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波
(作者单位:四平广播电视台)
“非语言表达”在传播学中主要指运用承载着感官信息的非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与运用常规化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相对应,二者相辅相成。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若单纯依靠语言可能无法充分表达节目内涵,这就需要主持人掌握“非语言表达”技巧,灵活运用“非语言表达”丰富语言表达,使观众能够更为直接地领悟节目内涵,并带给观众更好的观看体验。
“非语言表达”是指对主持人语言表达信息进行解释与补充,是传递节目信息的方式之一。结合传播学知识来看,人际交往传播中,35%的信息由语言表达符号承载,而65%的信息则需要借助非语言符号进行表达,由此可见,相比语言,人们对“非语言表达”更为信赖[1]。相比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信息在被接收后,人们通常无法直接系统化地理解,而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解析,且获得的信息越多,越易于人们掌握信息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收音机逐渐被淘汰,观众更多是通过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等可视化设备观看节目,在视觉感官影响下,主持人的动作、手势、服装等“非语言符号”自然而然地被观众接收,形成了“非语言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主持人表达效果。除此之外,由于主持人存在个体差异,“非语言表达”的形式与内容就各有不同,这有助于节目主持人彰显自身个性,并将节目信息与内涵更为准确地传递给观众。
新时代背景下,各类节目应以客观真实为原则向观众呈现节目内容,主持人更是需要围绕节目内涵,传递社会正能量。主持人的姿势、服饰、神情等的“非语言表达”均可对观众的认知产生影响,其言行举止能够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该类表达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更多情感,继而营造特定的氛围。例如,在进行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相关报道时,主持人悲痛万分,几度哽咽,言语中难掩悲痛之情,该“非语言表达”将主持人内心的情感准确地传递给了节目观众,令人动容。此外,2019年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谈及牺牲、亲情等相关话题时,董卿眼眶微红,语气哽咽,将自身情感充分传递给了观众。2021年播报辽宁“九岁男孩遇难”时,女主持人播报期间哽咽落泪,传递了悲痛情绪。相较于语言,主持人的“非语言表达”更能够感染观众,突出情感色彩,使节目内容更为完整,进而彰显节目的人文关怀。
主持人使用“非语言表达”可起到预告节目流程的作用,以《新闻联播》为例,主持人完成导语播报后,通常会看向镜头,微笑示意,略微点头,同时固定姿态,采用该“非语言表达”方式提示导播,引导新闻内容,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醒观众“以下为详细新闻内容”。此外,在部分节目中,主持人会邀请嘉宾,当主持人想要把表达权交给嘉宾时,通常会偏转身体,上身略微倾斜,以此推进节目流程,顺利完成节目表达权的转移。由此可见,适宜的“非语言表达”能够预告流程,使节目推进更为顺畅[2]。
“非语言表达”是传播学的重要概念,主持人可通过手势指示等“非语言表达”方式补充内容。节目给观众带来的感官影响是全方位的,观众不仅可凭借听觉感受主持人语言,还可依靠视觉,通过其动作手势得知主持人的态度与观点。信息的传递不仅限于语言,更可通过非语言形式进行表达,主持人的手势指示、点头示意、神情姿态均可表现其内心活动,使节目内涵更为全面地传递给观众[3]。结合“非语言表达”手段来看,手作为人体最灵活的部位之一,其所传递出的内容更为多样,主持人可通过手势指示,引导观众视线。例如,借助手势引导观众关注节目播出屏幕中的某个元素,或直接运用抬、放等具有力量感的手势强调重点,在手势指示的辅助下,给予观众立体、直观的体验。
