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01-03 01:04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工育人体系

黄 达 海

(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新时代要求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要有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2018年以来,岭南师范学院在全国率先推进新时代学校学生工作(简称“新学工”)建设,主动适应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学校“两性两型”办学定位、“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办学思路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建设立足新时代、树立新理念、构建新机制、转换新模式、增强新动力、依托新技术、拓展新视野、凸显新优势的“新学工”,目前已形成“新学工”基本格局并取得初步成效。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新学工”实践探索为例,对“新学工”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理论梳理和实践思考,以期为新时代学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生成逻辑:正确认识“新学工”的“四个逻辑”

在百年变局与当前疫情交织叠加的特殊时期,“新学工”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着眼于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立足于学生工作的改革创新,回应学生工作的发展需求,从顺应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诉求的时代逻辑、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政策逻辑、贯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理论逻辑和依托高校已有实践探索的实践逻辑等方面,正确认识“新学工”的生成逻辑,开创“新学工”的新局面。

(一)顺应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诉求是“新学工”的时代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新时代意味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强起来”,要求高等教育落实“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核心点,关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高校要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四个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其他培养体系的生命线和灵魂[4]。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系统架构的开放性特征和运行过程的中心聚焦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学生成长的新特点,“新学工”在实践探索中,必须设计好顶层理念、完善外显功能和提炼特色项目,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生工作新形态,注入新动力,真正让高校人才培养“强起来”。

(二)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是“新学工”的政策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为了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7]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8]“新学工”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具体表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场域,有效回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初步回答了新时代需要怎么样的学生工作和怎么样建设新时代学生工作两大命题,推动了岭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实现理论思维、运作模式和管理实践的整体转型与全面重构,着力提升学生工作的育人效果,让学生有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三)贯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新学工”的理论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的重大地位,形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理应成为全体学工队伍应知、能懂且会用的工作指南。一方面,高校学生工作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工作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树立“三因理念”,遵循“三大规律”,把握“三个办法”,加快学生工作转型升级,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9]。这客观上生成了“新学工”出场的根本动力。

(四)依托高校已有实践探索是“新学工”的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工作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紧扣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主动作为、积极担当,聚焦创新性,全面探索“新学工”。通过立足新时代,运用新思维,探索新思路,找准新方向,聚焦新目标,寻求新模式,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胸怀开启了学生工作新时代。这不仅要在理论思维、运作模式和管理实践的整体转型,而且要在实际工作内容中创新出彩。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生工作品牌,为“新学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学工”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效工程,需要用“实践-认知-实践”的发展眼光进一步强化和提炼,从而明确“新学工”时代价值、核心要义和实践进路,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新学工”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时代新人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二、价值旨归:深刻把握“新学工”的“五个根本”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进入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推进“新学工”建设,不仅是推动新时代学生工作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更是担当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具有深刻的意蕴和价值考量。深刻认清现阶段学生工作发展的历史方位,找准“新学工”的出发点,把准“新学工”的价值旨归,是建设“新学工”的重要基础。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郑重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0]我们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和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学工”根据新时代大学生新特点,通过“立根、生根、强根、扎根”四个子行动四维贯通,将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各领域,多措并举,多维发力,逐步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联动的高质量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体系,筑牢学生思想行动“总开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是学生工作的主场,学生工作者就是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的主力军,要当好伟大工程的施工员、伟大事业的质检员、伟大斗争的战斗员、伟大梦想的服务员,切实担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11]。可见,“新学工”为促进、检验、深化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实和实践效果提供有效路径,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十四五”规划的根本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12]《岭南师范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岭南师范学院“十四五”专项规划》分别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分步实施、细化任务、统筹推进、系统监测”的原则,明确了“一年起步、中期突破、五年完成”的进度要求。“新学工”必须对接学校“十四五”规划,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学生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积极破解当前高质量的育人要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学生工作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及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和工作体制机制革新、育人质量提升、服务素质提升、高素质的学工干部队伍建设和高校学生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大问题”,为更好地担当培养时代新人贡献重要力量,助力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

