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艳萍
现行教材非常重视文言文教学,将文言文阅读较以往版本提前到了中年级。文言文语言凝练,意蕴深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引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文言文的文体特征,从文言、文学、文化三方面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真正感受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引领学生自觉传承文化,这才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姿态。笔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从文言、文学、文化三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与体会。
在文言文教学中关注文言,就是指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理解的关注,对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关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这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占据重要地位。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由象形字演变至今,凸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情趣与智慧。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追根溯源,发现文言文中字词的特点,让学生识文字、解文言,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让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如《司马光》(三年级上册)一文中的“瓮”一词,本义指的是口小肚大的容器。教学中,教师可把“瓮”的甲骨文以及小篆的形态出示给学生看,再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瓮”一词的意思,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在造字方面的独特智慧。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瓮”的汉字演变规律思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避免教师枯燥机械讲解现象的产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又如《囊萤夜读》(四年级下册)一文中的“囊”字,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口袋,二是指用口袋装。甲骨文中的“囊”好似一个装满了木柴和贝壳的口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囊”的甲骨文形态,并从甲骨文形态中好像用绳子扎紧的口袋来引导学生体会它的意思,可以让学生乐趣无穷。
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与现代白话文相差甚远,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猜测等多种方法理解文言文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如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四年级上册)一文时,对于“诸、尝、竞、唯”这几个词语,教师先让学生理解其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当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诸、尝、竞、唯”这些词语的意思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词语是不是只适用于古代?现代汉语中这些词语是不是就毫无用处了?”教师的问题引领,不仅让学生极力寻找证据,从“尝”在古汉语中表示“曾经”,今义表示品尝,“唯”在古汉语中表示“只有”,在今义中表示“唯一”等词语的学习中明白了这些词语在古今运用上的差异,而且为学生搭建了文言文古今理解的桥梁,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让学生感受到了文言文的学习价值。
在文言文教学中关注文学,就是指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言语形式的领悟,对文言文语言魅力的品悟。教师可通过补白想象等形式使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形式有初步的领悟,进而让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得到发展与提升。
文言文语言凝练,言简意赅,为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文本中语言凝练、言简意赅的地方,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补白,使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学生对文言文的再感受,再创造。如《铁杵成针》(四年级下册)一文中的“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短短八个字把李太白“感其意”后“还卒业”的经过描述了出来。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想一想李太白与老媪之间还会说些什么,李太白是怎么问的,老媪又是如何回答的,李太白从老媪磨针中感受到了什么,回去之后他是怎样完成学业的。教师引领学生就文言文空白处展开想象,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明白课文中的道理,还让学生在补白中把李太白从老媪磨针中受到的教诲以及发奋读书学习的样子形象地表达了出来,丰富了文本内容,让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有了深刻的感受。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聚焦文言文字词,引领学生对文本情境进行还原、丰富和再创造,并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帮助学生把思维转化为语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文言文的表达秘妙。如《守株待兔》(三年级下册)一文中“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句话,既是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的关键句子,又体现出了文言文语言凝练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可把教材插图呈现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与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有学生说:“有一只兔子跑来,不小心碰到田里的树桩上,脖子被折断,死了。”教师继续引导:“这只兔子跑得速度怎样?如果跑得慢一点会死吗?为什么?”学生很快感受到了这是一只正在飞速奔跑的兔子,或许是后面有什么追赶,或是它急着干什么等等,总之速度是很快,这样碰到树桩上时冲力很大,才会折颈而死。当学生描述完毕之后,教师顺势说道:“你们说了那么多,可作者只用了八个字就概括了,那就是‘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样引导学生想象、描述,可以帮助学生把思维转化成为语言,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古人的语言表达之妙。
文言文教学中关注文化,就是指对文言文内涵价值的关注,这也是文言文教学的落脚点。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读来引领学生感悟文言文的文化特点,让学生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选编的文言文大都是一些经典名篇,读起来音韵和谐,具有一种特有的抑扬顿挫之美。学生在朗读文言文时,模仿着古人的腔调,展现出与古人相同的音韵与节奏。学生通过朗读,自然沉浸在那悠悠古韵之中,获得了独特的感受体验,自然传承了优秀文化。如《精卫填海》(四年级上册)一文中,“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比较难读,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画出节奏,然后再让学生把文言文抑扬顿挫、声断气连的感觉读出来,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如《伯牙鼓琴》(六年级上册)一文,在学生借助注音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聚焦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引导学生给句子划分出停顿的节奏,然后采取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汇报展示读等多种形式真正把文言文读通读透。另外,教师还可以把这则文言文的繁体版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诵读,还原古人读书的真正样态。多种形式的诵读,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而且也使学生在读中对中华古代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当学生真正沉浸其中去朗读的时候,自然传承了中文化,浸润渗透了文化。
文言文蕴含着古代人民的民族精神典范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是靠教师的灌输,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学课文特点,为学生创设出恰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可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教学《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一文时,教师可以把解放前旧中国的照片给学生看,然后再把解放全中国的照片给学生看,随后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照片给学生看,最后,教师再把近几年来我国在国际上取得的巨大成果的照片给学生观看,然后再让学生齐读课文。随着一张张照片的播放,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被激发出来,学生们越读越有劲,越读越有感情,越读越激动,越读越自信,越读越能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此时此刻,学生们振兴祖国、兴我中华的信念高涨,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这样,文中蕴含的精神就会真正得到传承。
在文言文教学中,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需要重点引领学生们解决的问题。教师关注文言、文学、文化方面的教学,符合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从而把文言文的教学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