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安英,程永淳
(1.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2.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课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部,山东 青岛 266112)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2019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重要永久性文件——《岳麓宣言》正式发布,指出“语言还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记录并传承一个族群、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独特文化的主要载体,它有助于人们通过共享的行为模式、互动方式、认知结构和理解方式来交流。”[1]语言是最有价值的地域人文景观[2],也是了解社会动态、体验城市变迁的重要窗口。本文以滨海城市青岛为例,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语言景观的时代价值及发展途径。
语言景观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出现在广告牌、街道指示牌、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3]这类语言主要针对实体物质世界。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有学者提出语言景观可以延伸至虚拟空间世界。[4]这是语言景观研究的新对象。基于此,本文所收集的语料范围包括实体物质世界与虚拟空间,以实体物质世界语料为主。其中,实体物质世界语料收集主要借助数码相机拍摄方式,虚拟空间语料收集则通过网站搜索方式,二者互为补充。本文共收集路名、街名、商铺店名等实体物质世界语料280条,虚拟空间语料252条。
从文献记载看,“文化”一词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周易·贲》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句子。1871年,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即“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5]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6]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贸易、社会安全、公共设施、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并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7]多角度的语言景观是展示城市形象的外在窗口,凸显了一个城市的价值观与发展理念。
作为一个风景优美的滨海城市,青岛时时会在语言景观中突出“海”的元素。“山海一色,醉享青岛”是青岛地铁站内的广告语。广告文字以蔚蓝的大海为背景,衬以红瓦、绿树、蓝天。其中,“醉”字运用了语音双关手法,一方面谐音“最”,点明青岛风景之美;另一方面也与“醉”的本意有关,暗示青岛的美景能让游客着迷,甚至到了几乎醉倒的地步。“因军而兴,向海图强”是青岛首条“荣军街”的宣传语,一方面突出了荣军文化特色,体现了打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拥军优属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社会化阵地的定位;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大海般磅礴的豪情与宽阔的胸襟,展示了岛城的特色。
在青岛,还有一类以“您懂得”“别忘了”领起的广告语:“您懂得,一米一粟来之不易;别忘了,传承勤劳节俭美德”“您懂得,用心灵感受自然;别忘了,用文明守护美景”“您懂得,守护健康你我他;别忘了,防控疫情靠大家”“您懂得,乱扔杂物污染环境;别忘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您懂得”“别忘了”默认受众已经知道下文所说及的注意事项,只是可能一时忘记,所以友情提醒一下。[8]广告语没有严令他人如何去做的态势,相反以一种友善、平等的口气进行交流,令人乐于接受,且不易忘记。效果类似的还有“咱不乱+”型的广告语,例如:“咱不乱倒”“咱不乱堆”“咱不乱吐”“咱不乱贴”“咱不乱踩”“咱不乱扔”等。这类广告语用“咱”这一方言开头,既传递了注重礼节的信息,又给人一种亲近感,拉近了宣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很好地展现了德义风尚。
城市不仅是一种地理标识,更是一种群体类别。城市认同源于人们对物理环境的认知,既包括人们对物理环境的记忆、观点、态度等,也包括人们与物理环境的相互关系。[9]提升城市认同应将人置于主体位置,只有如此,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彰显城市魅力。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青岛找寻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语言景观的恰当设计可以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推介城市的理念、价值观、目标等,拉近与百姓的心理距离,达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目的。
青岛西海岸新区于2014年设立,2021年GDP突破4000亿元。航运贸易、高端化工、影视文化、智慧科技、医养健康、时尚旅游等产业发展迅猛。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区发展,我在其中”“新区未来,有我参与”两条广告语,站在阅读者视角进行设计,将“新区发展”和“新区未来”与建设者“我”相联系,让每个“小我”都能产生一种共鸣,联想到“小我”与“新区”的意义关联,进而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读来语调铿锵,起到了很好的号召效应。而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洁净青岛,从我做起”等广告语,也是站在建设者角度进行设计,融入了第一人称“我”,强调普通个体对城市宏观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出城市对个体融入其中的期待。一个城市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无数个“小我”的参与、支持与认同。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社会风貌、市民素质、情感认知、心理状态、道德理想等文化要素在物质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的综合反映,是市民共同认同的精神追求。[10]青岛是一个滨海城市,城市精神内涵在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城市的人文风貌。
1.山海精神。山通常被人们赋予伟岸、大气、磅礴等特征,海则被人们赋予宽广、壮观、包容等意义。山海精神在青岛的路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青岛西海岸新区南北向道路多以“山”命名,例如:燕山路、太行山路、井冈山路、九华山路、武夷山路、庐山路、阿里山路、九连山路、韶山路、衡山路、大涧山路、青云山路、天目山路、峨眉山路、五台山路。路名带有“山”字,能让人联想起山这一意象的伟岸、连绵起伏等特点。崂山区从东海路到香港东路之间,有八条“海”字头的道路,分别是海兴路、海游路、海江路、海川路、海青路、海龙路、海安路、海宁路,取“兴游江川,青龙安宁”之意,简称“八大海”。青岛西海岸新区也有安海路、连海路、新海路、海纳路、琴海路、润海路、辽海路、浩海路、海帆路、旭海路、湛海路、泽海路”等带有“海”字的道路,彰显了青岛的滨海特色。
