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经伦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wc2r 2ls)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步入21世纪后,我国的财经类纪录片逐步开始萌芽,经历过一定阶段的探索后,终于逐渐探索出自身的创作样态。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6年-2016年共生产24部纪录片,其中7部为世界及中国政治发展类纪录片,例如《大国崛起》《创新之路》《国情备忘录》《金砖之国》和《复兴之路》等8部;为经济发展道路分析的纪录片,例如《公司的力量》《中国股市记忆》《华尔街》《大市·中国》《货币》《资本的故事》第一、第二、第三季7部;关于企业及行业发展的纪录片,例如《跨国并购》《超级工程》《国情备忘录》《大国重器》《商战之电商风云》和《品牌的奥秘》。只有两部为人物访谈类型,分别是《遇见大咖》第二季及《你从哪里来》,共采访了13位人物。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在类型专题片道路上已然跟随时代浪潮走入历史新阶段,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新的拍摄模式和市场运作模式。
在纪录片发展过程中,受众对于纪录片的认知发生着不断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财经类纪录片身处信息与受众、专业与普及、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新型定位和角度的平衡。
在受众知识水平不断发展,信息内容不断增长的新型时代节点,纪录片的核心正在从事实纪录向观点生产转变,优秀纪录片正成为价值观生产阵地和工具。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秘书长让·米歇尔就曾经说道:“纪录片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一种对某种问题、某个人物、某个状态所持的看法,这就是纪录片。”但纪录片在生产过程中,却又往往能保持其开放性,在不预设观点的过程中,通过数据摊开,陪伴用户得出最终结论。在这样的自身定位中,纪录片既保留了自己对于环境和人物阐述的真实性,也同时遵循了受众的认知路径,提高了用户在纪录片中的参与感。
在其专业性领域中,在有限时间内以专业水准通俗表达价值观的艺术成为了专业纪录片的新要求,而非仅仅在于发展方向。当然,同样由于其专业化的特点,如何突破专业性,进行大众化传播,也成为了财经类纪录片与生俱来的原生考验。正如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名誉会长陈汉元所总结的一样,以《公司的力量》为例,就较为有效地“普及了公司的知识,特别是公与私的知识”。
专业纪录片的创作机遇往往与时代机遇和行业变迁相关联。在对于财经类纪录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财经类纪录片的发展与优秀作品的涌现,甚至于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往往和当时的金融环境密切相关。例如《公司的力量》、《中国股市记忆》、《华尔街》等较有影响力的一批优秀纪录片,均非常集中地上映于2010年秋季的一个月内,这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相隔刚刚好近两年,正好符合纪录片平均制作周期。第一财经所制作的《激荡·1978-2008》刚刚好上映于2008年底,可见财经类纪录片与时代关切程度相关性较高,其播出效果往往也与受众身处的时代心态相关。
在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过程中,财经类纪录片也在科技和思想意识的推动下产生着新的特点。
在叙述过程中,充满情绪感染力的描述往往能更容易打动观众。例如在《公司的力量》结束对洛克菲勒的介绍时,创作人员选取了一张洛克菲勒小学时的照片,并解说道:“没有人知道财富是否弥补了他的缺憾,又是否带给他新的困扰。”这样的解说词感情浓厚,也同样能更好地激发观众的思考。再比如,在《公司的力量》第四集《猎富时代》中通过大面积铺陈19世纪的范德比、卡内基、洛克菲勒和西门子等一批群像式的创业历程描写,将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更为容易走入受众内心。
通过小细节切入,推盘大时代也是符合受众认知路径的新探索。《公司的力量》中运用了大量诸如NBA球员签约、艺术品待价而沽、国事访问领导人身后公司等小型细节的象征性,再比如其第三集中,圣诞节前竞争对手钢铁大亨卡耐基就曾送给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一瓶红酒,以此为悬念逐步牵引出了两人间的妥协、合作的进程。这样的细节利用将历史细节变为了故事情节串联的主线,以小推大,使受众对信息更具象化。
在宏观的描述中,“大故事”拆分“小故事”、“小故事”推动“大故事”,故事化带动情绪化、细节化助力故事化正在逐步成为专业纪录片的特点。在纪录片保证其真实性的前提下,长袖善舞地利用好小故事,能够更好地让受众融入时代情境中去。《激荡·1978-2008》就是对小故事调度较好的标准范例,基于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的《激荡三十年》一书,该纪录片有着较为深入的行业深耕和信息存储,罐头换飞机、“傻子”牌瓜子、温州“八大王”都在叙述过程中信手拈来,动人心弦。
由于随着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专业类纪录片的分析角度也在日臻平衡化,从最初过多的社会引导目的性在逐步朝向中立性和深刻性转变。比如在《公司的力量》中,《进步之痛》和《危急时刻》就以矛盾和缺陷作为主要切入点。在对公司进行道德解构的过程中,对于矛盾的表达,正反双方信息都有提及。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公司的中立性。正如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所说:“公司无罪,人心可畏。”
近年来,口述化渐渐成为纪录片风潮,在财经类纪录片中尤甚。仅《互联网时代》这一纪录片,就陆续采访了《失控》作者凯文·凯利、脸谱网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全球200多位互联网的缔造者与见证人,大批量地使用了正面创造者的口述素材。但另一部纪录片《激荡·1978-2008》却剑走偏锋,避开创造者,而以客观见证者为切入点,利用口述化,彰显了历史的见证感。该片总策划罗振宇就曾说:“我们不是不想采访当事人,也不是没有能力采访当事人,我们策划一开始就定下来只去采访那些见证者,所以这次做了非常大的动作,就是把话筒交给这些见证者。”可以说,《激荡·1978-2008》的成功,既是口述性的推进,也是口述性的力量。
在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受众对于优质财经类纪录片的诉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财经类纪录片的社会意义也兼具着记录和教化的双重价值,如何能够讲出故事、讲真故事、讲清故事、讲好故事是时代赋予财经类纪录片的新使命,如何能够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既记录历史又提供养分,是时代赋予财经类纪录片的新要求。因此,在新的定位中不断平衡,在品类特色中不断增添新的内涵是新时代财经类纪录片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