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以亚洲地区三所大学为例

2022-12-27 20:44文/李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理工南洋学分

□ 文/李 昕

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国家之间制度差异、经贸往来、文化交融的事实,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语言服务人才产生强烈的需求。翻译硕士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1],自200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开设这一专业学位,2008 年正式招生,由第一批15 所培养院校,发展到目前250 多所培养院校的规模[2],它成为国内高校近十几年发展较快的研究生专业。但是,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人才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够吻合[3];“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缺少创新”[4];课程设置“仍沿用翻译方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组织模式”[5]等。因而,如何改进与完善国内翻译硕士培养模式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选择中英双语普及水平高、教育国际化程度高的三所亚洲地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洋理工)和澳门大学,以各自应用型翻译硕士项目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资料数据均来源于各学校官方网站公开的项目信息[6][7][8]。对标这三所同处亚洲地区大学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笔者从培养目标、学制与培养环节、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与学习活动四方面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几点建议。

亚洲地区三所大学应用型翻译硕士培养特点

1.项目概述及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港中大早于1984 年由其文学院翻译系设立授课型翻译硕士,它被认为是亚洲地区最早的翻译硕士项目。依托其翻译系实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于2015 年开设同声传译和口笔译硕士项目。港中大的翻译硕士项目以“将行业和语言服务市场的真实经验、实战案例带入课堂”[9]而在亚洲具有一定影响力。南洋理工的翻译硕士项目建立在其十余年翻译副修课程、高级翻译文凭课程基础上,2016 年由人文学院开设,它是东南亚地区首个中英双向翻译硕士学位课程,其教学贯彻了南洋理工实践创新的办学特点。澳门大学的翻译硕士项目也由其人文学院英语系开设,其翻译硕士课程体系在2020-2021学年前区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但调整后该项目统一了课程组织与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发展方向。

三所大学对其应用型翻译硕士培养目标的基本描述较为一致,即培养兼备翻译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翻译行业专门人才。笔者将其具体的培养目标,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致力于培养本地化专业人才、为区域翻译行业发展贡献教育力量;二是课程设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过程以实践为导向;三是在教学中突出口笔译能力培养,同时强调发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与跨文化能力;四是丰盈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其创造深度学习、合作学习与国际学习经历。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是进行培养环节设计、指导培养过程、检验培养效果的“方向针”。

2.灵活的学制安排及以严格的标准提升各培养环节质量。三所大学应用型翻译硕士的培养时间均为两年左右,学制安排灵活,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区别,如南洋理工的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年半学制或两年半学制完成学业,而且为方便有工作背景的学生,其授课时间专门选择在工作日晚间和周六。三所大学翻译硕士的培养环节主要由课程学习、毕业论文或项目报告、实践活动组成,采用学分制,规定合格毕业的学分要求,以全日制学生为例:港中大的学分要求为24 学分、澳门大学为30 学分、南洋理工为40 学分。在培养各环节,三所大学从招生、课程学习到毕业,都对学生提出严格的修业要求与考核标准,严把培养质量关。招生与录取环节采取“申请——审核”方式,通过国际公认的语言能力测试(托福、雅思、汉考等)成绩与高阶证书、学校面试或翻译笔试来考察申请者的中英语言基本能力,而对有工作背景的申请者着重其翻译领域的工作经验,从而保证翻译硕士项目的优质生源。在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满足所规定课程学习的最低成绩要求,才可进入下一阶段培养。例如:澳门大学的学生在第一学年至少三分之二的课程平均学分绩点为2.7,即所有课程平均成绩B 以上,才允许进入项目报告阶段。此外,培养过程中为提升学生从事翻译职业的人文素养,三所大学也从制度上要求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如南洋理工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由人文学院或其他学院举办的研讨会、工作坊或讲座;澳门大学也要求学生选修两门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在培养环节的最后阶段,三所大学均以项目报告或研究论文形式来诊断翻译硕士候选人是否达到最终毕业的翻译素养和专业能力。这里以澳门大学和南洋理工为例作具体说明。澳门大学在2020 年翻译硕士课程体系调整后,以项目报告形式改变以往学年的论文写作与答辩,突出翻译硕士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南洋理工的学生可以选择实证研究的学位论文或整合所学知识与所习技能的终极项目报告(Capstone Project)汇报其学习结果、展示自身专业素养,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写作形式,都有严格的体例、字数、内容的撰写要求与规定。三所大学细致的培养环节设计、严谨的培养过程,发挥了确保合格人才顺利步入职场的“基建”作用,也为各自翻译硕士项目在业内赢得一定口碑。

