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植树造林的艰难探索和精神动力

2022-12-26 16:26陈永森
关键词:植树造林造林林业

陈永森,林 雪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价值。农业的扩张、城市化以及过度砍伐使天然林不断萎缩和退化。森林不断萎缩乃至毁灭,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人们要么逃离家园,要么无可奈何地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苟活,要么设法改变这个趋势。改变这个趋势的手段就是保护天然林和植树造林。在天然林有限或者有些已经无法自我修复的情况下,植树造林便成为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护家园的不二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锲而不舍开展植树造林,取得显著成绩。”(1)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247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人工林累计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6.45%、占全国森林蓄积量的19.86%。(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9年,第22页。植树造林为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多次提到我国植树造林的伟大奇迹,将其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展示给国际社会。习近平就气候变化复信英国弗朗西斯·霍兰德学校的小学生时又特别提到中国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广阔的人工林,并欢迎他们来参观。(3)《习近平就气候变化问题复信英国小学生》,2022年4月21日,https:∥m.gmw.cn/baijia/2022-04/21/35677405.html,2022年4月24日。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植树造林和创造森林建设奇迹已有一些研究成果,(4)胡鞍钢、沈若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中国森林建设之路(1949—201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第63-72页;刘珉、胡鞍钢:《中国创造森林绿色奇迹(1949—2060年)》,《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90-102页;樊奇:《中国共产党领导植树造林的百年探索及其优化路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10期,第1-6页。这里重点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植树造林的曲折过程、艰难探索以及精神力量予以探讨。

一、中国植树造林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成就

中国有悠久的植树造林传统,但真正大面积人工造林则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植树造林取得了伟大成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5)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73页。人工造林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但这个过程是颇为艰难的。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植树造林的艰难历程

因过度砍伐、战争以及治理不善等原因,到处荒山秃岭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景象。由此,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谋划和领导中国人民植树造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全国林业工作的指示》要求在风沙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发动群众,有计划地造林。在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组织下,全国由北而南相继开始营造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水土保护林等各种防护林。(6)③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第175、176页。“一五”计划第一年,全国造林111万公顷,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2年造林总面积的2倍。(7)③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第175、176页。1955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在十二年内实现绿化”的号召。1958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提出要发动群众开展造林运动,“不但要求多、快,而且必须好、省,必须种得密,活得多,长得快”(8)《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8年第13期,第319页。。1960年4月正式通过并发布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18条提出“发展林业,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山荒地”(9)《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60年第13期,第251页。。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造林绿化运动。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植树绿化运动,虽使不少荒地荒山呈现盎然绿色,大面积的农田防护带也起到了一定的防风固沙作用,但当时植树运动缺乏效率、林木存活率低,且高浪费、低效益的伐木产业威胁着原始森林,中国森林覆盖率到20世纪70年代末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几无增长。严重的生态忧患最终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继续植树造林。40多年来,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10)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巨大 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2020年8月15日,http:∥www.forestry.gov.cn/main/414/20200819/162222915454175.html,2022年3月28日。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启动以来,累计造林2980万公顷(11)原文单位为亩,为统一单位,全文面积单位统一换算为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6个百分点。(12)张建龙:《改革开放40年林业和草原建设回顾与展望——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谱写新篇》,《人民论坛》2018年第33期,第6页。一系列的造林工程以及广泛的植树活动,使全国人工林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200万公顷扩大到2019年的约7866.7万公顷,位居世界首位。(13)梁江涛:《70年生态文明建设,向“美丽中国”目标迈进》,2019年8月28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3108016165412504&wfr=spider&for=pc,2022年3月28日。2022年3月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完成造林360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44万公顷,实现了“十四五”计划的良好开局,(14)《去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666.67万公顷》,《人民日报》,2022年3月13日第1版。植树造林对中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的提高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一般而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森林的退却,但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我国森林覆盖率却从不到10%升至超过23%,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持续“双增长”,成为近20年来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15)有资料显示,在1990—2020年间,全球森林覆盖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非洲和南美洲下降明显。而亚洲、大洋洲和欧洲有所上升。在2010—2020年,森林面积年均净增加前十名的国家中,依次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智利、越南、土耳其等等。这是极其不易的,可谓世界奇迹。2019年,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的卫星监测结果显示,过去20年间地球不断“变绿”,中国是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16)《NASA:过去20年地球变得越来越“绿”点赞中国》,2019年2月15日,https:∥overse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i4kL,2022年3月28日。根据国际学者小组对2000年至2017年全球卫星图片的分析发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绿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的绿化面积占该时间段全球绿化总面积的25%。其中,植树造林占了中国绿化面积的42%。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高度评价,“中国造林,全球受益”。(17)尚文博:《大规模国土绿化扮靓美丽中国》,《中国绿色时报》,2020年11月25日第1版。

