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032)
写作教学本身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作家仅通过一支笔就可以创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逼真传神的情节,让这些生动鲜活的人物透过文字的渲染走进读者的生活,渗透至读者的内心世界。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头脑清晰,有自我意识,并充分了解一切。作品的原创性和重要性取决于身为作者的你能释放多少内在思想,以及那些你不知道也不愿意面对的潜意识思想。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普罗夫写在实验室墙上的“观察观察再观察”充分揭示着观察的重要性。有目的且有计划的知觉观察活动,并不仅仅是一个视觉观察过程,而是一种以视觉为主,其他感官为辅的综合感知能力,其中还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进行真正的观察前,需要对观察力知觉有所了解。
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吗?观察不局限于用眼睛看,也指通过五官接受外部世界的信息,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感觉。知觉是观察的基础。认真观察和体悟身边的人、事、物,关注生活细节,可以逐步养成观察力,从而有益于写作活动。
席慕容在《白色山茶花》中,用“洁白温润”来描写山茶花,从“青绿的小芽儿”到逐渐“丰富饱满”,“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的绽放,正如席慕容所说:“当花开的时候,仔细观察它,你就能听懂它说的每一个字。”透过文字不难感觉到一种视觉的传达。透过这些文字见证了一朵山茶花挣扎着展开花瓣绽放在眼前。仔细观察,从眼睛到心,再到笔尖,每一步都显示出作者的心思和细致。只要你明白仔细观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这样的语句就可以从你的笔尖流出。
杨绛在《老王》这篇文字中,那段“他脸色苍白,分不清哪个是瞎的,哪个不是。”透过这些视觉化的文字,面前呈现出健康情况极坏,“镶嵌在门框里”的“一击就会粉碎”老王。
朱自清的《春》里,“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自己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鸟儿,牛背上“响亮而清晰”的短笛……伴随着如此熟悉的话语,我们听到了鸟儿清脆的喉咙,悠扬的曲调,微风轻拂的流水,响亮的短笛声……听到春天的复苏,我们的耳朵醒了。只要你足够细心,你所听到的也可以书写成文字,传递,让你的文字信息传递中国声音。
朱自清的《春》里,混合着青草和花香,还有新翻的泥土气息……闻到春天的瞬间,这些味道都在风里酝酿着。
莫言的《老房子》里,“散发着甘甜的朽腐味”的夏天,地板上满是过去日子的灰烬。当莫言的文字写到“夜晚”,伴随着呼啸着的风,这些味道穿过“有雕刻的花朵和木栏杆的宽阔走廊”那一刻,似乎文字起到了奇妙的扩充力,味道里有种莫名的落魄与腐朽。在莫言笔下,老房子的腐朽味是甘甜的,字里行间闻到的是家乡旧宅子的亲切与熟悉。当作者赋予文字以一种独特的观察力知觉,文字中便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当你用心去体会,便不难从这样的语言表述中体悟到观察力知觉的独特性。当然,要先具备对文字独有的热爱和情怀才能逐步发展并形成有助于你吐露自己心声的文字。
汪曾祺的《黄油烙饼》里,萧胜吃了两口黄油烙饼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嘴里高叫着:“奶奶!”这样的瞬间,让妈妈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当萧胜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吃着黄油烙饼,大颗的眼泪顺着脸颊流进了他的嘴里时,汪曾祺看似不经意的一句“黄油煎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不禁让读者温热了眼眶。《黄油烙饼》是汪曾祺晚年所创作的,他把自己复杂、深刻、微妙和细致的生活经历浓缩到了写小说的过程之中。他善于精雕细刻,在平淡生活之中可以显示不凡的艺术个性。这种甜而咸的黄油烙饼里藏着萧胜思念奶奶的味道,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变换为完全不同的味道和食物。
朱自清的《春》里,“吹面不寒”的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被誉为感觉之母的肤觉,在朱自清的笔下,将春风化作母亲的手,这“抚摸”有多少情愫,瞬间形象可见。当曾经的小手成为现在的大手,你是否还记得当你握着家人的手时,是娇嫩的温暖还是粗糙的温度……当皮肤的感知付诸到笔尖,是亲切的看到,也是内心的独白。
茅盾在《午夜》中的那声“蓦地一声狞笑”,“跳起来”,拉开抽屉拿出手枪的那段描写,主人公吴荪甫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读到的瞬间似乎亲眼看见了如此激烈的场面,心也不自觉地跟着情节紧张起来。
在书写的每一个细节,将索要你表达地狗支撑一个文本动画,呈现出一幅精彩的画面。动觉无处不在,用心观察可得其精髓,付诸文字的过程变便可以从中感知语言文字的奇妙魅力。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一开始不要担心写得好不好,要敢于去付诸文字,写出来。观察力具有目的性、条理性、理解性、敏锐性、准确性等五大特点。观察需要一种方法,虽然每个人的方法不同,但有五种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成文。
在写作教学中,观察是文字最直接的来源,同时也是妙笔生花的必要前提。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观察的输出要与文字充分结合,不仅要做到准确的表情达意,还要注重观察方法的使用得当。写作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贯穿始终,关注并提高学习者认识人、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启发并养成学习者在自己的内在和外在寻找写作材料的习惯。
(1)确定观察目标,提升责任心。作者的观察应具有较明确的目的性,只有带着目的和任务进行观察,提升责任心,其观察力才能有所提高。
(2)明确观察对象,细致拟订计划。将观察力集中发力到要观察的对象上,遵循规则,从容观察。
(3)精选观察角度,以巧取胜。一个独特的视角,能够赋予写作者更好的创作基底,使作者能够专注于提高注意力,做到观察全面具体、细致入微,这样收集的写作材料,才有助于写作,从而以巧取胜。
(4)养成浓厚兴趣,永葆好奇心。学习者在写作中具备好奇心,观察有兴趣的人、事、物时,观察将得到良好的拓展延伸,从而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观察力。
(5)储备知识经验,习得观察方法。积极储备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在观察中捕捉机遇。观察力会受到学习者知识经验的影响,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结论,自然文字也会因此而大相径庭。
观察应以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为主,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抓顺序、抓特点、抓联系,纵横结合,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充分观察、思考,让学生在创设的“有所为”的情境中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事,照实写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色。
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从孟郊的《乐府三首》中不难看出,诗人的观察目标非常明确——荷花。从莲花到莲叶,再到莲花将开未开,观察得非常有序。一句“犹胜道傍柳”让我们了解作者不仅观察了荷花,对荷花的背景也进行了观察,设立了独特的观察角度。
观察力也是需要培养的,虽然受先天因素影响,但在实践中也可逐渐养成。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用所有感官和分析器进行全方位地观察;用心观察思考;用智慧的眼睛观察世界。因此观察力的训练尤为必要,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观察。
(1)用所有感官和分析器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若能运用被一般人忽略的感官进行观察,往往会有新的发现,增加文章新意。
(2)用心观察思考。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细微的方面,唯有细致观察才能获得新的发现。
(3)用慧眼观察世界。慧眼使客观事物染上鲜明的个性化色彩,从而碰撞出有创意的文字,使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彰显特色。
作家严歌苓在《一席》的演讲中,提到“作家要靠百分之五十的天赋,百分之二十的职业训练,百分之三十的努力”。由此可见,写作除了天赋以外,练习和努力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