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2022-12-29 03:28王春生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基础基层

王春生

(谯城区统计局 安徽亳州 236800)

统计工作根在基层,统计数据实在基础。统计数据源自千家万户,统计基层基础关乎统计数据质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计现代化改革,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提出新的挑战。要求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在新时期背景下,带着新课题、新任务,投入到实际统计过程中,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统计流程,确保统计工作能够顺利且高效完成。

一、新时期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现状

(一)重视统计工作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笔者经过对多个地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跟踪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领导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并且对统计工作的理解较为浅薄,部分领导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根本没有意识到统计工作是影响到地区乃至国计民生的大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基层机构设置不完善,存在乡镇统计站和其他站所合署办公现象,统计人员专职不专班。二是一些企业单位对统计工作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基础资料不健全,原始记录不完整,统计台账不规范。部分企业认为统计工作与自身无关,对统计工作缺乏理解支持和配合。三是部分统计人员法治意识不够,对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认识不清。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时发现,诸多地区的相关统计人员缺乏独立的办公设备,导致统计得到的数据无法及时分析、处理和储存,最终影响了整个统计工作的流畅性和延续性。

(二)基层统计队伍力量薄弱,流动性强

部分乡镇(街道)统计人员专职人数较少,大部分身兼数职,特别村(社区)统计人员普遍存在兼职和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而且待遇低、人员变动频繁。企业统计人员多由本企业财务人员和代账会计兼任,存在部分人员履职能力不到位现象,导致无法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和调查,最终得出的数据自然不够精准。另外,基层统计人员调动极为频繁,以乡镇统计人员为例,笔者发现,部分地区的统计人员经常是一年发生多次调动,且由于统计工作待遇低、日常工作繁杂、辛苦,致使相关统计人员主观上也缺乏动力和意愿,进而使统计工作无法顺利且高效推进,统计到的数据缺乏科学合理性、时效性及准确性。

(三)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职责和内容不熟悉,缺乏应有的统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性数据收集归纳不及时、基础性档案资料整理不规范。统计人员学历专业与统计工作不匹配,高学历少,对统计数据的深入思考和调查研究不够。统计人员的培训内容不够丰富,课程偏少,系统性、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缺乏灵活性、互动性,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明显。

(四)源头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为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是在统计力量方面比较薄弱,缺乏足够的统计支持力量和统计人员,所以在源头数据的统计质量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相关数据的统计不够精准有效,在来源方面不能得到充分拓展,在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方面往往不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导致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受到严重影响,数据的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损害。通常情况下,对于社会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不能切实有效地呈现和全面细致地反映,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或者不足。另外,在基层的源头数据方面往往质量不高,这对于政府的经济决策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因为源头数据的质量不能得到显著提升,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问题或者不足,这对于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综合质量的提升造成巨大损害,因此要高度关注此类问题,从根本上进行应对和处理。

(五)主动靠前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

部分统计人员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强,主动靠前服务、优质服务的意识差,指导、规范企业统计基础的主动性不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针对企业的各项事宜不能高度重视,相关统计困难的问题无法得到切实解决,导致自身的服务意识不足,服务能力得不到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无法得到切实提高,这对于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推进都会造成十分严重影响。另外,在信息分析和调查方面不够深入全面,对于数据统计缺乏足够的调查思考和优化完善,调查研究力度不足,导致同期工作的效能和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帮助企业解决统计困难有效性不足。

(六)缺乏科学的奖惩制度

设置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是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目前基层统计部门而言,相关人员待遇往往不高,若相关部门还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会在极大程度上打击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具体调研发现,奖惩制度制定不够科学合理,缺乏系统的、完善的制度支持和规范保障,导致相关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激发和调动,其潜能和价值无法得到切实有效发挥和利用。因此,对于整体工作会造成严重影响和挑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有效落实,限制了相关人员价值的体现,同时也阻碍了各项工作的实效性和可行性,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健全系统而完善的奖惩制度,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效落实,是基本要求也是必要前提。

二、新时期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统计能够高效反映社会发展和民生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相关机构通过分析统计数据,以科学合理手段宏观调控市场和社会,确保社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杜绝社会和经济畸形化发展。统计工作是通过搜索、采集、调查、汇总,最终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统计,来反映事物面貌和发展规律的过程,以此给相关决策人员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通常而言,统计工作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数量性,是统计人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重中之重。其二是综合性,从整体出发,利用抽样调查方式,确保统计工作的科学合理性,这是统计工作的本质。而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统计基础条件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石。

