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富
同理心是情商理论中的专业名词。1920 年,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提出“同理心”的概念,指出同理心的精髓是感同身受。彼得·摩霍兹也指出,同理心即代入式地去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而在客观实际中自己可能并没有这些想法和经历。如今,同理心已经成为一种情商素养,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教育等领域,并在干预辅助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当下,劳动实践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营造有温度的劳动实践教育生态,增强学生付出劳动的意愿和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学校和教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引入同理心这一概念,以此规避“主题与真实生活剥离、过程偏技能轻人文、评价重结果轻服务”等问题,促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实践体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由此构建具有鲜明儿童立场的劳动实践新形态。
在获取和更迭学习经验的过程中,学生往往站在自我立场,容易“想当然”,难免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和偏差,影响劳动实践的效能。沉浸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避免认知偏差。它指的是学生带着基于用户立场的挑战性任务自主走进任务现场,借助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全身心地投入到真实情境中,把握直接经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共情作为同理心的重要表现之一,指的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某一人群交流,或者就某一现象与他人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触发问题意识,产生为对方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较强的洞察力和心理分析能力。新时代的劳动实践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引入共情概念有助于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劳动者之间产生价值认同,建立趋同信赖关系,更好地达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劳动实践中的共情,就是要从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转向多维度、多层级的指数思维模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碰撞出全新、高效的学习思维模式。[1]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贾米尔·扎基指出,共情具有亲社会性,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新型服务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掌握劳动本领,体认劳动价值。在充分接触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感同身受,进而产生问题意识,在观察和调研中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将其付诸实际行动,产生改进行为的结果。在劳动实践中,教师要秉承实用主义,赋予学生自主学习权,让劳动实践伴随学生的全域学习。
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学生常会出现一些认知偏差。因此,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习前置,使其沉浸于周围的生活场景中。在此基础上,学生充分调研服务对象的需求,运用同理心设计和制作出更好的产品。这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换位思考,仔细洞察并准确捕捉服务对象的行为细节和心理诉求。这样的劳动实践从真实需求出发,针对已有的问题进行社会调研,收集和分析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比如,学生提出了“如何设计并制作婴儿用品,更好地照顾‘二宝’”的活动主题。经过前期的需求分析,学生聚焦了“翻身后呼吸不畅”“吃饭漏食”“洗澡姿势不正确”等问题。在这些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了“飞船式碗具”“输液提醒器”“多功能盆架”等工具的设计方案,而后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参与沉浸式学习,运用木工、电工、金工、纸工等劳动技能制作出产品或模型。类似的活动还有“智能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智能防跨越护栏的设计”等,学生广泛征求相关人群的意见,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不断更新产品或模型。
劳动实践活动基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同理心的驱动下,为了增强劳动服务的精准性,学生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了解服务对象的所思、所想和所为,从而保证所设计产品的客观性,给服务对象提供更优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比如,在服务项目“校园农场改造”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农场进行实地考察,调动其学习的动机和经验,引导其发现校园农场在规划、管理、功能发挥等方面的问题,确定改造的核心理念,设计科学合理、图文并茂的改造方案。学生分组展开活动,根据设计方案,运用黏土制作农场模型,在课堂上开展改造方案推介会,由校长、教师、家长等组成评审团进行打分,现场评出“团队协作奖”“最佳设计奖”等奖项。学校还邀请专业设计和建造团队跟进施工过程,努力让学生的设计变成现实。这既增强了学生为学校服务的意识,又为学生保存了一份美好的母校记忆。又如,学生在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时,发现老年人容易丢失物品,于是为他们设计了“失物追踪器”……可见,学生在理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同时,还涵养了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其背后是同理心的支撑。
同理心包含辨识与反馈两部分。反馈是同理心的第二阶段,即将辨识反馈给当事人,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理解与尊重。[2]实践反馈是强化学生体验的有效抓手。它往往需要链接学生的学习现场、生活实景和家庭境况,链接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链接学生的观念、能力和品格,重视实践性知识的分享、应用和创造。在开展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给学生积极的反馈,强化学生的体验,增强学生对劳动的理解。