(三)提升治理效能的根本要求

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学生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悄然发生转变:在意识上强化“在危机中育新机”的观念,在管理方式上从科层化转向扁平化,在工作空间上从物理空间为主转向虚拟空间,在手段方法上从抓重点转向精准化,在功能任务上更加凸显服务育人。新的转变需要有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治理体系是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规则和制度,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新学工”聚力顶层设计、转型升级、基层基础和一体化育人,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在价值理念、运行机制、制度体系、方式方法、理论研究等方面下功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学生工作治理体系[13],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让学生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建构。

高校学生工作治理是在完善学生工作制度体系和发挥治理新技术的优势中,综合运用法律、政治、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共同推进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目标的实现[14]。我们要立足法律政治行政教育的手段进行现代化的治理,一方面要从严管理,另外一方面加强人文关怀,但是要强调依法治理,依规管理。因而,“新学工”是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在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积极建设性的突出作用,为大学其他系统领域的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四)深化“三全育人”的根本路径

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重大举措[15]。2021年岭南师范学院成为广东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制定并发布了《岭南师范学院全面推进“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站位谋划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育人的学生工作新格局。岭南师范学院聚焦“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两性两型”办学定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师范创新、教学提质、地方扎根、应用转型”“四大战略”和“六大工程”,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一体化构建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的育人新格局,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学工”是以育人为价值旨归,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进行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重新构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各环节,构建“一体化”育人机制,真正把全校各项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16]。

(五)抓好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7]。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18]。这既是我们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也是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必须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学生工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学工队伍是第一资源,是重要支撑。建设“新学工”的根本路径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能力需要人才培养体系的承载。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就要求要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指出,贯通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19]。 “新学工”就是要努力建设贯通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筑牢对党忠诚的“压舱石”,系牢清正廉洁的“安全带”,练好担当作为的“基本功”,努力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接班人”。

三、守正创新:牢牢把准“新学工”的“四个向度”

“新学工”具有系统的实践建构和丰富的理论意蕴,有区别于以往学生工作系统的特殊性,并从主体思维、形态特征、核心内涵和质量体系四个向度形塑本质规定。把准本质规定,是建设“新学工”的关键。

主体思维。“新学工”要主动适应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点强化“六个思路”。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凝聚各方力量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内化到育人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二是以体系创新为基础,通过体系化创新、制度化落实,破除部门分工壁垒和工作路径依赖,加强嵌入式、融入式、渗透式教育,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学工育人更大的系统效益。三是以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为核心,全面梳理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与实际效用,促进学工育人核心能力的重新构建,大幅提升学工育人的贡献值和显示度。四是以理论研究为指引,建设“新学工”理论体系,形成具有岭师特色的学工育人实践方案与理论成果,增强学生工作的学理支撑、理论自觉与教育自信。五是以队伍建设为支撑,加强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互助朋辈、热心校友等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充实高素质专业化的学工育人力量。六是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构建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学生工作体系,推进学生工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形态特征。“新学工”是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系统的功能架构和时空布局,并形成独特的形态特征。一是系统性。就学生工作内部视野看来,“新学工”是基于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起来的,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架构和运作规律,并逐步形成“新学工”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二是开放性。从高校育人体系的整体性看来,“新学工”是基于整个学生工作系统和全员“一体化”育人建构的,具有相对开放的系统架构和聚焦功能,最终形成有效的育人生态系统。三是长远性。“新学工”是基于立足拓展世界眼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前提下,按国际坐标和世界标准探索和推进学生工作改革,吸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此外,“新学工”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迎接学生工作未来面临的新挑战,把握发展趋势和工作规律,提升应对能力,增强学生工作的前瞻性[9]。

核心内涵。这是“新学工”之所以区别其他学生工作的核心特征和本质内核。一是坚持归本求真。建设“新学工”, 要敏锐洞察党和国家发展大势,明晰教育事业发展大局,认清学生工作发展的历史方位,找准新学工的出发点,主动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标“两性两型”办学定位,着力坚守学生工作的报国初心和育人使命。二是坚持精准探微。建设“新学工”,要聚焦重点领域,把准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做到分类分层、精准施策、落细落小,实现精心育人、精准管理、精细服务,着力提升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坚持联动协同。聚集优质资源,创造优良环境,培养优秀人才,是新学工建设的内在要求。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资源和所处的环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可拓性。因此,将各方资源有机融合起来,转化为学生工作的项目、学生活动的情景、专业学习的资源,主动对接和沟通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规格,与第一课堂教学工作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坚持显隐并举。建设“新学工”,要讲究实施策略,优化方法结构,做到显隐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以服务为先导,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认同,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9]。