三、新时期如何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一)优化机构设置,加强基层统计能力的提升

按要求设置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统计机构,配齐专、兼职统计人员,创新基层统计层级管理模式,积极应用新技术手段,层层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网格化管理。加强村(社区)统计网络建设,明确村(社区)统计人员。增设基层统计人员岗位补贴,确保统计人员专编、专人、专用,加强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是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统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统计服务的重要载体。统计信息化是统计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统计数据处理系统、数据网络传输和信息网上交流为统计工作节约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增加了数据核算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建立多层次学习培训机制,提高队伍素质

统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是确保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为确保统计人员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相关部门首先应该引进专业的统计人员。一方面,可通过一些福利待遇政策吸引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直接通过校招的方式,吸引理论知识丰富的高校毕业生,以此与单位现有缺乏理论知识却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统计人员形成互补,并可定期安排专业的统计人员或者相关高校教师对基层工作的统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基层统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要加强基层统计工作,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开展多渠道的统计基本技能、业务知识和专题知识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分级分层精准培训,培训实施“学时制”管理,做到综合能力、网络在线培训、专项业务培训、新人入门培训相结合,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三)规范数据管控,有效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众所周知,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就不会有正确的决策。数据质量不仅影响以此为依据的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而且还会对统计机构的形象造成影响。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各级统计部门和统计机构共同关心的问题。一是要加大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统计法》宣传,对统计人员开展统计专项法规培训,全面提升社会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意识。二是要多层面开展执法检查。统计执法检查是统计法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强化统计基础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严格“双随机”执法检查,加大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构建完善的统计数据评估制度,以此达到依法统计,依法统治的目的。

(四)创新经费管理模式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财政部门应加大经费方面的支持力度,予以财力倾斜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统计工作的资源投入,其中包括资金支持及人力支持,以此确保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改革工作的稳步进行。而在具体操作方面,财政部门可将统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通过预算及时拨款,确保相关统计支出与统计任务相匹配,特别是部分基层基础建设或者统计信息化建设而言,确保经费能够及时到位更为重要。另外,对于部分经济较差的地区,例如一些偏远城镇,上级部门应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可通过统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经费的模式,对经费进行分级管理,分层级拨款,提升拨款效率的同时,有助于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更新观念,实现统计管理方法的转变

时至今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与政府统计工作相比,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相关人员在理论、思想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对于统计工作的理解和认知与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差距较大,对此,需要从改变相关统计人员的思想观念做起,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使其观念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在统计数据、统计方法等相关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高度重视基层人员的绩效考核和培训,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长效培训机制,使其掌握管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和综合效能。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对于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人员的重视程度,唯有如此,才能在根源上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人员的综合素养。

1.统计调查范围的调整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村级工作人员受文化水平限制,为统计人员的统计工作带来了更大阻力,加之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缺乏专业人才,故而部分统计人员为减轻统计负担,对于村级单位的基层基础建设通常会直接采用理论数据进行填补,这不仅会导致数据缺乏针对性,且数据缺乏真实性,可能直接影响后期整体数据计算,最终影响政府部门的决策准确性,为地区发展带来不利后果。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应该扩大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范围,有效地培养相关高质量工作人员,使当前存在的问题得到切实应对和处理,突破当前困境,使其具备迎难而上的精神和意志,体现良好的统计调查效果。在调查范围方面不断拓展和完善,即使面对基层的繁琐工作,也可以积极有效配合,并且在上级的安排和统一部署下,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的进展。同时在管理机制、操作模式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统计任务的完成效果,进而为相关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效能奠定坚实基础。培养相关工作人员解决困难和克服困难、面对阻碍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能力,即使在面对一些村级的统计工作,也能积极服从上级安排,按时按质完成统计任务,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来源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后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统计方法的转变

受传统统计方法的影响,以往多以生产型统计方式为主,此种统计方式没有将经济、科技、社会效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指标统一整合,显然无法满足我国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新时代发展,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统计方式,不仅无法完成相应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并且相关部门投入的大量资源将被浪费。为了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变革统计方法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时至今日,将传统的生产型统计转变为符合当前社会运转的生产经营型统计方式成为最佳方案之一,为了更有效完成这样的目标,需要统计部门相关部门加大协调沟通力度,创新统计方法。要达成这一目标,不仅需要统计部门具有全局观,以统筹之视角、创新之精神、敢闯之勇气,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状况,进行统计方法转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稳固模式,待条件允许后进行逐步推广。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建立专业化的统计机构,对于统计工作而言至关重要。这样能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和优化统计工作,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基础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走基层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