联想在某种意义上是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与经验的对话,也是与未知世界的对话。联想是一种高阶学习思维,它能够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同时有助于整合实践、服务和反馈等诸多要素。经过大脑加工,学生可以迅速建立起各种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以自我的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生成关于问题解决的图谱路线。比如,学校开展以“耕种”为主题的劳动实践专题活动,教师引领学生以树状图等思维导图为支架展开联想,启发学生把与耕种有关的内容都写下来。此时,学生的联想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思维综合素养的展现,是一种基于同理心的、有意义的头脑风暴。在这个过程中,二十四节气、耕种技术、农业工具、文化背景、经济效益、未来耕种等要素都走进了学生的实践和生活,共同构成了耕种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发现问题、定义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劳动实践的兴趣和热情,触及了劳动实践的内在意义。
劳动实践作用于学生心、脑、身的发展,既能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借鉴丹尼尔·卡纳曼的“峰终定律”,如果在一段体验的高峰和结尾,人们的感受是愉悦的,那么他们对整个体验的感受就是愉悦的。教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激活同理心的“关键时刻”,强化学生的体验。一是认知时刻。如在班级中设计劳动角,利用渗透劳动知识和劳动品质的手抄报或倡议书等,提高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同感。二是惊喜时刻。如向学生推送“创意生活金点子”“生活小妙招”等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领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三是荣耀时刻。如在劳动实践中设置多个里程碑,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美,并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四是连接时刻。如在劳动经验和成果交流阶段,带领学生回顾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或者糗事。这样既能产生班级凝聚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劳动使命感。
共鸣性理解是同理心的核心要素。学生参与劳动实践,需要置身于真实的场景或模拟情境中,运用角色扮演、现身说法等形式,无缝对接生活现场。比如,通过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实践,学生的学习空间被无限打开,学习的形态不再是书斋式的,而是田野式、混合式、协作式的。学习更具社会性,学生可以以志愿者、劳动者、职业人、代理人等不同的角色参与服务性学习,体会到美好生活是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越是普通的劳动者越值得尊重。
社会交往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对话是其实现学习进阶的重要路径。在对话中,学生须站在对方的立场进行表达。这要求他们既要立足于听众的视角,又要立足于服务对象的视角。与娱乐式对话和漫谈式对话不同,分享式对话是建立在相似学习背景和过程的基础上的情智表达,这种对话是有深度、有逻辑的,也是基于主题实践而进行的。分享式对话的情境、内容以及形态可以为学生构建近似于真实生活的对话场景。学生通过对话进行思想的交换与心灵的碰撞,在移情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统一。
对两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物进行对比关联往往能生成充满趣味性的结果,使实践过程充满童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对比关联中进行创想是学生开展社会交往的基础。基于共同的经历和兴趣,学生可以在分享的场域中顺利展开社会交往。比如,《哈利·波特》魔幻文学系列小说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关注点多集中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所发生的故事上。教师将这一主题引申到劳动实践领域,充分挖掘故事中的美食元素,确定具有美食特色的劳动实践主题,设计一系列劳动任务,实现文本课程、知觉课程、运作课程和经验课程的价值递进,促进家庭、社会、学校学习场境的转换,创设群体共享的劳动时空,以螺旋式的课程形态持续为学生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学生和同学交流故事,与家人交流美食的做法,劳动实践充满人情味。
情感验证主要是指对别人的体验和想法表示接受,认同其存在的合理性,它被广泛地用于社会工作领域。情感验证是有效表达同理心的关键,辩证行为疗法的创始人玛莎·林纳涵将情感验证分为“专注于当下、准确反馈、读心、表达理解、正常化情感体验、真挚共情”6个循序渐进的步骤。[3]劳动实践中的情感验证从学生的思维原点出发,促成学生的创意表达。首先,教师要在劳动实践中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沉浸于真实的学习场景中,产生情感的同频共振。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经历分享,唤醒学生的结构性认知,聚焦真实问题的解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作品,表达情感诉求,并在创意物化的过程中完成情感输出。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以实物、图像、模型、文案等形式表现创意和成果,完成情感验证。劳动实践最终将指向学生情感的需要、输出和表达,而非单纯技能的训练与强化。
劳动是个体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人类通过劳动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这种实践性是一种指向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养成的德行养成、智力构建、体魄塑造、美感追求。[4]劳动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同理心的卷入,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理心也是一种沟通素养。劳动实践的分享阶段要求学生暂时收起自己固有的想法和思想,站在他人的角度倾听他人诉说,了解他人感受,领会其言行背后所隐含的信息。分享式对话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通过视听、思辨、操作、展示、串联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对话。劳动实践中的分享式对话,指向的是一种复合型学习样态,它超越了问答式对话,体现了聚合式同理心的特点,是学生形成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基于同理心的劳动实践强调立足真实问题,在真实的场景中解决问题,注重知行统一。实践证明,同理心能够进一步彰显劳动实践的服务特性,有效改变劳动实践的原始固有样态,赋予劳动实践更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