陶醉其中……隔着屏幕,我也有点醉了。

最重要的作业

我很关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情况。

每年在给学生上“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写作”这门选修课的第一节课时,我总要郑重其事地问学生一个问题:“你有练笔的习惯吗?”我说,我需要诚实的答案。除了极个别的学生说自己经常练笔之外,绝大多数学生坦言:很少练笔。

与实习生闲聊的时候,我也经常问他们:“你们经常写文章吗?”我听到的答案大多数是:很少。

毕业论文答辩会上,有同学写的是中小学写作方面的论题,我问答辩的同学:“你平时有没有经常写一点东西呢?”这位同学回答:以前很少,以后会努力做到经常写。

我之所以这么关心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的写作情况,是因为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毕业之后,绝大多数都会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技能。缺少这项重要的教学技能,我们就无法胜任语文教学工作,更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经常写作的语文教师给学生上阅读课时,会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经常写作的语文教师给学生上写作课时,除了讲写作理论,他还能够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给学生切实有效的指导。

学生需要擅于写作的语文老师。你给学生布置一道作文题,他们会问你:“老师,这篇作文怎么写?”

“老师,这篇作文怎么开头。”

“老师,你说怎样结束这篇文章。”

有的学生会说:“老师,您也写一篇给我们看看。”

……

面对学生的这些提问和要求,有练笔习惯、经常写文章的老师往往能够给学生满意的答案和有效的帮助。平时极少写作的老师,只能用一些苍白无力的理论去应付学生。语文教师教学生写作文时,要靠实力,不能一味地应付。

学生对语文老师有很高的期待,他们崇拜有写作经验、写作水平高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上写作课的时候,如果没有干货,不能给学生切实有效的指导,学生是很失望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老师失去信心。一旦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失去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勤于练笔,最好能够写一手好文章。在与同学们交流时,我了解到很多同学也想练笔,也想经常写一点东西,但他们总说,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练习写作。

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练习写作?在我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一项作业就是练习写作,这项作业对我们那些将来要当语文教师的同学来说太重要了,它关系到我们这些同学将来能否胜任语文教学工作,能否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等重大问题。

练笔,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作业。如果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在读生,如果将来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你就必须经常做这项作业——练笔。一天中,如果写不了一篇文章,你就写一段;如果写不了一段,你就写一两句话。长期坚持,锲而不舍,练就过硬的写作基本功,就能为将来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月,我又将迎来一批新的学生,到那时,我同样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们经常练笔吗?”

猜你喜欢
赋诗甲骨文同学
又遇二月二
初雪
春秋时期女性赋诗、引诗析论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醉菊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甲骨文与商代文字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