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初探

2022-12-31 09:22曹贞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5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贫困学生团干部

陈 成,曹贞贞,漆 晗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前言

学生团干部作为团学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不仅是学校与青年大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青年学生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其自身素质与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高校团组织建设成败的关键。然而,在个性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高校,部分学生团干部暴露出外强中干、脆弱易折、畏惧困难、协作意识弱、顾此失彼等问题,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消极情绪较大,不利于高校团干部队伍的建设。

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致力于研究人性优点和价值,充分发掘人内在的积极潜能,倡导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和心理体验[1]。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能从更积极、更正面、更开放的角度对个体进行引导,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积极心理品质也称作性格优势,是指通过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组积极特质[2]。赛里格曼等人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人类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力武器,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可以抵御心理疾病的力量[3]。培养学生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提高学生的抗搓能力、心理弹性、学习效率和社交能力,有助于从政治理论素养、生活、工作、心理等各方面发挥正面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团干部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强大,解决其现实问题,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勇于探索和创新,促进高校团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围绕高校学生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贵州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650名学生(其中高校团干部为320人)认知、人际、情感、公正、节制、超越6个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掌握团学建设中高校团干部心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为后续建立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1 高校学生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现状

1.1 学生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不均衡

高校团干部是学生思想的关键引领者,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着榜样力量。高校教育者深知学生团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重要性,所以长期探索积极有效的培养体系,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严要求的学生团干部队伍。通过长时间的历练和学习,高校团干部的综合素质要优于一般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团干部的积极心理品质均值3.73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值3分。但是各个维度得分有显著差异,尤其是认知维度和节制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四个维度(人际、情感、公正、超越),表明团干部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有可能是因为大多团干部经常局限于通知文件,被动安排工作,缺乏独立思考,不敢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降低,最终导致认知维度心理品质水平降低。节制维度得分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多种形式新媒体的冲击下,社会追捧和价值导向使得团干部的竞选目的不单纯,团组织工作充满功利性,严重影响团干部的宽容、谦虚、审慎等心理品质的发展。

1.2 学习成绩与积极心理品质水平呈正相关

在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扎实做好团务工作的基础上,高校学生团干部还需要组织开展一系列校园活动,所以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平衡是大部分团干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按照学业平均分(满分100),把学生成绩分类为优秀(85分以上)、良好(70~85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60分以下)四类。调查发现,成绩处于合格和不合格水平的学生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得分非常接近,显著低于另外两类。成绩越好的学生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水平越高,并且差异性体现在认知、人际、情感、节制、公正、超越6个方面。学习成绩的提升能激发高校团干部的自信心,使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从而有利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4]。学习成绩处于良好水平,能够协同领导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有效组织集体活动,从学生工作中获取更多的正向反馈。相反,学习成绩不理想,容易造成团干部在评优评奖、升学就业等过程中处于劣势甚至落选,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人际交往和工作效率,使其对自身价值产生不认同感,降低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水平。

1.3 贫困学生团干部表现出更好的积极心理品质

高校贫困学生团干部在兼顾学习和工作的同时,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来减轻家庭负担,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状况,导致其心理长期处于矛盾中。所以,贫困学生团干部是此次研究的重点对象。调研结果表明,团干部中贫困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高于普通学生,尤其体现在情感、节制、公正三个维度。这说明,随着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学费减免等国家政策的实施和社会资助的帮扶,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再加上团干部这一角色带来正面积极的能量,使其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中自卑、敏感、脆弱的固定印象。臧运洪等人指出,提升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尤其是信任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扶助政策,能够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5]。由于受限于原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受助于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再加上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和培养,贫困学生团干部能较早地对人生进行规划,具有良好的感恩意识,能感知感受他人的关心关怀、重视与亲人朋友的亲密关系,从而在情感维度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更高。另外,社会支持系统的相对缺乏和对公正公平的渴望让他们推己及人,在学生工作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一视同仁、不偏待人的品质。

1.4 不同年级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表现出差异性

学生团干部在不同年级会迎来不同的挑战,而且呈现出高年级团干部不愿留任的现象。所以笔者调研了不同年级学生团干部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结果表明,三年级团干部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明显下降,这很可能是由于专业学习进入实习实践阶段,大多数团干部又面临工作职能的改变,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用于重新熟悉新的工作程序和内容,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很容易导致工作和学习失衡,引发消极情绪,从而降低积极心理品质水平。但是四年级学生团干部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出现明显回升,甚至超过低年级团干部。主要原因是大四学生的学业压力已经逐渐减轻,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会更看重团干部的学生工作经历以及其更优异的综合素质,外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有助于团干部对自我能力的认可和自信心的增长,让学生感到在社会中被理解、被尊重和被支持,促进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林静等人指出,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个体,能体验到更多来自周围亲人朋友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应对危机时更倾向于勇敢积极地应对,促进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获得更高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6]。

