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圆 牛相林
摘要: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物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人文的发展特征,学习了不同历史时期龙纹图案的特点,对不同历史时期龙纹的特征进行了归纳,从社会人文的角度对历代龙纹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简析,对龙纹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文;龙纹;演变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2.105
1龙和龙纹
中国历史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龙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载体,在不同历史时期龙的形象作为神圣的灵物印记在中华子孙的心灵深处,演化为全世界中华民族子孙的精神纽带和民族的图腾,承载着民族的美好愿望与智慧,也逐渐成为全世界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寄托。中华文明经过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演变,中国龙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情感寄托,与世界其他地方不同形象的中华龙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东方龙形象,东方龙形象根植于全世界中华民族子孙的内心深处。
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很早就有龙的形象记载。龙是各种动物的组合体,《尔雅·翼》中将龙的形象描绘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鲮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在中华几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从原始社会到夏朝、商朝、周朝,再到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多个历史时期。
1.濮阳蚌塑;2.仰韶文化鲵形纹;3.马家窑文化鲵形纹;4.赵宝沟文鸟兽图;5.红山文化麟纹;6.红山文化玦形纹;7.凌家滩文化玉龙;8.石家河文化玉龙;9.陶寺文化龙纹图案。
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演变,中国传统龙纹形象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龙的形态也姿态万千,呈现坐龙、团龙、行龙、盘龙、升龙的丰富多变的形态。中华民族逐渐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用龙纹来表达,皇家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历朝历代都曾留下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龙纹形象,这些龙纹形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和独特的审美意味。
龙纹图案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纹图腾符号也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龙纹符号经历了从古朴典雅到细腻精致的过程,也经历了从简单抽象到详真写实的过程。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的演变,龙形图案随着历史时期的人文变化,先后出现了稚嫩、神秘、古朴、雍容华美、清新典雅、繁复多变的图案演变,龙形图案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的演变过程,夔龙形象、应龙形象、黄龙形象的演变。
2不同历史阶段龙纹的演变
2.1夔龙阶段——古朴龙纹演变
从历史记载以来至春秋战国历史时期形成的传统龙纹形象,归属于夔龙阶段。
这个阶段伴有蛇和猪的明显的动物的形态特征,由于当时加工技术水平有限,大多呈现出古朴和饱满的形象,线条流畅单一,较强古朴质美感。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C形玉龙玉器,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地区,玉器形体像“龙”字的甲骨文字体,拳形弯曲,闭嘴,唇型前撅,椭圆形鼻子截平,双洞表示鼻孔。弯曲的身体有纹理凹槽,颈上部有毛。舒畅的线条、古朴圆滑憨厚整体形象,具有很强的古朴美感。被称为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的“玉龙猪”,出土于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地区,头部前仰,嘴唇前突,形象类似土猪,后背长毛也呈弯曲状。
1.故宫博物院藏;2.震旦博物馆藏;3.鲁迅美术学院藏。
