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蕴及其意义

2022-12-26 16:26王增智
关键词:中国式资本主义现代化

王增智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历史意蕴之思

现代化运动是当今世界大潮流。现今,我们讨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1)何传启教授认为,现代化包括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第二次现代化。参见何传启主编:《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2-35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消灭了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间的分工,随之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转向世界历史。亦即,世界现代化运动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具有一致性。马克思还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页。这意味着人类社会最终都会走向工业化、现代化,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过程相当漫长。自英国工业革命至今,工业化浪潮已经有250余年,而全球仍有85%的人口没有实现工业化。(3)文一:《科学革命的密码——枪炮、战争与西方崛起之谜》,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2年,第497页。因此,在追求现代化的征程上,人类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任重道远。

现代化运动与世界历史进程的一致性决定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动现代化的现实世界图景。既然现代化是世界历史潮流,那么学习和追赶工业发达国家似乎是目标性的方向选择,这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内在客观要求。罗荣渠认为,发展中国家把追求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目标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并将现代化区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历史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社会演变过程,而是落后国家“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并“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13页。在这一界定中,罗荣渠清晰给出了两种意义上的现代化:广义现代化是针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变迁而言,强调了现代化的必然性;狭义现代化特指在新的世界格局下落后国家“赶上先进工业国家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强调了现代化的特殊性。同时,这里还蕴含了现代化与世界体系变化的关系:既然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运动,那么现代化运动必然会导致世界体系的变化,从而决定了落后国家与先进工业国家及现代世界环境的关系:“追赶和适应”。这是我们探讨现代化运动的现实前提。另外,从世界现代化史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论是先进工业国家的现代化还是落后国家的“迅速赶上”,都基本采取了“国家组织性”的方式:先进工业国家采取的是通过国家组织性的“对内盘剥和对外掠夺”的结合;落后国家采取的是通过国家组织性的“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的结合。这意味着推进现代化运动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运动。这是后发现代化运动开启的内生性条件。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不可逆的重大变革。在这一背景下,任何民族国家欲求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进行世界性交往和国际性竞争。同时,由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推动力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工业化带来的富强诱惑和资本的殖民的张力作用下,落后国家被卷入现代化浪潮,一方面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又会面临因资本殖民导致自我沦丧的危险。尽管现今的资本殖民披上了“文明”外衣,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这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必须正视的现实。

为了更好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蕴,有必要先回顾一下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

其一,关于世界历史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形成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重要桥梁,“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并“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6页。。世界市场催生了世界交往,最终开创了世界历史。由于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止境追求剩余价值),因此世界历史具有资本主义属性,并呈现出世界历史的资本主义时代。在这个时代,由于各民族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落后国家从属于发达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致使“赶上时代”成为落后民族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历史性任务。

其二,关于世界历史时代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致使资本主义所开创的世界历史不是完全的世界历史,因为在此阶段,当单个人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活动时,就会“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1页。,而要摆脱这种支配,就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使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只有在完全的世界历史中人的丰富性才得以彰显。这即是说,当人们在追求实现自己的丰富性并力图突破异己力量的支配时,“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演变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必然会形成和发展起来”(7)叶险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30页。,从而使世界历史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转变。

其三,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基于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局部落后地区的民族国家在充分吸收了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后,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制度阵痛而直接进入到高一级社会形态。其深层次意涵在于: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由于世界交往的普遍性,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走自己的路实现最终的历史目标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经典样本。

