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爱迎,李占军,翟明戈
(1.青岛滨海学院 财经学院;2.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劳动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锻炼必备的劳动能力至关重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工匠型人才的主阵地。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碎片化、任务化、体力化等现象。高职院校应主动作为,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晰劳育在五育中的重要地位,构建完整的劳育课程体系,开展生活和生产劳动实践,增强劳育主体间的协同,科学开展劳育评价,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遵循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从20世纪50年代的“三育”方针,到90年代的“四育”方针,再到2018年的“五育”方针,逐步明确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与作用。劳动教育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升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即成为“全面发展的一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包含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等。[2]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长远的意义在于促进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劳动教育,更多的学者关注劳动教育,针对高校的劳动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刘向兵等认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建议高校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劳动教育制度体系,着力探索切实可行的高校劳动教育路径,着力加强劳动科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3]檀传宝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对劳动教育进行研究,认为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4]卢晓东文章按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元划分,同时考虑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场域,给出大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议。[5]曲霞论文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明确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以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建构了“五大目标体系”“三大任务体系”“1+8实施体系”和“3+1保障体系”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6]
高职是职业教育类型的高等阶段,是培养新时代劳动者的重要节点。
1.要为劳动者成长创造条件。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为劳动者成长创造良好条件。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职业教育法从立法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要求推进普职融通,进一步激发职教活力,增加职教吸引力。新的职业教育法颁布后,职业院校应通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劳动技能训练基地等方式,创造新时代劳动者成长的更好环境条件,保障更多的新时代劳动者通过职业教育之路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2.要培养新时代技术劳动者。技术劳动者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高职是培养新时代技术劳动者的重要学段,高职劳动教育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密切关注产业、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注重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入专业教育,引领学生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与技能水平。
3.要建立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观,完善面向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待遇水平,畅通发展通道。目前开展的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为选树大国工匠,激励技能报国提供了平台和指引。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建立职业技能竞赛的激励机制,与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能手等的遴选与奖励相对应,鼓励师生中的技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4.要培养更多技能工匠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一,其中高职(专科)在校生1590万人。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等的实施,不仅需要大量的研究型精英人才,更需要大量的扎根基层、务实能干、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技能型工匠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时代使命,适度扩招,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和工匠型人才。
1.劳动教育边缘化。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内容,对人的价值观塑造、品质养成、能力锻造、习惯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劳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时常处于边缘位置,甚至被当作实现德育、智育目标的路径手段。劳动教育内容被忽视,高职阶段有的劳动教育课程过多的课堂说教,或者是基于手工和劳作的体力劳动,没有与德智体美深度融合,形成合力,没有充分发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力。
2.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陈旧。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逐步形成了注重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工匠精神培养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实践育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随着以5G为主的通讯技术、以高铁为主的交通运输、以机器人为主的自动化生产的发展与普及,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化。智能时代对劳动者提出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要求,从思维、认识、价值观,到知识、能力、素养,都要全面对接时代发展。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未形成完整体系,独立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仅满足学时要求,而且内容枯燥陈旧,专业课程中的劳动元素发掘不够,劳动教育未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3.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单一。高职院校日常劳动教育多以清扫卫生、帮厨、帮工等劳作形式为主,缺少体验学习、操作学习、科学设计、程序编制、机械制作等与现代产业对接的劳动形式设计,传统的单一的日常劳作形式引不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劳育任务化现象严重,即把劳动任务作为实施劳育唯一手段,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养成。即便如此,这种具有教育目的的任务化劳动也多数出现在学校教育期间,而学生一旦回到家庭生活或者进入企业实习实训时,劳动的教育性就大大减弱,劳动教育主体和劳动教育实践形式都存在单一性的问题。
4.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缺乏全面性和长效性。学校在思想和理念上都明确贯彻劳动教育,都有劳动教育的实际安排,有的还制定了督促制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家普遍认为开启劳动教育比较容易,但劳动教育真正运行尤其是可持续运行却很难,想奏效更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目前,劳动教育评价主要以学校为主,而家庭、社会(企业)很少也很难参与到考核中。学校劳动教育的评价多以学生是否参加,劳动任务是否完成作为考核依据,学生劳动态度转变、劳动素养提升、劳动技能提高等内涵实质性的要素考核不全面。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是劳动教育的四大目标。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新时代对高职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紧扣劳育目标,系统设计实施路径。
1.以整体规划为基础,劳动教育全程化。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做好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协调好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实现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教学部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劳动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工学结合、实习实训、考核改革等工作。学工部门将劳动教育纳入党团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学生社团建设等工作中,与“青马工程”、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相结合,实现全过程育人。就业部门在就业指导与服务、创新创业、就业实践等工作中落实劳动教育内容,促进劳动创新实践落地。组织人事部门和教师发展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专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同时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思政范围,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培训。质评部门将劳动教育效果作为质量监控内容,开展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各部门协同工作,实现劳动教育全程化。