(二)植树造林产生的巨大效用

我国森林资源匮乏、人均森林占有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灾害频繁、沙漠化和石漠化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宜居水平。植树造林抑制了我国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的趋势,抵挡了沙漠蔓延,减轻了空气污染,涵养了水源,有效保护了物种多样性。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例,2020年监测评估结果显示,全国退耕还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达1.42万亿元,经济效益0.26万亿元,社会效益0.73万亿元,合计2.41万亿元,相当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多年来国家总投入的4倍多。(18)李世东:《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策略》,《林草政策研究》2021年第1期,第9页。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江河湖库周边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长江三峡等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北方地区严重沙化耕地得到有效治理,西南地区为主的土地石漠化面积得到明显缩减;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有效修复。(19)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2020年6月30日,http:∥www.forestry.gov.cn/html/tghl/tghl_933/20200630111010368965572/file/20200630112136685192064.pdf,2022年4月1日。植树造林不仅改善了自然环境,还改善了城乡环境,提高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0.1%提高到41.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3.45平方米提高到14.8平方米。(20)《美丽中国,渐行渐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综述》,2021年6月9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088287892315900&wfr=spider&for=pc,2022年4月1日。全国乡村已完成绿化面积1382.6万公顷,绿化道路163.7万公里,绿化沟渠78.3万公里。(21)杨婷婷:《中国森林让世界变得更绿》,《生态经济》2020年第2期,第10页。绿化模范城市、生态文化乡村等创建活动陆续开展,越来越多的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小镇(村庄)、森林公园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2.满足了木材需求,带动了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加之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接近50%,木材安全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2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2016年7月28日,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8/content-892769.html,2022年4月1日。在天然林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如果继续砍伐天然林,对于生态脆弱的地区无疑是雪上加霜。人工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木材供给压力,实现了需求替代,为保护更具生态价值的天然林创造了条件。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显示,在全国人工林面积中,用材林3265.25万公顷,薪炭林18.07万公顷,经济林2021.86万公顷,人工经济林的面积是天然经济林的13倍之多,基本形成了木材供给以人工林为主的格局。(2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9年,第27页。同时,人工林作为一种木材,推动了木材加工业的发展;经济林果、木本油料、竹藤花卉等绿色产业,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林农收入。2021年我国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又取得新成效,全国经济林面积保持在4000万公顷以上,完成油茶林新造改造25.13万公顷,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0.93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2%。(24)《去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666.67万公顷》,《人民日报》,2022年3月13日第1版。

3.增强了全民生态意识,普及了林业科技知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植树造林的重要指示以及科普知识的宣传,使广大民众对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防沙、防旱、保护人的生命健康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生态意识的启蒙。在造林实践中,各级政府对群众进行造林技术指导,组织学习和交流造林经验,使我国的造林护林从凭经验造林逐渐趋向科学化造林;林业科技工作者、广大干部群众反复的试验乃至经受种种失败的教训,不断探索出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方法并将其大面积地推广,使造林群众从囿于经验转向科学培育。此外,基于对植树造林以及林业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全国新建了一批林业学院,设置了造林、森林经营等专业,推动了林业教育和林业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植树造林、森林建设以及生态知识的普及。

