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2022-12-31 11:40:14冯佩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双减多媒体技术小学生

冯佩银

(广州市白云区江村小学,广东 广州 510450)

0 引言

从小学这一学习阶段的语文教学特点展开分析,小学语文正是处于一个基础性教学的部分,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大部分学生仍然会对语文表现出相应的畏惧心理,再加上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而小学生们的年龄是比较小,所以,他们难免会产生学习困难、厌学等心理。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内容涉及面是非常广泛的。知识涉及面如此广泛,如果我们不加研究分析,笼统讲授,事事都进行深层次分析,把“广、博、深”的知识一骨碌“砸”向小学生,毫无疑问的,必定会严重打击到小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国家在推广“双减”政策来讲,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引起重视,在小学阶段当中,扎实、有效的语文教育是很重要的[2]。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做好减负增效工作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1 要科学减负

国家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过程当中,主要目的是为了可以有效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当中,学生们过重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的培训负担。为了把“减负”这一项工作给做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要充分地考量到学生们对于课外作业负担量所能够承受的能力,并要认识到他们存在的个性差异等。因为小学生们对于课外作业的感受,既存在着客观性,同时也存在着主观性。每个学生对于同个一课业负担量所能够承受的能力,其实是不一样的。

(2)则是要充分考虑到课后业余的这些负担在学科以及“五育”──德、智、体、美、劳等分布上具备着一些不平衡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小学生在三门主科──语文、数学、英语上的课业负担量,也就是在智育上的课业负担量是非常重的。相比较而言,在德、体、美、劳上面的负担量,却是相对来讲比较轻的。因此,就形成了一种分布不合理、不均衡的局面[3]。

对于这些现状,国家就提出了关于“减负”这一概念,实施了“双减”政策,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积极去引导以及减轻小学生们那些沉重的,非必要的作业负担,有效的指引着学生们可以朝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发展,科学地引导小学生们实现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 利用有效提问来增进课堂实效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语文教师采用“问问题”这种自主、相互合作以及探索性的学习模式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就会有所发现,更加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激发创新能力。为此,有效的提问,是可以加强整个课堂实效性的。那么,具体要怎么样去做好有效提问,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去创设好问题情境,这也正是能够增进课堂实效的前提所在。相关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几乎都是从问题来实施的,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在问题解决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其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设情境、不断提问的过程,有效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们产生认知方面的冲突,并且不断地激发出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过程当中,源着问题点不断地去研究、去探索,充分的带动起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2.2 正确应用多媒体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讲,一个活泼有趣的课堂环境是可以更好地吸引他们的眼球的。这种课堂氛围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更好建立起学习自信。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技术本身就有包含了非常丰富化、多样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们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很多小学生他们都是比较喜欢卡通、动画的画面,这时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动画卡通片,作为主题学习的有效导入[4]。

但是,切忌一味依赖多媒体技术,让多媒体技术完全替代语文教师的引导。这样,会把教师与学生们之间原本的正常交流与沟通给忽略了,这对教学也是不利的。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多媒体,并正确应用多媒体。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也仅仅只能够成为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已,并不可以成为课堂当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多媒体教学工具去充分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5]。

3 要高效布置作业

3.1 减少作业的总量

国家在大力推广“双减”政策的过程当中,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讲,是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要求,切实落实好国家的政策,保证对小学一年级以及二年级学生们不再额外去布置一些家庭的书面作用,可以在学校课堂内适当安排一些作业,以便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们对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攻固练习。而对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对时间方面也要作出相应的要求,平均完成时间不能够超出60分钟,采用这种合理化的方式来有效地调控好作业结构,积极制定作业校内公示制度,有效的预防出现学生们书面作业总量太多的现象。

3.2 提升作业的品质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不断地强化学科组、年级组的作业统筹能力,科学合理的管控好整个小学的作业结构,保证不会超出国家的标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情况来进行设计,让作业显得更加具有分层化、弹性化以及个性化的特点,避免出现以前那种机械式、重复式的作业模式,不断地提升作业的品质。

3.3 科学地规划好课外阅读作业

课外阅读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水平。除此之外,课外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所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3],需要科学地规划好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业。当有讲完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们去自主寻找一些类似的文章来进行阅读。

4 要重视课后辅导

4.1 提高辅导质量

这里的课后辅导,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课后学习的指导。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学校应该积极制定出一份科学的课后辅导方案出来,不断地提升课后的辅导质量。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们充分利用好这个课后的时间,科学地指引学生们高效地完成作业。对于那些本身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讲,教师应该要做好相应的补缺补漏工作,认真、耐心地解答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点。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则要帮助他们积极去扩展自己的学习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视野,可以实施一些关于科学、体育以及艺术等方面的学习活动,不断地丰富学生们的课后学习生活。除此之外,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一些线上的非常丰富的、好的学习平台与资源,可以在课后时间积极分享这些线上免费的学习平台资源给学生。总之,要充分应用好国家以及各个地区的教育学习平台,引导学生们正确去应用。

4.2 家校共育

在如今这种“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采用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如:组织家长会、教师进行家庭走访等方式,或者是建立QQ群、微信群,添加家长微信等等进行沟通,交流关于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教育的共识。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分析,在如今“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如果想要更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那就一定要与实际情况相互联系起来。从目前的教学现状展开分析,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积极地培养小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实现他们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是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的必要手段。除此之外,学校与学生家长也要积极地建立一个良好沟通系统,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成果。

猜你喜欢
双减多媒体技术小学生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38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0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3:15
我是小学生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