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格列汀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2-12-27 04:17:09花国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利格列汀高血糖素血脂

花国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当前,2 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沉重负担,发生率逐年上升[1]。研究显示[2],2 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甚至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二甲双胍是目前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全球主要糖尿病组织推荐的治疗2 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3]。但单用二甲双胍不能达到血糖标准,则应使用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二肽肽肽酶-4抑制剂,进一步帮助血糖达标。利格列汀是二肽-4 抑制剂,能有效改善血糖,恢复胰岛B 细胞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而二甲双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肝糖输出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故联合应用可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本次研究分析了利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4 例,患病时间5~19 年,平均患病时间(12.21±2.41)年,年龄61~78 岁,平均年龄(68.45±4.21)岁。观察组25 例,女25 例,患病时间4~16 年,平均患病时间(12.34±2.79)年。年龄62~78 岁,平均年龄(68.21±4.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口服治疗,500 mg/次,2 次/d,共16 周。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利格列汀口服,5 mg/次,1 次/d,治疗16 周。二甲双胍用法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包括TG、TC、LDL-C、HDL-C;血糖指标包括HbA1c、FBG、2 h PG。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血糖降低至正常,相关症状消失,血糖维持正常时间≥3 个月;有效:血糖降低至正常,症状改善,血糖维持正常时间1~3 个月;无效:达不到以上的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TC(6.65±0.51)mmol/L、TG(2.14±0.92)mmol/L、LDL-C(4.71±1.02)mmol/L、HDL-C(1.15±0.32)mmol/L与对照组的(6.63±0.41)、(2.15±0.72)、(4.73±1.02)、(1.15±0.30)mmol/L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4.04±0.14)mmol/L、TG(1.31±0.5)mmol/L、LDL-C(2.74±0.53)m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5.02±0.15)、(1.82±0.41)、(3.82±0.62)mmol/L,HDL-C(2.12±0.50)mmol/L 高于对照组的(1.32±0.37)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FBG(13.21±3.23)mmol/L、2 h PG(15.21±4.72)mmol/L、HbA1c(11.50±1.56)mmol/L 与 对照组的(13.21±3.22)、(15.25±4.16)、(11.25±1.63)mmol/L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7.25±1.81)mmol/L、2 h PG(9.04±2.71)mmol/L、HbA1c(6.22±1.21)mmol/L 均低于对照组 的(9.24±2.41)、(11.15±5.29)、(8.36±1.45)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胰岛素利用障碍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 型糖尿病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病因还与微生物感染、遗传因素所致的免疫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患者普遍存在电解质、水、脂肪、蛋白质及糖代谢紊乱,以高血糖最为突出[4-6]。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尿急、尿频、尿频是尿路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7]。通过改变患者生活方式,服用降糖药,可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疾病进展到B 细胞功能下降,血糖控制难度会明显增加。

胰岛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是2 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8]。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可有效抑制二肽酶4 的活性,阻止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 的分裂,通过促进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参与血糖稳定调节,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延缓胰岛功能恶化,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展。研究显示[9],空腹时血浆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 水平较低,但餐后迅速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约占餐后胰岛素分泌的50%~70%,这是导致餐后血糖下降的原因。另外,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 还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肝糖输出,抑制胃及十二指肠的运动,延缓胃排空,通过肠胰岛素刺激来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10]。糖尿病患者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 分泌水平下降,但肠促胰岛素的作用依然存在。

利格列汀是一种新的药物,用于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与其他的降血糖药比较有许多优点:①可以刺激胰岛素的释放,增加患者的血糖水平;②食物摄取不影响利格列汀的功能;③利格列汀主要通过粪便排出,这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④服用利格列汀不会增加患者的体重,可以和其他的降血糖药物一起使用;⑤副作用小,风险低;⑥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服用利格列汀[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合用能起到良好的协同治疗作用,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显著降低肝葡萄糖输出,显著增加IS 等机制,加速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胰岛素,参与患者血糖的调节,有效控制血糖,保证血糖浓度稳定,能有效减少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12]。两组均无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分析原因,利格列汀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耐受性,抑制体脂分解,减少脂肪毒性,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不经内脏代谢,所以对于肝功能不全或各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也是非常适宜的,可明显降低治疗风险,患者易于接受。此外,利格列汀价格低廉,口服方便,这给家庭成员和患者减轻了心理和经济压力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利格列汀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控制血糖,促进预后质量改善,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利格列汀高血糖素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受体激动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你了解“血脂”吗
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对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格列汀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2型糖尿病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效果探讨
空腹及糖负荷后胰高血糖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3
利格列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8: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