4.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植树造林不仅对我国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而且对世界的生态治理也有重要的启示价值。首先,植树造林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项伟大创举,为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森林碳汇能力处于下降趋势的背景下,中国通过植树造林与保养天然林大大增加了森林资源,使森林碳汇能力从1990年的185.5亿吨二氧化碳上升至2020年的321.4亿吨,占世界森林碳汇总量的比重从1990年的1.8%提高到2020年的3.2%。(25)刘珉、胡鞍钢:《中国创造森林绿色奇迹(1949—2060年)》,《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92页。其次,中国林业建设工程,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罕见,其中四项工程的规模均超过了1935年美国的大草原林业工程、1949年苏联的改造大自然计划、1960年日本的治山计划和1990年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中国40年植树计划,经验可供世界参考。”(26)《美媒报道:中国40年植树计划,经验可供世界参考》,2020年9月15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7887315240960307&wfr=spider&for=pc,2022年4月1日。就退耕还林还草而言,该工程已成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积极履行国际公约的标志性工程,成为人类修复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得到全世界的高度赞誉。2019年2月,《自然》杂志发表文章,对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作了详细介绍,呼吁全球学习中国的土地使用管理办法。(27)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2020年6月30日,http:∥www.forestry.gov.cn/html/tghl/tghl_933/20200630111010368965572/file/20200630112136685192064.pdf,2022年4月1日。同时,中国也借助“一带一路”的合作框架,为沿线国家提供植树造林的经验借鉴,中国绿化基金会拟于2030年建成3条“一带一路”胡杨林生态修复带,其造林覆盖面积达64.8万公顷。此外,林格尔约2666.7公顷的林地恢复作为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的范例在全球得以推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广泛学习借鉴中国植树造林的经验,并在卢旺达和埃塞俄比亚取得初步成功。(28)“How China Brought Its Forests Back to Life in a Decade”,December 2,2018,https:∥www.rapidtransition.org/stories/how-china-brought-its-forests-back-to-life-in-a-decade/,April 1,2022.

二、植树造林的理念与政策的转变过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植树造林取得了伟大成就。在实践进程中,植树造林的理念与政策也经历了几个转向。

(一)从重木材生产兼顾环境保护到重生态功能兼顾木材生产

绿化和美化环境、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是植树造林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植树造林的目的主要是木材生产和环境保护。1954年《中共中央批转林业部党组关于解决森林资源不足问题的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森林资源是不足的,木材供应和国家建设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突出的……所以必须从长期着眼而立即着手调查,制定造林的计划和方案”(2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17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4页。。1956年,党中央、团中央联合发起声势浩大的“绿化祖国、植树造林”的群众运动,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木材的大量需要。“一五计划”的实施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使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低森林覆盖率无法满足需求,(30)由于20世纪50年代未进行森林资源清查,准确的森林覆盖率无法确定。“因此,要保证我国工业大踏步向前发展,就应当大规模发展我国的木材生产”。(31)《绿化祖国的巨大意义》,《陕西日报》,1956年3月3日第1版。二是为了保护环境。上个世纪50年代黄河洪涝灾害频繁,1955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所作的一份报告就指出:造成黄河下游水灾的根本原因是地面上的森林被滥伐、陡坡被滥垦、土壤缺少保护,使得黄河中游的甘肃、陕西、山西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32)邓子恢:《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在一九五五年七月十八日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人民日报》,1955年7月20日第2版。1956年1月,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植树造林被单独列为21条。《人民日报》不久后刊发《绿化祖国》社论,提出:“我国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9%,远远不足以调节气候,保蓄水土,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个大规模的绿化运动。”(33)《绿化祖国》,《人民日报》,1956年2月17日第1版。1966年的全国林业工作会议提出“突出政治、立足战争,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大力造林,造管并重,采育结合,综合利用,林粮结合,多种经营”(3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50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69页。。从党中央的文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媒体的报道中可知,改革开放前,植树造林实际上兼有满足工业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的功能。但由于当时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林业被视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植树造林的经济功能往往被更多地强调。为满足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对木材需求,营造针叶纯林(35)因针叶纯林单位产材量大,木材通直利用率高,往往将其用做木材生产。成为当时植树造林的主要形式,但人工纯林结构单一,在生态上有诸多不足。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植树造林总体上是有效的,但过高的木材砍伐指标以及民间的滥砍滥伐,造成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徘徊不前。严重的森林赤字,使党中央更多关注植树造林的环境和生态功能。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环境”与“生态”的区别与联系。“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生态”指的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更能显示各个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生关系。生态包含环境,环境中有生态,有时我们也常用“生态环境”指称人之外的自然。

