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分析

2022-12-27 23:24朱丽云青岛第三十四中学山东省青岛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

■ 朱丽云(青岛第三十四中学/山东省青岛市)

历史教育不仅是学生明确我国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还是初中生学习历史人物优秀精神的主要途径。初中历史教师肩负着历史知识教学以及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在历史教学开展中教师必须做好教育工作。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过程对于家国情怀以及素养培养方面仍有欠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紧跟时事,提高历史文化水平,创新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战略,推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一、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

家与国是中华儿女情怀的基本构成,推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所以必须在历史教育中深刻体现。家国情怀素养中心观念是古时人们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根本上来讲,国家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二者是互不可缺的存在,通过在历史课堂中学习到的历史知识可以使学生们了解到古人的智慧,深入了解国家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而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到古人是如何为国家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与努力的,确保学生能够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在初中历史相关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研究与探讨家国相关优秀精神的培养方式无比重要。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1.强化学生爱国情怀

国内历史教学过程中一致将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它也是教育学生热爱党和国家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初中阶段,历史教材内容中含有丰富的相关内容,尤其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中,有无数的革命烈士为了建设新中国而牺牲了自己。这些历史课程内容作为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学科建立起浓厚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当代社会定义人才的首要条件就是品行端正,而品德教育主要以党和国家为核心内容。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主要以爱国教育为道德思政的重点内容。初中历史学科内容主要含有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剖析,在整体初中思政教学内容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深刻感受家国情怀的魅力,可以促使学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更高水平的道德品行。

3.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

受到信息来源逐渐丰富以及渠道拓宽的影响,我国初中学生可以获得的信息资源路径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了。而历史课目的学习,可以向学生传播家国情怀,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相关内容,从而拥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这些对于形成国家情怀有着深刻的帮助。

三、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初中历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尤其是情感教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用家庭和国家的情感教育学生。教师作为历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引导角色,也是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引领者。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思想素质等,会对相关教学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在现代化教育体系改革中,教育环境的变化使得教师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初中历史教师务必要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对初中历史课程了如指掌,逐步提高自身对历史内涵的领悟,然后将其融入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当中去。其次,历史教师务必要紧跟时事,要灵活运用身边发生的事件,丰富学生从历史中学到的知识。根据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来看,需要做好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工作,使其能够通过相关知识感悟精神与情怀。

四、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缺乏整体性

在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尚未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大多数对历史知识都缺乏整体感知性,从而导致学生没有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与进程。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正确方法,还由于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历史学习的内涵,对历史发生的事件以及历史概念掌握不全面,不能提取出关键的历史信息,导致历史时序意识与自主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弱,没有重视对历史中人物精神的学习,不利于初高中的有效衔接。

2.教师选择性教学

在历史教学开展期间,新《课标》背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中,以传播知识作为立足点,并没有使历史教学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知识仅存在于表面的掌握,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在传统以及落后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导致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多没有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法,教师将重点内容放在了考试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中,让学生主要学习这些内容从而提升成绩,并加以强硬式命令让学生进行机械记忆,以此方式难以提升实际效果。由于教育模式缺乏创新,不但不能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素质教育以及相关学习积极性提升,而且还会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历史内涵。教师的备课工作大多参照规划的重点教学内容设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关键任务重心放在考试相关的内容中,从而忽略了历史教学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因此,出现了“教师念书,阅读背诵”这种缺乏主动性的教学模式。教师以主要历史事件、背诵相关知识要点当作核心教学手段,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历史视角的双重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综合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认识历史、掌握历史、以及用历史眼光看待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家国情怀作为指引学习的方向。