3.体系完整、适应行业发展、满足行业需求的课程设置。三所大学翻译硕士课程设置体系完整、模块清晰、课程适应时代需求。第一,课程一般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南洋理工另有“浸濡课程”模块),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规定修业学分基本一致,甚至高于必修课的学分要求。第二,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数量并不多,港中大为3 门、澳门大学为4 门、南洋理工为5 门,但均必修“翻译理论”,可见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仍需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第三,适应翻译行业发展趋势,三所大学都极为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言技术的结合。计算机辅助翻译已成为港中大的特色专业,而翻译技术也被列入澳门大学和南洋理工的必修课范畴。以南洋理工为例,其“翻译科技”为2 学分必修课,教学课题涉及机器翻译历史与应用、记忆库工具、译后编辑、翻译软件实操等,以培养学生掌握最新的翻译工具技能。第四,三所大学的选修课程丰富,跨学科性质明显,涵盖不同方向的专业文体翻译,如港中大的商务翻译、新闻翻译、法律翻译、政府与公共事务翻译;澳门大学的艺术文本翻译、流行文化翻译。第五,三所大学所属地理区域中英双语文化优势明显,其跨文化方向的选修课具有特色优势,如南洋理工的“翻译中的双语与多语现象”“双语、跨文化传播及翻译”课程呈现新加坡社会多元文化与多语现象。由上可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4.实践导向、鼓励主动学习的教学形式与学习活动。应用型翻译硕士培养的关键是实践。三所大学的翻译教学都以实践为导向。一方面,具有深厚翻译职场经验的教师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优秀的师资保障,也为学生搭建起翻译实践平台,学生通过承接不同机构或组织的翻译项目“锤炼”口笔译技能,如港中大的香港文学外译项目[10]、南洋理工的新加坡共和国最高法院实践项目等。另一方面,研发实践性课程,为学生创造浸入式学习机会。南洋理工的“浸濡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它的国外“浸濡课程”使学生有机会到外语为母语国家实地学习,更有效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本地“浸濡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语言服务需求以及本地翻译行业的运作流程。此外,三所大学的翻译教学形式多样、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港中大的两门必修课,“英汉翻译”与“汉英翻译”,就是以工作坊形式进行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南洋理工也通过小组讨论、分组作业、模拟口译场景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并专设配备先进翻译软件与图书资源的电脑室,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三所大学的实践意识、以学为本的理念、活泼的学习活动为教学带来活力。

对国内大学翻译硕士培养的建议

对标这三所同处亚洲地区大学的应用型翻译硕士培养特点,结合国内翻译硕士培养现状,笔者将从培养模式设计和培养质量控制切入,尝试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1.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应从行业需求出发,体现校本特色。培养目标将影响具体的课程设置、师资组成、教学方式等培养过程要素。一般而言,翻译硕士培养院校都依托其人文学院或外语学院的师资与教学,具有较好的传统翻译教学基础与经验,但行业需求导向的翻译硕士培养则需要各院校发挥特色学科优势,确立鲜明的行业导向培养目标,避免同质化、口号式目标。国内一些院校已经明确了其翻译硕士的培养定位,如中国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定位法律翻译,培养复合型法律翻译人才,其课程设置涵盖从事法律翻译必需的中国与西方法律文化和法律专业知识,师资倾向法律背景专业人士,教学与涉外法律实务相结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培养商务口笔译实践能力为特色,采用校企联合、与国际组织合作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济大学则依托其理工科背景,定位高级科技翻译人才培养。只有定位清晰的培养目标才有利于课程组织与教学。

