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学历史地图培养历史解释素养浅析

2022-12-27 08:49天津贾全全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1期
关键词:示意图历史素养

天津 贾全全

本文主要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一方面,以历史解释的内涵为突破口,找到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进而从多元角度对历史地图进行分析和评价。另一方面,阐述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主要步骤,即分析地图要素进行准备、设置问题进行导读、时空解释进行识读、文图互证进行补充、时间为轴进行总结。以上两方面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培养路径是理论层面的应用指导,步骤阐述是实践方面的具体操作,两者统一在整个中学历史地图教学的过程中。

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辅助工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在描述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时就提出“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实加以描述”,诸多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以此为切入口进行课堂教学与研讨。但是,无论如何通过历史地图“对相关史实进行描述”,教师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因为“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为了不断提高历史地图的应用能力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中学历史地图教学在强调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分析

关于历史解释的内涵,中外学者尚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据此,历史解释本质上是态度、能力与方法的综合表现,而达成路径一是以史料为依据,二是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对中学历史地图教学来说,以上两点可以具体为,一是以历史地图为依据,二是对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

(一)历史地图的特点

历史地图是一种历史图像文献类的史料,其在测绘、研发、编制等各个环节都是以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都要“坚持从史源入手,图上任何点、线、面都必须要有文献依据,并且要遵循‘孤证不立’的基本原则。”如谭齐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张芝联主编的《世界历史地图集》和吴于廑主编的《大学世界历史地图》等,这些都是目前已知全面、科学、准确的历史地图参考资料。这些历史地图大都具有来源可靠、绘制准确的特点,为中学历史地图教学奠定了基础。

此外,历史地图还具有“以图释文”“以图补文”“图文互证”的特点,能够解释、补充和印证历史知识。

1.“以图释文”

指用历史地图去解释历史知识,使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如《清朝疆域图》就使教材中讲述的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得以更直观地呈现。

2.“以图补文”

指用历史地图去补充对历史知识的介绍。如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中,教材文字只介绍了“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代的鲜卑”,而在《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中,不仅绘制了几个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活动范围,也展示了向内地迁徙的方向、位置和处所,这将有助于完善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3.“图文互证”

指用历史地图和历史知识相互呼应,相互印证,并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如《遣唐使和留学生示意图》《马可波罗东来与返回路线图》《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示意图》《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全方位外交示意图》等,从侧面与教材知识相关联,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知识的多维角度,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历史地图类型各有差异,不同类型的历史地图也各具特点,在对地图进行说明、比较和概括时,既要宏观把握历史地图“以图释文”“以图补文”“图文互证”等特点,也要具体地图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分析和使用时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二)多元角度分析和评价历史地图

1.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

“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这是运用历史地图进行历史解释的首要原则,也是贯穿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根本原则。如笔者在分析《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图》时,运用唯物史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原理,指出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改革,废除原有的西周时期生产关系(如井田制),以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富国强兵;笔者在讲授《古代希腊城邦示意图》时,虽然教材介绍地理环境对城邦“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特征的形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指出古希腊城邦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也是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体现;在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分布图》时,笔者要求学生既能找出不同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又能依据唯物史观“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主张,认识到“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反映;再者,在比较不同时期德国疆域变化的历史地图时,既要引导学生找出各时期德国版图之间的区别,也要求学生把几幅地图放在一起,用唯物史观中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对德国历史的演变形成整体印象。

2.综合运用多种史学理论与方法探究历史地图

如革命史、文明史、全球史、社会史、生态史、现(近)代化等史观理论,都为教师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了视角和方向。如可以用革命史观中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分析《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图》《辛亥革命形势图》等地图,指出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用文明史观中“文明起源与发展多元化”的理念来看待《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古代文明》《古代世界的文明古国》等地图,理解教材中“古代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的叙述;可以运用全球史观“世界历史是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来观察《1840 年前的中国与世界形势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示意图》《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等地图,拓宽国际视野,养成世界意识;可以从社会史观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世界著名博物馆分布图》《拥有世界遗产的国家和地区示意图》等地图,体会社会的发展变迁,了解社会的不断进步;可以利用近代化史观中“经济的工业化”来分析《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等地图,以此解释中国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可以用“思想的科学化、理性化”来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等地图,以梳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过程。同时,对于《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三角贸易示意图》《工业革命及其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等地图,可以综合运用文明史、全球史、社会史、近代化等多种史观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3.从人的认知层次和思维角度来看分析历史地图

