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茜 喻娟
(武汉商学院)
作为高等学府象征的校训,是学校悠久历史和所传承精神文化的沉淀。一所学校的校训不仅对学生们的行为有着约束力和引导性,更彰显着学校文化、校园风气、人文精神及办学理念。当前教育全球化持续推进,为了更好地满足吸收并内化西方校训文化精华以完善中国大学校训的需要,校训的英汉翻译也日趋重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思想文化交流和融合也变得更加频繁。拘泥于刻板印象,就不能挖掘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国家和民族要想发展自身文化,必须不断地同世界上的各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近些年来,在国家积极倡导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理念的大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西方高等学府校训英汉翻译的研究,分析西方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和内涵价值,找出异同,取长补短,使中国大学更好地发挥校训的育人和教育功能,实现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与此同时,虽然学术界的翻译数量可观,但遗憾的是,校训的英汉翻译研究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本文将以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思想,浅析当代国外大学校训的英译汉研究。借助对英文校训的应用研究,系统比较和分析其特点,总结出国外院校校训的汉译原则,使校训的翻译能够被目标读者理解和认可,完成其信息传递的功能,也可以为国内高校在办学理念,思想意识和学术特色方面提供借鉴。
截止到2022年2月14日,在中国知网上以“校训”和“翻译”为关键词共可搜索到相关研究关联文献80篇。这其中共包括学术期刊53篇,学位论文11篇,会议论文2篇。最早的论文为《中国大学校训翻译:问题与基本对策》(范武邱、范头姣2008);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较大的是《文化视角下的大学校训翻译管窥》(麦新转、王玉芬2009)。
值得一提的是主要主题是功能对等的论文仅有两篇,分别是林闽敏的会议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汉英翻译原则》以及麦新转的硕士论文——《从功能对等视角看高校校训英译》(麦新转2009)。本文将浅析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思想下国外校训的中译,将国外优秀思想理念引入国内的同时,更有效地鼓励和促进国内大学借鉴西方思想中可取的成分,内化于自身校训的构建中来,从而更有利的发扬本校所持的文化理念。
尤金·奈达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以其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而闻名,被誉为是“当代翻译理论之父”。基于对翻译过程的不断研究和实践,1964年他提出了翻译界著名的——“动态对等”理论。这也最终成为翻译的经典之一。
在中国,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西方翻译理论之一。 尤其是他提出的开放翻译理论原则,颠覆了传统翻译理论中静态翻译分析的模式,获得了广大中国翻译家及翻译实践者的认可。而奈达先生在1964年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更是西方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翻译本质的学说。
奈达认为翻译活动中不存在完全对等,翻译中追求的是最接近的对等。功能对等理论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在研究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但他首先提出了 “形式对等”这一术语。在《翻译科学探索》中,他提出并辨析了“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这两个概念。形式对等意味着关注信息本身,包括其形式和内容,重点在于原文和它的可读性,侧重于保留源语言的成语、修辞、形式和措辞以让译语读者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本质上符合传统翻译方法的直译法:强调对原文的忠实。但他认为这种翻译情况是很少见的。正基于此,他又提出了动态对等理念。
奈达翻译思想理论的核心是功能对等理论。虽然翻译的对象是文本,但其最终目的是便于读者理解。奈达认为,翻译应该尽可能自然地以目标语言再现原文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然后是风格。高质量的翻译不应该太机械死板,不一定非要读起来像翻译出来的作品。要使翻译自然,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对译者的限制。对奈达来说,文字仅仅是标记。如果标志物妨碍了交流,就需要调整和改变它们。翻译需要实现的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和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为了凸显翻译的语用、语境和交际功能,奈达在1970年将动态对等替换为功能对等,因为相比之下这个术语更加准确,不会引起歧义。
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之间没有根本性质的区别。奈达只希望用这个词把翻译理解为一种交际形式,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注重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强调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以是形式和结构的重新排列,寻找等价的语义结构,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指的是个人集体社会行为所服从的约束条件,而道德规范则是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和概括。”(陆道夫、黄紫玲、陈树澄2019)
国内外大学校训多种多样,内涵丰富,传达出学校的精神境界,诠释了该校办学特色和传承理念。纵观中外校训,二者却大有不同。
国内高校校训大多凝练短促,高度概括,借用历史上古籍中前人们智慧的结晶,用以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典籍进行继承、发扬和完善。比如: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就是出自于中国古代被朱熹先生编为 “四书”之一的《中庸》中的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外,国内校训文化多以二字、四字及八字格形成的对仗工整、清晰明了的短句组成,读起来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朗朗上口,便于诵读。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是“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此校训中,“德才”、与“知行”对仗,“兼备”则对应“合一”,不可不谓之匠心独运。
国外校训则多以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为主,没有固定的格式,同时也并不讲究句子之间的对偶工整或是格式规范。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训“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便是仅一单独的句子;剑桥大学的校训“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是由两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但两个名词并不构成对偶关系,“光线、启迪”代指求知的灵感;而下“国际象棋”的过程则代指学习过程。另外,国外院校校训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宗教色彩明显且校训多出自于拉丁文或是其他文种。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校训所追求的大多是真理,自由和实践。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In the Nation’s Service and in the Service of All Nations”(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便是侧重于实践性校训的完美例证。
