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平,武 文
(1.青岛扬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2.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国家级新区,产业聚集效益倍增,发展迭代推进,辐射带动周边全面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自设立以来,充分发挥青岛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选择团组式发展模式,在国家级新区发展中独具特色。目前,面对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产城融合式发展是必由之路。在促进产业和城市品位提升的过程中,促进产教融合,通过教育助力产业,促进城市发展;在产城融合大格局下,推动产教融合,关键是人才,实现产才融合是推动全系统协同进步的引擎。要实现产城融合、产教融合、产才融合的贯通,必须坚持产业为主轴,人的发展为核心。产业支撑城市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的聚集与自我实现;城市发展提供空间和物质资源供给,教育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人才是全部领域发展的动力源。通过产业拉动,实现城市空间、城市人文历史、城市品位的贯通和整体提升,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实现人居幸福指数、就业品质的持续、有效跃升,促进城市文明进步。
在产城、产教和产才融合的整体系统中,产城融合是基本格局,是产教融合和产才融合的宏观背景和前提。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由外向型经济向集约式、双循环协同发展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历史经验分析,大家普遍有一个基本共识,即智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压舱石。围绕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走向智能制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双循环经济的基础一环。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就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产城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到空间上的一种表征,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1]产城融合,是针对以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城分离的情况[2],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规划时重视产业的聚集,形成产业链相关企业汇聚,产业园区集中而缺乏城市配套,城市功能对产业的支撑力不够,突出表现为明显的职住分离的现象;另一种是新区扩张时缺乏产业支撑,新区发展表现为土地城市化,成为老城区延伸和拓展的区域,只起到消化老城区人口的作用,新区走老路,不能发挥新区的优势。
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的最佳选择,适合国家级新区快速发展的趋势。理想的运作逻辑是,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动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形象和空间品质,城市品质形成人口聚集,为产业提供劳动力供给,也提升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品质等服务业发展,进而实现土地价值升值,淘汰落后低附加值产业,促进城市建设更为集约、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反过来提升产业升级和人才需求,高端人才的聚集倒逼城市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和配套更加完善。城市功能多元化和高端人才聚集,将为产业发展提供硬件保障、产业基础和创新要素,从而达到产业和城市之间的动态协同和良性互动。[2]
“人”的居住、就业、服务和生产等各项活动是“产”“城”联系的重要纽带。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中,常常会有两种技术线路选择,一种是先确定核心的产业,按照核心产业拓展产业集群,城市配套服务于产业发展,就是说突出了产业发展和经济指标,把城市作为承担产业的附属服务的定位。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工业城市、能源城市基本是这种模式。另一种则是首先依照城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特征,确定城市发展定位,然后按照城市定位来选择产业,形成城市特色产业结构和态势。无论哪一种模式,都表现为单向的主从关系,它就必然会造成相互不协调的问题。比如: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或者人文环境与产业发展不适应,要么城市无法很好地支撑产业发展,要么为了服务产业发展而造成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损毁甚至破坏;或者城市发展不顾产业需要失去产业支持,发展不能持续。
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必须坚持人是第一价值的原则,也是解决上述产城发展不协调的根本出路。从产业发展与人的关系看,产业发展需要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城市人口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提升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善人口的生活水平,促进城市文明进步。从城市发展与人的关系看,城市的主体是人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与人口布局紧密相关,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管理服务的对象是人。在产城协同发展过程中,人是决定因素,也是最终目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统筹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动态协同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3]
为了加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提升,国家先后设立了19个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于2014年6月3日获批国家级新区,陆域面积209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5000平方千米,属于国家新区建设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共设立13个国家级新区,对接三大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培育新的增长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同时,也是出于城市空间整合,引领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考虑。青岛西海岸新区2021年GDP达到4368.53亿元,在青岛10区市中的占比为31%,大于第2名到第4名(胶州+即墨+市南)的总和,西海岸新区若以一个城市的名义参与山东省2021年16市GDP的排名,能够排到第7名,历年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0%左右,处于全部新区的第二梯队,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青岛西海岸新区侧重发展航运物流和船舶海工等海洋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双轮驱动”,着力推动产业转型,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港航物流业、临港石化产业、海洋工程与船舶产业、汽车制造业、海洋生物和海洋旅游等。新区采取组团式发展布局,城市拥有更多的绿地和发展空间,产业区和生活区能协调布局,并且比较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之间的关系。新区与青岛主城区隔海相望,发展核心区明显接受主城区辐射。新区发展体现出几个规律:一是产业集聚是产城融合的关键支撑,二是城市建设是产城融合的重要基础,三是人本发展是产城融合的核心。[3]
在产城融合的大背景下,产业和城市的发展都以人为核心,人的就业和生活连接产业和城市,提升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则离不开教育。产教融合是产城融合的重要支撑,也是产才融合的必要条件。
产教融合,是通过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及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各个环节,创建技能型社会成为重要支点,产教融合更集中地体现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领域。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类型教育,有着自身特定的内在本质属性和运行逻辑。姜大源教授把职业教育的特点,归纳为跨界教育,即教育主体是学校与企业的跨界,教学过程是书本陈述性知识与工作过程性知识的跨界,师资是职业院校学校教师与职场技术师傅的“双师”跨界,教学考核评价则是院校与用人单位联合跨界考核评价。[4]从以上几个方面看,职业教育的全部环节都要求实现学校的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即产教融合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内在要求。从20世纪末我国职业教育再次兴起,到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全面提速的历程,就体现着我国产业不断发展对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产业水平整体提升,职业教育学历层次上移,也体现了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层次提升,折射着产业发展的趋势,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硬支撑。