可以从现象、本质、规律、价值、影响、意义等多方面对历史地图来进行分析和评价。如《魏晋时期北方民族内迁及其分布图》表面上体现出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向南迁移,而背后反映的本质则是民族之间交往、交融的历史大趋势;《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成熟、新发展》等组图,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程,也验证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实践作用”这一规律性认识的正确性。此外,《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图》《中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图》《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图》等多幅生态历史地图的出现,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其价值、影响和意义都非同一般。

上述内容从多元角度介绍了对历史地图的分析和评价。其中,既包括坚持唯物史观等理论原则,也包括抓住现象、本质、规律等观察视角。基于以上理论和视角,中学历史地图教学究竟该如何进行历史解释,具体有哪些步骤呢?下面笔者以部编版教材中的《秦朝形势图》为例,加以阐述和说明。

二、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步骤阐述

在与部编版新教材相配套的《历史地图册》中,以历史地图为主体,设置了“单元导读”“课时导读”“课时时间轴”“时空解释”等栏目板块来进行每一单元和课时的讲述和解说。其中,“单元导读”以问题探究和单元时间轴的形式,串联本单元重点知识。“课时导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链的形式,或对单幅地图进行设问,或对系列组图进行追问,为识读、辨析和解释地图的重难点内容提供了线索和依据。“课时时间轴”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对本课重要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总结。“时空解释”以本课历史地图为中心,以文字、图片、表格等为辅助,从时间发展和空间变化的维度来解释历史地图的内容。借鉴以上栏目设置和内容编排,可以把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步骤分为以下几点。

(一)准备:分析构成要素

掌握地图构成要素,并熟知其具体指向和含义,是识读历史地图的前提,也是进行历史解释的首要步骤。教师在进行历史地图教学时,主要应做到以下四点:①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图例,看懂图例就掌握了地图的表达方式,从而理解地图上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②培养学生对空间位置方位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清楚东、西、南、北方位和大的区域划分;③让学生注意点、线、面的区别,点指的是地图上的地点地名,如国家都城、重要城市、重要战役发生地等;线指的是地图上活动的路线、流域、国界线等;面指的是国家、疆域、活动范围等;④指导学生注意古今地名变化,如对台湾地区在不同朝代就有“夷洲”“流求”“琉球”等不同的称呼。

在《秦朝形势图》中,左上角图例对都城、郡级驻所、公元前221 年秦边界、政权部族界、今国界和长城等标注进行了说明,学生可以一一对应,在地图中进行查找。同时,利用地图黄、绿、白颜色的不同,可以较为容易地观察出秦朝疆域范围,东至今朝鲜半岛北部、西至临洮、羌中(今甘肃东部),南至越南中部,北至辽东半岛。此外,地图外的古今地名对照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便于学生进行辨别和识读。

(二)开始:设置问题导读

在分析完地图的构成要素后,教师需要紧扣教材重难点知识,创设新情境、新场景,针对地图内容多角度灵活设计问题,这是识读历史地图的开始,也是达成历史解释的必由之路。

以《秦朝形势图》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秦朝的国都在哪里?是今天的哪个城市?大体上位于现在中国的哪个位置?”“算一算地图上标识了多少个封郡?与以往‘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 郡’的说法是否一致?为什么?”“找一找地图上长城、骊山和阿房宫的位置,思考修建这些工程对秦朝统治分别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数一数秦朝周边地区有哪些少数民族存在?思考秦朝是如何与这些少数民族相处的?”“看一看公元前221 年之前秦边界和之后的秦边界有哪些差别,思考产生差别的原因有哪些?”“依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秦朝是如何完成统一的?又是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

这些问题从地理位置、产生原因、比较异同、采取措施等多方面对地图内容和教材知识进行追问,由单一提取地图信息到最后综合概括所学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下一步的历史解释奠定基础。

