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秦 岭 李文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要求,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前进方向。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是高校党的高质量建设最基础、最前瞻、最溯源的工作,是大学生入党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效果好,就能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引领,牢固树立他们的理想信念根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随着大学生对互联网智能化学习方式的普遍使用,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方式也面临着新的变化,既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又要实现大学生思想的深度觉醒。
大学生培养质量,首重启蒙。随着大学生成长学习环境对互联网智能化学习方式的依赖,大学生的学习从现成知识的消费性学习逐渐转化为创造性学习。入党启蒙教育如果流于形式或者脱离大学生实际需求,那么就会削弱我们党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吸引力,进而会导致学生的思想抵触,不利于人才培养,影响高校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和培养人才的政治素质。
当前,在大学生入党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如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申请人教育、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党员发展对象教育、预备党员教育、党员教育等,都会制定不同的教育培训计划。同样,对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应当聚焦在大学生入党教育的源头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入党启蒙教育的建设路径,实现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主动构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水到渠成,不断激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追求,增强学习效果,为他们的思想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深度学习是互联网大数据时期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培养深层次综合能力。入党启蒙教育与深度学习融合,能够激发学生在启蒙阶段找到深度学习方向,在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引领大学生思想建设,使得大学生在思考和行动上都能坚持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感悟真理和内涵。
第一,注重学生的思想差异。入党启蒙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一年级新生,他们是带着日常经验和在其他情境获得对党的认知、经验等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的思想认识是有差异的,有的会主动积极接受入党的教育,有的存在阻碍抵触的情绪。运用深度学习教育理论,就是将入党启蒙教育与大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建立起明确的联系,不断对原有认知和经验进行建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合融入到大学生原有的党建知识体系中,是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一种高阶思维。
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升学、期末考试等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学生的主动性比较高。而入党启蒙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更注重理想信念的追求,并非单纯的知识或者技能的传授。深度学习能够契合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使得学生内心自发地产生认同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断为了自身的发展,主动寻求学习的机会。
第三,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文献和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入党启蒙教育较难实现大学生的深度学习,大多数课程教学安排停留在一般层次的学习上,即安排党课、讲座、参观等,是简单的记忆和初步的了解阶段。深度学习不是追求一般的学习模式,也不是追求表面的学习形式,是真正落实以大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师不断引导,运用多种学习情境,与学生之间形成“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良性循环教育模式,在入党启蒙教育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研讨等环节,引导大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大学生在党性修养、理想信念等方面进行探索,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入党启蒙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入党启蒙教育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进行优化,促进师生更加理性地认识入党启蒙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数据主要是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采集,教师可以通过获取教学过程中的大数据,并依靠学习分析技术等手段实现对大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的了解,发挥党建工作队伍、思政课教师等“多主体”协同作用,对入党启蒙教育内容不断进行优化;学校可以借助大数据,全方位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成熟过程,调整培养机制和完善制度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借助大数据可以对大学生培养全过程进行调整,及时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面对新的诉求,入党启蒙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深度学习教育理念和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背景下,入党启蒙教育将发生如下转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入党启蒙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调研和梳理文献发现:传统的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逻辑,忽略了大学生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式,从而只能实现一般浅层次的学习,造成入党启蒙教育的实效不够凸显。大学生思想进步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变化的进程,需要运用大学生思维发展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掌握大学生记忆方式、学习动机、学习投入程度等方面的深度学习模式,促进其把党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学习和工作中。
入党启蒙教育的培养过程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环节。在信息受阻的时代,当面对大量数据的时候,基于经验的分析往往是重要手段。由于思维的限制,对入党启蒙教育课程和学习效果的分析往往聚焦于局部,或者把各种因素集合在一起概括起来进行分析总结。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不仅可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学生背后的隐藏信息(大学生入党教育未启蒙的原因),而且也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课程的精准性和启蒙的针对性。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将实现从基于经验到基于数据的转变,通过数据分析使启蒙课程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数据也为学校组织者提供大学生的学习反馈,推动进一步优化入党启蒙教育的教学安排。
课程是做好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调研和梳理文献发现:入党启蒙教育课程在形式上以大班授课、集中轮训为主,形式上比较单一,无法体现教育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为了进一步提升入党启蒙教育的针对性,必须运用系统观念进行整合思考,突破单一模式,综合构建大学生学习的路径和方式。要结合育人渠道,形成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实现入党启蒙课程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互补;要整合育人队伍,实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专职组织员、党支部书记等协同合作育人;要结合育人课程,实现与思政课、各类课程的同向同行。
面对新时期入党启蒙教育的转变,能否运用深度学习教育理念构建入党启蒙教育的建设路径,不仅影响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而且也关系着大学能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入党启蒙教育新路径可以从开展深度学习、学生分类指导、教师协同主导和提升管理水平四个方面进行实施。
在入党启蒙教育中开展深度学习,建立科学的教育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势,鼓励并支持教师探讨入党启蒙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入党启蒙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学,要与时俱进,将深度学习纳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是入党启蒙教育走向一个新发展阶段的选择。通过学习让大学生主动“参与”人类已有的社会实践,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大学生成长息息相关,使大学生成为能够在历史中展望未来、创造未来的主体。
教师要站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立场来思考入党启蒙教育的深度供给。大学生思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了解、理解差异,教师才能了解、理解不同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才能尊重大学生彼此之间的差异,将培养目标与学习效果建立起联系,才能在入党启蒙课程的思考、分析、交流等主要互动环节中,关注所有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技术提炼大学生思想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有效地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同时还能关注到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建立学生思想成长档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深度学习。
让党务干部、思政课教师、专家学者、先进人物、校友、老党员、优秀朋辈等一批政治强、情怀深、视野广、人格正的同志参与到大学生启蒙教育中,组建成为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教师团队,智力支持入党启蒙教育的深度学习。教师团队研究如何将“传授知识”转向“创造知识”,融合以往的党员教育研究成果,发展形成一套系统性的党员教育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发挥教师团队的主导作用,引导大学生进入知识情境,了解当时人物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其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发现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教师团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习的过程才能成为思想成长发展的过程。
高校党务工作者需要高度认可深度学习的理念,在入党启蒙教育的组织设置、教育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考核评估、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精细的安排,要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师团队的授课内容、及时调整课程安排。党员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不断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校育人水平和育人质量。
本文系北京建筑大学2021 年党建课题“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建设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