从理论上讲,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产教融合体现社会经济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要体现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适用的人才。促进就业既是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的发展的要求;既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民生的根本。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的各个专业都开展了多种形式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融合模式,同时也必须承认,在实践的微观层面,产教融合还存在诸多“缝隙”。
产教融合的微观过程是通过学校的课程教学来实现,即通过岗位工作分析,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化重构,实施课程教学,完成专业教学任务。产业特征体现在岗位工作中,并通过课程体现在教育体系中,最后通过输出人才回归产业,实现产教融合。由于院校的“教”与企业的“产”各自在自身的流程中进行,遵循各自的运行逻辑和规则,二者之间不能达到无缝衔接。一方面,学校出于育人的价值取向,力求课程内容具有普适性,在典型工作任务向课程转化过程中,进行抽象和概括而让课程内容更具有一般性和典型性,在企业工作任务的情境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被简化,最终刚入职的学生难以完成具体、多变、复杂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学校出于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统一性原则,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目标一旦确定,在一个培养周期内会力求保持基本稳定,内容要系统化、过程要规范化、考核要标准化,而企业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则是随时发生变化,学校的培养周期与企业生产工艺的更新周期常常不同步,学校育人落后于产业发展。另外,学校的教学作息时间遵循常规的节律,而企业的情况则随着产业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目前,制造业普遍是两班倒,服务业则有着更为灵活的作息时间。除作息时间外,企业工作环境也与学校环境包括仿真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室存在很大的差别。此外,还有人际关系特征的差异、文化氛围的差异等。[5]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职业教育既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承担“培养人”的社会职能,同时也是职业本质和规律的具体呈现。职业教育的理论建构就必须体现“教育”与“职业”两个方面的理论依据和逻辑依据。一方面,体现教育的“育人”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要坚持教学为中心,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把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体现职业的“用人”的本质特征,面向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体现专业(职业)工作内容与特征,通过实现“职业化”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促进学生通过成为“职业人”而进入社会,再通过突破职业升华为社会人。职业教育“跨界”的特征,就是既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位、以职业为起点的基本原则,通过产教融合,把育人与用人统一起来,又要为了用人而育人,通过用人而育人,促进产业与人的协调发展。[6]
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依赖于人才,产业聚集人才、教育培养人才,围绕人才的引进、成长、服务,打造特色项目,是最终回应产城融合、产教融合的目标,实现产业竞争力、教育活力和城市魅力的共同愿景。
当前,产业的发展业已不仅是资本的竞争和物质资源的竞争,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创新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经济运行的特点来看,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是工业化初期,依靠掠夺来完成资本积累,再依靠资本获得竞争优势的初级阶段,也不再是通过殖民获得廉价资源和市场,以获得竞争优势的阶段。当然我国经济也走过了依靠人口红利获得差异化优势的时代,外向型经济正在遭遇更多的贸易限制,产业的升级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创新能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的竞争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活水源。无论是国与国的竞争,还是地区与地区发展,都把制定人才战略当作谋划发展之路的关键要素,制定各种鼓励政策,吸引人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产业是人才成长的基本支撑,人才不是天生的,是在不断地开创事业、完成事业的历练中积累和升华的,没有产业作支持人才就无法成长,其智力和才华也无从积累和展示,因此,产业发展与人才的聚集、生成相互支撑,相互提升。
人才聚集是城市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引擎,提升高学历、高知阶层人口比例和质量,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形成城市文化品质和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影响力,最终会形成城市的软实力,促进城市整体社会文明进步。反过来,城市文化特质和品位,也是吸引人才聚集和催生人才成长的基本生态和城市禀赋。[3]在当前高度重视创新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各省市纷纷出台各类政策鼓励创业,如:某省2022年将小微企业创业贷款从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鼓励创业就是为了吸引人才。通过政府主导的政策支持,同时有产业支撑和城市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吸引人才的有效途径。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作支撑,人才成长也离不开产业作支撑;产业发展需要城市提供空间支持和保障,更需要人才;人才的成长和才华的展露需要产业提供平台,也需要城市提供保障。最终产城融合必须与产才融合相贯通。
从以上论述可以得出:人才工程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产业生命力的源头,也是城市活力、禀赋与城市品位风格的重要来源。城市发展特别是新区发展中,人才工程应该是第一要务。人才工程包括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和服务人才三个部分。
首先,吸引人才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入手。一是充分挖掘城市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人居环境;二是制定相应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在创业、户籍、购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三是提升产业的支撑度,为人才智力的发挥提供平台。其次,在用人方面,给予产业用人单位较大的自主权,鼓励各类人才创业,并给予场地房租、税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关键是需要引进新型产业和项目,做到人尽其才。再次,要为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人才工程的核心是产业支撑,为人才提供展示空间,同时,人才工程也包括为人才提供生活、娱乐、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在人尽其用的同时,让人才留得住,生活得幸福。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城市发展也要服务人才,除了在城市建设中提供必要的基本生活服务,还可以举办不同群体的联谊会,为他们提供交友、信息服务以及多种发展的支持,最终提升人才生活的幸福体验,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产城融合、产教融合、产才融合必须实现全域、全程、全要素的立体贯通,才能形成城市、产业与人才的立体动态互动机制。整个系统以产业为主轴,实现城市空间功能升级,实现教育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才聚集和自我实现。围绕重点产业安排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实现产城融合;适应产业需求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依托产业聚集实现人才聚集,实现产才融合。同时,城市发展的第一价值是人,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人,人才服务的关键也是人。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工作质量,最终促进产业升级,打造具有产业特征的幸福之城、文明之城和人才集约的特色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