我国植树造林转向生态功能,始于1978年陆续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在“林业六大工程”(36)“林业六大工程”指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六大工程规划范围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达7600万公顷,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中,除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其他都是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而速生丰产林工程在满足木材需求时,也减少了对天然林的砍伐,保护了生态环境。1995年颁布《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并进行分类、分区管理。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放在首位;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等等措施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37)《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8年第29期,第1095页。。2002年全面启动(1999年试行)的退耕还林工程实行了“生态优先”政策(38)退耕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还林面积的80%。对超过规定比例多种的经济林只给种苗造林补助费,不补助粮食和生活费。。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由此我国林业完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为了发挥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一些地方政府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生态补偿;有些地方还实行了公益林、生态林由政府购买的政策。人工林的种植也实现了由以针叶纯林为主的林分向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林分转变,以单层同龄林向复层异龄林转变,提高了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挥其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还草”要求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和15度以上的坡地尤其是25度以上的陡坡耕种树和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20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完成造林面积占同期全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面积的40.5%,工程区生态修复明显加快,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4个百分点,一些地区提高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百分点,林草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创造了良好条件。(39)参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2020年6月30日,http:∥www.forestry.gov.cn/html/tghl/tghl_933/20200630111010368965572/file/20200630112136685192064.pdf,2022年4月1日。尽管退耕还林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但其成就是主要方面。(40)鉴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在实践过程中的偏差,出于粮食安全考虑,目前我国在局部范围推行“退林还耕”政策。但“退林还耕”“退”掉的是那些在基本农田所种的树,并非否定原来“退耕还林”的政策和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植树造林已成为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就指出,“我们来这里植树既是履行法定义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41)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72页。。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汇,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42)习近平:《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3日第2版。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高度来看植树造林,植树造林被赋予了新内涵。

对桉树的政策转变是我国植树造林更加注重生态功能的典型例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桉树种植由“四旁树种”的零星引种发展为大规模的推广种植,这种现象在1981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签订有关桉树技术合作协定后显得尤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广西为了发展经济开始大面积推广桉树无性繁殖、速生丰产的种植技术。在政府的推动下,桉树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至2009年广西全区桉树林面积已高达159.02万公顷,占据全国桉树种植面积的46%,位居全国首位。(43)黄国勤、赵其国:《广西桉树种植的历史、现状、生态问题及应对策略》,《生态学报》2014年第18期,第5145页。桉树种植给广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给广西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大量消极影响。如一些地方的桉树林寸草不生、水土流失、地力衰竭、物种稀少,桉树被认为是“抽水机”“抽肥机”“绿色沙漠”。所幸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桉树种植的区域、规模等。2021年《广西科学发展桉树工作方案》更是明确指出要“推动桉树经营从短周期向长周期转变、从纯林向混交林转变、从单一目标向多目标转变、从‘速丰林’向‘永丰林’转变,增强生态功能,大幅提高单产,增加碳汇量”。(44)《广西科学发展桉树工作方案》,2021年11月26日,http:∥m.smjlc.com.cn/index.php?m=content&a=show&catid=82&id=10635&wx=wap,2022年4月4日。同时,广西各市不断探求桉树的可持续经营,如贵港、北海与梧州等市逐渐通过增加桉树人工林的科研投入,发展多元化集约型林业产业结构,其余市县也探索通过“镶嵌式造林”等方式发挥桉树的生态功能。

当然,我国植树造林转向生态功能的同时,并未将植树造林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完全对立起来,静止孤立地看待二者关系,而是兼顾两个方面,使植树造林的生态功能反哺经济效益,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实现“绿水青山”的同时力求创造“金山银山”。如造林碳汇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使植树造林所抵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化,实现其生态产品价值;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实现植树造林的综合效益;开发森林康养旅游等产业,释放生态红利,使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协同并进。

(二)从运动式造林到常态化和法制化造林

从植树造林的模式上看,我国植树造林经历了运动式造林到常态化和法制化的过程。1955—1958年的植树造林运动是中国造林史上最为轰轰烈烈的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木材供应短缺、一些地方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为了发展木材生产与治理水土流失,党中央发起了“绿化祖国、植树造林”的号召激发了群众开展植树造林运动的热情。以1956年3月1日共青团中央在延安召开西北五省(区)植树造林大会为开端,全国性的植树造林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据报道,浙江省将3月定为“绿化运动月”,动员全省90%以上的民众参与植树造林运动;(45)《绿化运动月》,《人民日报》,1956年3月3日第3版。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的绿化运动也广泛兴起。此后,各地基于1956年造林的经验与教训,于1957年起将植树造林纳入计划议程并改进植树形式、建立组织机构。例如:许多省相继成立“绿化委员会”“造林指挥部”;一些地方政府设立“种子处理站”,建立“造林专业队”。