五、具体措施

1.深植历史教材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国情怀,教师应先对教材进行深植。在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基本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需要围绕课本中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实现将精神培养融入教学中的目标,合理运用教材中含有的爱国内容与爱国历史事件。在教学期间,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教材中的相关历史材料,采用正确积极的引领,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刻学习相关知识与发展脉络,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家国情怀素养,使爱国情怀素养在历史课堂中被有效渗透。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关事件与人物分析。历史知识虽然是重点内容,但是根据该事件分析其产生原因与发展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应将教材作为基础,深度挖掘历史事件后的历史背景。例如,艾青先生提到“诗人永远是他生活时代最忠实的代言人”。因此在《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中,教师可以运用《我爱这土地》将本课设计为从国土沦丧的悲痛到绝地求生的抗争,再到共赴国难的选择来架构本课的情感线索,从而深刻理解家与国的关系,对家国情怀进行有效渗透。例如,在学习《青铜器与甲骨文》这节课时,通过青铜器上的祭礼、复杂的花纹、审美观念,深刻体会青铜器的高超铸造技艺,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加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升对我国历史文明的认知。

2.利用多媒体技术

仅凭文字和话语是无法给学生内心深处带来震撼的,传统的表达方式缺乏立体化和生动效果。所以,需要积极采用合理的信息化技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家国情怀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事件背后存在的人物精神。在运用科技技术打造适合教学开展与进行的模式时,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能加强感情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感受到其中的重要精神,从而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融入家国情怀的任务。例如,在学习开元盛世这节课时,需要将有相关的影视资料进行深度与全面的整合,再通过课堂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唐朝的盛世所震撼,从而促进学生文化自信心提升。尽管该阶段的学生对于历史有相关的了解,但是学生总是习惯以不够客观的眼光去分析历史和评价历史。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同学们展现实际的历史场景,使得学生能够将古代情境与知识完美结合。例如,在对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行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放映三组照片,分别是改革开放前人民在冬季佩戴的棉帽、日常穿的衣服;改革开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衣服。利用不同穿着的图片进行对比,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增加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打开眼界,而且还将课堂效率提高了。

3.开展多种生活化教学活动

在当前缺乏创新互动的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难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出现不会灵活运用知识的状况。与此同时,在相关制度的改革期间,必须做好学科素养培养与教育工作,而舍弃了传统古板的教学模式,不再仅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掌握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将其应用在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中,用于指导学生生活。同时,需要加强精神、文化教育的实践教学应用,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精神层面的内容,而不是做做样子。因此,教师应该构造更贴近于生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接触到相关内容,以此方式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精神意识与素质修养,将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带到学生的心中。教师可以运用历史课将学生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最大化激发出来,以达到教学目的,使历史与现实串联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历史教学课堂中,需要构建丰富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的形式,例如,为学生展现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确伟大的抗日精神基本内涵,让大家在种种资料内了解党对国家的领导,学习到革命先烈的伟大抗争精神,明确国家逐步发展的过程,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精神意识,使其在历史事件中学习到优秀的精神。另外,需要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参观红色纪念馆或抗日博物馆等红色教育资源,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历史,在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感受革命先烈为今天生活做出的重要贡献,从而能够全面强化学生的历史精神与责任感。总体来看,通过采用与生活更加紧密融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是精神教育、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现,并对教学路径进行优化设计。

4.开拓家乡资源

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文化资源,所以历史教学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家乡的历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尤其是在红色教育中,可以结合当地的抗日战争遗迹以及主题馆,让学生明确自身所处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家国责任感,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根据学生所在地区的优秀历史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相比于其他教学方法而言,通过发挥家乡历史教学资源的方式,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例如,在我国现代史中改革开放的相关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家乡当地的历史遗迹,将老建筑、老道路等作为历史教学资源,通过照片以及实地走访的方式,与当前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在该过程中学生能够明确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使其能够理解历史发展中重大决策的作用。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可进行分组调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馆以及历史遗迹等,也可采用采访家里老人等方式,学习相关背景下的历史知识,最后在历史课堂上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增强学生家国情怀的同时使学生的历史素养与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以史为鉴,这是每个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品质。在当下每个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家国情怀对于铸造民族自信心与个人自信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历史教师在展开历史教学时务必要重点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令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深思。教师还要紧跟时事,将新的教学素材与家国情怀相互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少年变得强大起来,国家才会逐渐兴盛。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新历史
略谈“家国情怀”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