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实践研究

2022-12-25 00:26徐创喜
学周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教学法探究评价

徐创喜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数学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不仅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学科。纵观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高中数学课堂呈现出极强的“填鸭式”“灌输式”特点,不仅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束缚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这与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截然相反。在这一背景下,问题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备受数学教师的青睐。在问题教学中,知识灌输不再是数学课堂的特点,而是以问题贯穿其中,教师以问题激活打开学生的思维,学生则以问题为主线,围绕其进行思考、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问题背后蕴含的数学知识,也深刻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思维的发展,真正满足了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实施现状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教学法应运而生,逐渐得到教师的青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虽然部分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教学的价值,但在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时,依然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严重制约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一)数学问题设计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鉴于问题教学法的内涵,问题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开展的效果。目前,由于教师一直束缚在传统教育理念中,忽视了对教材和学情的研究,致使设计的数学问题不够科学、合理。首先,在设计数学问题之前,教师忽视了对学科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致使设计的数学问题与数学教学重难点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在问题探究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迁移,难以促进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其次,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还应全面加强学情分析,精准把握学生已有知识的生长点、认知思维发展水平、学习能力等,设计出与其相契合的数学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忽视学情分析,致使设计的数学问题难以满足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再次,在设计数学问题的时候,教师还常常出现指向不明确的现象,甚至问题语言描述不够精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从教师的问题表述中理解问题的意图,严重制约了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开展效果。最后,由于教师对数学问题认知不够全面、深刻,常常误认为“问题越多越好”。如此,过多的数学问题,导致学生产生了极强的疲惫、厌烦感,难以真正满足问题教学法的开展效果。

(二)问题教学过程缺乏合理化

数学课堂是实施教学的关键,基于问题教学法的内涵,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真正给学生打造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在开展数学问题教学时,缺乏问题环境的意识。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教师存在极强的威严性,是课堂的绝对主宰者。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课堂氛围十分紧张,学生不敢、也不愿意参与问题的思考;即便是在学习中产生了一定的观点、想法,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其次,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鉴于问题教学法的内涵,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尊重生本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是提出问题之后,并未给学生预留探究的空间和机会,依然采用讲解的方式解答问题,严重制约了问题教学法的开展效果。再次,并未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优势。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主动探究”,与新课程改革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相契合。但在教育实践中,小组探究学习模式应用机会比较少,即便是应用了也并非体现出优势。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最后,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将教学的重点和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很少会关注其他学生。

(三)教学评价模式难以满足问题教学法的要求

问题教学法契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凸显了生本教育理念,唯有构建一条与其相契合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问题教学法的良性发展。但教师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时候,尚未走出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束缚。具体来说,教师依然以各种各样的数学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弱化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思维发展情况等。这种片面、滞后的评价模式,严重制约了问题教学法的开展效果[1]。

二、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具体实施路径

(一)提升问题的科学性,唤醒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高中数学问题教学中,“问题”是核心,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载体。鉴于此,为了真正提升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设计数学问题:

1.做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研读。数学新课标的提出,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参照。鉴于此,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必须要做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研读工作,了解数学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目标,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重难点,指向具体的课时目标,设计数学问题,真正提升数学问题的价值。

2.做好学情分析。在数学问题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还应全面做好学情的诊断和分析,了解高中学生的认知起点、当前的思维发展水平、数学学习态度等,设计出与高中生认知发展区相契合的数学问题。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数学问题,确保班级中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函数概念”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就结合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差异性,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给学生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即:函数、映射的概念分别是什么?自变量x 可不可以没有取值范围?x 的取值范围,为什么函数y 都有一个确定的范围与其相对应?x、y 取值范围是否分别构成了集合?他们之间有什么特点、关系?抛开以往的定义和概念,结合映射的相关知识,你能从这一角度上对其进行重新定义吗?这两个定义之间存在什么异同?在这一系列的数学问题中,针对前两个数学问题,学生只需要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即可回答,可满足班级中成绩一般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中间的几个问题,需要熟悉掌握集合、定义域、值域等相关概念,了解其特点才能正确回答;针对后面的几个问题,学生必须要经过认真分析之后才能解答,可满足班级中学优生的数学学习需求[2]。

