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兴国 郭本禹
情境教育是植根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本土气息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学派,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相一致原理是其构建的哲学基础[1]。情境教育中“情境”的实质是一种促进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主动发展的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更是一种充满美感与智慧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习者在现实环境与主体活动的交互作用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最高成就,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和进行民族建设的指导思想[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是认知,路径是培育,根据培育目标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使受教育者在情境互动中凝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识性价值认同,并催生共鸣性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核心因素,也是以民族文化为底蕴的情境教育灵魂所在。用情境教育的“真、美、情、思”激发民族成员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论域,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路向。
情感是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所特有,并给人类生活增添了色彩[3]。情境教育源于情境教学的实践,创设优美的情境是情境教学的初衷和出发点。基于“意境说”的精髓,接纳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意蕴,情境教育认为,人的情感是触动个体灵感的力量,只有给学习者一个真实的世界才能激发其“真情”、获得“真知”,在凝聚核心价值的同时,将情感认同深化在心理自觉之中。
情境教育是充满乡土气息与时代精神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开辟了一条有效的“环境育人”的途径[4]。情境教育学派以民族文化为底蕴,与西方一些教育理论相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展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原有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如何从整体出发探索一种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已显得非常迫切。在此背景下,情境教育应运而生,历经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由教学实践上升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学派。含蕴本土文化神韵,情境教育内涵四大关键元素,即求真,让学习者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让符号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连;求美,用优美的情境激起情感,在熏陶浸染中促进学习者的发展;生情,在情境中让情感生成成为学习的内驱力,使情感与认知相融相伴;促思,通过想象萌发学习者的创造力,让广远的意境开发其潜能。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情境教育将情感驱动、暗示倾向、角色转换、心理场整合等原理灵活运用于情境的创设之中。在诱发主动性、强化美感性、突出创造性、渗透教育性等原则指导下进行了拓展教育空间、发挥教育整体性,缩短心理距离、创设最佳情绪状态的研究。在实践中坚持以“美”构境、以“思”建核、以“情”为纽带、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让受教育者在精心优化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发展。
教育的本真是对人类灵魂的唤醒[5],是追求智慧,使人向善,使学习者成为独特的精神自我与有活力的生命个体[6]。情境教育认为教育的灵魂就在于一个“情”字,“情”是教育的魂,也是情境教育的命脉[7],具体表现为三点。其一,融“情”于认知。长期以来,工具理性本质上关心的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否有效,但对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却无从关心,受此影响,学习者成了有物质生活但无精神生活的“单向度”的人[8]。情境教育提出将情感活动融入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构建情感与认知结合的高效教育范式,通过富有美感的艺术与语言描绘,构建美的情境,以此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其二,以“情”为纽带。人的愉悦情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得益于后天培育。情感教育对于学习者人格形成与认知水平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创设美好情境,以情感为纽带进行精神能量的传递,真正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合作。其三,化“情”为动力。情境是一种人为优化过的环境,不仅是用来呈现客观事物形象与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充满着情感,情感作为一种精神能量在教与学的环境之间传递。作为情境的内核,情感也是促进学习者认知的内生动力,使学习成为其主观需要与发展动力。
学习理论是教育实践的基础。20 世纪80 年代,建构主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研究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知识是不存在的[9]。1989 年,布朗等人将情境学习作为一种理论在《情境认知和文化学习》一文中提出,认为知识绝不能从它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10];情境学习理论拓展了以往学习理论局限于学习过程本质研究的空间,试图挖掘影响学习的要素[11]。人类学与心理学是人们对情境学习研究的两个不同视角,两者分别从外部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和内部个体因素对不同情境中的个体学习进行了研究。人类学视角下的研究从文化意义的建构出发,主要研究涉及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实践共同体”“社会实践与真实世界”等主题;心理学研究重点关注了“情境认知”“知识的工具性”“学习的文化适应性”等内容,基于个体与社会维度对认知的研究为学习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两类研究在“情境”“共同体”“学徒制”等方面均注意到了之前学习研究中常被人们所忽视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
国内关于情境教学的研究始于李吉林老师,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以择美构境、境美生情、以情启智”为主要内容的情境教学模式终于在实践中诞生,该范式将情感与认知相融合,引导学习者在情境中学、做、思和冶。情境教学具备形真、情切、意远与理寓其中的特色,彰显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受益于“意境说”的民族文学经典、吸收了“诗论”的精华,其精髓可体现为“情景交融,境界为上”[12]。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既是情境教学的生成内蕴,也是铸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元素。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可充分运用情境教学“理寓其中”的优势,将所创设的鲜明形象、所伴随抒发的真挚情感,以及所开拓的广远意境三者融成一个整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五个认同”根基性价值表达作为情境创设的命脉。教学是教育的本源,通过情境教学凝聚共同的精神基因与共享的价值理念,将情感认同深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基础的心理自觉之中,从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
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这是我国当前民族工作的重心,对实现国家稳定、民族团结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集体意识是客观实体在人脑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1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五个认同”根基性表达的利益性诠释以情感共通的利益自觉,提升民族成员共享的价值意旨,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论域[14]。
“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阐释的核心内容,是凝聚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公约数,是统领性要素[15]。中华民族植根于华夏大地、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和心理素养为基础,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形态演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社会意识形态伴随社会形态的演化,从自在到自觉,到了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才成为可能。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只是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社会基础,当个体发展与共同体发展趋于一致时,以“五个认同”作为共识性价值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才由应然走向实然。基于共同繁荣与公平分配原则的利益一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对伟大祖国、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识性价值核心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坚固的历史基础,并基于“五个认同”而形成,这是一个从“自在”“自为”到“自觉”的过程[16]。“五个认同”所诠释的共同体意识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共享的价值意旨,所以,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必然离不开对“五个认同”的阐释和理解。
