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后习题,设计难文浅教的支架

2022-12-26 08:11洪海燕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6期
关键词:梦境自然段习题

文|洪海燕

统编本教材中有一定数量的课文远离学生现有的认知,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一系列课文,陈先云先生指出: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内容,采用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策略。课后习题,其实就是编者紧扣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计的一步步迈向文本的阶梯。教师要精准把握课后习题的设置用意,合理规划和安排学习活动,为学生突破难文奠基。笔者就以《好的故事》(六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文本内容和课后习题的解读

《好的故事》一文被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的“鲁迅专题单元”,编者在课后设置了三道题,旨在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逐步突破课文学习的难点。其中第一道题在整体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白话文创作初期时的语言表达,尝试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构建理解难懂词语的支架。第二道题,结合文本内容,重在探究“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尝试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程序性支架。第三道题则是针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借助于“阅读链接”中的资料,为学生提供获取最终成果的范例性支架。三道题螺旋式上升、层层递进,将学生的内在思维引向深处,为教师规划活动、构思板块、设计环节提供了支撑。

在一般情况下,精读课文的学习活动就应该依循“整体感知—细读局部—重回整体”的认知方式。针对文本的独特性以及课后习题的针对性,教学这篇课文时“整体感知”,需要激活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让学生以较快的方式实现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初步辨析文章的文体特点、语言风格,真正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细读局部”,则是重点关注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将课文读得透彻、读得深入,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在的认知主旨。“重回整体”,则是对全文的整体性总结,是对文本内容、表达主题的再度提升,更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所运用策略的梳理与提炼。

二、借助多元策略,在整体感知中消除认知障碍

进入六年级,学生已经获得了丰富的学习经验,教师在教学课后练习第一道题时,不妨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1.初知课文,关注障碍

教师组织学生初步阅读课文时,应该明确相应的要求:以默读的方式,关注课文中与平时表达不一样的词句,将这些难懂的地方圈画出来,不要急于解决,便于学生在全部阅读之后形成整体感知后再加以解决,这也契合了编者在这一道题中提出的要求——“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先在初步阅读中关注障碍、了解障碍。

2.合作探究,理解大意

在首次阅读之后,每位学生的心中都会有理解的障碍点,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相应的词语,可以根据题目中所要求的“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也可以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理解词语。比如课文中“膝髁”“鞭爆”,就可以尝试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进行理解,而“四近”“繁响”则通过近义词的方式理解。

3.搭建平台,交流收获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搭建全班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将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班级层面,集思广益,号召全体学生攻克难关。对于仍旧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相机进行点拨。教学到这一步,诸如“泼剌奔迸”“澄碧”“伽蓝”等词语仍旧无法解决,有的词语教师可以直接告知答案,比如“伽蓝”就是指寺庙。有的词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直接从字面上猜测,比如“澄碧”,就是指事物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的色彩和样子。

三、统整文本信息,在细读局

部中深化阅读感悟

在教学第二道题时,教师要通过语言的渲染,将教学的统整点设定在“美丽、幽雅、有趣”的层面。

1.基于梦境内容,厘清表达之序

在课文中,作者并没有直接言明,凭什么说是一场梦境呢?学生针对关键性语段的细致阅读,经由生活经验的猜测与评判,越发觉得课文所描写的内容不仅错综飞动,而且从语言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描写之景的任意变形,还有的学生以角色体验的方式,从课文中“曾坐小船”“骤然一惊”等词语,认识到只有在梦境之中,才能形成这样的感受。由此,以“梦境”为载体,这篇文章的表达顺序就可以演变成为以下几个板块:在夜中读文章—梦中见到幽雅的人和事—醒来重回昏沉之夜。

2.借助鲜明意象,洞察梦境幽雅

由于梦境的特殊性,所描写的事物也是非常繁杂丰富的,如果我们要将作者在文本中所涉及到的事物一一展开探究,就会导致课堂陷入高耗低效之中。教师可以紧扣课文的第4自然段,让学生结合自己曾经做梦的经历和体验,紧扣课文中“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等语句,细致阅读课文的第5~8自然段,相机感受梦境中的人物丰富、景色丰富、事物丰富,体验梦境中“摇动”“扩大”“碎散”“融合”所形成的错综复杂之美,体悟梦境中的事物快速变化的状态,并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作者为了表达梦境所采用的清新明快的语言,更好地提升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成为形象性思维的能力。

四、依托具体素材,在重回整体中升华表达主题

课标在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曾经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而这篇《好的故事》中的第三题,正是聚焦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可以对这一目标有效落实。

1.自主阅读,猜测情感

承接上一板块的教学,利用学生紧扣语言文字对梦境之“美丽”“幽雅”“有趣”所形成的体悟,顺势而下,进入本板块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最后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质疑:作者醒来之后的情绪,与之前所描写梦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你是从哪里看出了这样的联系?这样将学习的深度向着文本深处迈进。

2.依托链接,印证猜测

编者在课后“阅读链接”中提供了两则材料:一则是名家对于这篇散文以及《野草集》的解读,另一则是对文本创作背景的介绍。教师可以借助这两则材料,引导学生展开这样的实践性探究:“文章所表达的梦境之美与现实生活中的昏沉,是一对鲜明的矛盾组合体,作者究竟想要借助如此巨大的落差表达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困惑,学生走进了“阅读链接”提供的资料,并相机感受其中所表达的信息。从“阅读链接”冯雪峰的材料中,可以明确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根本用意,在于表达自己对梦境中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李何林的材料中则可以进一步明确认识到:作者虽然身处黑暗之中,却有着强烈的追求美好事物的内在心灵。

由于这篇文章在表达上独具特点,所以作者意欲表达的很多情感、感受,都无法直接呈现出来,而对于其中所形成的情感、表达的意图,想要形成深入的感受,对于学生而言则具有一定难度。如果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停留在“明确写了什么”的层面,学生的收获必然有限,只有借助整个单元的内容以及所拓展的课外材料,学生才能对鲁迅有全面的认知与了解。那教师可以在“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认知思维进一步向深处推进: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为此,可以相机拓展背景资料:此文创作于1925年,此时中国正处于黑暗统治时代。由此,学生对于课文中“黑暗的现实”以及“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就有了更加深入的体悟。

教学长课文,教师要精准解读课后习题所蕴藏的编者用意,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形象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达到陈先云先生所说的“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效果。

猜你喜欢
梦境自然段习题
神奇的梦境
奇妙的梦境
秋天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梦境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美丽的秋天
那个香草美人的斑驳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