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 杨静, 戴馨, 穆晓颖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山东 菏泽 274000)
学业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的“导师制”,在我国本科院校导师制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教学育人特点,经过了不断的改革与探索,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比较符合职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三全育人”的战略性方针背景下,医学高职院校中的医学技术类专业实行学业导师制,有利于形成高效、多元的创新育人机制。
医学高职院校中的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培养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为社会输送医学与工学相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国家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和加快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学业导师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客观需要,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医学技术专业将学业导师引入,学业导师作为专业教学骨干和行业工作骨干,更了解自己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 “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学业导师的“一岗双责”体现在不仅肩负着学生专业学习、就业指导以及对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任务职责,更重要的是让学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合力提升育人效果。从学情角度来说,医学技术类专业的学生普遍更重视专业技能的提高,学业导师作为专业教师,更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现况,有利于“育人”元素更好的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学业导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熟悉行业规范,更明白哪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需要了解的学科前沿信息,更善于将贴近专业的信息资源等整合成“育人素材”运用到对学生的指导当中,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来说,学业导师承担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课程思政”育人与学业指导育人相辅相成,育人更有效。总体来说,在医学技术专业中,专业的“专”度和技术“精”度,都是学业导师育人的“背景色”,学业导师做好育人工作,有利于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促进学生全面成长[1],在专业技艺学习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追求、诚信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研究探索的创新精神。
所谓“医乃仁术”,德行与技术兼具者方能为医,作为医学技术专业的学业导师,选派与任用更应该先“过筛子”,学业导师应该在思想、职业和素质三个方面均被评价良好,且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能力,满足前者条件时,优先选择更具有专业影响力的教师,所以学业导师在认定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2.1 学业导师选用应以“德”为先 “教育者先受教育”,学业导师应是正能量的传递者,首先应考察其自身的品德修养,其次应评估其育人水平,学业导师应不断变革优化自己的“育人理念”,积极学习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特点,能够主动结合本专业与下设各门课程的育人主题,时刻心系学生的发展,打好育人的思想基础。作为学业导师应在具有扎实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有较强的思想教育转化能力,也可以表现为“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2],应该比一般专业课教师更能总体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大方向,有实力实现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2.2 学业导师应为“双师型”的骨干教师 “双师型”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从专业角度来说,有医学背景和医学相关工作经历,对医学技术工作所需的职业素养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学业指导的过程中,言语行为皆会有相应信息的传递,职业体验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育人”更能“润物细无声”,效果明显优于枯燥的理论说教。从教学角度来说,“双师型”的专业骨干教师有一定专业教学经验的积淀,熟悉或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能在制定与修订的过程中,引发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导师深悟专业的育人要求,提高育人能力,在育人工作中更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更强的育人“内驱力”。
2.3 “学业导师”应该是“成长型”教师 “身教”胜于“言传”,学业导师既是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导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一个自身优秀的学业导师自己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于学生而言的教育作用,将胜过引用经典事例。学业导师的成长可以表现在自身学历的进一步提升、踏实工作过程与所获成果。医学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耳濡目染感受到学业导师在专业领域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踏实端正工作态度,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其日后工作学习最深刻的模板印记。
学业导师作为全员育人中的一分子,工作应贯穿始终。学业导师应陪伴学生“全过程”,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阶段,乃至毕业后的就业初期,不错过每一个对学生有影响的“关键节点”,无论学生处于学校、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实习单位还是就业单位,学业导师都应当有针对性发挥“全方位育人”作用,将立德树人覆盖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实现育人无处不在。