随着“大跃进”的兴起,“绿化祖国”运动也进入高潮。各地纷纷修改造林计划,将十几年的绿化任务缩短为5—6年,有些地方甚至提出“两年绿化,一年巩固,三年完成”的口号。1958年全国人工造林面积约达610万公顷,是截至当时历年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4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2018》,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9年,第352页。运动式造林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量不重质、重种不重管、重当前不重可持续性等问题。

改革开放后,制造轰动效应的造林运动不再流行,造林运动日益走向常规化,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立。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取代国民政府时期的植树节。1981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次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1984年修定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并于1985年1月全面实施。其第一章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第五章的“造林绿化”对造林绿化的主体、客体、手段也做了明确规定,使植树造林有法可依。198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也几经修订,在2000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其第四章对“植树造林”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绿化的组织单位、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承包者的权益也做了明确规定。此外,我国先后出台了《退耕还林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等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文件推动我国造林绿化进入常规化与法制化轨道。

(三)从公有经济主体造林到公有经济主体造林与非公有经济主体造林并举

在实施林业生产责任制之前,造林的主体是国有林场和村集体。我国的国有林场是国家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采取国家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47)《中国林业工作手册》编纂委员会编:《中国林业工作手册(第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年,第167页。国有林场在植树造林、森林养护等方面做了重要贡献,但毕竟国有林场覆盖范围有限。除了国有林场,另一个植树造林的主体是村集体。改革开放前,党中央也号召村集体植树造林,但由于林地权属过于集中,林木受益主体为村集体,使得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林、护林的成效不高。

自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以来,非公有经济主体造林逐渐成为营造林的重要力量,在2002年比重高达86%。非公有经济主体造林是与产权改革以及植树造林效益的分配联系在一起的。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分田到户”运用到集体林区形成“均山到户”的“林业三定”政策,即稳定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和恢复了林业生产,但由于没有明晰的产权界定,林农与林地之间无法建立直接的责权利关系,出现了林农对集体林不想管、不敢管,而村集体又管不住、无法管的窘境,(48)张建龙主编:《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8年,第27页。林木滥砍滥伐现象严重,以至于中央政府不得不停止林权改革。2001年福建省武平县率先在全国开展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了林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林地经营权、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归林农,解决了产权模糊、产权不稳、产权残缺等问题,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目标,调动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激发了林农在资金投入、经营模式、树种选择、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创新活力。2003年中央政府展开了新一轮林权改革,并以福建、江西等地为改革试点。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向了全国。

各地在不断探索多种多样的非公有造林形式,如承包制、股份合作制、反租倒包、拍卖制、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公司+农户订单制、加村投户管制、以劳代租制等等。非公有制造林促进了造林绿化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和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促进了各类资本流向林业,改变了单纯依靠国家和部门发展林业的格局;提高了管理水平,改善了基础设施,加强了科技应用,使林木成活率、保存率大大提高;扩大了参与范围,打破了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非公有造林形式的探索,有效调动了广大林农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在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增加了林农的收入。事实证明,森林作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森林建设的不同投入主体要区别对待。国家投入方面,可以完全或基本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但对林农和企业,就不能忽视其经济利益。

不过,必须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具有保护生态安全功能的植树造林活动,政府主体始终发挥着重要且很好的作用。“林业六大重点工程”,除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49)“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问题,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采取以市场投资为主,政府适当扶持的投入机制。其他五大工程都以生态建设为目标,以政府为项目主体,投入以政府为主。(50)如政府每年都会给予生态公益林补贴,弥补其经营管理与经营收入的不足,促进其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充分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表明了由政府计划实施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是解决一系列生态难题的必由之路。

