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基本策略

2022-12-27 20:44刘玉娟张云筝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立德党史基层

□ 文/刘玉娟 李 博 张云筝

2022 年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青年大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储备军,学习党史,才能懂得当今生活来之不易,才能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初心使命。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青年的重要环节。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在成果巩固和常态化机制建立上仍须进一步加强。

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逻辑理路

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建立是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认同的基本方式,[2]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

1.时代逻辑:契合涵养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质需要

党史学习教育是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质需求的重要手段,是坚定历史自信,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政治素质培育的本质是激励社会成员积极投身社会政治建设,为国家培育具备优良政治素养的合格公民。大学生是思想上最为活跃、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大学时期又是青年人政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成为一项长期紧抓不放的工作。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的目标是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助力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养成,使红色基因在每一代中国青年中传承,从而培养出真正为党所用、为人民谋幸福的新时代青年。同时,通过长期、有效的党史理论学习,促进当代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前进斗志,在革命前辈的实践中汲取养分、总结经验,明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分享好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力量。[3]

2. 理论逻辑:符合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逻辑理路

地方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一项实践活动,需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指导。第一,以党史理论学习为必修课、常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立德树人离不开以史育人[4]。第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领立德树人,为“培养什么人”提出了新标准和要求:“立德”,即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大德;“树人”,即培养在“大德”引领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与党史学习教育手段相结合,利用好高校思政课指引当代青年人方向的重要功能,引导青年人自觉把自身价值与国家命运相联,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去,以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5]

3.实践逻辑:满足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要求

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是我党开展党务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建设,是新形势下完善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党支部战斗力,搞好基层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做好抓基层强基础,全面激发高校学生党支部生机活力,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深度融合,为高校改革发展、完成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组织保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抓手,把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标准。[6]第二,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作为学院党政发展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突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在学生党支部中的重要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党史学习理论水平,引导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地方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诉求

目前,地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剖析地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中的主要诉求,是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一环。

1.整体核心价值导向有待聚焦

“夸夸其谈,只满足于一知半解的作风,是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7]部分地方高校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缺少鲜明的价值引导,整体价值导向亟待聚焦和调整,严重阻碍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发展与长效化落实。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地方高校存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不够到位,对大学生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重视不够,阵地建设存在薄弱环节。[8]第二,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上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的歪曲解读,使得大学生对于党史理论学习缺乏基本信心,甚至产生是非模糊的认识,对不同时期党史的学习存在畸轻畸重的情况。第三,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生参与率较低,缺乏主动性,学习的持续性有待加强,实际执行效果远低于预期目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单一,多采用填鸭式灌输教育,参观党史学习教育场馆、邀请专家进行报告等形式欠缺。

2.党史学习教育认识程度有待深化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9]但党史学习教育在地方高校中的作用尚未充分挖掘和发挥。第一,高校对党史学习教育认识亟须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而地方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存在薄弱环节,思政课程建设中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质量、学时数有待提升。第二,教师对党史学习教育认识有待深化,一些理论课程授课教师尚未认识到党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及其真正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学缺乏对党史中重要精神传达的长效机制及价值观延展的实际范例,使得基层党史学习教育缺乏理论逻辑的连续性及与新时代的关联性,难以在基层实践中不断拓展深化。第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认识有待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因。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大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尚未付诸实际行动,难以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与实际学习、工作及生活相结合。

3.学习制度整体水平有待完善

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关键,是需要高校建立一套系统完备、运行高效、机制长效的党史学习教育制度。第一,在地方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参与机制、激励机制与惩处措施,存在学习时间不能很好落实、参加人数难以保证等现实问题。第二,基层党组织服务制度不够完善,二级单位党组织发挥作用不够,选人用人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缺乏专门的对接和负责人员,活动模式单一,缺少具体工作计划、工作方向,整体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第三,由于学生基层党组织往往只局限于办“完”活动,组织“完”学习,并没有形成后期的检验与巩固机制,对于活动成效的后续检验与巩固不重视。第四,地方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方面,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但在考核机制中,大部分只将线下标准纳入其中,记录制度混乱,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党史理论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4.学习资源配置模式有待调整

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是地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地方高校的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保障力度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配置过程缺乏理性思考,无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长期、高效的学习平台。从学校层面上说,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的社会开放力度不够充分,与大学生联系不够密切。以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为例,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学习活动较少,对于学生基本情况和能力没有充分掌握,以至于基层党史学习教育机会分配不均,学生参与之后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能动性,同时无法对每位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掌握,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创新突破方案。从基层党组织层面上来说,党史学习教育内部资源配置失衡。[10]党史理论学习缺乏带头人,部分理工科院校党史学习教育基层活动经费投入较少,大数据资源利用水平不高,资源配置水平相对较低。

地方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主要策略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办的事才能办好。[11]多措并举保障党史学习教育在地方高校的长期顺利开展,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工作长效提升。

1.以聚焦整体核心价值导向为基本前提

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青年人思想活跃度的重要途径,是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质需求的重要手段。第一,在活动整体推进过程中,要以聚焦整体价值导向为基本前提,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充分了解党的历史,主动关心党的建设。第二,树立分析问题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历史、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根本上改善高校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只背诵不思考,只依赖资料,只求考试不挂科的现状。第三,各高校要结合自身情况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鼓励青年人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进一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2]使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成为高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出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青年人才。

2.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认识水平为首要任务

长期不断地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认识水平,加强高校思政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认识主要渠道的作用,各地方高校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入手。第一,教师队伍应立足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在阐述解释和实践运用党史学习教育理论上下真功夫,出真成果,不做表面功夫;教师不仅要自身素质过硬,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党务理论水平,能够深刻把握当下党史理论学习的新形势、新内容、新要求,以实际的案例和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精神认同,增强基层党史学习教育理论逻辑的连续性以及与新时代的关联性。第二,加强大学生基层党组织骨干党员的培养,培养出一批党史学习教育带头人,真正意义上深化学生对于党史理论学习课程的主观认识;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趣味性、全面性和接受度;突出解决党史理论深化问题,认识“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3.以创新党史理论学习制度为核心动力

在党史学习教育基本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创新党史理论学习制度,为党史学习教育增强核心动力。第一,坚持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目标,细化基层党组织成员工作任务,完善基层党组织党日活动等党员参与奖惩机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明确基层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的考核标准,优化党史学习教育的考察机制。第二,建立完善的党史学习教育反馈和结果追踪机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一个活动的最佳效果,每一个参与者在活动中都是受益的;利用好信息时代的互联网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反馈讨论工作,动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第三,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需要地方高校在学习制度改革中打破常规,做到有能力、有魄力地去推进党史学习制度的创新,充分将党史学习教育同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需求结合起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方向,服务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4.以加大学习资源保障力度为坚实基础

党史学习教育资源配置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坚实基础和基本保障。第一,高校须保证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的优质性、长效性及与新时代的关联性,充分挖掘和依托现有红色教育资源提升整体质量水平,使其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坚实基础。第二,要保证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在配置中与社会的共享性及家庭的紧密联系,搭建社会性质、家庭性质的学习平台,[13]继续抓好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教育,融入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引导青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保障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及利用的长效性。第三,建立完备的内部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分配制度。例如:为学生党支部配备专业的理论导师指导支部工作,经常和高效地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使青年学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活动进行参与,并在活动中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感”。

地方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督促地方高校抓好青年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使其能够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保持思想坚定的关键举措,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需要,更是深化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的现实举措,应常抓不懈。

本文系2021 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项目“信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0299467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立德党史基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基层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