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义 黄天云
一、“礼仪币”的威力:从不打招呼到主动问好
“老师早上好!”“保安叔叔早上好!”“爸爸妈妈再见!”某个寻常上学日的清晨,中山市黄圃镇D小学的校门口,小朋友一边打招呼,一边蹦跳着进入校园,显得特别有礼貌。他们的手中握着黄的、蓝的、粉的圆币,是对他们讲文明、有礼貌的嘉奖。
这是中山市黄圃镇D小学“礼仪活动月”中开展“讲文明、有礼貌”争礼仪币的一幕。主动问好、打招呼的同学将得到老师或者保安叔叔手中的礼仪币,每个年级得到礼仪币最多的班级,则被评为“文明礼仪班”,奖励趣味集体活动一次。活动开始后,效果立竿见影,校园四处可见敬礼的小手,时时可闻问好的声音,就连平时不爱主动打招呼的小朋友似乎也变得特别有礼貌。
小A同学就是其中一员,他性格内敛,在老师面前,总是心存三分畏惧,不敢和老师对视,更别说打招呼了。自从学校开展“讲文明,有礼貌”争礼仪币的活动,他在同学的鼓励和氛围的感染下,竟开始主动向老师问好了,“看到同学都争得了礼仪币,我很羡慕……而且我发现打招呼好像也沒有那么难。”小A同学如是说。
一个小小的“礼仪币”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礼仪币”本质上是一种“代币”,是行为改变和强化物之间的媒介。它将“主动问好”这一行为与生活情境具体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有礼貌”是文明礼仪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备受肯定的良好品德,在认知层面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同时,它作为一种道德行为激励措施,肯定和鼓励了学生“有礼貌”的行为,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讲文明、有礼貌”的正面榜样。榜样学习历来是中国德育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也是人类自我激励的源泉。诚如活动中的小A,当他见到同伴们都这样做时,会不由自主地跟随、学习,继而自发做出“主动问好”的礼貌行为。可以说,礼仪币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学生的正向行为,唤醒了学生学习美德的主观能动性。当越来越多的“小A”加入了主动打招呼、问好的行列,学校的“礼貌”氛围就被营造出来,从而掀起一股和谐的礼仪之风,产生了良好的群体效应。
二、“礼仪币”隐忧:道德与功利的冲突
活动持续一周后,“问好”的声音此起彼伏,但这一声声“问好”背后,却逐渐暴露出令人忧心的“功利性”的目的。不少孩子为了得到礼仪币,如同吃饭打卡一般一天数次故意“偶遇”,“礼貌”问好,“老师,我打招呼了,你为什么不给我礼仪币呢?”小A同学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一次他向保安叔叔问好,保安叔叔说他不够诚心,“什么是诚心的问好?我觉得我挺诚心的呀!”如此灵魂发问,或许连活动的设计者也无法回答出一二。
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班级能获得“文明礼仪班”的荣誉,撬开了其他班的礼仪币箱,将礼仪币偷出,放在了自己班的箱子里。为此,学校开了一次大会,严厉地批评“不守规矩”的偷窃行为,并修改规则,将礼仪币箱锁了起来。一场关于礼仪教育的闹剧风波,导致整个“讲文明,有礼貌”争夺礼仪币的活动走向式微。而在活动结束之后,校园里此起彼伏的问好声也逐渐沉寂下去。失去了礼仪币的激励,小A同学似乎又变回那个羞涩于打招呼的孩子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礼仪币”的威力在短短一周内失效呢?笔者认为,有三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问题一:从活动的初衷而言,将“讲文明、有礼貌”这一品质局限为“主动问好”这种明确的行为,是否合理?众所周知,礼仪教育中的礼貌教育,并非教会学生主动打招呼这么简单,它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是一个人内在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水平的外在表现,若没有衔接性,短时间是难以形成教育效果的。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主动问好”就等于“有道德”,那么反之,不“主动问好”的学生,就是没有“礼貌”没有“道德”吗?