(四)从传统和粗放式造林逐步转向工业化和科学化造林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上采用的是依靠人力和传统经验的造林方式,“刀耕火种”是常见的营造林模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林开始逐步使用现代技术手段。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也为我国造林的人力、物力的最优分配提供了技术支持。如塞罕坝林场,在1962年时已经使用拖拉机等机械设备;如今,引进了空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精细化管理,以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遥感监测技术、三维立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塞罕坝林场的造林效率和管理水平。20世纪60年代,榆林市在全国首创飞播技术。福建省长汀县也大量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随着小型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凭借低成本、高灵活性和实时性等优势在造林工程实施以及林业信息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植树造林转向科学化始于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同年,国务院批准恢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1988年,万里在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就全民义务植树来说,搞好集约经营,主要应当抓住全国规划、科学造林、检查验收、科学管理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抓好”(5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编:《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6页。,以解决20世纪50年代我国植树造林存在的盲目性、造林成效低、造林树种单一等问题。(52)政府部门的评估显示,当时造林效果是“三三制”,即好、中、差各占1/3,且南方主要是杉木,北方则是杨树。1995年,我国第1项《造林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并于2006年、2016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其对我国造林的设计、区域、树种、密度等方面予以规定,使我国科学造林绿化有章可循。习近平重视造林绿化的科学化,他在2018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就明确指出要“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53)张晓松、林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人民日报》,2018年4月3日第1版。,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5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2021年6月2日,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461/20210602/161315766181887.html,2022年4月5日。,为我国科学造林绿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广乔草灌结合的绿化模式、提倡低密度造林育林、合理运用集水、节水造林种草技术、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并在总体要求中将“巩固提升绿化质量和成效”单列一条,显示了国家对造林绿化由量到质转变的强调。当前,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植树造林开展了以不炼山造林为主,辅之以低碳耕作、近自然经营的低碳高效经营模式,在林木遗传育种、优良品种选育、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予以突破,助推人工林生态效益有效发挥。

我国植树造林的科学化水平也在国际交流中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借鉴苏联的造林绿化模式。毛泽东曾对苏联土壤学家瓦西里·罗伯托维奇·威廉斯(Васлий Рбертович Вльямс)提出的农林牧相结合的思路表示赞同并将其发展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5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编:《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2页。同时引进并翻译了《苏联林业和森林工业六十年(译丛)》《苏联林业科学问题》《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 林业与森林工业》等书籍,为新中国林木选种、育苗、造林等问题提供借鉴。也聘请了苏联专家指导我国的造林实践,并将指导经验进行整理汇编。改革开放后,我国植树造林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吸收先进的理论与经验。如20世纪90年代,我国通过与国际热带木材组织合作实施“中国海南岛热带森林分类经营永续利用示范”项目,全面更新了海南岛的植树造林技术,使该地区的用材林相较于传统人工林增长若干倍。(56)赵爱云、黄鹤羽、王美艳:《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开放 切实发挥国际科技合作的先导作用》,《林业科技管理》2001年第4期,第33页。进入新时代,我国植树造林更加注重国际性的交流与对话,积极探求全球化视阈下植树造林技术、模式、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升级,组织修订了《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等一系列文件。同时,为了更好地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挥植树造林的碳汇功能,2019年11月中美双方对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技术交流与成果分享。

三、中国特色的植树造林精神

中国能够长期不懈坚持植树造林并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思想,弘扬中国植绿护绿爱绿传统,高度重视植树造林,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分不开,也是广大干部群众甘于奉献、艰难探索、艰苦奋斗的结果。我国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探索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植树造林经验和科学方法。他们的事迹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植树造林精神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精神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理念。马克思提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57)④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1、789、185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④,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⑤。马克思要求人的活动要遵循物质变换规律,人“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5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8页。恩格斯也指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地区人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使一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他要人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5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0页。。

“植树造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60)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72页。早在周代就开始种行道树和“沟树”,设有称为“林衡”或“山虞”的专门掌管国家山林的官员。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把种树看成是行王道的组成部分,齐国名相管仲甚至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仲·轻重甲》)。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仍保留了种树方面的书籍。秦以后的多数朝代,都鼓励民众种树,或通过皇帝直接下诏,或进行法律规定;有奖励,也有处罚。北魏孝文帝时,种树的地亩、数量、品种有了具体规定。隋炀帝虽留下万世骂名,但非常重视植树造林。大唐盛世,草木繁茂也为这个伟大的朝代增添了亮色。明太祖朱元璋,人称“植树皇帝”,他退位时,据说全国各地栽种树木达几亿株。孙中山对植树造林特别重视,他提出防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造林。为唤起民众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孙中山于1915年便提议设立植树节。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种树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成为传承千年的优秀传统。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和中国植树造林的传统,对植树造林情有独钟。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提出:“应当发起植树运动,号召农村中每人植树十株。”(6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编:《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5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倡导在全国范围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前文提到的1955年到1958年的植树造林运动正是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刘少奇极力支持植树造林运动,并于多次谈话中提及植树造林的重大意义,指出造林栽树是个大工程,是改善自然环境的根本工程,是无可比拟的生物工程,强调:“森林是水的一个源泉……千万要警惕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6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编:《刘少奇论林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46页。邓小平也特别重视植树造林,提议设立植树节,强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6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编:《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7页。

