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香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实验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诵读国学经典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义务和责任,初中生作为中国的未来,理应承担起向外界展现中华文化以及历史韵味的任务。所以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将国学经典诵读以及初中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在现有的教学方法之上进行改革和完善,争取让中学生可以将国学经典细细品味,并且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中华文化来熏陶自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国学经典来提升自身修养,以便以后可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我国的国学经典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精品之作,并且经过数百年的风雨历练传承到现在,充分体现出文化的珍贵性以及传承的意义。而将国学经典诵读以及初中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对初中生进行历史文化的熏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才能够清楚知道我国发展的艰辛,以及传承下来的优秀经典文化的珍贵。国学经典中记载了古代人们对于哲学的思考以及科学的探索,各种经典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并且淬炼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思想境界更加强大。通过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辨别事物的对错以及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说学生在诵读论语的时候,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以及孔子的见解,他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一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此种种都证实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优越性以及中华文化在历史星河中生生不息的原因。
国学经典都是我国的国粹,对于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以及反思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都具有借鉴意义。所以学生在诵读经典的时候,可以拓宽自身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比如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假装明白,而是要在学习知识时实事求是。类似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解除疑惑,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并且很多国学经典经过时间的洗礼都变得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可以通过记忆优美的语言来拓宽自己的语言积累。
国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丰富的内涵和不被时代抛弃的基本伦理道德,而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极其重要,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者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人性善良的本质,可以配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这句话,培养学生的善良品格,还可以结合实际例子,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明白,在任何情况下,善良的本性都不可泯灭,引导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
在小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重要的学习内容集中在某几门课程中,但升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学习方式有了较大变化,学习科目也有了明显增加,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甚至会厌学。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在学生字、词、句积累量少,在阅读及完成学习作业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在文学经典中,文言文的字词量相对较大,学生要诵读经典、理解经典,就要多查字典,多读、多看、多思考。语文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查字典、做笔记、摘抄字词,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字词量得到提升,后期的语文学习也就相对轻松,方便阅读及写作。
在语文教学及应试中,写作一直是学生和教师的痛点:对教师来说,课堂中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写作角度、写作思路,从写作的各个角度为学生分析思路,提供建议,但学生仍然觉得写作,难以把握,难以入手。初中阶段,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仍停留在小学水平,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写作中没有可参考的经验和思路,一时难以改变,而语文学习本就是积累感受的过程,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增加国学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接受文学洗礼,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际的沟通能力,还可以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遇到优秀的句子,学生可以摘抄下来,反复读、反复思考,转化为自己的见解,并融合在写作中。
只有激发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顺利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参与,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让学生之间进行比赛,选出国学经典作品朗读中表现最好的学生。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竞赛意识,在同学间的促进下会对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教师还需要与家长进行联系,在家庭中营造学习氛围,实现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内外的有序开展。国学经典作品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包含优美的语言文字,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引导学生勤于动笔,鼓励学生将喜欢的国学经典作品词句摘抄下来,有时间就进行诵读,或者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赞扬,让学生获得学习满足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积累国学经典作品,学习其中的语言文化,在诵读活动中培养语感。通过加强练习,使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得到大幅提高,为日常写作训练积累素材。初中生经常地参与到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就会对优美的语言文字产生记忆,创作文章时可做到信手拈来,增强了自身文章的吸引力。良好的语感是帮助初中生理解国学经典作品的方式之一,通过诵读活动,根据词句的节奏进行朗读,可以培养初中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诗词的押韵中体会文学的魅力。