2.翻译硕士的课程设置应构成比重合理、门类清楚、因需而设、重视特色课程研发。翻译硕士教指委的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必修课20 学分、选修课至少18 学分的要求,与本文所讨论的亚洲地区三所大学培养案例相比,必修课略多,而选修课在数量、类别、满足行业需求的实践能力培养与呈现学校学科特色上均显不足,而已有研究在调查国内16 所MTI(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后也发现:普遍存在“选修课比重偏低”[11]。因而,优化与调整必修与选修课程比重、丰富选修课类别是各院校在培养方案规划中的重要思考。此外,课程设置应门类清晰,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可分为翻译理论课程、文化素养课程、翻译实践课程、翻译技术课程等类别,避免不同课名但同质内容的课程叠加。课程设置还应动态调整,从翻译行业发展和语言市场需求出发,因需设置与组织课程。有研究发现:“现实中实用文献翻译占到90%以上”[12],故课程设置中应减少或减弱传统的文学翻译相关课的数量与学分比重;并且随着翻译软件不断开发与广泛应用,市场对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应将翻译技术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各培养院校还须特别重视特色课程研发,使其培养的翻译人才具备特色领域的翻译专长,提高其职业竞争力,如河南大学的“中原文化典籍翻译”、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文化外译”等课程研发都极具校本特色。

3.翻译硕士培养宜采用灵活学制、扩大不同专业背景生源,但须对各培养环节严把“质量关”。第一,采用较为灵活的学制安排,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行,以便吸引更多有志于翻译事业的在职人员学习。同时,为保证优质生源,可采用入学统考与申请者资料审核并重方式,后者重点考察申请者的双语基本素养、翻译经历、个人职业兴趣与规划。翻译硕士还应扩大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生源,而以往国内翻译硕士生源多为本科英语专业,欠缺语言服务市场所急需的法律、商务、工程、医药等行业翻译的学科知识,而这需要扎实的本科相关专业的经年学习积累,仅靠1年~2 年左右的翻译硕士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翻译课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第二,应用型的翻译硕士培养在学时间并不长,因而在各培养环节更应严格教学,须清醒地认识到:职业化导向教育并不是降低学业要求与标准,而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质量。我们可参考上文提到的三所大学的普遍做法,即重视学业阶段的过程性考核,阶段性“淘汰”无法顺利完成任一培养环节的学生。毕业成果形式宜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与职业导向,区别于学术性论文写作与答辩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如笔译或口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实证论文等,但要严格规范各体例要求与写作质量。这其中,翻译实践报告的重要性与写作模式已被国内研究者多次讨论[13],成为更有效诊断与全面考察翻译硕士的翻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检验形式。此外,还应与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毕业生须获得国家级口笔译翻译专业资格考试证书,从培养制度上提高毕业的“准出”质量标准,也使得毕业生获得从业的一定资格。

4.翻译硕士培养应突出“实战”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活动。第一,实践导向的翻译硕士培养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浸入式学习,多采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案例研讨、情景模拟、项目化教学等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项目化翻译教学,它以真实项目为教学载体,学生通过承担翻译项目管理、译者、信息技术等任务进行真实职业体验[14],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学中还应充分利用翻译硕士双导师制的师资优势,使具有丰富翻译从业经验的专门人士,如高级译员、资深译审、外事单位专员、海外组织项目专家等,依托他们的真实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如本地化翻译、翻译项目管理这类课程就特别需要行家里手的现身说法。第三,翻译实习不能流于形式化。翻译实践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各培养院校需要从制度上规范实习,保证充分的实习时间与实练强度,与合作实习的相关机构开展项目式实习、岗前培训式实习,让学生切实参与到“一线”译场,熟悉职业译者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了解职业纪律、习得职业文化。

翻译硕士培养应是一项扎扎实实的工作,它需要满足语言服务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以培养质量为核心与准绳,课程设置强调行业需求与实践导向,教学突出翻译技能与素养从“做中学”特点,重视学生翻译实习使其获得初步职业经验。这一课题值得我们继续探究并把可证、可行的培养经验与研究发现切实地落实到翻译人才培养上。

猜你喜欢
理工南洋学分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题蓝花楹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学分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史书上的“南洋”位置在哪里
浙江南洋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