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高 璐
“互联网+教育”是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全新教育模式。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好网络宣传覆盖面广、效率高、获取信息途径多、可扩展性好、功能强大等优点,让教学工作能够更加有效。
更具灵活性。“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师生交流互动不再局限于课堂。“互联网+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为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这样的“互联网+教育”比传统的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可以按照学校自身的时间配置,让学生把握课程学习的自主权与主动权。
更加个性化。经过资源整合,网络上拥有着非常丰富的素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学习相关的课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进行个性化学习。这种优势是传统的线下课堂教育所不具备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大部分学生,教学进度也是根据教学重难点以及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安排的,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自己既定的教学进程。和传统课堂相比,“互联网+教育”就更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更加个性化。
教育资源共享。在“互联网+教育”中,“在线课堂”的推出,将名师的教学视频在网络上真实展示,就算是偏远山区的学生也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名师教学通过视频原汁原味呈现给学生,实现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这样的在线教学具有很大的针对性,所有课程都将呈现对课程和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的介绍,确保学生以最高的效率学习主要内容,学生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享受高质量的名师教育。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促进教育平衡方面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方式,学生接受教育的环境不再仅限于校内,而学生学习绩效的高低则主要靠自己掌握。脱离了教师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管理,学生的行为全部由自己支配,学生也得到了完全的学习自主权。课程学习的时间、内容、地点均由学生自行决定,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增强。
尽管“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有诸多优势,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其兴起时间尚短,发展不够完善,应用并不广泛。如今的线上教育中尚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流程不够规范。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所有教师与学生都是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课堂交流、课后答疑以及作业批改等,这就需要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快捷的教学网络平台,需要专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承担监管职责。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网络平台的内部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意识并不强,教学过程灵活性不足,遇到突发事件时随机应变能力不够。
教学资源不够优化整合。“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诞生,使各种教学资源都能够进行资源共享,学生能够自主选取读书内容。可是网络资源如同一座大熔炉,各类资讯汇集,内容鱼龙混杂,而学生辨识力不强,极易遭受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此外,由于互联网学习资料的时限性不受限制,资料更新时间没有保证,所以很多陈旧的学习资料仍然存有,而学生筛选学习资料的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在读书中无法有效了解新的知识点,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品质。网上教育资源缺乏优化整合,许多网络教育平台管理缺乏规范性,网络平台本身不完善等,无法保障学生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教和学主体分离,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由于“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导致师生主体分开,有些学校甚至彻底脱离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在网络教育过程中不再接受教师的监督管理,转变为自我制约、监督和管理。这对于自律性差的学生而言十分不利。在远程教学方式中,教师只参与讲授,其他工作由管理者来做,而管理者只负责维护网络课堂秩序,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因材施教。“互联网+教育”中教和学主体的分离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没有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没有有效的提高。
师生不同步问题凸显。在线直播网课中,师生隔着网络互动比较困难,很多时候都是教师讲教师的,学生忙自己的,师生思想不能同步。由于录制课程时,教师讲课没有学生互动,这就会使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学生薄弱的地方或需要重点强调的部分,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
互联网发展对传统教学具有相当的冲击力,需要我们加强对“互联网+教育”的管理工作,并采取提高在线教育服务质量的管理途径,使“互联网+教育”能够更加完善,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强化教学目标及内容的管理。教学目标保障着在线教育的最终方向和质量。坚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品有质量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在线教育质量。“互联网+教育”对教学内容的交互性要求较强,师生之间有更丰富的互动。例如,通过采用网络交流、平台留言或邮件沟通等方法,学生能够直接和教师展开深入探讨,对学生迅速吸收并消化知识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人工评估力度,对学校教育资源和教师视频质量严格把关,对教师视频的播出效果仔细检测,保证学校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在在线课堂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对课堂进行反思追踪,对于不恰当的部分及时调整,从而让在线教育保障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内容传递的优质性。
优化课堂气氛的管理。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气氛可以完全由教师营造,或庄严、或活跃,而教师除了语气外,还可借助神情、动作等加以控制,但在“互联网+教育”中,由于师生间互相看得见摸不着,课堂气氛就很难打造成教师想要的,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兴趣。在线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民主方式,运用各种网络手段使网络课堂气氛符合教学期待,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积极的引导对于打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也有重要作用。
建设教学评价的管理。“互联网+教育”与传统线下教育相同,必须注重教育评价,并引入健全激励机制,以使教育评价更为全面与科学。除学习者的主体评价外,教师也要进行自评或互评,这样才能使结果更为客观。在评价内容方面,教师要根据在线教育的特点全面展开,在考察学习者的水平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差异性、网络宽带差异性,以及学习者兴趣爱好差异性。这样才能使教学管理具有全面覆盖性,真正提高教学服务的品质。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注意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坚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操作等评价原则,既关注学生学业评价,也不忽视情感评价。
加强对学生的线下监督。互联网模式使得教和学主体分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监管不足,学生的学习品质得不到保证。所以,教师要创新监管模式。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提问、测试等方法来了解学生水平及状况。其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并加以重视,确保每位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提升学习能力。网络平台要健全学生学业管理体系,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追踪记录,再针对学习情况,推荐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选修课,让每个同学都能享受学习的快乐。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很多课堂很难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多数情形下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学生则是被动地掌握与接收。所以,“互联网+教育”需要构建起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按照学生的学习状态、需要,对教学的时间、场所、进度、方法和内容进行选取,以进行最大程度的自主性学习。在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及时向教师求助、和其他同学交流,使学校教学过程始终保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以推动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和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完善网络教育平台内部管理体系。网络教育的内部管理规范与否,直接关乎着网络教学整体质量的好坏。所以,学校必须要形成协同合作并关注于教学全过程的内部管理体系。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对教师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并针对课程目标和内容委派专人严格检验,以确保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专人维护网上课堂秩序,承担师生信息交流的“桥梁”的角色,将学生的信息梳理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解疑答惑,同时监督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保证课堂质量;在课堂任务完成后,管理员要督促教师及时对学生课后产生的问题和作业做出回复和批改。此外,学校管理者还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管理模式,整合内部管理,增进学校各部门间的交流协作,确保学校教学管理高效运转。
优化教学资源,简化信息索取途径。鉴于目前网络教学环境复杂、不良信息充斥、教育资源缺乏优化等现状,网络教育管理者需要改变现行的资源共享和平台管理方式。一是要及时检测和筛选教育资源,确保学生掌握最新的资源,对内容重复、冗余、老旧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二是要对教育资源信息进行优化整合,逐步建立知识库、信息库等,使学生可以更加精准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三是要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对教学平台内容的设计趋于实用和简单,而不是充斥着不良广告和无效信息。
如今的“互联网+教育”还处于不断发展中,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给予支持和管理,其方能茁壮成长。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应加强监管力度,以保证网络学习中能够去粗取精;教师应加强对新事物的学习,提升新型授课方式中的教学智慧,不断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学生也应该加强自我监管以及自律能力,让网络能够真正为教育所用。从教育强国策略看,“互联网+教育”对于我们国家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构建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期盼这种新教育模式的美好前景,为托起学习化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