3.1 走好“育人”第一步,从迎新与“入学教育”开始 学业导师应在学生入校前就提前了解学生情况,和辅导员一起参与迎新,从学生一入校建立良好的“师生互联关系”。在学生入学后第一个月的“迷茫期”,对专业的认知浅薄而感性,此时学业导师及时向学生介绍专业学习内容、岗位需求、行业现状与展望等;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预期和打算;为每位同学建档,根据每位同学的总体目标不同,作为后期个性化指导的参考。对于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来说,专业的认同感是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前提和基础,从专业角度向学生浸润专业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的灌输,对后期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利用新媒体“碎片化”时间育人 医学技术专业的“双师型”学业导师都普遍身兼医院工作,与学生集中面对面的时间有限,当下的各类新媒体成为与学生随时保持联系的得力工具,在实践中表明,相比于面对面交流,学生也更倾向于利用微信、QQ便捷的通讯手段与导师进行学习、生活及情感的交流。学业导师可以将实时更新的符合学生当下适合接受的前沿理论,创新实践案例等利用媒体不定时推送给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升知识传授的宽度和广度,高频次的信息传输,方便“育人”深入到日常、精准到个人,能够适时提升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效果优于单一时间里的集中宣教。
3.3 定期入班开展主题班会 由于技术类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倾向于与未来实际工作相关的专业内容,传统班会的育人效果不佳,设计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主题班会,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共鸣。由学业导师主策划与专业相关的“育人”主题班会,例如专业领域范围内“成才”与“成材”的主题班会,可以从行业精英与行业骨干两个维度让学生领会平凡工作的普遍性与必须性,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让学生意识到精益求精与创新等工匠精神对行业进步的引领作用,鼓励学生超越自我,不畏惧困难的奋斗精神。
3.4 走进“第二课堂” 学业导师利用自己的岗位优势可以组织或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从专业角度进行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例如帮助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生筹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校内开办“宜仁眼镜店”,在真实的创业氛围中进行实践,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在创业实践工作中锻炼学生的行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去幼儿园为小朋友义务检查视力等,服务于社会,在实践中育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3.5 学业导师跟踪评价 学生离开校园的实习期和毕业后的工作初期,是学生的两个“定型”关键期,也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学业导师的工作不能放松和终止,而是更应该密切与学生交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交流,了解学生进入行业工作后,在新环境中遇到的困难与迷茫,及时发现学生专业或心理上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走向社会的过渡,早期解决问题,能帮助学生巩固坚实的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4.1 与辅导员协同育人 辅导员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当学业导师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问题时,有必要与辅导员反馈沟通,继续追踪学生问题的根源,从两个方位共同解决问题,相辅相成,辅导员和学业导师的双重教育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自身问题的认识,摆正态度,促进其全面发展。
4.2 与专业课老师协同育人 育人应与课程同行,离开了课程的育人是空洞的,所以,学业导师应保持与专业课教师的实时联系,让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到学业导师,有利于学业导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同时,学业导师也可以将学生特点告知专业课教师,以利于更好的因材施教,合力育人。只有“全员”信息同步,才能更好实现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力量汇聚。
4.3 与家长协同育人 全员育人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以往的高职教育模式中,家长参与度普遍较低。学业导师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网络手段,增加与家长的交流,从专业角度给予家长未来孩子就业或学历提升规划,提高家长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实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有针对性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总之,学业导师的加入更有利于提升“家校合育”效果。
在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的政策引导下,学校层面探索和优化包含学业导师在内的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全校教职工形成强大合力强化育人实效。医学技术系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业导师在学校政策指引下不断创新“导学育人”模式,通过学业导师协同育人工作获得明显的育人成效。从实习与就业单位反馈情况来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得分提高了6.2%;从参与社会服务与创新活动情况来说,参与人次较前增加了33.9%,在医学技术系模拟面试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从专业技能水平上来说,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获得省级技能大赛奖项15人次,其中获省级一等奖3人,二等奖2人,较往年成绩有明显提升。总体来说,2019级眼视光技术专业实行学业导师制以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专业技能成绩均优于往年,继续做好学业导师育人工作能够为培养新一批“齐鲁后备工匠人才”做好人才储备。
相信随着“三全育人”工作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的大力推行,“学业导师制”的普及与完善,学业导师将越来越发挥“育人”的重要角色作用,学业导师将加入参与创设实践育人体系,打造综合育人项目形成学生与学业导师的育人成效评价体系[3],为学生的素质修炼打造 “全境化”构建育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