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百年实践

2022-12-27 13:32揭锡捷陈联俊
青海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建设

◇揭锡捷 陈联俊

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1],是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现实中,意识形态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并从根本上引领文化建设的方向道路,对国家方位选择、社会风尚塑造和人民素质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化建设史,我们党历来重视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此之上,立足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理论视野,聚焦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和时代场域,探赜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践行理路和实践品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理论阐释

作为一种综合性、理论性的思想观念体系,意识形态是型构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反映了特定阶级利益和生产关系的政治结构、制度抉择和价值规范。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实践中,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其本质在于鲜明的价值导向性,体现在能够维系特定社会的基本思想观念和主流价值追求,为社会不同思想观念确立根本原则和标准,深刻影响社会思想意识的作用方式和发展定向,因而是导引和形塑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社会意识,具有维护一定阶级或集团政治团结、经济稳定和文化安全的重要作用。对于文化来说,意识形态基于特定阶级利益和诉求所展现的价值内核,表征为一定社会文化及文化建设的先导与灵魂,规约着文化的发展样态和展现形式。就此意义而言,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的指南和导向,它以特定阶级利益意愿的集中表达,成为评价和指导文化生产与文化创造的价值坐标,引领社会精神的生产活动、作用范式和实践方式。

文化是人化、意义和价值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和实践演进中关于意义生活的积累和沉淀,表现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获得的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层面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在精神领域的价值追求与特殊成就。在阶级社会中,文化作为社会有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发展及走向始终受到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的牵引和规约,展现出与其他阶级或社会集团不同的发展样式、内容图景、表现形式和交流方式,从而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因此,“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4]663-664。在现实性上,一定文化的价值属性是由所在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特性所决定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风俗习惯、审美趣味等,无不受到意识形态价值特性支配、规约和导引,体现着特定阶级的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换言之,基于意识形态价值框架的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必然要求一种主导价值体系发生作用,引领文化发展方向、主体创造和内容形式。反之,则会缺乏核心价值引领或偏离主流意识形态轨道,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甚至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文化以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及内在追求为价值内核,文化发展离不开意识形态的牵引和导向。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意义表征,文化实践常常以意识形态作为核心和指南,无论是文化模式、文化产品和文化信息,还是文化生产、文化类型和文化交流,都是特定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对文化形式的观念刻写与思想外化,是意识形态在价值层面的集中表达和引导规约。对于民族和国家而言,文化建设通常与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相联系且受其指导和规范,并通过国家意识、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等因素的嵌入,成为意识形态引领下的文化形态。

受制于不同物质生产方式和利益关系,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代表本阶级利益诉求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体系,服务于不同的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5]而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系统阐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的观念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质上是关于“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系统性理论阐发,并以特定的价值取向,强调了自身的内在逻辑性、核心要义的理论框架、具体内容结构元素的系统性,其实践和发展的完整性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体系的聚焦,在根本性上演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内涵,成为代表无产阶级发展诉求、指明社会发展前进方向以及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观念体系。

意识形态文化建设既包括意识形态建设内含的文化要求,又涵盖以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因而表征着思想塑造文化、整合利益诉求、凝聚社会共识的价值过程,这一过程的系统展开则主要体现在思想指导、价值引领和观念整合等方面。现实中,文化建设涵盖人们精神领域的各个层面,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涉及社会及个体精神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关键在于贯穿其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建设,这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而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意旨为此提供了基本指引和遵循。其一,意识形态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这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其二,意识形态的文化建设涵涉价值引领功能。面对思想观念的多元分殊、社会思潮的交织复杂、价值选择的碰撞交锋,必然需要一种思想观念处于主导地位,并在全社会中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观念导向,引领其他思想文化的发展。集成观念的学说和价值领域的精神,意识形态以观念取向和价值追求的社会推崇,为价值共识的达至提供整体性的价值感知和系统性的价值表达。其三,意识形态文化建设指涉对社会群体思想观念的调整和修正。这一调整和修正往往依托核心价值观所发挥的结构性效用,通过凝聚力、感召力和引导力的社会形塑,协调和引导其他社会价值观,使之契合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

事实上,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以意识形态话语意蕴中的文化呈现,诠释了文化阐发的意识形态价值内涵、价值研判和价值内化。作为内嵌于意识形态思想理念、社会心理、理论体系的观念系统,其效用性的主体擘画满足的是意识形态文化功能通过社会实践与客体对象发生物质交换的主观摹写,这种关系经价值厘清、价值评估、价值萃取与价值认同的逻辑演进,最终在社群关系、生活方式、组织结构文化刻写中,表征为主观与客观的冥然合一。在意识形态观念系统与文化价值体认的框架里,意识形态阐发的文化主体与价值客体印证的意识形态观念,是价值研判引领实践意识的依据,同时也是价值省思指导实践行为的结果,在现实性上指向了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结构性效应。就此而言,意识形态观念系统对文化价值体认阐释的根基性象征、情感性共鸣和利益性诠释,在观念形态价值互动的基础上,以自觉理解与自由抉择的交互,内外相符的文化构建、聚合主体的指向皈依,以及共同体成员亲和关系的投射,深刻表征了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百年实践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领导的百年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史。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先后经历了萌芽与成长、探索与发展、丰富与成熟、创新与完善四个发展阶段。围绕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主题和主要任务,意识形态作用于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指引、主体创造的对象性能动和内容形式丰富的价值展演,以中国共产党不断强化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通过“被动员起来的信仰系统”,影响着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建设发展样式、内容图景和表现形式的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实践处于萌芽和成长阶段。这一时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为价值坐标,以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内容图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广泛传播、研究和教育为展现形式,通过文化感召、思想涵育和价值引领指导社会精神生产和实践行为,服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现实需要。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精神生产的价值追求和作用范式。“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6]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诞生了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武装头脑的文化生力军,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着共产主义思想文化生产活动。而这种新文化,已经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4]698。随后,中国共产党推动成立领导思想文化建设的宣传机构和出版机构,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反映社会主义思想的进步报刊,主张建立无产阶级文学,鼓舞先进作家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创作优秀作品。

