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东 _ 北京市延庆区靳家堡中心小学
随着“双减”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情境的创设既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潜在的兴趣点,又要深挖教材内容以及主题意义,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实际,让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体验文化,在体验文化的同时感悟语言。
例如,笔者在讲授北京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en did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begin”时,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情境和主题意义,将其与北京冬奥会这个背景结合起来,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整合。为了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奥运会,笔者补充了大量的背景阅读材料,将课时进行了调整。第一课时学习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第二课时学习古代奥运会的发展及结束,第三课时学习现代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第四课时学习现代奥运会中北京奥运会的盛况,第五课时对比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的异同,第六课时进行冬奥英语的拓展实践课。经过整合,笔者提炼出本单元主题:“LET OLYMPIC FLAME PASS ON(让奥运圣火不断传承)!”
在整合教材之后,笔者和学生们围绕单元主题,上网收集资料、小组研讨,开始了在具体情境之下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们追溯奥运历史,探究希腊地理、对比东西方差异,利用图片、视频、文字、语言等,感受奥运文化,理解奥运精神。这个单元的英语知识是本册书中难度最大的,但在主题意义的驱动下,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学习就变得十分轻松了。
小组合作学习倡导的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宗旨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优化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例如,在讲授六年级第六单元“What is he wearing”时,围绕主题“choosing the right clothes”,笔者在拓展练习环节设计了不同场合选择不同服装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并合作设计出一个出席某个场合的着装方案。这样,小组成员之间自由选择任务,互相交流研讨,组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组外既有比较又有竞争,促进了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分层作业:量力而施,因人而异。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基础及兴趣爱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将作业设计成A(学优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其中,A层作业侧重于动手动脑能力较强的综合运用,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设置一些发表观点、看法的题目,写单元学习心得,设计学习建议单,甚至可以让学优生代替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C层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如抄写、记忆单词与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及练习册中的部分题目,让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所长、学有所乐,逐步积累,稳中求升。B层作业则介于二者之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来选择作业,开放性和自主性更强一些。
分散作业:化整为零,逐一突破。学习科学家梅耶的《应用学习科学》一书中提出:“将练习任务分成几个部分分段完成,比一次集中练习效果更好。”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最难啃的骨头”。尽管这些作业难度不大,机械性较强,但又缺之不可。因此,教师要学会用零散的时间让学生分散学习单词,避免集中处理,可以把一次的单词作业分解成若干次完成,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集体作业: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于一些综合性的作业,如调查采访、创编对话等,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完成。这样,小组内学生取长补短,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到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此外,教师布置作业前应广读博览,做到心中有数;作业布置要做到少而精,指向明确,针对性强;作业反馈应及时,可以发挥“小教师”的作用,达到团队协作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笔者在英语课堂上经常组织一些小比赛、小游戏等活动,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另一方面,注重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评价,关注各个小组的表现,让小组之间竞争,小组内部团结,对各个小组进行集体评价。让学优生带领小组共同进步,让学困生在集体感的督促下不掉队。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同学的鼓励和评价,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增强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我们还把英语学科的评级融入到学校的评价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学校“逐梦争章”评价体系的“权威”,让学生在更高的层面得到认可,感受成功。
随着“双减”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调动学生情感,充分发挥文化意境、兴趣情感的作用,使学生爱上英语,乐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