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国内家庭教育研究:综述与评估

2023-01-01 09:09栾海清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从家庭教育基础性研究、我国家庭教育现状研究、促进家庭教育路径研究三方面,对近五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研究进行梳理与评估。现有研究中,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多,实践层面的探讨少。未来家庭教育研究应将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家庭教育个性化指导与服务作为主要关注点,农村家庭教育研究也亟待深化。

关键词:家庭教育理论;家庭教育立法;文献综述;家庭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2.033

0引言

近年来,社会快速转型发展、个体发展的新需要与现有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学界围绕家庭教育展开了持续的分析与讨论,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公布施行前后,家庭教育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家庭教育政策实践提供依据、方向与借鉴,有必要对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客观地评估。本文综合梳理分析了近五年以“家庭教育”为主题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代表性文献,进而在此基础上评估已有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

1家庭教育基础性研究

1.1家庭教育内涵及功能

家庭教育的新内涵近年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家庭教育应从更多维的视角去理解。考察家庭与社会、教育及个体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应由年长一代拓展到家庭全员,实施过程应由单向传递进阶为交互联通,实施影响应由指向孩子延伸至全员共长。”在家庭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家庭教育的功能与地位正在发生着深刻转型、变革和提升。“步入现代社会后,家庭经济性质的改变造成了传统家庭教育功能的外移,家庭结构与关系的简单化造成了传统家庭教育功能的萎缩,国家对儿童教育权利的主张也改造了传统家庭教育功能。”“新时代家庭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多主体的责任明确与担当,尤其是家庭的本体功能与延展功能、学校的指导与指示、政府的软要求与硬保障等的平衡。”总的说来,新时代,“家庭教育应朝着平等性、开放性、双向性和终身性的方向发展。”

1.2基于不同视角的家庭教育理论研究

近年来,学界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多使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结合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的视角展开。回归教育学视域的家庭教育理论建构认为“选择文化取向、融合取向和实践取向的家庭教育研究方法论是理论建构的前置条件。”“后喻文化给家庭教育理论带来的启示是:我们需要全成员的、终身化的、扎根于生活世界的新家庭教育。”有研究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建构了一个由爱、榜样和边界构成的家庭教育‘铁三角理论模型。”根据家庭教育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家庭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坚持系统观与大教育观,加快构建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范式与理论体系,加快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学科体系。”在构建现代家庭教育知识体系,完善家庭教育公共性、专业化、个性化知识服务方面,要“以心理学为基础、社会学为主体、教育学为核心。”

1.3家庭教育政策与立法的演进

受家庭教育立法进程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家庭教育政策与立法演进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教育政策“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完备以及良性发展三大阶段,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体系框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体系,并且更加体系化、清晰化、具体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行动逻辑可分为明确政府主体责任、不断健全家校合育机制及全面建设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三个阶段。”在分析家庭教育政策演变的基础上,学界进一步对家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与重难点进行了诸多讨论。研究指出,三方面因素合力推开了家庭教育立法的政策窗口,即“家庭教育问题频现、政策经验逐步完备、政治关注程度明显增加。”“家庭教育立法的原理是家庭教育私权利与公权力的认识和平衡,本质是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随着家庭教育公益性日益凸显,以专门立法的形式予以保障已十分必要。“家庭教育立法的难点包括:采用广义还是狭义的家庭教育、谁来主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谁作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只有将“家庭教育法定位为促进型立法,才能避免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之间的法位阶的相互抵牾和衔接成本的严重增加。”

2我国家庭教育现状

总的说来,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与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间存在着矛盾。“家长教育观念滞后,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家庭教育研究不深入,家庭教育政策不完善。”家庭教育的“认识定位、贯彻落实、内容安排、法制化进程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具体问题研究方面,学界对不同地区群体的家庭教育投入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注较多。

家庭教育投入方面,城乡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出现严重分化。有研究总结出了“城市家庭‘高教育期望+高课外补习支出+互动式参与、农村家庭‘高教育期望+低课外补习支出+单向式参与的城乡不同家庭教育投入模式。”中产及以上优势阶层家庭中,相较于经济投入,父母的時间投入是影响子女学业发展的主因。这方面,影子教育的解释率最小,“社会资本中基于家庭的父母参与对青少年成绩的解释率最大。”“农业户口家庭的教育资源分配显著向男孩倾斜”。关于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有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要实现从问题解决到成长教育的积极转变。”“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家庭功能,父母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被弱化。”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是束缚弱势阶层子代学业表现、阶层流动的重要因素,其中“亲子交流和亲子陪伴是弱势阶层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关键途径”因此,外出务工父母应更理性地兼顾短期与长期目标,“合理权衡务工创收与儿童学习过程监管之间的关系。”

3促进家庭教育的路径研究

3.1深化家庭教育理论研究

有研究指出,今后家庭教育研究应该在五方面有所提升,“坚持方法论自觉,开展科学规范的家庭教育研究;在国际化视野中,寻求中国文化特色的研究话语表达;完善理论体系,推动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将家庭作为教育研究的田野,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现象;以复杂性思维为基础,拓展家庭教育研究视域。”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要注重相关概念的变迁,未来,家庭将成为学习中心,每一个家庭教育主体都将成为学习成长的主体,每位家庭成员在教育决策中将更具合作性与自主性,“教育时效从人生某阶段转向终生;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确定性被打破。”家庭教育将不再是单向的灌输或输出,而是更加强调教育过程的交互性、互动性。每个个体将在更宽阔的家庭教育时空中得到全面发展。