质量体系。这是“新学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落地见效的具体表现,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一是把准育人经纬,确定“工作纲领”。2018年12月,岭南师范学院党委印发了《岭南师范学院“新学工”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理顺了“新学工”的经、纬、纲、线纵横时空布局,确定了“大思政”育人格局,奠定了岭南师范学院“新学工”四梁八柱的坚实基础。二是明晰育人目标,实施“三全育人”。 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作用,分解和协调部门之间、校院之间的具体育人目标、任务、标准和责任,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打造融入生活、贯穿始终、具有鲜明师范特色和家国情怀担当的养成教育模式。三是精准对标对表,打造“岭师品牌”。坚持扎根岭南大地深耕校本特色,实施“品牌岭南”创建计划、“卓越岭师”培优计划、“润心岭南”增益计划、“标杆岭南”领航计划、“智慧学工”赋能计划,解决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和机制革新、育人质量提升、服务素质提升、干部队伍素养提升和治理效能提升“五大问题”,助力建构学校育人新生态,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提供学工支撑。

四、实践路径:科学建构“新学工”的“多重进路”

“新学工”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把准实践进路,是推进“新学工”建设的落脚点。以岭南师范学院实践探索为例,重点从厘定目标、建构举措、落实保障等维度探讨“新学工”建设进路。

(一)厘定“三大主题”目标,明确“新学工”发展方向

一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生工作“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拓展学生工作“三全育人”的功能场域和制度优势。建立健全院校两级学生工作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全面实施学生工作联席会议下沉到基层制度,构建渐进式、贯通性的学生学业就业创业指导“4+2”工作机制(大学四年成长目标指引+优秀校友和行业精英辅导),完善资助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社区育人机制和全人培养、全时激励和全程砥砺的三全培优机制,建立学生工作重点项目揭榜招标机制等,形成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学生工作“三全育人”实践形态,为学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提供学工支撑。

二是以“育人效能提升”为主题,进一步聚焦学校办学定位和中心工作,增强学生工作融合功能和育人效能。对标学校“两性两型”办学定位和“1+1+2”中心工作,推动学生工作深度融入学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精准选择切入点、融合方向和显示窗口,统筹资源、凝心聚力,促进融合创新多出成果、出标志性成果。推动学生工作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选择最具地方和专业、行业代表性的乡村、社区、产业基地等作为合作单位,重点培育“稳固性强、融合度高、效益链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学生工作育人效能,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学工支撑。

三是以“学工品牌推广”为主题,总结凝练和推广“新学工”建设经验和成果。结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内涵、提升品牌示范效应,持续推进实施教育援藏实践育人项目和“牵手阳光”资助育人项目,谋划和培育学生工作实践育人新项目,争取把1-2个项目建设成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推动各二级学院落实“品牌岭南”孵化项目创建计划,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在地方发展需要与专业特点、实践项目与团队组合、先期基础与后续衔接之间建立起高度融合机制,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形成“一校数品,一院一品”岭南学工品牌群,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学工支撑。

力争通过“三大主题”目标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体系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新学工”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进一步拓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不断增强“新学工”政治领导力、思政引领力、育人组织力和育人感召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形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岭师学工品牌。