目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研究,较少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宏大视角进行考察。尽管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时,也关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但其主要聚焦在中国被卷入世界历史进程中如何受难蒙羞及学习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有益经验以奋发图强,而对世界历史形成本身的必然性特征缺乏解析,从而不能很好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真正世界历史意蕴及其意义;尽管有学者从世界历史视角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缘起,但其主要聚焦在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从而在发展方向、价值追求、发展动力、发展水平、发展格局等维度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彰显了其世界历史意义,由于没有从现代化是伴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进程中的大变迁视角探讨,从而不能有力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现代化内涵,有利于世界历史向社会主义转变。尽管大多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中国特殊性,但由于缺乏对世界历史形成根源的剖析,从而不能从工业化这一现代化运动的推动力方面呈现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因素(中国现代化历程证实:正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才使中国的工业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入手解析中国式现代化在哪些具体方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本文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世界历史意蕴在于:证伪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证伪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意味着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新道路。这条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意义在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证伪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证伪了西方兜售的必须“以政治上的自由民主和经济上的市场资本主义为内核”的所谓普世性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与历史观紧密联系。如何看待世界历史、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是推动现代化思想认识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运用大历史观深刻剖析了世界历史图景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图景相交织的复杂世情、国情,并基于这种剖析,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指导下,合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及西方现代化的有益经验,推动了世所罕见的中国社会历史性大变迁,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现代化理论,在推动力量、发展理念、现实条件、实现目标、发展方式、运行过程等各方面均异于西方现代化。如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推动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并基于这五大目标在实践层面上统筹“五大文明”建设;等等。从这个维度上讲,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要结合自身实际走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的启示,以避免“刻鹄不成尚类鹜”。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证伪了西方兜售的 “串联式”现代化路径的唯一性。由于现代化肇始于西方,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形成具有一致性,人类社会整体上在从传统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进程中,还处于一种探索期,生产力发展也有一个渐次展开的阶段性过程,因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历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的“串联式”过程。但这种顺序发展过程并非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顺次。世界历史发展至今,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各国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日益频繁、领域日益扩大,尽管遭遇到逆全球化的阻力,但全球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走有别于“串联式”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毅然提出并强力推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并成为推动全球化前行的重要力量。正是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的现代化采取了“并联式”叠加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从这个维度上讲,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另一种推动现代化方式的经验,顺应了后发现代化国家追赶工业发达国家的期盼。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证伪了西方现代化内蕴的所谓“国强必霸”逻辑。中国是珍爱和平的国度,没有穷兵黩武的文化基因,主张顺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既没有“重蹈资本主义覆辙”,又没有成为“发达资本主义俱乐部”中的一员,始终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从而不断增强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如中国的减贫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还坚持对外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并在推进“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始终高举世界和平发展大旗、践行世界共同繁荣理念。从这个维度上讲,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动现代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和平发展外部环境,从而为世界历史进步和共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打破了西方现代化唯一论神话,赋予了现代化新内涵——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获得现代化的巨大成功,从而解构了西方现代化意识形态之魅,丰富了对现代化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用实践成就说明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多种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破解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难题;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破解了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的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征有助于破解“因牺牲多数国家发展而成就少数国家利益”和个人中心主义而导致的世界现代性危机;等等。正如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Boris Tadi)所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赋予了现代化新内涵,同时还克服了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犯下的错误和不良后果。(9)[塞尔维亚]鲍里斯·塔迪奇:《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过错的纠正》, 2021年10月19 日,https:∥m.guancha.cn/BorisTadic/2021_10_19_611344.shtml,2022年4月22日。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制度是一个关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问题,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需要建构强大的国家组织动员能力、国家凝聚力和民族主义的支持力,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要获取并发挥好这“三力”就需要通过制度来建构。我国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之所以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之所以能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就中国现代化而言,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和世情,寓中国的发展于世界的发展之中,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国内现代化建设。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社会主义制度规范下实现的;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资本本性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罪”特征,而社会主义制度引领和规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征。中国的和平发展顺应了世界人民的期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从而获得了有利于国内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效。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后发优势大踏步赶上时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追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定性,决定了这种“追赶”只能通过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10)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0年第20期,第5页。来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引领和规范下的现代化建设只用了几十年时间便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这种高效恰如波兰前副总理、著名经济学家格热戈日·科沃德科(Grzegorz W.Kolodko)所言:“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进步。”(11)《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探索新路径——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10月1日,https:∥www.gov.cn/xinwen/2021-10/01/content_5640621.htm,2022年4月22日。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激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习近平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5页。中国式现代化的“并联式”特征,一方面是由中国现代化的后发追赶型特征所决定的:世界历史发展至今,在外部环境大变化和内部发展大需求的交织下,要“大踏步赶上时代”并将“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就需要创新采用超常规的推动现代化路径;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同时还“强调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各领域的具体制度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消除制度积弊,释放社会活力和能量”(13)冯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强大生命力的生成逻辑》,《国外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第26页。,以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体现为“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发展的主体性。唯有如此,才能摆脱西方模式的干扰、心无旁骛地创造辉煌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走自己的路”的产物,又规范着“既不走邪路又不走老路”,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统筹推进各方面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概言之,从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集中力量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能够及时自我纠偏,既不走邪路和歪路,也不走老路;能够一以贯之地对发展阶段进行科学规划;能够有效驾驭资本力量;等等。这些优势和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程中,获得了推动现代化所必需的强大的国家组织动员能力、国家凝聚力和民族主义的支持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如习近平所言:“实践证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5)习近平:《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求是》2019年第23期,第2页。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有利于世界历史向着社会主义转变