语文教学是认识中华文化的途径,借助语文课程,能够展示中华文化的人文价值。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做好国学经典作品的传播,可以从诵读国学经典作品出发,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担负起责任,宣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国学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能够让学生钻研文学作品,了解我国丰厚的语言文化,受到心灵的熏陶。国学经典包括《论语》《诗经》《孟子》等,以他们为基础开展诵读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挑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书籍,让学生自主选择诵读,并相互讨论,分享自己对国学经典作品的理解,为取得最大化的诵读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探索最佳的教学路径,让学生学以致用。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国学经典作品有一定研究,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时做到以身作则,提供最佳的诵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师应该将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巧妙结合起来,创新知识传达模式,讲授经典文学知识。其次,当初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了解后,可扩大语言教学范围,将人文教育作为基础,丰富学生的智慧,滋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近年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语文教育的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美德,对国学经典文化形成自己的认知。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经典书籍,养成阅读国学作品的习惯。端正国学经典诵读态度,做到快乐学习,用轻松的方式进行诵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诵读国学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灵活阅读,在此过程中用大脑思考诵读词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提高诵读效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能偏离生活,初中生需要将诵读活动与日常学习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国学作品的创作背景。
对于经典文本,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并对其内涵尽心解读,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更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阅读状态。在课文的预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课文,传授阅读技巧和方法。一般来说,朗诵要定调,这也是情绪定位最基本的原则。通过理清文本和作者的情感语境来调整阅读方式,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更有帮助。另外,要熟悉课文内容,如果字的对齐有问题,很容易影响阅读的效果。以《紫藤萝瀑布》为例,教师可能会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找到经典中描述的段落,体验情感。掌握“流、笑、不断成长”等内容后,教师即可进行解读。上面这句话充满了活力和敏捷。为了使用各种修辞,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爱是必要的。教师在示范时要引导学生,积极练习模仿阅读训练,纠正阅读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通过教师对经典段落的讲解,可以使学生确定诵读情感的基调,在示范朗读中为学生指明方向,而学生通过诵读体验即可迅速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学生的诵读基础不同,诵读要求学生与文本在情感方面要形成共鸣,只有两者契合才可将经典诵读的内涵彰显出来。在诵读中,抑扬顿挫属于最基本的技巧,通过深度融合经典诵读,即可将技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实际引导的过程中,应当多次进行诵读示范。一般可借助教师范读、诵读音频的播放以及学生范读等方式引导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配乐供学生朗读,并要求学生模仿阅读。许多学生会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为了让学生对阅读形成深刻的理解,教师必须运用阅读技巧进行讲解。阅读可以让你以艺术表达的形式将作品的声音呈现给大家。而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即可自主体会,使其在心底产生情感共鸣,有效增强诵读效果。以《春》为例,此散文作者为朱自清,在内容描写方面十分绝妙,因而也可作为经典诵读的素材,但同样要对节奏、语速、语气和语调予以准确把握,且诵读的速度不能过快。虽说诵读具备表演特征,但在实际诵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表演意识,只有付出真情实感,才可增强感染力。
经典背诵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经验,但也可以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在手术过程中的背诵意识,进一步优化背诵质量。在阅读培训课程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阅读材料,或者为学生制作阅读视频,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教师仍需收集课外经典课本,积极组织个性化阅读培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其诵读学习认知不断增强。以《乡愁》为例,学生在自主阅读后会对文本内容形成了解,教师即可借用多媒体为其播放朗读的视频。随后为学生布置诵读训练的任务,以小组朗读竞赛为例,在诵读后各小组要交流经验,使学生对诵读技巧加以掌握。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的课程逐渐增多,课余时间逐渐变少,因此,在开展国学经典的诵读过程中,学校要将国学经典的诵读课排入学生的日常语文课中,并为学生安排充足的学习时间,并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来担任国学经典的讲课教师,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相应合理的教学次数,每次进行半节课。在中学生日常的语文晨读过程中也应该安排相应的时间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教师在此期间也应对学生的诵读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也要保证诵读的进度能让学生接受,制定相应的诵读进度指标,并规范学生严格执行学校统一的诵读制度,但在保障诵读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能过分要求学生全部背诵,也不能硬性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步调一致,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都有所不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合理的进度整改。
总的来说,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初中也在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文化的教育,让国学经典文化不断融入学生的日常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质,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国学经典的种子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心里,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品德,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