(二)科学设计行动举措,推进“新学工”落地见效

岭南师范学院“新学工”重点实施“九大举措”,可作为借鉴和参考。一是坚持加强党对学生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新学工”的政治站位。落实学校党委对学生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党委学生工作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机制,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二是坚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新学工”的教育融合能力。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行“四个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拓展“新师范”德育功能圈层。三是坚持扎根岭南大地深耕校本特色,提升“新学工”的品牌塑造能力。深入学习“两性两型”办学定位的丰富内涵,制定和实施“一院一品牌,一专一特色”品牌建设规划,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四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提升“新学工”的质量反馈能力。持续优化学生评价与学工育人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卓越岭师”培优计划,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数字化成长档案。五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新学工”的综合服务能力。开发和建设“智慧学工”系统,推动考研工作增量提质,完善学生学习支持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推动资助工作从解困型转向发展型。六是坚持把深化学工育人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提升“新学工”的招生就业供给能力。深化招生工作综合改革,精准施策提高就业工作质量。七是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指向,提升“新学工”的协同创新能力。实施“对标行动”计划,聚焦区域基础教育开展支撑力与影响力研究评价。八是坚持把学工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支撑,提升“新学工”的榜样引领能力。实施“标杆岭南”领航计划,打造辅导员“众创空间”和能力提升“竞赛-沙龙-督导-拓展-论坛”五基平台,大力培育辅导员队伍领军人才。九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提升“新学工”的国际化水平。拓展学工队伍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完善学生工作与学生出国(境)项目无缝对接机制。

(三)落实保障体系,确保“新学工”行稳致远

岭南师范学院“新学工”重点落实“五大工程”保障。

一是“新学工”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优化工程。与学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紧密对接,增补“新学工”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统筹组织协调行动计划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推进各专项工作,全面推动“大学工”和“大思政”格局和一体化育人。在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引入现代管理制度,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管理事务进行流程再造,实现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机制的融合,推进学生工作现代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建设。

二是“智慧学工”工程。深入实施“智慧学工”赋能计划,加快推进学生工作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依托“智慧学工”系统推动学生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技术升级换代,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数字化成长档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生画像,开展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认定、心理危机预警、学业预警和失联预警,实现育人空间的数字化、育人阵地的泛在化和育人手段的智能化,推动育人评价走向精准化、可视化与可量化;以《岭南学工》、岭南师范学院易班新媒体阵地为平台,吸纳和培育网络教育优质师资、优质资源,建设优质网络宣传引导矩阵。强化数据挖掘和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工作提供信息传递、日常管理、网络思政、考核评价、疫情防控和大数据分析六重保障,实现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机制的融合,以学生工作模式的深刻改变实现学工育人“变轨超车”。同时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复工复学和校园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新学工”考评工程。一方面,科学推进学生考评体系。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将品行表现作为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创新过程性评价办法,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考评和辅导员工作考评。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各项要求,推动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落地。在学生工作多主体的评价中统一强化育人贡献评价导向,制定《辅导员考核办法》,推动辅导员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时代新人培养目标不断优化目标绩效考核中学生工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设计,充分发挥“对标行动”攀峰计划对标同类一流、对标学校发展目标、对标社会需求和对标学生需要“四维对标”的驱动作用,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制定并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奖励实施细则》,加大对思政工作的激励力度。落实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更加注重考察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建立完善专职辅导员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

四是“新学工”队伍建设工程。以学工队伍政治建设为引领,抓住主要干部“牛鼻子”,抓住制度创新“总开关”,抓住标杆人物“领头雁”,搭建了学工队伍“培训-沙龙-论坛-考核-竞赛-实践”“六维”成长平台,推进学工培训专业化、学工沙龙常态化、学工论坛交互化、学工考核规范化、学工竞赛实战化和学工实践精品化“六化”,达到促政治提升、促思想进步、促思维开拓、促纪律严明、促能力提升和促精神深化,形成“六维六促”体系,不断增强学工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培育队伍中的标杆人物,全面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认同。

五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理论提升工程,依托辅导员工作室研究、学生工作项目研究和辅导员沙龙、论坛等平台,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理论素养,实现“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双向融通模式,充分发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效用的同时,吸纳“新学工”建设过程的宝贵实践经验向理论高度的转化和升华,甚至超越实践本身,向理论回归、思想升华。加强“新学工”建设的基础理论体系研究与交流,深化对人才培养、大学生成长规律与特点的调查与研究,以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引人才培养能力提升。

当前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高质量发展的转折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期,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拿出“三牛”精神状态,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猜你喜欢
学工育人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学工团队自省:解决校园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研究
学工—教务联动育人管理模式探究
“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