传播学学者指出,面部表情在所有“非语言表达”中争议最少,这是因为观众能够直观地观察到主持人的面部表情。而且,面部肌肉表达力丰富,能够呈现出25万余种情绪态度,高素质主持人可通过面部表情清晰地传递出丰富的节目内容。观众在观看节目内容时,可通过主持人面部表情了解除节目文本语言外的信息。例如,若主持人直视镜头、微微皱眉,则能够营造严肃氛围,使观众深刻感受到节目内容的严肃性;若主持人微斜头部、面露微笑,则会营造轻松氛围,激发观众了解节目内容的兴趣,继而引导他们更认真地观看后续节目。
主持人的身体姿态同样能够承载信息。依靠动作可以展示主持人的态度、情绪及观点,以此补充节目内容,并对观众的认知产生一定引导。以采访类节目为例,节目中主持人需要与嘉宾交流时,主持人可微倾身体,面向嘉宾,通过该身体姿态,表示主持人对被采访人的尊重,并表达诚恳的态度和倾听意愿。换言之,主持人的身体姿态不仅需要与其思想情感相协调,用身体姿态传递思想情感,补充节目内容,深化主题;还需要符合礼节礼貌,将其“言外之意”更好地传递出来。例如,在运动竞技类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智勇大闯关》等选手闯关竞技的过程中,主持人通常会采用挥手、振臂等身体动作鼓励选手,借助身体姿态、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表达”手段传递情感[4]。
主持人形象是观众对其产生第一印象的主要着眼点,而着装服饰作为典型的“非语言表达”手段之一,不可随意。在《海峡两岸》《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着装以稳重、端庄为主,用于渲染严肃的节目气氛,塑造庄重的节目环境。而在真人秀等娱乐节目中,主持人着装多清新活泼,并与节目主题相适应,以此营造轻松愉悦的节目氛围。除此之外,恰逢重大节日时,主持人着装同样会发生改变,最典型的是《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的服饰均以红色为主,具有吉祥喜庆的意味,与节目氛围相适应,且可展现节目设计的美感。
道具物品在舞台表演、戏剧表演中较为常用,主要代指装饰舞台或起到特定辅助作用的物品。从节目主持人角度来看,现阶段部分节目多依托某一主题进行设计,而主持人则会扮演符合节目主题的角色,在此期间,通常会运用恰当的道具完善主持人角色。此外,带有台标、节目名称的话筒同样属于“非语言表达”的道具物品,具有突出主题、传递核心内容的作用。道具物品在真人秀等娱乐节目中最为常用,新闻类节目同样会合理利用道具。例如,《大象直播间》主打民生新闻节目,为增强节目亲切感,拉近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主持人准备了大象公仔,将其摆放至主播台上,用于弱化节目严肃氛围,使民生新闻能够自然轻快地呈现给观众[5]。
主持人需要合理利用“非语言表达”手段,若应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在运用“非语言表达”之前,主持人需要掌握“非语言表达”运用技巧与方法。
在长期发展中,语言被视为主持人传递节目内容和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方式,对“非语言表达”手段略有忽视,但在新时代背景下,“非语言表达”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正视“非语言表达”价值是主持人灵活运用“非语言表达”的基础。为促使主持人重视“非语言表达”手段的应用,可将“非语言表达”作为衡量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关键指标之一,使主持人能够重视“非语言表达”,并合理运用“非语言表达”手段。在节目正式开播录制之前,主持人需要对各类“非语言表达”手段进行整理,结合节目主题做好“非语言表达”设计,必要时可提前演练,以此确保自身能够自然应用“非语言表达”方法。主持人根据节目特征融合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表达”,采用不同方式准确传递信息和情感,更易于彰显自身风格,继而形成自身特色,从而更好地被观众记住。例如:董卿在主持节目时因其专注的眼神与优雅的姿态而被认可,此为“非语言表达”对优秀主持人的回馈。
“非语言表达”需要在特定时机被应用,若主持人未掌握好“非语言表达”应用时机,则会使“非语言表达”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结合节目实际情况,抓住“非语言表达”时机。第一,主持人可不断总结不同时机下应用“非语言表达”所呈现出的效果,基于此在实际主持节目时抓住“非语言表达”时机,确保“非语言表达”能够与节目内容相互衬托,继而充分发挥“非语言表达”的积极作用。第二,主持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了解优秀主持人“非语言表达”时机把握技巧,以此切实提升自身“非语言表达”应用水平[6]。第三,搭建主持人沟通交流平台,让主持人之间相互交流“非语言表达”应用经验,通过有效交互,加深主持人对“非语言表达”的理解,继而更好地将节目内容呈现给观众。