了解了中西方高等学府校训的不同特点和倾向,便可以对二者校训的互译有更直观的感受,更好的把握和选择。
1.达意功能
国外校训汉译本最主要的功能作用便是传递信息功能。校训翻译也属于应用型文本的翻译。应用翻译是一种实用翻译,尤其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同于注重文学审美和艺术风格的文学翻译。因此,校训的达意功能不容忽视。西方校训译本所传达出院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理念等都属于其达意功能。
2.文化功能
中外高校地处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大环境下,他们所追求和崇尚的精神文化和教学理念也大相径庭。西方高校强调信仰和灵魂和内心的自由,而国内校训更多地倾向于培养优秀的德行和广博的知识。另外,国内大学中出现了些许校训内容重叠化的现象。因此,对于国外校训英译汉的研究有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以及保持国内校训的办学特色。
3.美学功能
国外校训英译汉译本的翻译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我国国内大学汉译英的过程,通过对英汉互译的掌握充分了解英文校训的措辞、结构和用法,以便于中国大学校训的英译更合规范、更具美感同时也有助于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的是不追求文字字面死板的对应,而要使翻译自然,便于理解。而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原文语言结构的限制,国外的校训可能会造成读者理解有偏差或无法理解的问题。因此,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开启解读研究翻译的新视角,为校训翻译研究注入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以下是三种功能对等理论下的三种翻译方法。
尤金·奈达指出:“翻译,即译意。”(Nida 1993) 翻译的目的是用目的语再现原文的内容,传达原文的意思,便于读者理解。这就是奈达“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为了使翻译自然,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对译者的限制,也就是根据原文意思进行转换,在目标语中寻求更表层、更通俗浅显的陈述方式以此传递信息,这就是意译。
利哈伊大学的校训是“Man,the servant and interpreter of nature.”倘若按照直译的方法,直接按字面意义翻译为“人类是大自然的理解者和仆人,”与国内读者的语言习惯不一致,读起来也晦涩难懂。不能兼顾意义和形式时,译者只能摒弃原文的形式,通过改变原文的形式以再现原文意义。根据中国大学校训以动词为主的规律,若将其名词化结构转化为动词,则可意译为“理解自然,服务自然,”翻译效果就会显得更加合理自然化。
又如剑桥大学的校训“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直译读起来让人不知所云。“light”在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中有这样一种含义: (对问题的)了解或是(对疑团的)识破。因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 “enlightenment”(启迪)。而此句又借“draughts”以象征求识探索和智慧增长的学习过程。此外,剑桥大学的校训像其他古老大学的一样,源语是用拉丁语表达的。因此,根据其含义翻译为“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质朴庄严,保留其语义特征的同时也展现了原文深刻的文化内涵。
英汉思维的不同可能会导致望文生义的现象,所以校训在汉译过程中也有必要参考意译的版本。夏威夷大学的校训是“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有人可能会译为“在所有国家之上的是人类,”但这却与汉语的表达规范不一致。又联想到英语中一般借介词来表达比较,若将其意译为“人性超越国界”或“人性超越种族,”可能会有更自然的表达效果。
由于中外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在翻译校训之前,必须理解原文的精神,挖掘其深层含义,只能在准确解读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才能表达出译文真正的含义。在根据原文无法得出较为通顺流畅的译文时,译者也可以采用增译法。也就是说,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增添必要的单词、短语或从句,目的是使译本形成更好的逻辑,读起来更加通顺。采用“增译法”,能更好地处理文化和语言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等。
当源语处在具体的语境下却指代不明时,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性地添加一些成分明确所指,更清晰明了地传达信息,便于读者理解。斯坦福大学校训“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表面意思是“自由之风永吹拂,”含义是鼓励和保证学校师生能不受限制地从事教学和相应的学科研究。但自由不等同于可以不遵守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和规范,所以,此校训的翻译要根据这个语境增添一个与教学和科学研究相关的限定词,用以规定“自由之风”具体是指什么领域,而不是说在各个领域无拘无束,毫无边界感。由于这种开明自由的校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师学生们的学术研究,在翻译时可以增加“学术”这一名词以限制“自由之风”的具体范围,即“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每一种语言都有着独特的语法特点和语言习惯,在翻译过程中,要结合这些不同语言、不同问题、不同目标听众来选择合适的句法和表达,也要记得上下文的连贯性。由于英汉在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很大,单用一对一的对应翻译,翻译出的译文往往呆板怪异、难以理解且表达混乱,有时甚至还会偏离原意,因此,麻省理工学院校训中仅有的两个名词“Mind and Hand”在翻译时不能仅仅逐字翻译。翻译时需采用各种弥合手段,将两种语言流畅的进行转化,保持上下文通顺,增强可读性。此校训反映了创建者的办学理想 —— 教育的内容一定要有它的实践意义,基于此,我们可以在名词前加上动词,翻译为“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符合工程院校注重学习实践的特征,表达清晰自然。
英文有些蕴含文化意思的词在中文中无法找到对应表达,造成了语义空缺。 在这种情况下,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时,往往需要使用加注法来弥补这种空缺。加注法常用于添加背景、词源等相关信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西方校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许多独特的含义,由此,直译加注的译法可以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实现的是语言功能上的对等,即读者心理认知上的对等。
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将蕴含历史渊源的注解标示出来,以便读者更好地获取该校悠久历史及文化特点。杜克大学的校训是“追求知识,信仰宗教”,来自于拉丁文。杜克大学的校训来源于查尔斯·韦斯利的一首赞美诗《神圣的知识》。除了个人的学术研究外,教授们认真地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则一心一意地皓首穷经,刻苦钻研。倘若标注其出处,则有助于读者理解其良好学风的形成是因为对知识无止境的追求精神带动了全校师生。采用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可以让读者更清楚国外校训的根源所在和价值取向。
基于国内外大学校训英中翻译研究现状,本文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以此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外大学校训特点的不同之处归纳出功能对等理论下的三种翻译方法:意译、增译和直译加注。正确并合理采用这些翻译方法可以将功能对等理论落到实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译本的功能价值,即达意功能、文化功能和美学功能。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也可推动中国高校校训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