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华
2022 年版课标站位高,立意深,理念新,举措实,在总结2011 年版课标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随之也提出了不少新的概念。在时下轰轰烈烈的新课标学习浪潮中,如何实现学深悟透,进而实现做实笃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5月中旬,“人民教育”公众号的“观点”栏目以“我们该如何面对满天飞的教育概念”为题转载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的《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一文。在当前背景下重读该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文原发于《北京教育·普教》2017 年的第1 期,并于2019 年11 月被收录进了石中英教授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同名专著中。文章提出:“概念是思想和行动的工具,凝结着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智慧。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允许创造一些新的概念,但是不能反过来把创造概念当成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否则,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就会沦为教育概念的游戏。”现在读来,这些文字依然振聋发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概念是为了引领教育实践而存在的。正所谓“理实相生”,不少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论都以新的概念形态存在,这类概念需要教师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外化才能成为行动,而这一内化与外化的过程就是“去概念化”的过程。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概念的层面,教育者容易陷入“概念主义”的泥沼,为教育赋能更是无从说起。诚如石中英教授所言,“只有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教育者才能真正地抵达理想教育的彼岸”。那么,我们该如何穿越?
在《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一书中,石中英教授提出,“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各种时髦的教育概念和口号,真诚地思考,审慎地实践”。这与《礼记·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说法如出一撤。实际上,这二者均触及到了教师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关于如何学习,王国维先生为我们框定了三境界说,胡适先生提出了“眼到、口到、心到和手到”的“四到”方法说,陶行知先生为我们实践了“从知到行再到知行合一”的三过程说。近年来,还出现了“往深里学、往心里走、往实里行”的通俗表达以及“追求技、术、道”的三层次说。
坦率地讲,近二十年来,有一个不争事实,即“一群学习方式没有太多改变的教师,正试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教师的学习更像是一种外在驱动的任务,其形式大多是参加培训。综观从领导动员、专家讲座,到教研员说课、听名师上课,再到教研组集体备课这些学习方式,基本都属于一种基于职业定位的工具价值的教师学习观范畴,即教师学习服从和服务于学生发展。这种学习有其合理性,但往往容易过度追求目标、追求结果,无法有效促使教师参与、交流、合作、体验,导致教师忽视过程,忽视自身的需求与原有基础,并由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在实践中受到“价值的有限性”和“被误用的危险”的影响。
事实上,当我们在说着学生如何学习的同时,紧跟的问题往往是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能,这的确是学习科学和教学设计要探讨的两个基本问题。但教师没有自身的学习,靠什么为教学效能赋能?显然,如何提升自身学习效果是一个首要的不能回避的问题。当我们谈着各种学生需要改变的学习方式时,我们是否想过自己需要做的改变?目标千万条,方法千万种,教师学习必须从外在驱动走向内在自觉,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让自身体会到学习的幸福与愉悦。更为重要的是,诸君须知:学习这件事,不仅关乎我们在教的学生的未来,也关乎在学的我们自己人生的圆满。教书和教师学习不应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方式,更应是一种使人类和自我都变得更幸福的教师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