(二)营造契合问题学习的氛围

学习氛围、课堂教学环境属于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是推动问题教学法顺利开展的关键。反观当前高中数学课堂,由于一直束缚在“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下,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枯燥,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鉴于此,为了真正确保问题教学法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要着眼于数学课堂氛围,营造一个更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课堂氛围和教学环境的驱动。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致力于师生关系的改善。师生关系属于一项隐性的因素,但却是构建和谐学习氛围的关键。基于传统师生关系的现状,唯有尊重、信任、鼓励学生,将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促使其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问题学习中。其次,增添趣味性因素。枯燥的数学课堂氛围势必会压制学生的学习欲望,束缚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问题探究学习中,就必须注入大量的趣味性元素,如:提升课堂教学的幽默感、增加语言魅力,使用新的教学模式等,努力给学生呈现一个新颖的学习环境。最后,还应打破数学课堂的限制,充分借助数学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完成相关知识的高效探究。同时,在这一学习环境中,学生还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学习中。

(三)依托数学问题,打造高效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求知欲。高中数学知识具备极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面临着较大的难度,致使其产生极强的畏难心理。同时,受到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制约,学生自身的探究欲望十分低下。面对这一现状,就可借助教学内容,创设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契合的问题情境,点燃学生问题探究欲望。例如,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教学中,教师就利用“古印度国王对象棋发明者进行奖励”的故事作为载体,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到64 个格子中,国王应该给发明者准备多少粒麦子呢?你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如此一来,能够借助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参与到学习中。

2.借助生活化问题,落实“学以致用”。数学知识具备极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但数学学科并非高高在上的,而是极具生活化。尤其是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相应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还应在学习中促进数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灵活运用教材上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鉴于此,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应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从中搜集与数学知识相契合的素材,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围绕极具生活化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统计分析案例”的教学中,为了契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就给学生设计了极具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设计出班级中学生身高统计报告。如此,借助生活化问题的引导,不仅激发了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的积极性,也促使学生在生活化问题的探究学习中学会了如何利用数学知识,真正提升了自身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3]。

3.设计迁移性问题,强化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下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教师不再局限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教材上的数学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真正完成数学的高效学习。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立足于数学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借助以旧带新的方式给学生设计出具备迁移性的数学问题,最终完成数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另外,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也完成了旧知识的巩固,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函数的概念”问题教学中,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教师就从学生初中阶段所学的函数、高中所学的集合出发,给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即:根据初中所学的函数知识,自行列举几个函数的例子?为什么你的例子就表示一个函数?之前我们学习了“集合”的相关内容,你能运用集合的相关知识对函数的概念进行描述么?如此,学生在“以旧带新”问题的思考探究中,不仅构建了完整的知识框架,也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并在思考和探究中,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四)完善教学评价,推动问题教学法的开展

教学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教学评价虽然置于最末尾的环节,但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可精准反馈问题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提供参考;也可以产生极强的激励价值,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问题学习中。基于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与问题教学法相背离的现状,教师应结合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优化:一方面,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还要树立“过程评价”意识,将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都纳入教学评价中,确保教学评价标准更加全面、细化,能够将学生在数学问题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全面表现都反映出来;另一方面,还应不断拓展评价的主体,在传统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下,充分发挥高中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引导学生按照标准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或者对他人进行评价。如此,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相关要求,也明确了自身在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促使其在明确的方向中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开展问题教学法,将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状态下解放出来,是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鉴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唯有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加强问题教学法研究,科学设计数学问题、构建探究问题并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构建与其相契合的评价模式,才能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价值,真正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法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