落后民族国家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世界历史图景是:一方面,先发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凭借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相对完善的工业化体系对落后民族国家进行殖民侵略,导致落后民族国家在追求现代化或走向世界历史进程中受难蒙羞、传统社会结构解体,挣扎于世界历史漩涡之中;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世界历史最终会走向更高级阶段,从而为落后民族国家打开了一扇集成自身优势、自觉提升参与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能力,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之路从而通达世界历史的大门。

马克思指出,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0-471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图景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图景的交织中走出来的。这即是说,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脱离发展至今的世界历史图景而独存。同时,随着世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时代必将走向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时代。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有利于世界历史向社会主义转变。

首先,从性质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虽然现代化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最先成熟于它们,但实现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一途。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定向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注定异于西方现代化模式。中国现代化历程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相较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发展速度方面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作为世界上具有超大人口规模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有利于资本主义全球化中的诸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使世界朝着更加普惠公正方向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使世界文明重心东移。

第二,从实现方式上讲,中国式现代化没有重蹈西方资本主义覆辙。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之所以得以实现,主要是由于资本殖民主义的全球扩张,形成了全球统一的大市场,“支撑了欧洲日益精细的劳动分工、日益降低的技术吸收成本、日益扩大的小商品贸易和生产规模”,最终“引爆了一场基于‘规模化大生产原理’的工业革命”。(17)文一:《科学革命的密码——枪炮、战争与西方崛起之谜》,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2年,第485页。亦即,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具有“原罪”特征的现代化。马克思曾尖锐批评了资产阶级文明的本性:“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90页。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现代化建设基于落后民族国家的累累白骨之上。中国现代化属于后发现代化,虽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19)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6、628页。,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20)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6、628页。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走西方现代化道路,而是要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自主开创现代化新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开创了后来居上的和平崛起现代化新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既“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改变了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又引领时代发展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

第三,从特征上讲,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普遍性)、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特殊性)、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制度属性)”的有机统一,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版本,具体表现为“五个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目前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35个发达经济体,总人口还不到10亿。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意味着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占比将从现有的不到七分之一迅速提升为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彻底改写了世界现代化版图,促进了世界现代化历史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转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区别。一方面,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生产力归人民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具体体现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尽管资本主义现代化也可以实现国家整体上的富裕,但却难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共富问题,因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共同富裕为价值主线的社会现代化(21)杨章文:《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整体性逻辑》,《探索》2022年第1期,第7页。,既实现了国家整体上的富裕,还要求将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从社会分配正义方面有助于促进世界现代化历史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转变。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推动力的现代化,其直接结果是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如果仅仅只关注物质发展,就会导致劳动者缺乏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生产力大发展也难以为继。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致使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赫伯特·马尔库塞语。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阶段,人的丰富性才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严重失衡。中国式现代化既注重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更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同步,使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肆意开发自然资源、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了20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同时还侵占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空间,极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到社会关系中就是失去自我或找不到归属。中国式现代化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为现代化稳步推进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条件。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能更好地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往往充满了“血与火”的征战,并在实现了现代化后,仍以其优势地位和超强霸权实力对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控制和利用,以维持其优越性地位。中国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摒弃冷战思维,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会增强世界和平力量,从而使向往和平的世界人民支持和助力世界历史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转变。

概言之,世界性成就凸显世界性意义。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2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

猜你喜欢
中国式资本主义现代化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国式民主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