夏朝、商朝和周朝时期的龙纹图案开始具有了宗教和政治需求的色彩,在原始古朴基础上凸显了神秘和狰狞。龙纹成为青铜器上的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动物结合创作,多为神秘、庄严、威武的纹样风格特点,线条粗犷、硬朗,有很强的美感。这一时期龙纹特征的朝着实用和美感的方向演变,脱离了原始状态的特点,几何化明显,开始有添足、添脚的图案元素,大致形态多以爬行龙纹、卷曲龙纹和交织龙出现。爬行龙纹就像爬行的兽纹图案,基本都是侧面形象,有龙爪、尾巴卷曲,身体以爬跑状态呈现。卷曲龙纹就像“C”字形态,头尾相接,躯体粗大,头昂露齿,后背有棱,饰有菱形纹或三角纹。盘形龙纹类似蛇体长盘成环状,龙头在外或居中,身体卷成圆状。
春秋战国时期的龙纹图案最大特征就是摆脱了以前时期龙纹的程序化特点,多与别的动物交合出现,多为群龙形态、交龙形态和S形龙纹形态。龙纹图案走向图案化、装饰化、写意生动,形体线条粗细结合、风格奔放和优雅,图案由单一向组合、连续纹样演变。开始自由化、艺术化风格凸显,为历代龙纹图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应龙阶段——华丽龙纹演变
应龙阶段龙的图案相比夔龙阶段更具有富态、饱满、华丽,体态更加丰满、形象介于蛇和兽之间,有了虎、鳄和蟒的形象元素,四肢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脚爪似类似猛兽、有力,雄风明显,身体发展布局完美,整体形象威猛。龙纹图案脱离了神秘、古朴的风格,应龙开始于秦代,昌盛于汉代,延续到隋唐时期,好似鸟、蛇、鳄、鱼等特征的组合体,有蟒蛇形龙纹和走兽形龙纹两种形态。修长身体、蟒蛇曲卷状、四肢爪尖利、头长牛角是蟒蛇龙纹的典型特征。较长脖颈、较宽身躯、身有双翼、龙首高昂、口如鳄嘴是走兽龙图案的典型特征。
晋魏南北朝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开始进入繁荣时期,各地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社会文化中,包括外来的佛教文化也融入其中,民族文化大融合,飞空和飘逸的龙形图案的形象呈现了佛教文化的宁静之美,也是中国龙纹演变的重要发展阶段。
2.3黄龙阶段——皇威龙纹演变
历史上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四个历史阶段的龙纹演变统称为黄龙阶段,整个阶段龙纹图案形态多样、具有民间和宫廷两个明显的特征。宋朝时期是中国龙形图案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的一个阶段,龙形图案开始走向定型。似蟒蛇状的蜿蜒盘足是春秋战国时期龙形图案特点,走兽形龙纹是秦汉时期的特征,宋朝时期的龙纹图案形态又恢复到春秋战国时期,龙头增加许多装饰、更加丰富,有着洒脱矫健修长的龙体,秀丽的写实感更美。龙纹图案有凶猛的造型、很强的立体感,龙体由鹿角、牛鼻、鹰爪、鱼麟等兽的典型部位搭配。龙头仰状向上,龙口吐舌张开,曲折修长四肢,勾形状四肢关节,飞舞的四肢,肘毛漂浮,身躯密布龙鳞,参差起伏的背鳍再背部向上排列,上下卷曲的尾部,总体形象工整典雅。
龙纹图案演变的鼎盛阶段是元朝时期,元朝经济文化大发展、外来文化深度融合,龙纹躯体更具有协调感和美感度。龙纹身躯秀长似蛇形,背鳍整齐分布,四肢呈三爪形状。局部中龙头偏而扁长,龙眉形状如火焰,气势威猛,双眼略小,龙角像鹿角后展,多有须和鬃毛,肢毛飘逸,呈现十足的动态感。元代时期的龙形图案以清秀、饱满为主,形声兼备、神采飞扬。龙纹图案融入朝廷的所有方面,龙纹成为宫廷日常的主要装饰元素,帝王的皇权、威严、端庄和神圣在龙纹图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明代时期的龙形图案具有粗壮身躯,且躯体均匀,有鳍、鳞、肘毛和尾毛,三抓或五爪组成四肢较多,龙头偏大,须发密、毛发梢向上飞扬、更加纷繁的装饰、飘逸。
清朝时期经济文化处于历史发展末期,龙纹图案多以有形无力,线条僵硬,并且装饰图案繁复,大多出现火纹、云纹、山字纹、火龙珠等元素。形态上比明朝时期略显老态,细腻入微的刻画,总体上缺乏整体上缺乏神和势,总体特征:(1)过多的蓬乱的须毛,嘴巴下多长须;(2)有粗壮的双角,凸起无神的大眼,下垂的龙须;(3)四爪或五爪组成爪,指甲细小尖叉,缺乏明显的锋利感。
3结语
中华文明从无到有,经歷了几千年的发展,多民族社会文化的融合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龙纹图案的演变随着历史发展,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从最初的古朴龙纹到华丽龙纹,再到皇威龙纹,经历了复杂的社会人文的润物细无声的演变过程。经过多个历史时期和文化的演变,龙纹已成为中华民族子孙的图腾,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和情感的纽带,也是全世界中华民族子孙共同的精神依托。
参考文献
[1]马林.当代中国文物展览的文化使命与中国叙事——以“何以中国”展为例[J].艺术评论,2022,(04):74-85.
[2]雪莲.红山文化的“龙”与仰韶文化的“花”[J].赤峰学院学报,2008,29(3).
[3]尚严力.浅议传统瓷器龙纹之演变[J].江苏陶瓷,2020,53(2).
[4]冯小琦.元代瓷器上的龙纹装饰[J].古玩市场,2002,(06).
作者简介:陆圆(1985-),本科,工艺美术师,艺术总监,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牛相林(1972-),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从事民间瓷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