对上述“非语言表达”时机掌握技巧进行总结,即基于节目主题与内容,对表达方式进行分层,并结合统一化目标贯彻执行“非语言表达”手段。以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相关节目报道在“非语言表达”目标上达成了一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节目主持人的着装均作出了调整,通过佩戴绿丝带或白花表示对逝者的祈祷与哀思,基于着装进行的“非语言表达”更充分表达了主持人的情感和节目的意义。总而言之,主持人应在恰当的时机选择适宜方式进行“非语言表达”,在彰显主持人综合素养的同时传递正能量。
“非语言表达”应用技巧无法一蹴而就,主持人需要不断累积经验,把握应用时机与技巧,这就要求主持人树立反思意识,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积极参与训练,循序渐进地掌握“非语言表达”应用技巧。主持人在反思训练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主持人应将“非语言表达”应用技巧视为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并制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长、中、短期计划,使“非语言表达”良好融入主持人日常训练活动中,以此增强训练的针对性。第二,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可依靠新媒体手段,将自身“非语言表达”应用情况录制成视频,作为反思材料,并通过分析对比,了解“非语言表达”细节的缺陷。经过长时间的反思与磨炼后,主持人的“非语言表达”应用水平必然大幅提升。同时,主持人也可将反思结果作为训练计划的制订依据,以此提高“非语言表达”训练效果。第三,主持人可基于新媒体社交软件,与节目观众进行互动,并根据“非语言表达”手段形式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了解观众对不同“非语言表达”手段的印象与认知,并以调查反馈为依据,明确“非语言表达”应用方向,以此促进主持人“非语言表达”应用技巧的进步。第四,“非语言表达”应用技巧的掌握需要持续性练习,为确保主持人能够重视相关训练活动,提升训练效果,相关部门可基于现有培训体系,增设“非语言表达”培训板块,广泛搜集优秀主持人的“非语言表达”案例,将其纳入培训计划,采用案例分析法切实提升主持人“非语言表达”应用能力。
在产业长期发展过程中,主持人已逐步认识到“非语言表达”应用技巧与方法的重要性,并主动积极地借助“非语言表达”方式改变原有主持风格,以此追求创新。但在“非语言表达”实际应用中,部分主持人因陷入认识误区而滥用“非语言表达”。例如,某文体频道《星气象》节目,主持人滥用“非语言表达”,穿着另类,试图运用另类穿着来彰显自身魅力,但因过于庸俗且不符主流审美而最终致使该节目以停播告终。因此,主持人在应用“非语言表达”时,应注重细节,在坚持传递正能量的基础上,站在观众角度设计“非语言表达”方式,彰显自身人格魅力。对当代优秀主持人的“非语言表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优秀的主持人不仅言谈举止得体适宜,具有丰富的学识,而且能够恰当运用“非语言表达”彰显自身文化素养与气质。以优秀主持人何炅为例,他思想独立、知识水平深厚、幽默风趣,所呈现出的“非语言表达”恰当适宜,能够使节目内容以更为合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不仅增强了节目效果,而且易于深化节目主题,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节目内涵。
“非语言表达”在节目主持中具有重要作用。主持人结合节目特征,灵活应用手势指示、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着装服饰、道具物品等“非语言表达”手段,能够对自身语言表达进行有效补充。为进一步提升“非语言表达”应用效果,主持人需要正视“非语言表达”的价值,把握表达时机,做好反思训练,同时注重彰显人格魅力,灵活运用“非语言表达”技巧,切实保障节目主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