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 娟
为了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教材在语文园地设置了“日积月累”栏目,相机拓展了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等资源。这一栏目的教学,稍有不慎,教学重心就会偏移,滑向两个极端:一是逐字落实,条分缕析,结果得不偿失;二是轻描淡写,率性而读,一读了事,结果效益低下。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度”,以“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达成精准理解、熟读成诵的目标。笔者现以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策略。
这一组“日积月累”一共编排了12个词语,分三组呈现。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数量不算少,且不少生字字形复杂,朗读具有一定难度。基于学生主体化的课堂,教师不能漫无目的地全盘而下,而需要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朗读。这种针对性可以从两个维度入手:
其一,紧扣教材标注拼音的生字。比如:“明眸皓齿”“文质彬彬”“威风凛凛”“短小精悍”“容光焕发”。这些词语,对学生来说,有的较为陌生,有的容易读错,编者标注了拼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朗读和同桌间互读,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正。
其二,学生真实状态下有障碍的生字。教师一改示范朗读先行的习惯,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这12个词语,遇到不会读或拿不准的,做好标记,可以向同桌请教,尤其是在教师和其他学生朗读时给予充分关注。教材中提供的教学资源,并非需要全盘落实,教师之“教”需要进行必要的选择。否则,在学生已知处消耗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既是对学生原始经验的漠视,更是对有限课堂时间的浪费。
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和阅读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零散性的知识信息,相互割裂,不利于与学生原始经验的融合,导致这些信息只能机械地硬插进思维之中。只有结构性、聚合化的资源,才能更好地与原本认知形成系列整体。因此,统编本教材都以类群化的资源呈现。发现这一特点,对于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都会形成巨大冲击。教师要彻底改变逐个击破、一一落实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模式,而要站立在类群的视角,以统整、融通的思维,推动“类”的落实。
正确朗读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共同点。学生虽然没有完全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但基于其他词语包含的意蕴以及对字面意思的揣摩和猜测,其大意已经基本浮出水面。所以,很多学生从类群整体入手,就会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五官特点、形体特点、精神气质等方面的四字词语。看似漫不经心的一问,却向学生渗透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思维——相同类群的词语,需要先整体把握,利用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指向,对不理解的词语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基于这一共性特点的发现,原本很多学生首次接触的词语,如果单独拿出来,很多学生都会不明就里,但置放在类群化的共生资源之中,对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就已经初步洞察。比如对“短小精悍”“老态龙钟”这两个陌生词语的理解,就不至于偏离太远。
在类群化的基础上,编者还有意识地进行了类群的再次划分。这是教材编写的高明之处:用共同指向,帮助学生快速整体把握词语的初步意思;用再次划分,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词语之间的细致差异。否则,学生只能停留在模糊的维度上。这种逐步深入的划分,不应该是学生基于思维的理解而发现的,更不应该是教师直接告知的,而应该基于学生的感性认知,通过画面想象自然发现。比如第一排词语:“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除了“明眸皓齿”“文质彬彬”需要对“眸”“皓”和“彬彬”稍加点拨之外,其他可以基于学生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些词语,能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还可以引导学生与生活进行关联:生活中哪些人是“眉清目秀”的……这是理解词语的意思,但绝不是机械化的理解,是以学生原始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的。学生激活了内在思维,以寻找匹配事物的方式,对词语做出了最生动、最形象的解释。再比如第二排:“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短小精悍”。由于有了第一排词语的教学,在读这排词语时,学生明显感受到词语的风格和指向有了转变。虽然还是指向于人,但绝不是同一种人。教学这一排词语,教师更无必要解释,直接让学生将其与第一排词语进行对比,要求学生说说,这些词语刻画的是怎样的人,学生轻车熟路,直接将生活中类似的人物和词语进行对接,有的联系看过的影视剧,将词语符号与具体的角色进行对接,部分学生没有进行人物对接,而是直接表演出“威风凛凛”的状态,描述“膀大腰圆”的样子……
鲜明的指向差异,不仅借助词语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了基本大意,同时更为学生搭建了对比性的资源,让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迈向了更加深刻、更加细腻的层面。
教学资源的统整和融通,并不是简单的拼凑,也不是机械的重叠。既然统整,就需要从共生价值的整体性入手,从细分的维度中深化,同时还需要进行融通性的回归。结合第三排词语来看:“容光焕发”“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老态龙钟”。学生基于前面两排词语的学习,一眼就可洞察,这排词语多用于描写老年人的外貌、神态等。由此来看,12个描写人物五官特点、形体特点、精神气质等四字词语并不是胡乱排列的,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除了分成了三个类别之外,教师可以重新整体审视这些词语: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短小精悍
容光焕发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老态龙钟
教师鼓励学生在自由朗读过程中,再次说说自己还有怎样的发现。此处之读,学生认知维度有了明显提升,不再是消除朗读障碍的摸索读,也不再是基于词语理解的品析读,而是以洞察、探究的思维,在读正确、读画面的基础上,探寻和发现意思上的联系和形式上的勾连。不少学生发现:这12个词语整体上展现了人物的特点和状态,每行又体现了鲜明的顺序。即从青年到壮年,从壮年到老年。由此来看,这个“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12个词语,绝不是单独的存在,更不是没有联系的,彼此间相互依存,形成鲜明的共性,构建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基于这样的解读,重新回归整体朗读,绝不是在原本朗读基础上的机械重复,而是基于整体内容独特性解读的创造再现。首先,要在朗读中再现词语所展现的画面。这是一组描写人物形态、精神气质的词语,不同的词语,展现了人物的不同特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词语的感知与理解,视每一个词语为不同的镜头,将原本一个个词语所展现的画面,随着自己的朗读在脑海中快速闪过。其次,要在朗读中凸显不同的意味。基于12个词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层次和布局,学生的朗读理应在展现人物特质的基础上凸显其内在变化。比如第一行重在展现青年时代的阳光俊秀,可以采用轻快、舒展的语气朗读;第二行重在展现壮年的健美与壮实,可以采用慷慨、高亢的语气朗读;第三行重在描写老人的矫健,可以稍微放缓朗读的节奏。
这种回归性朗读,是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维的再次回归,是学生对内容认知的再度升华。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积月累”中的内容,无论是诗词,还是分列的警句或者词语,要从基本的整体性入手,在整体把握中明确方向,在逐层探究中深化认知,然后再重新回归到整体,避免对教学资源的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