(三)关键:时空解释识读

利用时空维度识读历史地图是达成历史解释的关键,这主要通过读图说史、据史构图、比较地图等步骤来实现。读图说史,即根据历史地图的内容来定位历史事件的时间范围、空间位置和关键信息。《秦朝形势图》的名称已经明确了地图的时间范围是在秦朝,而其空间位置主要包括国都所在地咸阳、疆域四至范围、地方郡县划分等。同时,在地图中还可以看到在北方边境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在南方则增设了南海、桂林、闽中、象郡等郡县。此外,在汉水、淮水、江水(长江)、河水(黄河)等诸多水域中,还修建了灵渠以沟通湘水和离水。

据史构图,即用教材文字叙述去补充完善历史地图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历史地图往往与教材知识紧密配合、相互印证,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分析相关“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和意义,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地图的理解更加完整、立体、生动、形象。《秦朝形势图》中秦朝疆域幅员辽阔,与秦始皇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息息相关。之后,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如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这与地图中的各地郡县划分的情况相互吻合。此外,秦朝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增设四郡等史实,也能在地图中找到佐证。这些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秦朝形势图》的了解和认知。

比较地图,即对历史地图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对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认识。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从不同时段、大小范围、整体与局部、静态与动态等角度对一幅或多幅地图进行分析,来体会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完整认识。与之前的《西周分封示意图》和之后的《元朝形势图(1330 年)》相比较,可以总结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的演变历程。

以上是以一幅形势图为例进行的历史解释,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和考试中,经常会遇到对两幅或者三幅地图进行分析和比较的情形。如在山东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第16 题中,题目要求分别提取三幅地图(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分布信息来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解答此题时,首先应读图说史,观察每一幅地图的特征,对熟悉的地名、区域、范围、路线进行重点标识,尤其是利用图例介绍来找出每一幅地图的突出之处。如题中人口分布越密,颜色越深,与其他区域形成鲜明对比。其次应据史构图,图1 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图2 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一致;图3 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印证。学生应在比较三幅地图的基础上进行作答。

(四)补充:文图互证完善

以文补图、以文证图、文图互证,是进行历史解释的有益补充,这样才能形成对历史地图更加完整、全面的解释。这里的“文”,不仅包括教材中的文字叙述,还包括《历史地图册》上的图片、表格、示意图等。如在《秦朝形势图》的基础上,教师还可呈现《秦灭六国示意图》《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秦朝统一文字示意图(以“马”字为例)》“秦半两钱及钱范”图片、“秦始皇焚书坑儒”图片、“秦铜车马”图片等补充内容。这些补充的内容和解释,是对第二步问题导读的前后照应,也是与第三步时空解释的相互衬托。

(五)总结:时间轴串联解释

采用时间轴的形式进行单元和课时的总结归纳,方式新颖、做法独特,使人耳目一新。时间轴依据时间发展顺序,把多个事件串联起来,形成对某一单元或者某一课重要历史事件相对完整的记录,再运用图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弄清时间轴上各事件的发生时间、先后顺序,而且能够进一步探求其相互之间的递进或因果联系。这在《秦朝形势图》中不太明显,但可以在一些科技成就图、人物活动图、战争形势图、贸易路线图等历史地图中进行总结。

三、小结

历史地图本身包罗万象、内容丰富,“举凡历史上的都邑位置、疆域沿革、政区演变、民族分布、战争态势、经济成就与交通状况、河流变迁与海岸线的进退等等,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展示”。尤其是《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充图册》,其依据《课程标准》绘制,并与教材内容相配合,具有较大的实用和研究价值。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以上通过培养路径分析和培养步骤阐述两方面介绍了利用中学历史地图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具体方法,其中,培养路径是理论层面的应用指导,而步骤阐述是实践方面的具体操作。两方面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统一在中学历史地图教学的过程中。此外,历史解释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证据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在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同时,其他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也渗透其中,这正是历史地图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示意图历史素养
第二单元·素养测评
第一单元·素养测评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三定两标”作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