2.齐鲁文化。西周时期,齐鲁两国是山东境内最大的分封国。齐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虽然建置时间只有百余年,但也深受齐鲁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包括弘义路、明礼路、德丰路、德兴路、德安路在内的道路都有着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不少广告语则体现了对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的推崇。例如:“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背后有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的影响,从民众和国家两个层面强调诚信的重要意义;“诚信如鼎”将抽象的诚信品格比作具体可感的“鼎”,以此说明诚信的分量很重;“以真诚之心,行诚信之事”用了两个“诚”字,第一个“诚”与“真”相联,第二个“诚”与“信”相联,分别表达了对“诚”在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的重要价值的推崇。
3.奋勇争先精神。在青岛语言景观领域,这一精神主要通过非商业性标语牌加以展示。例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靠你靠我靠大家”“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典范城市,共建美好生活”“创建双拥模范城,建设和谐新青岛”,都用到了一个关键词——“创”。“创”即“开始做、初次做”之意,展示了岛城自上而下的奋斗气质。使用较多的词汇还有“打造”,包括“打造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等,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与不懈追求。
语言景观具有信息和象征两大功能。信息功能给人们提供某种信息,是语言景观的显性功能,也是语言景观的基本功能。象征功能是语言景观的隐性功能,象征着语言选择背后的政策取向、身份等问题。对语言景观的理解和评价蕴含着语言景观的深层含义。[11]公交车及地铁是很多青岛市民首选的公共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通线路逐渐增加。车体上张贴的公益广告是推进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真情巴士,温馨巴士,美好源于真情”“德立道,善行远”“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等公交车上的广告在展现语言基本信息的同时,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情意、德行的重视。地铁内“强冷车厢”“弱冷车厢”“灯闪铃响,勿上下车”“冲门危险,顾己及人”“请注意站台与列车之间的高度差与空隙,小心慢行”等语句直接展示了语言的信息功能。“生态文明,禁止海洋污染”“朝夕奔梦”“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等语句则兼具信息功能与象征功能,体现了保护海洋环境、奔赴中国梦、倡导文明之风等象征意义。总体来看,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广告语言内容缺少变化,需要增加更多体现正能量的词语或短句,使其真正实现“流动的媒体、城市的名片”效应,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传播优势。
青岛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有不少引人入胜的景点,包括中山公园、五四广场、崂山、栈桥、鲁迅公园、八大关近代建筑、文化名人故居、琅琊台等。每处景点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特色。借助语言对这些进行推广,可以让顾客在游玩时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提升审美水平,增加旅游经济的发展内涵,产生更佳的旅游效应。一些公园内花木繁多,令人赏心悦目,但除了“花朵留枝头,美丽留心灵”“请文明赏花,勿攀爬折枝”“祖国山水,放歌和谐”“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走”等非商业性广告牌外,没有出现更多以“花”为主的诗词宣传牌。“樱花如霰晓莺啼”“樱花永巷垂杨岸”“樱花落尽阶前月”“处处山樱花压枝”“桃花樱花红雨零”“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春色暖先开”等古诗词不但能为美景增加文化色彩,还可以提升游客的阅读兴趣,传承古典文化,提升文化内涵。一些重要景观周围缺少命名由来、象征意义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信息介绍。增加一些类似内容的宣传牌,可以让更多游客了解相关的历史,进一步体会景观设计的宏伟构思,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高校是教育资源的聚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加强城市语言景观建设的典型路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墙壁、走廊、道路等场所,悬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宣传牌。例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儒家经典诵读活动,加深学生对这些语句的认识。楼宇命名也是将优秀文化渗入实体的重要手段。驻青某高校以“德”字系统命名楼宇,如崇德楼、祥德楼、明德楼、厚德楼、承德楼、启德楼,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作了铺垫。高校还可通过建立与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有关的广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间的推移中取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藏南钩编和泊里红席是青岛民俗技艺的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藏南钩编源于明代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产品类型包括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形式包括篓子、筐、蒲团、提包、提篮、草帽、草地毯等。泊里红席以高粱为原材料,经过去根、剔梢、捆坯子、破篾子、刮篾子、编隔子和挑席子等多道工序编织而成,有红白两种颜色,交叉编织出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在藏南钩编和泊里红席等民俗产品中巧妙融入语言文字,可以提升外观设计质量,丰富传统工艺内涵。语言文字的选择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或者推介青岛的景点及特色,前者如五四广场、五月的风、栈桥月夜、飞阁听潮、东园花海、海上名山——崂山等,后者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啤酒之城、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等;或者引入描写青岛的诗句,如李白的“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以及赵孟頫的“山海相依水连天,万里银波云如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