2 培养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的对策建议

2.1 创新平台载体,激发团干部主观能动性

开展共青团活动是保持高校团干部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以新颖性、时代性为目标,打造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在共青团活动中,团干部既是方案制定者也是活动参与者,所以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不拘泥于传统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自发组织有创意、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把主动权交给团干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工作安排,可以让学生有探索、创新的动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其创造力、求知力和洞察力。高校团组织要全方位地整合资源,为团干部搭建平台,让他们走出教室和校园,通过与社会、企业的交流和切磋,获取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多角度多维度看待问题,发散思维的同时提升创新能力。把学生活动话语权还给团干部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校外资源,可以使得学生在团组织中找到了归属感和满足感,重新审视团干部的责任和义务,不再轻易受到社会错误观念的影响,逐渐摆脱扭曲的价值观,建立自我控制、谨慎、谦虚等积极心理品质。

2.2 推进团体辅导,实现工作学习双提升

学生团干部因为要面临繁杂的团务工作和学生活动,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从而导致其学习成绩和状态不佳,使得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下降。近几年,许多高校都通过团体学习、学术活动、奖励机制等方式方法在改善这一现状,但是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可以把目光聚焦在团体心理辅导上,帮助学生团干部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其自信心。高莹等指出,团体辅导在改善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上已有显著成效,而且能辅导的学生数量多范围大,形式多样内容新奇,可以解决共性问题消除学生孤独感[7]。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团体辅导为学生团干部营造安全、温暖和彼此信任的氛围,自我探索的同时相互交流,一起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实现共同进步。只有团体成员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团干部的整体学习状况才会得到持续性的改善,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提升其满足感,促进积极心理品质水平的提升。

2.3 开启逆商教育,完善积极心理水平

虽然受限于家庭条件和经济水平,贫困学生团干部所面临的压力和挫折更多,但国家社会的政策帮扶和教师同学的关心帮助,让贫困学生练就了乐观面对逆境、积极摆脱困难的能力,从而其逆商水平较高,整体积极心理品质也处于较高水平。这就启发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注重团干部的逆商培养。一方面,借助于积极心理学进行逆商教育,能够提升团干部应对逆境的能力;另一方面,逆商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应激能力,从而提升其情感、节制、公正等各个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8]。高校学生工作应该聚焦高校团干部常见的问题,围绕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与同学的人际矛盾、工作中上下级关系、工作中突发事件等主题,开展心理培训、系列工作坊和讲座;同时,做好高校团干部心理筛查,重点关注逆商较低的学生,针对其面临的困境做一对一心理辅导,逐渐消除负面情绪,更好地塑造积极心理品质。

2.4 强化分类引导,做好阶段性培养

不同年级的高校团干部,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适应水平不同,所以在积极心理品质的不同维度都会表现出差异。大一新生进入校园后,需要快速地进行高中生和大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包括使用常用办公软件、熟悉相关制度条例、准确传达工作安排等。所以,高校教育者有必要从适应的角度对新生团干部进行培训和指导,避免学生因为适应障碍影响其对团干部身份的积极感受。大二和大三学生团干的重点任务就是做好学习和工作的平衡,该阶段专业学习任务加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团委工作对团干部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态度和技能上,而是要求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进行快速提升,到达更好的工作效率。负责团委工作的老师需要做好引领和指导,帮助团干部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兼顾好学习和生活,使得积极心理品质各个维度水平协调发展。对于大四学生团干部,重点关注毕业和就业问题,为学生搭建资源平台,打通就业渠道,培训就业能力和技巧,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面试和考试失利,做好正确的职业定位,减少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负面打击,维持良好的积极心理水平。

通过此次调研可以看出,通过高校培养和自身锻炼,学生团干部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良好,但是在认知和节制维度上有所欠缺,发展态势呈现出不平衡的走向。团干部的学习状况、逆商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等因素,对其积极心理品质得分都有重要影响。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必要从不同角度、不同阶段提出并实施学生团干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进一步提升这支队伍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最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贫困学生团干部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严管优出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开卷
团干部须有5种特质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百名专业团干成才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