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的文化教育总方针是“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7]。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强调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民众,通过完善教育体系改变苏区文化落后的状况。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研究和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1940 年,毛泽东指出:“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4]706这一时期,党不仅领导成立了马列著作翻译机构,而且将马列主义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推动形成了一批更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而这一时期的文化,“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4]706的文化。在解放战争时期,党加强了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出版发行了《毛泽东选集》等重要马列主义著作,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传播。

(2)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长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比如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走马楼三国简牍,以及各种名人故居、古墓等;同时长沙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有岳麓山、大围山、伪山等。从区位交通条件看,长沙地处湘江下游,素有“荆豫唇齿 ,黔粤咽喉”之称,战略区位优势明显。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价值坐标,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内容图景,以构建关于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理论框架为展现形式,推动了新生政权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文化支撑、价值共识和精神凝聚。

新中国成立后,无产阶级成为新的统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更为重视意识形态文化建设探索,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发挥意识形态观念系统对文化价值体认的根基性、情感性和利益性功能。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8]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观点,党在多个场合上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文化实践。1951 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提出,要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而不是其他任何观点和方法教育人民;1954 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又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956 年中共八大会议指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9]这一阶段文化建设的重点,不仅要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残余,而且要抵御资产阶级思想侵蚀,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关于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若干思想原则,展现出新的发展样态与引领方式。一是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高度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无产阶级要重视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思想;二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三是强调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四是要建立一大批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等。这些方针和原则,为新生政权文化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文艺创作空前繁荣,学术研究日益活跃,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蔚然成风,文化建设各条战线都取得了斐然成绩。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为价值坐标,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富裕为内容图景,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规范与核心价值体系为展现形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关于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发挥了思想指导、价值引领和观念整合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208,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力培养“四有”公民,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化建设指明了新方向。邓小平同志还大力提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风尚,提出要“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10]262。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了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思想。党的十五大强调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性质,以及“四有”公民的育人目标,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1],进而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目标。进入新世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党中央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结合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治和中华传统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舆论力量。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明确了建设要点,丰富了意识形态文化建设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2],不仅反映了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内容框架和价值旨趣,而且明确了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以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为价值坐标,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为内容图景,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展现形式,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有效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归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3]163,由此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精神文化生产及实践中发挥的引领作用。

为全面推进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习近平围绕文化建设领域主持召开了系列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对文化建设方向性和根本性问题进行全方位部署。习近平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3]15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14]314;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4]332;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发挥核心价值观作用,“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14]337;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5]。这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原则立场的论述,在实践中有效地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使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经验探赜

经验是人们对外部世界和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与认知。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经验产生于社会实践,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映射,经梳理、加工、总结后上升为认识的理论,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社会实践。回顾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百年实践,探赜其实践品格和基本经验,对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制度作为支配人们活动和行为的定型化、规范化的准则体系,具有规范性、整合性、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0]33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关系意识形态举旗定向的鲜明有序,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因而是构建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稳定秩序的根本性和全局性举措。对文化建设来说,这就意味着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的制度方针,通过强化制度意识和推进制度落实,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规范、整合、导向、激励的制度性功能,使我国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实现文化建设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和凝聚力量的目标。因此,应加强意识形态领域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日益复杂严峻的文化生态中坚定“主心骨”、把准“定盘星”,以马克思主义统领多样化文化发展。

其二,把握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立场是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立足点,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价值立场反映了人们的行为与活动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价值原则和价值标尺。文化建设所反映的价值立场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6]我国文化建设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而且表征了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实践中,把握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意味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导向,始终把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升人民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脱离人民或弱化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立场,文化建设就会缺乏生命力,从而失去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其三,注重文化培根铸魂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对象化实践活动,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项培根铸魂工程。集无形性、化育性、渗透性和持久性等特点于一体,文化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特定图式,将其内蕴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进行涵养、熏陶和浸润,以观念内化和行为外化的相互交互实现从精神到物质、从观念到行为的价值转化,因而在培根铸魂中发挥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和引领风尚的作用。现实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精神图谱,能够实现价值涵养、情感激励、行为导向和心灵陶冶等功能,从而达到培根铸魂的目的。因此,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要更加注重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文化特有的“价值-情感-行为”的浸润化育开展培根铸魂,推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其四,推动理性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一种笃定性和持久性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以某种崇高的信仰、意志和坚守,构成了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灵魂与内核。历史和现实均充分表明,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实践中,确立和巩固理想信念是一个长期性、历史性的过程,理想信念教育也是一个不断持续深化的过程。党的百年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实践表明,要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和基础性工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一方面,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要将理想信念固定化融入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理论汲取、情感培育和实践养成的各环节,打牢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情感根基和行动根基。另一方面,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将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中,通过健全与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组织机制、育人机制、激励机制和行动机制,深化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建设。

结 语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性质、方向和道路,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兼具意识形态和文化双重特性。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百年实践表明,党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始终紧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主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主线和价值坐标,以各个时期主要任务为内容图景,聚焦生发于意识形态价值框架中的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主体创造和内容形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关于意识形态文化建设集根本制度、价值立场、培根铸魂和理想信念于一体的内容范式和阐释框架。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承载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仅在理论上演绎了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概念体系、言说方式和表达语境,而且在实践中推动了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决议》为我们提出了新时代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应高度关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自我定位和目标追求,号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价值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