问题二:通过“礼仪币”,把学生是否按照要求服从这些规定作为衡量其道德状况的标准,能否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道德的基础是美好的情感、内心的自觉,而外在的、理性的规范,不能被情感所接受的东西,终归是无效的。而作为“代币奖励法”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礼仪币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利”,激励的是学生“主动问好”的行为,但在“行为”之间,“情感”与“意志”是不能忽略的。在活动中,老师们过分地把礼貌行为与礼仪币之间进行挂钩,忽视情感内化教育,就容易导致学生对礼貌行为的浅薄认识,不能深入个体内心,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导致“主动问好”转化成对物质奖励的一味追求。长此以往,不但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会使其沉迷于如何投机取巧。在礼仪币的诱惑和激励下的礼貌,似乎仅仅是一种功利性的伪善和条件反射。
问题三:为“班级荣誉”偷拿礼仪币的行为,是否应该全校批评,全盘否决活动的效果?“偷拿礼仪币”事件无疑是礼仪币催生的“功利性”行为的典型表现。为“班级荣誉”实行偷盗,是一个典型的“道德两难”取舍问题,是否应该在全校公开批评,值得商榷。按照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个体主动地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学校寄望通过全校公开批评的方式,灌输“偷礼仪币是错误行为”的观念,不仅“一刀切”地错过了绝佳的教育契机,也展现了学校德育的“简单化”与“惰化”。
三、“礼仪币”之后:情意内化衔接德育建设
综上所述,文明礼仪教育不是个临时、短暂的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和系统性规范性的长久培养机制。礼仪币的使用在前期道德认知层面,能起到较大推动作用,但它始终只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若忽略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培养,很容易使其陷入“功利性”的窠臼,成为一场闹剧,难以留下痕迹。故礼仪币后的衔接建设应以内化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其道德意志为主要任务。
1. 建设“向善”的管理评价制度,唤醒学生的礼仪自觉
礼是善的构成性因素,礼的内在精神即是善。孟子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教育应当侧重挖掘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善良愿望,把可能的善转化为现实的善,把被动的教育形式转化为主动的、自觉的个体活动。
为此,学校礼仪教育应以常规化的管理制度为保障,以学校的日常生活为载体,引导学生过一种道德秩序良好、充满善意的良善生活。建设稳定的“向善”管理评价制度,是学校良善生活的一种长久支撑和保证。
此外,礼仪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它也需要人格力量和榜样作用的推动。在积极打造文明礼仪校园环境的基础上,树立文明礼仪好榜样,更有助于激励更多的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学校可基于“礼仪之星”的教育总目标,细化各年段目标,如中年段的礼仪教育侧重于“为人处世”,引导学生学会同伴之间、与长辈之间的礼仪;高年段则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外的公众道德行为和文明礼仪,各年段评选“和善之星”“乐助之星”“礼貌之星”等,建立常规跟进制度,下放评价权力,由师生共同选出礼仪榜样,表彰、宣传其事迹,启发、唤醒更多孩子的礼仪自觉,培养其道德自律意识。
2. 构建家校一致的礼仪氛围,内化礼仪情感
依据科尔伯格“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个体主动地与环境互动的结果”的结论,在礼仪情感内化上,我们不能仅关注到学校,还应照顾到家庭礼仪建设上,因为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学校同等重要。故应着力家校合力建设,打造一致的“讲礼”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礼仪认知情感,以更好地实现礼仪教育的整体效应。
家长应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言行,注重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为孩子做好表率,在生活中创造适当的机会,引导孩子用正确的礼仪接人待物。同时,学校可充分利用好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欢迎家长咨询相关的礼仪教育问题,为家长提供指导。鼓励家长抓拍孩子的日常生活,撰写家中的礼仪故事,在微信平台或者美篇上分享自己孩子在礼仪方面的成长进步,让孩子生活在“以礼为荣”的家校环境中,形成家校合力,让礼仪在孩子的心中彻底生根发芽。
3. 创建体验为主的礼仪教育形式,强化道德情、意
只有在实践中践行的品德,才能发展为真正的德行。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升华为道德情感,再实践到道德行为,锻炼其道德意志,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对学生而言,校园生活其实就是他们的礼仪文化生活,涵盖了穿着礼仪、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方方面面,礼仪几乎贯穿了整个校园生活。礼仪教育,事实上就是将学生的生活“素材化”“情境化”,将他们的生活搬上课堂、融入到学校各色主题文化活动中。例如:义卖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购物礼仪、运动会上学会竞争礼仪、就餐时学习就餐礼仪等,还可以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体验式教育活动,除争夺礼仪币之外,引导学生制定礼仪成长契约,计划自己的礼仪进步菜单,以自律为目标,开展自我成长活动,开展校园礼仪打卡游戏活动,记录自己的成长。又如:抓住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适时进行礼仪教育。諸如重阳节尊老的礼仪、春节拜年祝福的礼仪、中秋节聚会吃饭的礼仪、外出做客的礼仪等,都可以作为礼仪教育的契机,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礼仪文化的魅力。
道德学习不能站在生活之外去进行,学生必须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遇到“礼仪”、践行“礼仪”,才能够真正触发他们的道德情感,锻炼其道德意志,提升道德素养,使其真正成为一个“讲文明、有礼仪”的好孩子。
(作者单位:夏义,广东中山市黄圃镇培红小学;黄天云,广东中山市黄圃镇马安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