“五个认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共享的价值旨趣的达致阐发,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识性价值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坚定道路与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五个认同”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前提。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缔造的,各民族血肉相连,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爱国是民族的优良传统与重要的人格特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与道德规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基础。“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特征[17],中华民族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自我意识的萌芽与觉醒,是一个有着共同信仰、共同文化、共同目标的民族共同体。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并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纽带。各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相融形成“中华文明”,尽管共同创造的过程中,也曾有过冲突,但更多的是和平状态下的相互交融。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和睦的根和魂。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保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就从没停止过,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既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民族大团结并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归宿。决定一个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方向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之路。
情感作为一种主观态度体验,是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18];认同是指个体在感情上接受某个体或团体,并在行为与价值标准上进行效仿,与效仿对象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是一种源于利益自觉的情感共通,也是民族成员共同的心理表征,它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情感基础,也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一种信仰并付诸行动的主体动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的形成既遵循心理学中认同形成的一般规律,也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社会规律。个体的情感认同是建立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对客体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之后伴随心理相容性而出现的情感体验,对满足其自身需要的事物作出积极的价值判断,并发自内心地接受和认可。根据认知水平不同,可将情感认同分为感性情感认同与理性情感认同,前者是建立在感性经验基础上产生的认同,后者随着感性上升为理性时逐渐形成。理性情感认同比感性情感认同更能表达个体内心的接受程度,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情感认同具有社会性,个体只有在社会活动交往中才能形成稳定的情感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认同的主体又是认同的客体,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才能形成。当个体在实践中通过直接感知和间接学习对共同体获得深刻情感体验,个人情感认同与共同体情感认同相契合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便形成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形成离不开共识性价值凝聚与共鸣性情感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源于在利益自觉的基础上对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判断,需经历从认知、认可到认同的阶段,当个体在实践中具备了如下特征就说明其情感认同已初步形成了。其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无数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共同体才最终形成,它不仅包括地理疆域、历史传承与传统文化,更包括全体中华儿女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其二,自觉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践行是建立在认知及其情感凝聚之上的,只有满怀激情才会积极付诸行动,情感认同是行动的坚实基础。其三,具有发自内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个体的知情意行是一体的,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意志是行为的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不仅要看其是否具有外化的行为,还要看其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和动力。其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果激励性。当全体成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征程中,能坚守信念地实现梦想,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认同,并自觉将情感认同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情感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缩短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从认知到行动的纽带作用;二是调节和支配人们的行为,形成合力,即情感认同是通过共同体成员的社会实践来获得的,并对共同体认同的表达进行支配和调节,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合力。
情境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涵滋养,并以共生的价值追求阐发民族基因,在传承民族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教学嬗变为教育,情境教育既有理论的根基,又有系统的可操作技术,借鉴其由教学到教育,再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的发展逻辑,从教学模式、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与学习范式四个维度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为目标的培育模式,将为凝聚共识性价值认同,并催生共鸣性情感认同提供新的现实路径。
教学模式指针对具体教学目标或学习结果所采用的相对固定的教学事件与教学方法的组合[19]。情境教学的特色在于其对教学内容中固有隐含着的历史经验获得活动过程的还原、展开、重演、再现,其着眼点放在情感和艺术方面,试图通过美术、音乐、表演等手段,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活动[20],这是传统的以直观为原则的教学模式所缺乏的。传统教学强调的是认知、科学,唯独缺乏情的因素,而情境教学突出情感的艺术整体活动,始终坚持将“情”字贯穿于活动之中,认为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更应包括情感意志活动,这给当代教学艺术认识论的新发展奠定了可贵的基础。“五个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阐述的核心内容,是形成于共同缔造、建设统一多民族国家奋斗过程中熔铸的心理认同的高度凝练[21],它诠释了新时代全体成员以情感共通的利益自觉,提升了共享的价值意旨,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论域。以“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需要有效的教学范式,习近平指出,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推进理念、手段、方法的创新[22]。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其本质就是要为学习者的发展与认知提供最优服务,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精力获取最大效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过程中应吸纳情境教学的精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蕴固有的隐含着的历史经验原始获得过程,也就是一般人认识和发展活动过程,加以改造、简化、典型化并着重突出艺术化,进行还原与重现,还可以通过戏剧编排、角色表演等方式将学习者引入各种相关历史情境,让其对共同体的形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逐渐由认知到认可,再到认同。通过设置以“五个认同”为主要内容的情境,将科学认识、艺术认识以及个性发展,都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之中,这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教育中重认知轻情感的弊端,而且可以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提升学习者的思维品质。教学中可结合培育内容、学习者个体特征与时空特点采取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网络拓展等途径创设情境,将学习者引入情境,凭借典型的情境激起学习热情,做到情感熏陶与认知活动相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
