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穗
去年我接待两位到访的北方朋友,午餐安排在一家规模不大生意却很红火的苏帮菜馆。点菜时,竟在菜牌上见到了一款久违了的白什盘,当即毫不犹豫地下单,并凭着早年留下的美好回忆,津津有味地向友人介绍了一番这款江南版“佛跳墙”。
白什盘,最初称“白食盘”。这源于过去苏州大户人家都有私厨,每每家里宴客,主人在前面把酒言欢,厨师则在灶间忙得风风火火。等到吃饭时,正好物尽其用,将多余的边角料,这里抓数粒虾仁,那儿捞几块蹄筋,再撕上些香菇,切一点笋片,外加鱼片、肉片等,撸撸刮刮,炒一锅杂烩。未曾想,这看似残羹剩菜的东西,竟由此生成别样的美味,遂逐渐从后厨走入厅堂,并流入市面菜馆。当然,登上了大雅之堂的白食盘,不再采用剩菜边角料,做法也更精益求精。同时,为了表达更准确,书写更文气,便将此菜原本食用的“食”改成了什锦的“什”。
曾几何时,这道清爽顺滑的白什盘只在大菜馆供应。若菜单上看不到“白什盘”这三个字,那这家馆子简直就是“一粒米笃粥,米气也没有”。原因很简单,作为一道荤素原料大杂烩的菜品,食材虽不固定,但主要几种必不可少:鱼片、肚片、虾仁、蹄筋、鱿鱼、鲜贝、腰花、火腿……单是前期准备就要花上几个小时,小餐馆往往备料不足而不堪担当。
制作白什盘,先以中火下猪油,葱姜炝锅后,下爆肚片和腰花,再下笋片、青豆,然后放已经预熟的鸡脯片、海参片、鱼肚、蹄筋和猪脑,勾入高汤烩制片刻,略着些薄芡,淋上热猪油,旋即起锅装盘,最后以滑炒虾仁结顶(加一个菜帽子)。
这道乍听起来颇有些乱炖感觉的苏帮名菜,由于食材较多,且有不同的成熟度,下锅的时间与火候各异,而每一样都要力保鲜嫩爽口,这便使得对厨师的火头功夫要求极高。然而就是这样一道曾经闻名遐迩的苏帮大菜,却一度濒临失传。究其原因,除了做起来吃力之外,还有它所用的食材种类较多且要求较高。于是乎,在经济贫困、食品短缺的岁月,终被另一道炒制速度更快,原料也更为随意的炒什锦所代替。
本人上一次享用这道菜已是数十年前。那日随长辈外出归家途中,到菜馆打牙祭,席间便有一道白什盘。记得在当时的年代,能吃上这样一道虾仁、蹄筋、鸡片、鱼片、蘑菇、茭白、腰花、肚片等好货聚于一盘的佳肴,真不比过年差多少了。
一番热情期盼后,荤素搭配、色味俱佳的白什盘终于隆重登场。但见氤氲雾气间,粉嫩雪白中隐隐透出点点的红晕、丝丝的碧绿与浅浅的嫩黄,在配色上与浓油赤酱的传统苏帮菜不是一个路数,却展示出另一番清淡雅致的风韵。
一盘不用任何调色,白茫茫素净一片,看似寡淡的白什盘,待得一勺入口,蹄筋软弹、虾仁鱼片鲜嫩、茭白爽口,以及腰花肚片风味的别具一格,该种硬软间变幻的层次感,让人欣喜之余,好像在品赏一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向前渐次延展的山水画卷。
若用一个字来形容白什盘,那就是“鲜”。每样食材的天然味道都被很好地保留,又互相融会贯通,无任何突兀之感。那种诸多鲜香于口中循着脉络细腻铺陈、让人欲罢难休的味蕾享受,似乎只需一口,已将整个江南尽融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