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艳
(山东省平度实验小学,山东 青岛)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活动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片面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小学教学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教学价值的实现。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注重发展学生能力和素养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这一背景下,数学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有效性问题对小学教育改革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加以优化和改善,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小学数学新时期的新发展。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小学数学教师一直采用“题海战术”或“灌输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极大地阻碍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且小学阶段教师过于重视知识技能,忽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真正领悟数学内涵,实现不了数学知识内化。同时,教师对课堂掌控较严,导致课堂主体错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不愿意自主思考数学问题,与新课程人才培养要求相违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师开展信息教学,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实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很多小学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依靠黑板、粉笔、教材等开展知识教学,没有及时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不仅降低了教学效果,还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造成阻碍,不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1]究其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及时引入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较低,使得信息化课堂建设发展缓慢,教学有效性不足。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灵活融入翻转课堂、混合教学、信息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无法充分接受和理解一些复杂的数学知识点,导致学习兴趣日渐消失,最终不愿意进行数学学习。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依旧以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课堂教学过度强调传递知识,不重视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使得知识学习过程十分片面和浅显。且教学实践性不足,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没有机会进行实践应用,进而对知识理解不深入,掌握不稳定。教师也没有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统一,导致教学价值较低。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成为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教学有效性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如果达到则有效性强,没有达到则有效性弱。教学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是课堂教学价值实现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2]与新课改要求相符,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进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习兴趣;第二,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运用多样教学方法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特之处,真正爱上数学。在浓厚兴趣驱使下使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和理解更快、更好,从而实现稳定掌握。或者创设多样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数学生活中,走进数学家的数学小实验和趣味故事中,如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了解各种各样数学知识的诞生、形成和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应用能力。
数学思维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有着深远意义,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且有助于学生剖析数学知识联系,构建自己的框架体系。数学思维包括数学意识、数学逻辑、数学分析等。数学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3]数学逻辑是数学思维中最重要的内容,关系到一切理工类知识学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逻辑体系,从而能应对各种数学问题。比如,在“三角形面积”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自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种方法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未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学习改革内容,掌握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全面具体地认识到新课改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保证与新课程要求相统一,步调一致。[4]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职能,贯彻落实新课改举措,推动新课程与教育工作的融合,为实现现代化小学数学教学贡献力量。
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立德树人和以人为本。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实现知识内化。比如,在教学“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时,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数学知识自主探究。将多边形相关知识点整合成一个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学习,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首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并设置小组长。接着,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以及不规则多边形一起放在多边形项目学习中。然后,教师设置“多边形的性质特征”学习主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并展示最终讨论结果。等十分钟之后,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无论探究出多少条多边形的性质特征,都能得到一定的思考,且合作学习中实现知识碰撞和分享,对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探究的快乐,数学学习兴趣就会显著提高,就会主动积极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5]
近些年,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推动了产业升级,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同样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要想提高有效性,必须加快构建信息化课堂。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和技术开展生动多样的视听数学教学,拓宽教学空间,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分传递,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繁忙的工地——线和角”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线和角。丰富多样的图片冲击着学生的视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教师让学生画出自己见过的或认为的线和角,并阐述理由,从中学生对线的概念和角的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总结数学意义上线和角的抽象内涵。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线和角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直观的具体知识,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再利用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总结出一般的抽象概念,使学生真正实现知识内化。在信息技术帮助下,线、角等数学知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当然,要实现信息化教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不仅要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还要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学校方面要配备足够的现代化硬件设备,政府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1.巧妙设计课堂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结合教材内容,巧妙设计课堂问题,使之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转化知识点,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提问手段,设计既结合知识内容,又符合学生数学水平的问题,使学生能在不断思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在教学“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为:“今天是周末,小明从周一到周五做了五天的仰卧起坐,一共做了50个,周末买棒棒糖犒劳自己。请问小明平均每天做了多少个仰卧起坐?”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主题。
2.组织趣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教学必须回归实践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价值,保证教学有效性。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来看,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有兴趣的事物有很强的模仿和接受能力,尤其喜欢各种趣味活动。对此,教师要组织趣味性和教育性十足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应用中深化知识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6]
比如,在教学“新校服——条形统计图”时,教师设计主题为“水果”,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收集爱吃的水果类型,制作成条形统计图。对于这个实践活动,学生表示出高昂的热情,积极走访和调查。收集完数据信息后,学生把喜欢吃橘子、喜欢吃西瓜等的人数统计出来对比分析,得出学生最喜欢的水果类型。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到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对其的应用更为熟悉和灵活。
3.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明显差异性。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有效性,保证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4~6人为一组,对某一知识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中既有成绩优异的学生,又有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分工,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最后交流和共享信息资源,实现知识主题学习。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从中得到充分进步和提高,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从中得到新的挑战,使数学更上一层楼。通过这样的方法,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都能得以满足,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使学生在共同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进步、互相成长。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杨桃,让学生观察。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杨桃形状不同,对此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得出对杨桃的全面认识。这样一来,学生既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数学技巧,又得到了良好的学习体验,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是改革工作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对此,教师要正确且深刻地认识到新课改内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通过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既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工作发展,又实现素质教育中人才培养要求,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数学人才。这样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小学数学现代化、信息化、多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