情境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环境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情境教育主张在环境中以无意识导引有意识、以情感培养理性引导学习者进入学习佳境,从而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情境教育的主要模式有多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各种模式将“育人以情”的理念贯穿其中,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首先,拓展培育空间,提高教育的整体效应。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应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空间,充分运用信息化优势,注重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生活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环境与人构成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物质与精神相交织的生长环境,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无声的,但意义却是深远的,要着力使教育活动空间中的每一个区域建构成一个连续的、目标一致的和谐整体,做到充分利用环境,获得培育的正效应。其次,缩短心理距离,进入最佳的情绪状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克服教育中的单向式、被动式、令人感到“距离感”的弊端,通过创造“亲、和、美”的人际情境与“趣、美、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教与学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习者以最佳的情绪状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再次,利用角色效应,保证主体活动。学习者应是学习的主体,在以灌输为主的教育中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很难形成,缺乏主体性的教育是很难得到发展的。要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主动投入的活动,关键在于使受教育者形成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态度、情感与意志的能动作用。在培育中应利用角色效应,让受教育者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经历角色思维和系列操作活动,这样能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最后,突出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目标。民族团结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每个成员的核心利益所在,通过情境教育可以激活每个成员的学习动机,使其在情感的驱动下主动投入到培育活动之中。要充分运用学习者被激发的热情,落实培育目标。在培育中既要注重情感认同的形成,更应注重“理寓其中”,提倡学以致用,以训练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当下的学习与未来的应用相结合,注重受教育者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因,付诸未来的实践行动之中。
课程是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实现的有效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离不开相关课程的开发与融入。培育的加强与深化到达一定程度,均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支撑,不同地区应积极开发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课程。情境教育的基本主张最终都要落实在课程建设之中,使教学与课程在情境教育思想的统一支配下实现有机结合。基于新的理论和培养目标实现教学课程一体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课程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课程开发应体现在现行的课程体系建设之中,坚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融合的起点与归宿,根据国家要求和地方、民族特色选择表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课程资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课程开发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发展新的课程。课程的开发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理念,不仅要结合学习者身心结构中的自然资源,还要考虑到新旧知识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充分考虑情境在知识建构中的促进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发挥知识建构中学习者的主体性。第二,注重课程开发中的情境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离不开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内容建设,课程中应将中华民族的形成、共同体的产生、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进行系统安排,将内容与具体情境相结合,因为任何知识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最终都应回到情境中去,所以培育课程更应注重知识的情境性。课程的开发应结合学习者的特点创设真实的、本真的情境或模拟情境,理寓其中,让学习者在情境中体验知识的生成性与本源性,感知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价值。第三,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必须联系社会实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突破传统课程开发中相对封闭的理念,为学习者拓展生活与发展的空间,向家庭、社会、网络延伸。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的认知和反映,既包括概念认知,也包括认同归属及其价值内蕴[23]。“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显的核心内容,所诠释的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共享价值意旨的表征。将外显的核心内容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离不开个体的学习,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情境学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范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规范的要求下将其价值及内蕴内化为个体的情感认同与行为规范,从共同体到共同体意识,再到共同体意识认同,这是一个价值凝聚与情感共鸣的过程,其中情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只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才能形成以情感认同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过程并非自然生成,需要个体运用有效的学习范式主动学习才能完成。为学习者创造美好的学习情境,将认知与情感相融,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提供一种“以情境为核心”的学习范式。首先,构建“文本”与“生活”的情境纽带。传统的学习常囿于封闭的环境,会使学习者脱离多彩的生活,情境学习提倡将符号学习、认知过程与具体的历史情境、生活经验相联系,让抽象的理论在情境中获得生命,使历史人物、民族精神鲜活、丰满起来。在实体情境中进行学习,使知识不再孤立、抽象,做到有场景、有事件、有角色甚至有情节,让学习者与情境相依存,从已知进入未知,在新旧知识相融中凝聚共通价值。其次,让情境成为“认知”与“情感”的对象,鼓励境中做。情境本身既是学习的对象,也是激发学习者情感的来源,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仁爱、民本、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与民族团结的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求同存异的人文精神融入学习情境,使学习者在情境中凝聚共同体意识。最后,将情境作为“知识”与“精神”的载体,在传递精神能量的同时,学会境中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学习,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的精髓、滋养文艺创作、融入学习情境,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基本走向作为情境创设的素材,采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与底蕴深厚的文艺作品作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与“精神”载体,来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能量,在情境中引导学习者思考,创造性地加深对核心价值的认知,在接受心灵塑造的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
情境教育虽然起于我国基础教学的实践,但其以情感为命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及其影响绝不应止步于基础教育,它对我国乃至于世界教育改革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离不开有效的途径与方式,以情境教育作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范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只要教育者能深入领悟情境教育的真谛,以情感为命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必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一条全新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