3.2完善家庭教育立法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关于《家庭教育促进法》,其“后续实施应注意与其他法规范和政策体系的有效衔接,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并加强实施效果的监督和评估,以提升促进型立法的实效性。”家庭教育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明确家庭教育责任、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优化配置家庭教育资源,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同时,有研究指出,家庭教育立法“只有以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为立法的宗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高书国指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和家校协同育人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学界调查研究发现,要“发挥好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家本化关怀、提升队伍专业水平、校社协同促进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展。”同时,基于我国家庭教育的不足,为促进家庭教育有效发展,“个性化是家庭教育指导的趋势。”

3.3健全政府管理机制

随着家庭教育公共性价值目标的凸显,政府应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承担起越来越大的责任。政府“应该通过顶层设计、全盘推进,推动制度性创新破解制约政府责任如何落实的难题,从而起到保障家庭教育权、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和促进儿童社会化顺利进行的功效。”各级政府在制定家庭教育的相关细则和补充条例的基础上,应“明确将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家庭教育的主管机关,明确公立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法定义务”,并“通过购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保障教育公平,缓解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需矛盾。”

4近年来家庭教育研究的评估与展望

随着家庭教育公共性价值目标的凸显,学界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研究呈现出更加系统化、理性化、重诠释、重价值导向的趋势,对未来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现有研究大多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实践层面应注重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然而有关家庭教育能力提升的深入研究尚很缺乏,目前家庭教育立法中也尚未能对此作出回应。作为不同的家庭教育主体,其家庭教育能力的本质、构成及提升路径方面的研究目前也还十分缺乏。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深入分析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后,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养方式在日常教养实践中顺利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同时,家庭教育研究还应探讨构建面向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广大家庭教育中的个性化需求内容与实现途径,农村家庭教育应作为未来研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参考文献

[1]程豪,吕珂漪,李家成,等.我国家庭教育的内涵反思与时代重构——基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视域[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1,(6).

[2]辛治洋,戴红宇.家庭教育功能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定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6).

[3]黄欣,吴遵民,黄家乐,等.家庭教育:认识困境、使命担当与变革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2).

[4]康丽颖,姬甜甜.回归教育学视域的家庭教育理论建构[J].教育科学,2021,(1).

[5]刘晶波,唐玉洁.家庭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革新——后喻文化的视角[J].江海学刊,2018,(4).

[6]彭静雯,曹根.超越西方亲子沟通的实用工具:中国家庭教育“铁三角”模型的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1).

[7]杨雄,刘程.新时期家庭教育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思路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1,(2).

[8]高书国.论我国家庭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9]孙艺格,曲建武.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演变、特征及展望[J].教育科学,2020,(3).

[10]王珊.改革開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行动逻辑——基于政策综合解释模型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22,(1).

[11]李健,薛二勇,张志萍,等.家庭教育法的立法议程、价值、原理与实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12]罗爽.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基本框架及其配套制度设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13]刘丽,邵彤.我国家庭教育地方立法的经验与不足——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3).

[14]王振存,周岸.新时代家庭教育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4).

[15]刘保中.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入状况的比较研究——基于CFPS(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2017,(12).

[16]李佳丽,何瑞珠.家庭教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和青少年发展: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影子教育阐释[J].中国青年研究,2019,(8).

[17]刘雯,於嘉,谢宇,等.家庭教育投资的性别差异——基于多子女家庭的分析[J].青年研究,2021,(5).

[18]郭方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问题及转变[J].教育评论,2017,(10).

[19]李艳红.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6).

[20]李佳丽,张平平,武玮,等.家庭教育投入对学生发展的异质性影响效应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8).

[21]雷万鹏,向蓉.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与家庭教育决策合理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

[22]姬甜甜,康丽颖.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寻找中国家庭教育研究的实践轨迹(1978-2020)[J].教育学术月刊,2020,(12).

[23]陈建翔.新家庭教育论纲:从问题反思到概念迁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4).

[24]邓静秋.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宪法逻辑[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4).

[25]刘晓巍,赵菲.从父母权利到教育能力:家庭教育立法之基[J].中国教育学刊,2021,(8).

[26]高书国.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策略[J].教育研究,2021,(1).

[27]边玉芳,袁柯曼,张馨宇,等.我国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现状、挑战与对策分析——基于我国9个省(市)的调查结果[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

[28]钱洁,陈汉民.家庭教育指导:急需个性化和科学化[J].教育科学研究,2018,(5).

[29]叶强.论家庭教育的政府责任及其立法规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

[30]余雅风,姚真.论家庭教育立法的宗旨及规范重点——基于国外立法的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

[31]辛斐斐,范跃进.政府购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价值、难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

基金項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教育观念变化特点研究”(18JYB016)。

作者简介:栾海清(1978-),女,汉族,江苏靖江人,博士研究生,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
基于WOS数据库的近十年教育游戏文献分析
独立董事辞职决策的原因和后果:文献综述
汉语转折范畴文献综述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