习近平有着不变的绿色情怀。在厦门工作时,他到军营村调研,向当地农民提出要多种茶,多种果树,防止水土流失;作为福建省领导,他到三明调研,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文章”(64)刘磊等:《风展红旗如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三明探索与实践(上)》,《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6日第4版。;到了浙江工作,更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党的十八大以后,他10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每次都对植树造林作出重要指示。他在参加2017年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全民义务植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大家都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65)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165页。他在参加2022年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66)《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 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人民日报》,2022年3月31日第1版。习近平有关植树造林重要论述的一大特点就是系统思维,他把植树造林放到整个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把植树造林当作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提升了对植树造林绿色价值的认识。他指出,“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67)中共中央党史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507页。。因此,需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这里,习近平已经不再简单地把植树造林看成一种“绿化”,已经把“绿色”融入到生态层面上理解。确实,植树造林是增加绿色,爱绿植绿护绿是一种绿色精神,但绿色精神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的理解,而应该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次理解。

(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种树不能急功近利;二是种树人往往无法直接受益。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种树人需要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绿化史中,涌现出了许多在植树造林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干部。

谷文昌、焦裕禄、杨善洲是领导干部的楷模。习近平说:“谷文昌同志的事迹同焦裕禄、杨善洲同志的事迹一样,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领导干部的坚强党性、远大理想、博大胸怀、高尚情操。”(68)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67页。他们三人都和种树有着密切联系。他们的事迹反映出植树造林对于我国某些生态脆弱地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反映出群众对于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干部的期待。

谷文昌来到福建东山,目睹黄沙漫天,一些百姓不得不以乞讨为生的境况,立下铁血誓言:“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69)本书编写组编:《谷文昌的故事》,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60页。经过全县人民3年奋战,400多座山头,2000多公顷沙滩,尽披郁郁葱葱的木麻黄,根本改变了东山的生态环境。在东山,有“看到木麻黄,就想起谷文昌”的说法,有“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的习俗。习近平称赞,“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70)《谷文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楷模》,2019年8月8日,http:∥www.dangjian.cn/djw2016sy/djw2016wkztl/wkztl2016djwztk/specials/zhuantiku/duja/201908/t20190819_5224691.shtml,2022年4月5日。。

焦裕禄来到兰考时正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了克服“三害”,他在带病的情况下,仅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在滚滚风沙中跋涉,对全县五分之四以上的大队进行了摸底调查,探求通过植树造林治理沙丘的方法。习近平赞叹,“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71)《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2021年5月13日,https:∥www.12371.cn/2021/05/13/ARTI1620893490406171.shtml,2022年4月5日。。

曾任地委书记的杨善洲为了兑现“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他带领职工用马驮着被褥、锅碗瓢盆、砍刀镢头,来到大亮山“安营扎寨”。他定下3年完成2000公顷荒山造林计划,誓言“完不成计划,我们不修公路、不盖房、不接水,首期1万亩造林预整地基本完成,才盖油毡房”(72)《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大亮山那抹绚烂的晚霞》,2021年4月9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564739829784673&wfr=spider&for=pc,2022年4月5日。。22年来,他不仅用尽了退休金甚至还用子女的赠与购买工具、树苗和给林场职工发工资。最后,杨善洲将面积约3733.3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

在中国历史上因种树而出名的地方官不乏其人。白居易、柳宗元也曾把种树作为任内职责,并以树为题,吟诗作赋,但为种树作出如此艰辛探索、付出如此巨大牺牲的,只有在新中国才得以看到,显示了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高的精神境界。