2.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劳动实践生活化。劳动实践生活化是促进劳动教育落实落地的关键,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形式。在高职院校中推行劳动实践生活化,就是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保障劳动教育多空间、多维度、有时序地发挥作用,构建劳动实践“进教室、进宿舍、进餐厅、进实验室、进家庭、进社会”的全环境浸润的生活化育人模式。一是日常生活劳动的习惯化养成教育。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劳动,坚持每年植树活动、周五8分钟卫生大扫除、宿舍内务整理、随手捡起身边垃圾、每学期2天义工、每月义务劳动等日常劳动活动,制定星级宿舍评比制度,引导学生开展以自己的双手清洁、装扮生活空间等为主题的劳动活动。这些日常生活劳动用时不多,易做易成,提高了劳动意识,养成了劳动习惯。通过制定“一日劳动公约”和“学期劳动任务单”等方式,对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的内容、标准进行界定。通过长期开展的日常生活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二是广泛开展生产劳动实践。结合专业特点,通过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现代学徒制”、课外实践活动等渠道,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上岗位,参与生产劳动实践,让生产劳动在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上,都成为高职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三是定期组织服务性劳动和公益劳动。根据专业特点,工科专业开展家电维修,医科专业开展公益问诊等。走进社区、中小学、养老院、公园场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奉献精神。
1.与培养方案相结合,实现劳育课程体系化。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是《纲要》提出的劳动教育四大途径。一是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劳动教育理论课、劳动周、社会实践等必修环节,并制定劳动课程标准和考核方案。同时开展贯穿培养全过程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专题教育活动。二是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元素,将劳动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手段、方法、考核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勇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等劳动精神。三是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发挥集中实践专业课程的作用,架起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桥梁。四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建设校园劳动文化类隐性课程,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劳动实践。
2.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劳动课程理实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理论教育内容主要学习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劳动知识、劳动安全、劳动纪律,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劳动课程的计划与安排等。劳动实践教育内容包括:利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进行专业生产劳动,指导学生结合校园生活和社会服务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如: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学雷锋活动、校内外公益劳动、服务校级或院级大型活动(迎接新生活动、校园招聘会、校内学术会议、校内展览会、运动会、校内植树绿化、公共设施维护等);也可用智力帮助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社区等完成产生价值的活动或项目,如:统计、调研、设计、决策、组织、运筹等。
理论课用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使资源应用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职教云课堂教学平台搭建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将劳动教育的教学大纲、课程考核方案、教学演示文稿、纪录片、短视频、劳模事迹等学习资源上传至系统后台,并利用结构化课程、微课、微视频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改革。网络平台可以设讨论区,教师在课堂上发布热点讨论题目,鼓励学生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平台进行课前考勤,开展课堂测验,提升教学效果。实践课主要以实训、社会实践为主要载体开展,由专兼职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指导学生结合校园生活和社会服务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学生可以在智慧职教云课堂教学平台提交开展劳动活动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记录实践具体情况,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可以更加精准地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对其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等劳动素养进行综合评价。
3.做好新劳动课程开发工作。强化大学生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彰显时代特征,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结合高职院校建设和运行实际,开设烹饪基础教育与实践、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楼宇服务实践课、学生公寓基础劳动教育与实践、网络文案设计与策划、风光互补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智能化学习系统开发与维护等劳动教育课程,由学校专任教师和后勤骨干员工共同授课。结合新时代劳动发展的特点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劳动科学赋能专业发展,打造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新格局。
1.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内部协同育人。协同多主体共同育人。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各方面。当前,劳动教育各主体之间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高校在劳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主导者作用;社会(企业)对大学生的劳动素质要求较高,但参与劳育的积极性不强;家庭则往往过多呵护而忽视劳育。因此,需要有效调动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各主体的积极性和资源,开展协同育人。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主导者作用,积极与家庭、社会(企业)加强沟通,整合资源,扩大宣传,系统设计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机制,并开展学校内部和各育人主体间的协同育人活动。
2.激发企业、家庭动力,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在实习实训中育人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环境中,遵守劳动纪律,增强劳动观念,加强劳动技能、新技术、新工艺的训练,向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楷模学习。家庭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高职学生在家庭活动中,要延续基础教育阶段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更多地为家庭、父母分担家庭劳动。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数字化育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兴前沿科技不断渗透深入到人类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和观念之中,劳动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劳动工具来说,数字化劳动主要使用电脑、手机、智能机器,传统劳动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机器设备。从劳动者素养要求来说,数字化劳动区别于传统体力、脑力劳动,对智力、创造力要求更高。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培养学生传统的体力、脑力劳动技能,也要培养学生掌握数字化劳动工具的能力,培养新时代劳动者的数字化劳动素养和技能。在劳动教育形式上,既要有体力、脑力劳动训练,也要有数字化劳动训练。
评价制度是指挥棒,要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式,改革评价方法,促进劳育评价规范化,建立由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为主体,学校广泛参与的外部评价体系和学校内部评价体系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1.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作为育人基地,要承担起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责任,同时也需要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与社会、家庭的多元化融合,增加评价主体,邀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现场专家、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参与教学评价,家庭、学校、社会(企业)三者形成合力,真正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方式过程化。突出实践考核和过程性考核,将日常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中参与劳动的情况,统一纳入相关课程和项目的考核。将学生志愿服务、日常劳动、家庭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情况,综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劳育模块,与学期综合测评相结合,与评奖评优相结合。
3.定性定量相结合。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劳动教育的观念目标、技能目标与习惯目标。对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型劳动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对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进行定性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才能反映出学生劳动素养提升情况。
4.“互联网+”智能评价。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劳动素养评价大数据平台建设,把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场所的劳动开展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及时的评价,并动态生成劳动质量监测报告,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