(三)久久为功的艰苦奋斗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条件很差,植树造林基本上靠体力。徒手挖坑、肩扛水桶,有时还风餐露宿,条件极为艰苦。而中国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代接着一代干,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开辟了一片又一片的绿色世界。

“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是许多年迈的榆林人对毛乌素挥之不去的记忆。20世纪5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当地人开始了近70年的治沙造林历程。当时只想“给村里人弄点柴烧”,已年过花甲的郭成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种下的树常常一晚上就被风刮倒的情况下,咬着牙继续种,硬是种成一片绿洲。郭成旺年纪大了,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子们继续种树。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他们将3000公顷黄沙变成了林区。治沙70载,榆林人把仅有0.9%的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3%,约57.3万公顷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如今,昔日的滚滚黄沙已披上绿油油的植被,蓝天、白云和无边辽阔的大地,组成令人流连的塞上风光,联合国也称赞其为沙漠治理的典范。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是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一个危害严重的风沙口,风沙每年以7.5米的速度向南推移,风沙肆虐,沙逼人退,给周边10多个村庄、约1333.3多公顷农田和3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公路、铁路造成极大危害。1981年,6位年过半百的老汉,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开始了艰辛的治沙路。40年来,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先后在八步沙、黑岗沙以及北部沙区完成治沙造林1.68万公顷、封沙育林草约2.5万公顷、栽植各类沙生植物3040多万株,使周边约6666.7公顷农田得到保护,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重要贡献。习近平称“六老汉”为“当代愚公”“时代楷模”,提出“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73)② 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68、69页。。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是上个世纪50年代塞罕坝的形象写照。建场50多年来,几代林场职工听从党的召唤,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荒漠,无怨无悔,克服了高海拔、高寒、无霜期短、大风干旱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从最初的治理沙漠荒原、为京津地区拦沙蓄水,发展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从植树造林发展成为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如今的塞罕坝已经从茫茫荒原变成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的林海。2021年9月28日,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习近平也为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精神所感动,称“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②。

(四)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植树造林的探索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历经挫折。从1954年开始,谷文昌带领东山县群众先后开展了8轮大规模植树,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他愈挫愈勇,决不服输,带着林业技术员,跋山涉水,寻找合适的海防树种。当他们种上好不容易找到的、来自广东的20万株木麻黄后,木麻黄却几乎被持续一个月的倒春寒冻死,仅剩9株,但他仍坚信能活9株就能成片。谷文昌组织一个由领导干部、林业技术员和老农民组成的造林实验小组,亲自担任组长。在百里海滩上开展“旬旬造林”试验,他们定时监测气候、湿度、风向等,研究木麻黄的生长规律,总结种植木麻黄的经验。经过夜以继日的观察与总结,终于掌握了种植的技术要点:大坑深栽、带土栽种、晴天挖窟、雨天造林、保护管理、防治虫害。他随即组织人员将木麻黄种植要点整理成册,分发到各家各户,并且手把手地指导群众种植木麻黄。

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中,面临着严酷的自然条件,广大干部群众仍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植树造林的科学方法。经过艰难的摸索,“流动沙地飞机播种造林”“旱作林业丰产”“窄林带、小网格式农田防护林网”“宽林网、大网格式的草牧场防护林网”和“干旱地带封山育林育草”等方面的研究及有关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产生了巨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新中国植树造林的探索不仅在技术上,也在观念、体制和机制上。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主要根据中国国情,采取民办国助的形式,实行群众投工、多方集资、自力更生、国家扶持为辅的建设方针,走上了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护林建设之路。

以上这些植树造林精神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一些发达国家,或者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高,不需要人工造林;或者国家实力强,科技水平高,工作条件好,甚至可以通过机械化、智能化手段高效率地完成造林任务。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且到处是荒山秃岭。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植树造林的任务,其艰巨性可想而知。正是中国人民发挥甘于奉献、艰苦奋斗与科学探索的精神,才创造了植树造林、森林建设的世界奇迹。

植树造林改变了中国大地的面貌,为世界森林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面临着人民绿色需求与林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经济林的生态涵养功能偏弱、包括植树造林在内的技术支撑能力不强、造林模式比较单一等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造林和造什么样的林,如何发挥人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如何提高造林种草质量,如何对待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造林林业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数字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